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渔业养殖管理

合集下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风险与防范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风险与防范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风险与防范措施养殖渔业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

合理识别和预防这些风险是确保养殖渔业顺利运营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养殖渔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气候风险气候因素对养殖渔业有着重要影响,例如温度、湿度、降雨和风力等因素都会对生态环境和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极端天气现象如台风、干旱、冰冻等也会导致养殖业受损。

因此,应对气候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址:选择适合养殖的地理位置,避免地势低洼易积水或暴露在强风区域的地方。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根据养殖动物的要求,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调控养殖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3. 预警系统和保险:建立气象预警系统,及时获得天气变化信息,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购买渔业保险,为养殖业提供资金保障。

二、疾病风险养殖动物的疾病是养殖业常见的风险之一,疾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养殖动物的死亡,还会对整个养殖系统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疾病风险,以下几点应引起关注:1. 定期检疫:养殖场应定期邀请专业兽医进行全面检疫,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

2. 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合理饲养和营养,注重饲料的卫生和营养成分的平衡,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能力。

3. 隔离感染动物:如发现养殖动物中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将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三、市场风险养殖渔业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波动、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

面对市场风险,养殖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 多元化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发展多个养殖品种或提供多种产品,降低依赖度,从而分散市场风险。

2. 建立稳定的市场渠道:与养殖品专业市场、商业合作社、农业产销对接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有市可卖。

3. 掌握市场信息:保持与市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动态,以便做出及时调整。

四、环境风险养殖渔业对于水体和土壤环境的依赖较高,因此环境污染和破坏是重要的风险之一。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风险分析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风险分析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风险分析养殖渔业是农业领域中一项重要且具有潜力的产业,它为经济发展和食品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养殖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应对,以保证养殖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气候风险气候变化是养殖水产养殖工作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着水产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水体的水质稳定性。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台风等都会对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养殖水产的死亡率增加,养殖设施和设备损坏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风险,首先需要对气候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和研究。

在养殖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科学的气象预测系统可以帮助养殖业主及时了解气象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合理规划和设计养殖场地,加强设施的抗灾性能,也是降低气候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疾病风险疾病是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另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水产动植物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从而导致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

病害的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一旦发生疫情往往很难控制。

为了应对疾病风险,必须加强养殖水产的疾病防控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其次,实施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测水质、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加强鱼苗放养前的检疫等。

此外,采用合理的养殖密度和养殖方式,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的发生。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养殖水产养殖工作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波动以及市场竞争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盈利能力。

不合理的市场预测和经营策略,容易导致产品滞销、经济亏损等问题。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养殖业主需及时关注市场信息。

加强与养殖水产产品销售商的合作,合理分配市场资源,降低销售风险。

同时,完善市场研究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渠道,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环境风险养殖水产养殖工作也存在着环境风险。

养殖过程中的废水、粪便以及养殖物的排放,都会对周围的水体和陆地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健康和生态平衡。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政策与支持措施养殖渔业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渔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市场推广等方面论述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政策与措施。

一、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养殖渔业环境的监管力度。

针对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标准和排放要求,要求养殖场采取相应的防污染措施。

同时,政府还开展了对养殖池塘和水体的定期监测,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养殖环境的良好。

二、资源利用为了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渔业管理政策。

其中包括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养殖业产能优化的政策,引导养殖户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养殖方式,推动合理规模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政府还鼓励养殖户采用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市场推广为了扩大养殖渔业的市场份额,政府积极推广渔业产品销售与推广的工作。

政府加大了对养殖渔业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组织农村电商推广,参加各种展览展销活动,开展品牌建设和产品宣传,增加了养殖户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渔业市场的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四、金融支持政府通过金融支持政策,为养殖渔业提供资金保障。

为鼓励养殖户发展,各级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养殖设施改造、技术培训、产品加工和推广等方面。

此外,政府还给予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等金融优惠政策,降低了养殖户的经营压力,促进了养殖渔业的发展。

五、科技支持为推动养殖渔业的创新发展,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设立了渔业科技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同时,政府还鼓励养殖户参与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实现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渔业政策与支持措施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市场推广、金融支持和科技支持等方面全面促进了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那么干旱,为啥能成渔业大省

