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合集下载

【优化方案】2021-2021学年高中数学 第7章7.2.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湘教版选修2-3(1)

【优化方案】2021-2021学年高中数学 第7章7.2.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湘教版选修2-3(1)

【优化方案】2021-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7章知能演练轻松闯关湘教版选修2-3 1.5A35+4A24=( )A.107 B.323C.320 D.348解析:选D.原式=5×5×4×3+4×4×3=348.2.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共有( )A.30个B.36个C.40个D.60个解析:选B.分2步完成:第一步,个位为奇数,有A13种选法;第二步,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2个排在三位数的百位、十位上,有A24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13×A24=36(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奇数.3.(2021·南开调研)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若是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种数为( )A.42 B.30C.20 D.12解析:选A.分两类:第一类,两个新节目相邻的插法有6A22种;第二类,两个新节目不相邻的插法有A26种.故N=6A22+A26=6×2+6×5=42(种).4.(2021·秀山检测)将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小球,别离放入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小口袋中,假设不允有空袋,且红口袋中不能装入红球,那么有______种不同的放法.解析:先装红球,且每袋一球,因此有A14×A44=96(种).答案:96一、选择题1.(2021·云阳质检)以下各式中与排列数A m n相等的是( )B.n(n-1)(n-2)…(n-m)·A n-1n D.A1n·A m-1n-1解析:选==n!(n-m)!,A1n·A m-1n-1=n·(n-1)![n-1-(m-1)]!=n·(n-1)!(n-m)!=n!(n-m)!.2.设x∈N+,且x<23,那么(23-x)(24-x)…(30-x)可化为( )A.A823-x B.A23-x30-xC.A730-x D.A830-x解析:选D.这是排列数公式的逆用,选确信最大数即n,再确信因式的个数,即=30-x,m=(30-x)-(23-x)+1=8,故(23-x)(24-x)…(30-x)=A830-x.人站成一排,甲、乙、丙3个人不能都站在一路的排法种数为( )A.720 B.684C.576 D.144解析:选C.(间接法)甲、乙、丙三人在一路的排法种数为A44×A33;不考虑任何限制,6人的全排列有A66种.∴符合题意的排法种数为A66-A44×A33=576.4.(2021·高考大纲全国卷)6位选手依次演讲,其当选手甲不在第一个也不在最后一个演讲,那么不同的演讲顺序共有( )A.240种B.360种C.480种D.720种解析:选C.第一步先排甲,共有A14种不同的排法;第二步再排其他人,共有A55种不同的排法,因此不同的演讲顺序共有A14·A55=480(种).5.用数字1,2,3,4,5能够组成没有重复数字,而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 A.48个B.36个C.24个D.18个解析:选B.个位数字是2的有3A33=18(个),个位数字是4的有3A33=18(个),因此共有36个.6.(2021·永川调研)由1、二、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2都不与5相邻的五位数的个数是( )A.36 B.32C.28 D.24解析:选A.分两类:第一类,假设5在首位或末位,共有2A12×A33=24(个);第二类,假设5在中间三位,共有A13×A22×A22=12(个).故共有24+12=36(个).二、填空题人站成一排,甲必需站在排头或排尾的不同站法有________种.解析:2A44=48.答案:48个人坐8个位置,要求每人的左右都有空位,那么有________种坐法.解析:第一步:摆5个空位置,○○○○○;第二步:3个人带上凳子插入5个位置之间的四个空,有A34=24(种),故有24种不同坐法.答案:249.(2021·南川质检)要排出某班一天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体育、艺术6门课各一节的课程表.要求数学课排在前3节,英语课不排在第6节,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解析:先在前3节课当选一节安排数学,有A13种安排方式;在除数学课与第6节课外的4节课当选一节安排英语课,有A14种安排方式;其余4节课无约束条件,有A44种安排方式.依照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排法种数为A13·A14·A44=288.答案:288三、解答题10.从数字0,1,3,5,7中掏出不同的三个作系数.(1)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ax3+bx+c=0?(2)其中有实根的方程有多少个?解:(1)第一确信a,只能从1,3,5,7当选一个,有A14种,然后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两个作b、c,有A24种.∴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组成的一元二次方程有A14·A24=48(个).(2)方程要有实根,必需知足Δ=b2-4ac≥0.分类讨论如下:当c=0时,a,b可在1,3,5,7中任取两个排列,有A24个;当c≠0时,分析判别式知b只能取5,7.当b取5时,a,c只能取1,3这两个数,有A22种;当b取7时,a,c可取1,3或1,5这两组数,有2A22种.现在共有(A22+2A22)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有实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共有A24+A22+2A22=18(个).11.用1,2,3,4,5,6,7排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按下述要求各有多少个?(1)偶数不相邻;(2)偶数必然在奇数位上;(3)1和2之间恰好夹有一个奇数,没有偶数.解:(1)用插空法,共有A44A35=1440(个).(2)先把偶数排在奇数位上有A34种排法,再排奇数有A44种排法.因此共有A34A44=576(个).(3)在1和2间放一个奇数有A13种方式,把1,2和相应奇数看成整体再和其余4个数进行排列有A55种排法,因此共有A13A55A22=720(个).12.(创新题)7名班委中有A、B、C三人,有7种不同的职务,现对7名班委进行职务具体分工.(1)假设正、副班长两职只能从A、B、C三人当选两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2)假设正、副班长两职至少要选A、B、C三人中的一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解:(1)先排正、副班长有A23种方式,再安排其余职务有A55种方式.依照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23A55=720(种)分工方案.(2)7人中任意分工方案有A77种,A、B、C三人中无一人任正、副班长的分工方案有A24A55种,因此A、B、C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任正、副班长的方案有A77-A24A55=3600(种).。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泰安高二质检)“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其中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解析:选A。

