课 题:政治常识第二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常识学习内容

政治常识学习内容第一课人民政权人民当家1.政治的核心:国家政权2 国家性质含义以及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含义:国家的性质(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判断国家性质是根本标志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3.识记国家政权含义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含义: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是由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行使的。
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含义和本质。
含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5 民主和专政的辩证关系民主同专政是不可分离的,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
6 理解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有又反映了国家性质。
7 我国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国家职能。
对内职能:(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最主要的职能。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3)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对外职能:(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8 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和相关知识。
重要地位: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我国政权的主要成分。
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并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的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加强军队建设: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
其次,要坚持科技强军战略。
再次,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第二课国家机构服务人民1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治常识

2、国体与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的关系
⑴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 在国家中的地位。 ⑵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⑶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国家政权 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 服务的政策。 注意:国家的主权属性与国体二者是不同的:主权 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 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它的特 征;而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阶级性是国家的 根本属性。
高考考点要求
1、考点要求 国家、国体、政体及其与国体的相 互关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民主 和专政的关系,我国的国家职能, 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 式, “一国两制”。
2、命题趋向
必考考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社会 主义民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 选考考点:国家性质、国家职能、政体、国家结构形式 当前社会热点和焦点: 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情况; ⑵近几年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 这些成就中,政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这些作用 分析分别体现了哪些国家职能; ⑶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与职能的相关知识;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运用相关 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民其他国家机关之间 的关系,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5)在台湾问题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⑵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 义现代化。两者密不可分。
⑶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 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全 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人民代表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全 国 人 大 常 务 委 员 会
组成: 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 副委员长 秘书长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 作用:的部分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返回
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作用: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 一切重大问题
返回
民主集中制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织原 则,而且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返回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返回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最高立法权:制定、修改宪法和其 它基本法律 最高任免权:选举、决定和罢免最 职权 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最高决定权:审查批准国家的重大 练习 问题 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 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何鲁丽
丁石孙
成思危
许嘉路
蒋正华
顾秀莲
热地
盛华仁
路甬祥
乌其云.木格
韩启德
傅铁山
返回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秘 书 长 盛 华 仁
返回
3月9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贾春旺作最 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接受代 表质询。
3月9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最高人 民法院工作报告并接受代表质询。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二课 212 我 国 的 国 家 机 构.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二课2.1.2 我 国 的 国 家 机 构【重点】准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难点】运用本课观点分析时政材料,分析我国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识记:我国国家机构的划分;理解: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职权,中央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运用:运用本课观点分析时政材料,分析我国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⑵能力方面: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时政能力;②综合分析认识问题;③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注意学会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⑶觉悟方面:①我国国家机关是执行国家职能的部门;②国家主席不是独断专行的一言堂,而是国家的代表,人民的代表,与封建专制是截然不同的。
【整体感知】我国的国家机构: 中央国家机关→职权 地方国家机关复习提问:(1)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2)国家机构设置的依据?(设计以上题目目的是:巩固上一节学过的旧知识;并用上一节学过的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机构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进一步研究我国国家机构。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以及国家机构设置的依据。
请同学回答:我国有哪些国家机构?我们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国家机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我国的国家机构(板书)1、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板书)教师组织学生看书第45页第1自然段,并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主要内容。
(1)我国国家机构是适应我国国家职能而设置的。
(板书)下边请同学们回忆:我国国家机构都负有哪些职能?我国设置一系列国家机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防止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维护社会治安,维护政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秩序。
(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板书)我国国家机构由下列国家机关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3)我国国家机构的分类。
(板书)综合图表分析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的分类:从横向看: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检察院、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我国政治常识知识点大全

