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概念和体系第4章2
结构概念与体系

结构概念与体系1周期折减系数高规强条3.3.16要求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
由于建模时不建立填充墙,造成结构的刚度偏小,因为计算得到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偏长,按这一周期计算得到的地震力偏小。
故周期折减系数对计算的自振周期进行折减,从而对地震力进行放大考虑。
2计算振型数高规5.1.13条“……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计算完毕后,在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周期与振型中查看振型参与质量,看是否X和y向平动,z向扭转参与质量合计超过90%。
如超过,则说明振型数量足够,否则需加大振型数量。
有时,会遇到子空间迭代法算很多阶振型,振型参与质量仍不满足大于90%的要求,这时可改为Lanczos法或多重Ritz 向量法,会容易达到要求。
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高规5.2.2条,“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
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为1.3~2.0。
”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高规5.2.1条,“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5梁端弯矩调幅系数高规5.2.3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midas Gen中实现:程序默认的调幅系数为0.85,并自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梁跨中弯矩自动按平衡条件增大。
说明:1)调幅只对梁两端均为负弯矩的进行调整,对次梁或有正弯矩的梁不调幅;2)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对横向荷载(风或地震荷载)不调幅,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调幅后再与横向荷载组合。
6框剪结构的0.2Q调整高规8.1.4条要求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进行0.2Q0调整。
程序目前暂时屏蔽了进行地震剪力0.2Q0的调整功能7周期比高规4.3.5条“……。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结构概念与体系》读书报告

《结构概念与体系》“该书从头到尾充实了非常深厚的知识…….学生以及从事专业工作的建筑师或结构工程师都会发现该书的内容是有裨益的。
”——美国建筑学会期刊(AIAJournal)之前的一个月我在上班,所以平时能看书的时间并不多。
搬到学校之后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开始阅读这本周老师推荐的《结构概念与体系》。
这本书与另外两本林同炎著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被称为“世界土木工程师必读之书”。
整本书遵循着由浅入深先整体后部分的路线,先讲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最重要的设计思想,使读者对全书的中心思想有个大致的把握,中后段才着重讲述分体系以及相关重要构件的具体知识,使人阅读起来思路明确,知识结构更加连贯。
由于是翻译本,有些地方理解的不太清楚,而且全书知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根本也不是一遍就能读懂的。
所以这篇读书笔记只是我在读第一遍时做的基本记录,后面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我相信像这样的好书读多少遍都是不够的,它是个宝库,我会不断地发掘它。
显而易见的,《结构概念和体系》是一本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成长都大有裨益的书。
长久以来,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有着先天的难以避免的矛盾。
建筑师的工作比较偏艺术性,而工程师则是偏技术性的。
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美观和更多的使用空间而工程师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有些时候建筑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无法跟现有的结构技术或是结构理论吻合起来,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消除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本书的任务之一。
它不同于别的结构教科书详细介绍怎样设计建筑物的每个构件,而是从建筑物整体出发,从建筑设计的源头处着手,消除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认识上的偏差,通过概念上的简单公式对建筑物进行总体设计,使得设计结果能够让双方都能满意,从而设计出整体性的优秀建筑体。
第一章.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少,主要是从概念上大致讲解建筑设计的主要过程以及相关知识学习的主题思路。
《结构概念和体系》