新疆那么干旱,为啥能成渔业大省

新疆那么干旱,为啥能成渔业大省?回答1:新疆之所以能成为渔业大省,尽管它在某些地区存在干旱的情况,是因为新疆地域广阔,拥有多个适合渔业发展的水域资源,同时政府和农民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渔业的发展。

首先,新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尤其是天山山脉的冰川和融雪水源,为渔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供应。

在这些水资源的支持下,新疆建立了多个水库、湖泊和灌溉系统,为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水域条件。

其次,政府在渔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和参与渔业。

政府提供了贷款和补贴等支持措施,降低了渔业投资的风险,促进了渔业项目的开展。

此外,新疆地区气候条件适合多种冷水鱼类的养殖,如鳟鱼、鲑鱼等。

这些冷水鱼类对水温要求较低,适应了新疆冷寒的气候条件,因此在新疆的水域中得以大规模养殖。

最后,新疆的渔业发展也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鱼类及其制品的需求增加,渔业成为了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新疆的渔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国际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综上所述,新疆之所以能成为渔业大省,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适合养殖的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新疆渔业的蓬勃发展。

回答2:新疆作为一个干旱的地区,的确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地理和气候特点,让它成为了一个渔业大省。

虽然我不能亲身体验,但可以从地理、气候和资源的角度来解释这个现象。

首先,新疆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大面积的内陆湖泊,如巴音布鲁克、赛里木湖等。

这些湖泊提供了良好的渔业生态系统,为各类淡水鱼类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其次,尽管新疆属于干旱地区,但其水资源不仅来自地下水,还包括来自山区的雪水和冰川融水。

这些水源在适度的管理下可以用于灌溉和养殖渔业,为渔业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第三,新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日照充足,这为渔业提供了必要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阳光充足有助于水中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你吃的螃蟹 其实来自沙漠 新疆那么干旱 为何能成渔业大省

你吃的螃蟹 其实来自沙漠 新疆那么干旱 为何能成渔业大省

你吃的螃蟹其实来自沙漠新疆那么干旱为何能成渔业大省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了!看着你手中活蹦乱跳又肥美的螃蟹,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那个干旱的“腹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颠覆常识的是,新疆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但是却是我国罕见的渔业大省,鱼类产品、产量在我国各省当中都能排上号。

那么,在干旱炎热的新疆地区,这些养鱼的水资源从哪来呢?这还得从几个月前的一场洪水开始说起。

其实,新疆能成为养出这么多水产,并不是依赖平常的水资源灌溉,而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资源。

这种水资源储备量非常丰富,新疆地区的湖泊、绿洲和湿地等都是由它滋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冰山融水。

这也就为内陆养鱼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新疆的河流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蒸发量也很大,但高海拔的雪山因为高温导致冰川融化,山脚下把这些融水汇集起来,也就形成了河流。

从大家的日常认知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情况应该是属于极度干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今年连沙漠都遭遇了汹涌的洪灾,许多荒漠地区都被淹了。

所以今年情况尤其异常,塔里木河也迎来了属于自己十年以来的最大水量,为周围地区的灌溉贡献了一份力量。

今年塔里木河的洪涝也有了一些显著的规律,除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出现之外,暴雨、融雪、冰川溃决等带来的河流的水量并发叠加,最终导致洪灾的发生。

塔里木河并不属于大众常规印象里的“大江大河”,但是它属于以“罗布泊”为最终归宿的水系,影响面积涵盖了新疆南疆约102万平方公里,远超国内外许多大河。

今年受到高温融雪以及自然雨水的影响,塔里木河夏天的水流特别充沛,但是这也给各个支流带来了洪水,给沿线流域的群众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就在当地部门积极抗洪时,他们把多出来的水资源用于土地灌溉,一举两得。

也是由于这些合理的政策措施,塔里木河的洪水资源几乎都没有浪费,转化率和利用率也非常高,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湖泊也因此“变废为宝”拥有了大量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储存了大量的水源。

有些自然渗透的水资源也没有白白溜走,塔里木河周围的地区变身成了气候极好的湿地,甚至还引来了天鹅驻足。

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渔业资源一直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渔业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