我国政治常识知识点大全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14、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6、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嫦娥二号成功飞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9、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民主政治建设1、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①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②依法执政不仅强调党要领导立法,还必须强调党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实施依法治国。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还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附: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②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③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④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
2、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
(1)观点认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把它的作用仅归结为这一点是片面的(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它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团结联合各党派各族群众,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辨题: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实行开门立法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保证立法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
②在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的最高 行政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的监督
返回
二、人民代表 1、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关系说明: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 3、人民代表的权利 4、人民代表的义务
思考: 1、为什么说我国的国家权力来自人 民? 2、“人大代表是我国特殊的公民”,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益
利益
是资产阶级专政 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工具
的直接体现
组织和活动原则 “三权分立”原 民主集中制原则 则
人民
选举
构成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利属 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归纳
•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 选举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 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管理国家 和社会的政治制度。
民 主 集 中 制
各级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 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集体行使 职权,民主决定,实行少数服从 多数原则,代表人民利益;贯彻 执行上,实行严格责任制。
选择题
以下属于全国人大职权的有 ①选举中央 国家机关和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 ②修改宪 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 ③制定地方性法规 ④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⑤监督 宪法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人大代表不是我国特殊的公民。 但我国的人大代表也确实有些特
殊,表现在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上。
(第二教材P17)材料1: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 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审议 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分裂国家法》。大会共收到了人民代表提出的 议案1374件,另外议案组还收到来自人民代表地 3180多条意见和建议。
公共知识面试题

公共知识面试题
一、政治常识
1. 请简要介绍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组织架构。
2.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重要地位?
3. 解释一下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中共党史的重要节点有哪些?请分别介绍。
二、历史常识
5.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了解。
6. 请简要介绍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演变过程。
7. 解释一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8. 请谈谈你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
三、地理常识
9. 简要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10. 请解释一下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11. 谈谈一下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12. 介绍一下中国的经济特区。
四、科学常识
13. 请谈谈你对新能源的了解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4. 什么是基因工程?它在农业领域中有哪些应用?
15. 解释一下全球变暖的原因以及其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16. 请简要介绍一下人类基因组计划。
五、文化常识
17. 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
18. 谈谈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19.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0. 解释一下中国的传统音乐艺术。
六、现代社会常识
21. 谈谈你对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
22. 请解释一下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3. 介绍一下中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效果。
24.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
以上是一些公共知识面试题的内容,希望能对你的面试准备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政治常识第二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要点
【学习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3、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及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应具体些,这课难点好像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和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在立法权的区别)
【知识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和议员组成,即都是代议民主制,但是二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现在:
首先,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而服务。
西方的议会制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其次,二者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
西方的议会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
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
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最后,二者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监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
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
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最高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自主探究】
一、填空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代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地行使国家主权或统治权。
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职权。
3、看“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关视频
【分析说明】
1、本框内容比较琐碎,小知识点多近几年高考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在学习和复习中强化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单项选择题:
(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选举法》。
这表明全国人大()
A、是全国人大的专门机关B、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C、最高国家行政机关D、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有权组织建立并领导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由它
组织建立并领导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
A、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团中央
B、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协
C、国务院、人民政协、国家主席
D、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主席
(3)某省人大常委会……从而使该省国土资源厅撤销通知。
据此回答下题。
在该案例中,人大代表认为国土资源厅行为违法的依据是
A、行政机关对房地产没有管辖权
B、政府部门决策不得与人大决议相违背
C、行政决策都要事先听取人大意见
D、人大决议作出后政府无需再作决策
(4)2010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的反映社情民意,部分人民代表在互连网上利用QQ、E-MAIL、BLOG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的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
这表明( C )
①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③人民代表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④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受人民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典型例题】
1、(2008年江苏)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任免权
B、监督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
2、(2007年上海卷)人大设立常委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下列关于人大常委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
B、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依照宪法行使部分国家权力
C、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可保证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实施经常性监督
D、人大常委会于人大是从属关系,对本级人大负责,受本级人大监督
【一课一练】(总题量不超过6大题)
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班级姓名学号命题人:褚应如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每题10分,共60分)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政府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选举法》。
这表明全国人大()
A、是全国人大的专门机关B、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C、最高国家行政机关D、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3、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审议。
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认真修改后获得通过。
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监督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上题材料表明全国人大()
是我国的领导核心 B.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C. 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D. 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
5、人大代表必须把密切联系选民,反映民意、履行职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④人民代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2010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的反映社情民意,部分人民代表在互连网上利用QQ、E-MAIL、BLOG 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的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
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③人民代表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④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受人民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40分)
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出了7590件建议。
“为老百姓说话”依然是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之一。
有关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为老百姓说话”?
参考答案
1 –6 ABDBDC
7、(1)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他们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因此,人民代表应该“为老百姓说话”。
(2)第一,认真履行义务。
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第二,正确行使职权。
在
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发言、表决、提出议案,向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等,反映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