《结构概念和体系》《结构概念和体系》内容简介本书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供给了深厚而又具特有看法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例。
书中分析了结构设计方案中的根本力学概念,特别先容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设计结构总体方案的办法;先容了结构总系统和各分系统之间的力学关系,以及简化近似的分析计算办法。
本书构想新奇,论述深进浅出。
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了解建筑空间格式和结构性能之间的彼此关系,进而在设计创造性地彼此配合,提升设计方案的快捷对比和选择的本领都大有裨益。
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职员及大专院校建筑学及结构专业学习参考。
索引第1章概述―建筑设计中的结构第1节总论第2节建筑设计的过程第3节结构教育的总本办法第4节结构和其他分系统第5节小结第2章把方案阶段的建筑格式看作总结构系统第1节整体的假定第2节估算建筑格式上的总作用力第3节高宽比与抗倾覆第4节建筑物的承载力和钢度第5节建筑格式中的对称与排对称第3章整体性及紧要分析系统的彼此关系第1节建筑格式中结构作用的条理第2节把建筑格式设想为实体结构第3节把建筑格式看作空间结构第4节柱式和框架式空间结构第4章住房结构总系统的方案分析第1节把空间构成的部件作为紧要结构分系统第2节总系统分析的整体与小面积题目第3节单层开敞空间建筑例4-1第4节两层停车库例4-2第5节12层办公楼例4-3第6节15层公寓的巨型结构例4-4第5章结构荷载与结构反映第1节概述第2节恒载第3节活荷载第4节风荷载第5节地震作用第6节结构内部和外部的伸缩变形第7节结构反映第8节建筑规范、结构性能和承载力第6章水均分系统的整体设计第1节概述第2节水均分系统的整体结构性能第3节平板系统例6-1: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第4节板-梁系统例6-2A例6-2B第5节主-次梁系统例6-3第6节双向密肋系统例6-4:双向密肋系统第7节空间桁架系统例6-5:空间钢桁架系统第7章竖向分系统第1节概述第2节墙系统例7-1:剪力墙设计例7-2:桁架式剪力墙设计第3节井筒例7-3:筒结构分系统设计第4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分系统第5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分析系例7-4:框架分析第6节竖向构件的近似侧向变形例7-5:侧向变形第8章直线型水平构件第1节构件的截面外形与大小第2节弯矩图第3节内力抵抗矩第4节允诺应力和极限应力设计第5节挠度第6节预加应力与荷载平衡的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例8-1例8-2例8-3…第9章直线型竖向构件第10章高层建筑第11章拱、悬索和薄壳结构系统第12章基础第13章施工第14章住房结构的造价参考文献(精选部分)附录计量单位换算系数表书摘插图第1节总论由于当代技艺的发展,建筑设计职员和工程结构设计职员的本领阐扬是彼此关连的,建筑物应是建筑师和工程师创造性合作的产品。
结构概念与体系

1 课程感悟《大跨空间结构》让我们自己制作PPT,内容只要与课程内容相关即可,在范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讲述的内容一般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在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在讲述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也给其他的同学传达了相关的知识。
《结构概念与体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让我们自己来讲授课程的章节,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相较于自己制作PPT,然后上台讲授,这样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内容上的限制。
想要把授课内容完整顺利的讲下来,不仅要结合课本上的讲解,还要参考所涉及到的相关课本,例如:材料力学,钢结构等。
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的一个整合与灵活运用的过程,不仅加强了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也是自己慢慢体味如何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将各科专业知识网络到一起,形成一个空间整体,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点。
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思维将课程内容传达出来,而不是单纯地诵读课件内容;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点用简单易懂的形式讲授出来,这都给讲授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就我个人而言,在我准备的过程中,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明确了一些比较陌生的专业名词;通过采用类比的形式,让大家对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可以有更直接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于知识的把握更加明确。
通过查看相关资料,了解了更多的知识。