气候变化首先影响的是海洋的温度。

海洋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会改变鱼类的生存环境。

一些鱼类对于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当水温超出它们所能适应的范围时,它们可能会被迫迁移到其他更适宜的海域,或者面临生存困境甚至死亡。

例如,一些冷水性鱼类,如鳕鱼,在水温升高的情况下,其栖息地范围可能会大幅缩小。

而暖水性鱼类的分布范围则可能会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数量一定会增加,因为新的栖息地可能缺乏它们所需的食物和繁殖条件。

海平面的上升也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之一。

海平面的上升会导致沿海的湿地、河口和浅海区域面积减少,这些地方往往是许多鱼类幼鱼的育肥场和产卵地。

当这些区域受到破坏时,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过程将受到严重干扰,直接影响到渔业资源的补充和更新。

降水模式的改变也对渔业资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降雨量的变化会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淡水输入到海洋的量。

河流不仅为海洋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还为一些洄游鱼类提供了产卵和育幼的通道。

如果降雨量减少,河流流量降低,那么输入海洋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的数量下降,进而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而对于洄游鱼类来说,流量减少的河流可能会成为它们无法逾越的障碍,影响它们的正常繁殖和生存。

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海洋酸化。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导致海水的 pH 值降低,酸性增强。

这对于许多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具有钙质外壳或骨骼的生物,如贝类和珊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而这些生物又是许多鱼类的食物来源,它们的减少必然会对渔业资源产生连锁反应。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飓风、暴雨、干旱等,也给渔业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极端天气可能会破坏渔业设施,如渔网、渔船和养殖场所。

同时,它还会打乱鱼类的正常行为模式,影响它们的捕食、繁殖和洄游,导致渔业捕捞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以防急时之用。 积极 主动与相关渔药物资供应 经销商联 系, 安排储备如漂白粉 、 生石灰 、 杀菌 剂、 水质改 良剂等渔药和物资的储备 , 特别是
注意储备生物水质调节剂。其次 , 要树立抗大 旱意识 。 做好充分、 必要的抗旱物资准备 , 并做
好塘库的储 、 蓄水工作 , 保持最大的塘库水容 量. 以抵御旱情袭击 。
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 的要求 , 扩大监测范 围, 增加监测频率 , 发现病 隋, 迅速上报并及时
渔紫致 富拍南 21 I 01 1 一
—2 9—
二、 网箱 养殖 高 效 益 实例
流 鞍 河
网箱养殖鲢 、 鳙商品鱼
21 0 0年县城关镇 的金世华设置规格为 4
米× 米× 米的网箱 4 7 2 O只, 养殖鲢 、 鳙鱼商品 鱼 , 月 2 一次性投放 鱼种 4 5 公斤 , 2 3E l 20 其 中鲢鱼 15 公斤 , 10 鳙鱼 3 0 公斤 , 1 箱平均投 鱼种 2 0 , 中鲢鱼 7 尾 . 0尾 其 0 鳙鱼 10 规 3 尾 格为 5 0 6 O 0 克- O 克的鱼种 ,箱鱼种平均重量
为 16 5公斤 :0 1 1月 2 经抽 查测 0. 2 21年 6E l
效 益 高
。庄 华 传
流鞍河在安徽省临泉县流经姜寨 、庞营 、
产, 平均箱产商 品鱼 3 1 公斤 . 5. 5 当年 出箱平 均规格达到 4 5 .克 , 30 5 平均成 活率 8 %: 3 平时
黄岭 、 、 田桥 张营、 城关六个 乡镇 , 全长 4 余公 O 里, 终年水位稳定 . 平均水深 2 3 , - 米 河道水面 开阔, 河面宽上百米 , 有可养水面 6O 余亩 ; OO 因流鞍河是 自然河道 , 河道迂 回曲折、 、 滩 坡较

渔业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的影响

渔业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的影响

渔业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渔业,作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和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全球经济和粮食安全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渔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复杂的。

首先,温度的升高直接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许多鱼类对水温有特定的适应范围,水温的异常变化可能导致它们的栖息地发生改变。

例如,一些冷水性鱼类可能会因海洋温度上升而被迫向更寒冷的水域迁徙,这不仅改变了鱼类的分布格局,也对依赖特定鱼种的渔业产生了直接冲击。

海平面的上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它会导致沿海的渔业水域面积缩小,减少了渔业资源的可利用空间。