在讲授的过程中,克服第一次上台的紧张感,体会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的感觉,真的是人生中既难得又难忘的经历。
仍然记得刚刚站到讲台上的那一瞬间心跳加速的感觉,仍然记得拿起粉笔写下第一个字时手心已经冒出了汗,仍然记得有那么一刻也会手忙脚乱找不到讲义。
不过,看到老师和同学认真地听我讲解,看着大家用微笑给我的传达的肯定与勇气,让我克服了紧张感,能够比较成功地完成讲解。
大多的时候,我只是选择做一个旁观者,看着别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流泪抑或欢笑,而我却不能体味这份心情背后的感情。
这次的全程参与,让我收获了很多,思考了很多,领悟了很多。
结构的概念

结构的概念保障建筑物能够安全使用的各部分构件,即结构。
建筑物用来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抵御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作用力,结构就是抵御这些力的主要的建筑骨架。
结构的组成1)水平构件板:平板,曲面板,斜板梁:直梁,曲梁,斜梁绗架,网架2)垂直构件柱,墙体,框架,悬索等3)其他构件如拱,券,兼有水平和垂直结构的类型一按照建筑材料划分1.钢筋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砖,石等)3. 钢结构4.木结构5.塑料结构6.薄膜充气结构按照主体结构形式划分1.墙体结构2.框架结构3.框剪结构4.筒体结构5.绗架结构6.拱形结构7.网架结构(平面,球形)8.空间薄壁结构(薄壳.折板.幕式)9.钢索结构10.薄膜结构11.刚架结构按照建筑体形划分1.单层2.多层3.高层4.超高层(大于100米)5.大跨度(40~50米以上)6.巨型(北航站楼,鸟巢,央视新楼等)按照受力特点划分1.平面结构体系2.空间结构体系第一章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优点1. 就地取材2. 既是维护和分隔的需要,又是承重结构3. 刚度较大4. 施工简单进度快,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砌体结构的缺点1. 比混凝土强度低,层数限制2. 抗震性能差3. 横墙间距受限制,不可能获得大空间墙体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2. 纵墙承重3. 终横墙承重4. 内框承重第二章梁 (框架)1交叉梁结构2交叉梁边长影响3不等边楼层平面的交叉梁4对角正交网格5其他形式的交叉梁6 均等的三角形交叉梁7分级的正交交叉梁8分级的向心交叉梁9分级的向心交叉梁10斜交的均等交叉梁11三角的均等向心交叉梁12放射形的交叉梁第三章刚架1三铰刚架2铰接刚架组合3铰接刚架组合4铰接刚架组合5铰接刚架的建筑形式6完整刚架及多节间刚架7节间设计原理8多节间刚架的大跨度建筑9双向多节间刚架的大跨度建筑第四章悬索结构工程实例1952年美国建成Raleigh体育馆斜放的抛物线拱为边缘的鞍形正交索网,平面近似圆形,直径91.5m1958年美国建成耶鲁大学冰球馆组合鞍形索网,中央拱跨度100m,1961年我国建成北京工人体育馆直径94m,车辐式双层悬索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圈梁、中央钢拉环,上下各72根索。
结构概念和体系第4章2

旋转餐厅位置
(a)平面
北京国际饭店
(b) 剖面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广州 花园酒店
高112 m,地 上31 层,地下1 层,三叉型平面, 剪力墙结构。
四、 Shear Wall System
上海
华亭饭店
Ix Iy
设B=0.2m
L=10m Y则
I x 2500 I y
I y可忽略!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现 浇 结 构 墙 体 系 示 意 图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SysStyemste)m )
三、框架体系
四、结构墙体系
4.4 提高高层结构体系整体承载力和抗侧移能力的五、有框效架-措结构施墙体系 (Som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Carrying六C、a筒pa体city and Stiffness of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 七、巨型框架体系
布置灵活
目前国内应用最多
刚度大
框架 体系
抗侧移 刚度
框架—结构墙 体系
确定结构墙 的大小和位置
结构墙 体系
使用功 能要求
在设计的方案阶段,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就要充分协调,以 求建筑结构的统一。否则,到施工图阶段就难调整了。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结构概念与体系1

总体构思能力会产生创造性的根本原因是,它是加强综合 的、建筑空间形式设计和更加专门、也更关心具体设计的工程 师之间联系的自然桥梁 。
建筑师必须处理使用活动、物质的、象征性需求等空间 问题,以保证表现为一个整体。因此他们要将相互有关的空 间形式分体系组成的总体系形成一个建筑环境。
建筑师方案设计过程中的三个“反馈”考虑阶段
概念构思阶段的目的 是提出和斟酌整个场地 规划、使用活动相互关 系及房屋形式方案。这 意味着,在方案阶段, 建筑师首先要按照基本 功能和空间的关系设想 和模拟一个抽象的建筑 物,然后对这个抽象的 总体空间形式的内含进 行探讨。在开始勾画具 体的建筑形式时,再考 虑基本的场地条件进行 修改。这个过相当大的电梯井,在作总体构思时 就可以利用这些服务部分为主要结构分体系,对采暖、通风、空 调、电力、水和处理垃圾的设施的需求可以用树状图表示,这些 服务设施通常由某个中心位置通向各活动空间,它们要沿水平和 竖直方向穿过结构。如果需要大的干管通道,那么应该在设计过 程中及早考虑结构的有关内容。