同时,海水的入侵还可能影响沿海的淡水养殖区域,破坏养殖环境,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海洋酸化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又一严重后果。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的酸碱度发生变化。

这对贝类、珊瑚等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渔业资源的数量。

气候变化还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飓风、暴雨、干旱等。

这些极端天气不仅会破坏渔业基础设施,如渔船、渔网和养殖设施,还会打乱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周期。

例如,暴雨可能导致河流洪水泛滥,将大量泥沙冲入海洋,影响海水的透明度和水质,从而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直接影响渔业资源,气候变化还对渔业的捕捞和养殖方式产生了间接影响。

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渔民和养殖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改进捕捞工具和养殖设施,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面对气候变化对渔业可持续性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制定更加严格和科学的渔业管理政策。

例如,设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强度和捕捞时间,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再生。

同时,加大对渔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对气候变化对渔业影响的监测和研究,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应大力推广和应用环保型的捕捞和养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水 面严 重缺水 ,水体 的鱼类 负荷量 明显高于往 年 , 极 易造 成鱼类严重缺氧 ,甚至 导致大批 量死鱼现象 的 发 生 。2 0 1 4 年7 月 ,位 于大荔 县黄 河滩一 个 7 0 0 亩的 大水 面养殖 水体 ,由于干旱 的影 响,有 效养殖 水面减 少 了两 成 以上 ,该水体 自十 多年 前 开始 从事 渔业 养 殖 , 由于放养密度 小,加 之黄河 滩风浪大 ,一直没有
1 . 鱼类 生长旺季 适 当减 少投饵量 ,定期 投喂 防、
治病 药饵 。池塘缺水最直接 的影 响是水体溶解 氧的不 足 ,溶氧 的高低将 影 响到鱼 类对饵 料 的消化和 吸收 , 同时 ,低溶 氧状态 也极 易导致鱼类 肠道疾 病 的发 生 ,
定期投 喂肠 炎灵、鱼肝宝等药物 ,可 以有效防止鱼类
三 、应 对措 施
4 成 ,关 中大部和商 洛 、安康 部分地区土 壤相对湿度
降至 5 5 %以下 ,部 分地 区 不足 5 0 % ,出现 中度 干 旱 , 农作物 受旱面积达 4 1 2 万亩 ,关 中、渭 北、陕南 东部 持续 伏 旱 。进 入 2 0 1 5 年 ,又 延续 了上年 冬季 的干 旱 少雨 ,我省 关中地 区 自入冬 以来未 曾降下可 以缓解旱 情 的雨雪 。我省 的渔业养殖 基地受 干旱气候 的影 响, 遭受 了水产 养殖 以来最严重 的缺水现象 ,大 部分养殖 水面承受着缺 水之苦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提 出来几 项应对措施 ,供广 大养殖 户参考 和借鉴 至 9月 ,陕西 省 持 续 高温 少 雨 ,关
中 、 陕 南 降 雨 距 往 年 同期 少 5 ~9 成 ,全 省 5 9 个 县 市
定 ,没有 出现严重缺氧浮 头的现象 。因此 ,我们 建议 大水 面养殖户 ,在遇 到 明显干 旱缺水 的气候 条件 时,
肠 道 疾 病 的 发 生 , 增 强 鱼 体 的 抗 病 力 。冬 季 越 冬 时 ,
池塘严 重缺 水也会导致水体 的缺氧状态 加剧,甚至引 起鱼 类窒息死亡 ,对于需要越冬 的池塘 ,注意池塘冬 季 的破冰增氧 。
配 备增氧设施 ,遇 到干旱 少雨的气候条件 ,养殖期 间 出现 了前所未有 的缺氧现象 ,也遭受 了频繁的浮头死
河流 出现断流 ,加之农业抗旱 的需要,水库水位持续 下 降 ,该养 殖户果断在 当月销售草鱼近 5 万千 克 ,水 库 的载鱼量减少 了一半以上。虽然水库中水体 的总量 明显 减少 ,但 随着 鱼类 负 荷量 的减 少 ,情况 较 为稳
增加 。池塘定期使用光合细菌 、芽孢杆 菌等微生物制 剂 ,可 以加快氨氮 、亚硝 酸盐的转化,改 良池塘 的底
鱼 ,在损失数万斤花 、 白鲢之后 ,才开始添置增氧设 备 , 巨大的经济损 失已经无法挽 回 。我省秦岭北麓 的

2 . 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养殖 池塘在不能有
效换 水和缺水 的情况下 ,淤泥较 厚的老 池塘氨氮和亚 硝酸盐 的含 量极 易升高 ,氨氮在 水温较 高的情 况下 ,

( 区) 最高气温创近 1 0 年 来 最 高 。全 省 大 部 降雨 偏 少 ,洛河 、渭河、汉江 、丹江与往 年 同期 比偏 枯 1 ~
方面应加快商 品鱼 的销 售 ,减轻水体 中鱼类 的负荷
量 ,另一方面增加必要 的增氧设施 ,以备水体严重缺 氧时 的急救之需 ,避 免大 的经济 损失。 二 、池塘养殖 养殖池塘 的水位 都应 随着鱼类 的生长 、水 体载 鱼 量 的增加而逐渐抬 高,生长旺季一般有效水深应 该达 到2 米 以上 ,冬 季 越 冬 时也应 该 达 到池 塘 的最 高 水 位 。遇到干 旱缺 水的气候条件 ,许 多池塘水深 维持在 1 . 5 米 左右 ,有 的甚至 更浅 ,缺 水势必影 响到池塘 中 的鱼类生长和 安全 越冬 ,也极易导致水体缺氧 ,引起 养殖鱼类各种病害 的发 生。
氯、聚维酮碘 、戊 二醛等消毒剂和杀虫 剂,对 池塘水
体 环境进行消毒杀 虫,杀灭各种致病菌和 寄生虫、切 断鱼病 的传播途径 ,增 强鱼体的抗病力 ,减少 鱼病造 成 的损失。 4 . 适 时捕 捞 上市 ,降低 水体 鱼 类 的负 荷量 。 目 前 ,我省关 中的池塘养殖 有相当一部分池塘采 取一次 2 0 1 1 ~2 0 1 3 年 ,我 们连 续在 被称 为 莲产 业之 乡 的五 夫镇 ,开 展 了鱼一 螺一 藕互 惠种 养试 验 ,取得 了
个 水库 ,同样一直没有 配备增 氧设施 ,养殖期 间水
对 鱼类 的毒性会大大增加 ,严重 时可导致养殖鱼类 的
氨氮 中毒 ,甚至大批量死亡 。亚硝 酸盐的含量增加则 导致 养殖鱼类抗病力 的下 降、鱼群 患病 概率也会大大
位 较 往 年 同 期 下 降 了两 米 多 ,进 入 2 0 1 4 年7 月 ,上 游
放足 、捕 大 留小的养殖模 式,避 开冬季商 品鱼 上市的 高峰期 。夏季高温商 品鱼 的售价较 高 ,活鱼运输上较 外地 的池 塘 占有一定 的优势 ,在 夏季的高温 时节分批 捕捞上市 ,~方面可 以取得较好 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 面可 以减少 池塘的载鱼量 ,降低夏 季高温缺水带来 的 管理上 的风 险。
质 和水质状 况 ,使鱼类有一个 良好 的生长环境 。
基金项 目:陕西省科 学技 术研 究发展 计划项 目 ( 2 0 1 4 K 0 1 — 2 1 一 O 1 ) 。
3 . 加 强鱼病 的预 防工作 。鱼病重 在 防而不在 治 , 特 别是在池塘干旱 缺水的情况下 ,暴发 性鱼病极易发 生 ,建议 定期 ( 生 长旺 季每 隔 l 0 ~1 5 天) 使用 二氧 化


水 库及大水面 养殖
我省的水库和大水面养殖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是增氧 设施不足 ,有许 多水库和 大水面 从事水产养 殖 多年 ,
针 对 目前我省 的池塘养 殖 ,在干 旱气候 条件 下 ,
管 理 上 应 做 到 以下 几 点 :
甚至 没有配备像样 的增氧机械 ,配备 了增氧 设备的水 库和 大水 面,在机械动力配备上 也严重 不足 ,遇到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