一般说来,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能够从全盘观点看待总 体空间形式设计,首先要了解总的和功能有关的内容,然后 创造性地去探讨总体系、分体系和构件设计的关系。
第2节 结构教育的总体方法
建筑设计的目的 是创造一个有效的环 境整体,即一个由许 多相互关联的环境分 体系形成的整体。所 以,设计者在开始处 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时, 必然希望在形成和处 理总体方案时,着眼 于相互有关的各主要 分体系,而不是构件 和细部构造。
一般教育方法应当是推论式进行的, 从介绍结构开始,在考虑方案时,将房 屋看成一个整体空间形式,然后将那些 基本知识作合乎逻辑的推敲。基本思路 集中于主要的结构分体系,并分解出关 键构件,与此同时,仔细推敲也包括注 意到为实现总体而需要的细部构造。
结构概念和体系

一些值得学习重要的概念建筑结构狭义的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
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
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
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可靠度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
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50年,这个基准期只是在计算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用的基准时间,并非指建筑结构的寿命;“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独剪力墙
弯曲型变形曲线 框架—剪力墙
弯—剪型变形曲线 单独框架 剪切型变形曲线 总剪力墙 总框架 (所有剪力墙之和) (所有框架之和)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相对高度X/H 纯剪力墙弯曲型变形曲线 1.0 反弯点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剪力墙体系 (1985年)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广州
中国大酒店
上世纪80年代 中建成,H型平面, 剪力墙体系。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六、Tube
在关于结构刚度和房屋 刚度的讨论中已讨论过方案 4—箱形截面(即筒体)的刚 度问题。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六、Tube
由 四 根 1m 见方小柱组 成,其截面 刚度为四根 柱截面刚度 : I1 =4 / 12
若将四根 小柱合并 为一根大 柱,则刚 度为: I2 = 4 I1
六、筒体
(Tube)
七、巨型框架体系 (Giant Frame System )
八、巨型桁架体系 (Giant Truss System)
九、蒙皮结构体系
( Skin Plate Structure )
十、其他组合体系
(Other Mixed Structural System)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L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混凝土墙板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钢板支撑
应当指出,在这类组合体系中,各种结构 的承载力和刚度必须互相协调。
缝 缝
假如在钢框架结构中设臵少量钢筋混凝土 钢梁 结构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墙抗侧移 剪力墙 剪力墙 刚度大,将分配到很大的水平荷载,其承载力 可能不足,甚至在正常风荷作用下结构墙可能 会出现裂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墙更会 钢框架 钢框架 过早破坏,导致整个体系发生逐个破坏而不能 共同工作。这一点必须引起设计者的重视。 带竖缝的剪力墙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若将四根1m见 方的柱“拍 扁”,做成四 片独立的墙, 每片墙均为 0.2m×5m: I3 = 12.5 I1
若将上述 四片墙在 墙角处连 成整体, 形成箱形 截面: I4 = 50 I1
1
5.2 3.2
1
3.2 5.2
1
1.6
1
2 1.6
2 5.2
5
0.2
5.2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1987 年建成,高104 m ,3+31层,R.C.剪力墙体系
北 京
国 际 饭 店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北京
国际饭店
旋转餐厅位置
(a)平面
北京国际饭店
(b) 剖面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顶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在框架—结构墙体系中,为协调变形楼盖在平面内要承 受很大的弯矩和剪力,要求楼盖具有足够的刚度,应当采 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当楼层不高时也可在装配 式楼盖上再浇一层钢筋混凝土叠合层,以提高楼盖刚度, 减小楼盖变形,迫使框架和结构墙协同工作。
钢框架
钢梁
钢框架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带竖缝的剪力墙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五、框架-- 结构墙体系
钢板支撑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是以钢板为基本支撑,外包钢筋 混凝土墙板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墙,支 缝 撑钢板只在节点处与钢框架相连,混 凝土墙板与框架之间留有缝隙,减小 了墙板刚度,可防止使用阶段剪力墙 因刚度过大分配到过多荷载而开裂; 剪力墙 外包混凝土为钢板支撑提供了侧向约 束,可防止钢板失稳屈曲。在罕遇地 震情况下,房屋侧移较大,混凝土墙 板与框架间的缝隙被挤紧,墙板混凝 钢框架 土直接参加抗剪工作,为体系提供了 额外的承载力和后期抗侧移刚度 ,这对 带竖缝的剪力墙 体系的抗震是很有利的 。
五、框架-结构墙体系
(Frame-Shear Wall System)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1)
结构墙的抗侧移刚度比 框架大得多,非地震区适用 Z 于150 m以下(约50 层),地 震区根据地震烈度(6、7、 8、 9 度)可分别适用于 140、 120、 Py 100、60 m以下的建筑结构。 结构墙体系多用于建造高层 点式住宅(塔楼)、办公楼、 公寓、宾馆等。 若需要大开间的活动场所 ( 例如门厅、休息厅、餐厅、 舞厅等 ) ,可布臵在主体结构 B 周围作为裙房。 有时也将这些公共场所 布臵在顶层,顶层内力较小, 可取消部分结构墙,改为框 架。
混凝土墙板
缝 钢梁
剪力墙
钢框架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北京
京城大厦
1991年建成
高182 m ,4+52层
钢框架--内藏钢板支撑 剪力墙结构体系
4.3 结构竖向体系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The Major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框架是一种杆件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杆件以弯曲变形为主,但 由于层间剪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以上层的层间变形小,下层的层间变 形大。从总体来看,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总体变形是剪切变形。应当 指出,框架的总体剪切变形是由各个杆件的弯曲变形引起的。 结构墙是一个悬臂深梁,虽然其剪切变形不可忽略,但仍以弯曲变形 为主,其变形曲线是弯曲型。这两种结构变形曲线差别很大,要靠楼盖来 协调。
第四章 结构的竖向体系
4.4 提高高层结构体系整体承载力和抗侧移能力的有效措施 五、框架-结构墙体系 (Som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Carrying 六、筒体 Capacity and Stiffness of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 七、巨型框架体系
剪力墙较多较强时的体 系综合弯—剪型变形曲 线 剪力墙较少较弱时的体 系综合弯—剪型变形曲 线 纯框架剪切型变形曲线 1.0 相 对 侧 移
框架和结构墙 都与楼盖牢牢连结 在一起,如果楼板 在平面内有足够的 刚度,在楼盖标高 处他们一起变形, 其变形曲线的形状 将是上述弯曲型和 剪切型曲线的综合。 如果框架结构更强 一些,变形曲线更 象剪切型;如果是 结构墙更强一些, 更象弯曲型。
Px
Iy
1 3 BL 12 1 3 I x BL 12
I x I y
设B=0.2m
L=10m 则
Y L X
I x 2500I y
I y可忽略!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四、 Shear Wall System
现 浇 结 构 墙 体 系 示 意 图
SRC筒体中的型钢骨架施工
六、Tube
筒体作为高层房屋的竖向结构体系可以 提供很大的抗侧移刚度,筒体可以是矩形、 圆形或其它多边形。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实体 筒,或由密排柱组成框筒,也可以是带斜撑 的钢结构桁架筒或 SRC筒。筒体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组成筒中筒或筒束,还可与框架 或剪力墙组合使用。
筒体与框架组合时,由于两者抗侧移刚 度相差悬殊,筒体几乎承担全部水平荷载, 框架只需要承担竖向荷载。
4.3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 布臵灵活
五、Frame-Shear Wall System
目前国内应用最多
刚度大
框架 体系
抗侧移 刚 度
框架—结构墙 体 系
确定结构墙 的大小和位臵
结构墙 体 系 使用功 能要求
在设计的方案阶段,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就要充分协调,以 求建筑结构的统一。否则,到施工图阶段就难调整了。
四、 Shear Wall System
广州 花园酒店
高112 m,地 上31 层,地下1 层,三叉型平面, 剪力墙结构。
四、 Shear Wall System
上 海
华亭饭店
S型平面
建筑面积100 000 m2
4.3 结构竖向体系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The Major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竖向体系
(Vertical Structural System of Mixed Structure )
二、排架体系 (BeSystem)
四、结构墙体系
( Shear Wall System)
五、框架-结构墙体系
(Frame-Shear Wall System)
为此,近年来开始出现开缝剪力墙和内藏 钢板支撑剪力墙等新的结构墙形式,较好地解 决了钢框架和结构墙的刚度协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