秦代统一的文字是小篆,故秦代刻石的字体应选A项。

2.(2012·烟台高二测试)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D.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解析:选A。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出现于商代,秦代统一文字为小篆,之后出现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最后是楷书。

3.关于书法字体,明朝人张潮认为:“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

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中宜填入什么?()A.小篆B.隶书C.行书D.甲骨文解析:选C。

兼有楷书和草书长处的书法是行书。

4.与下图所示意的艺术形式有关的话题不.恰当的是()A.在秦代书写形式趋于成熟B.魏晋时发展为自觉的艺术C.宋代时追求个性化忽略法度D.明代趋于平民化,重个性创造解析:选A。

错因在于说法模糊。

商代甲骨文是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其它字体成熟时间各有不同。

5.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2)分别概括两幅作品的书法特点,并分析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答案:(1)王羲之、颜真卿。

(2)图一作品反映了东晋书法的虚玄灵动。

原因: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图二作品反映了隋唐楷书讲究法度和规范。

原因:封建王朝鼎盛,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

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史籍浩如烟海。

研究西周历史,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史料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史记》D.神话传说解析:选B。

作为历史资料,当时的人的记述最有价值,称之为“信史”,而后人对它的转述或考察分析则价值相对较小,所以应首先把C、D两项排除;甲骨文是商代常用的记载形式,到周时已主要是金文。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背景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B.蒙古贵族的劫掠C.明政府统治腐败,财政困难D.社会矛盾尖锐解析:选A。

明朝中期以来,由于政治腐败、边防废弛,社会矛盾尖锐,明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

故B、C、D三项均为A项的具体表现,答案为A项。

2.张居正的措施中,直接触动官僚地主利益的是()①考成法②内修守备③清查田亩④一条鞭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内修守备,是为了加强边防,维护社会稳定。

这一措施保护了所有内地居民的利益。

3.张居正赋税改革中实行的“一条鞭法”,主要是把当时所收的几种税合为一体。

其中主要包括()①田赋②力役③杂税④人头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一条鞭法”的内容。

“一条鞭法”主要是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

故本题答案为A。

4.张居正之所以身后被诋毁,祸及家人,主要是因为()A.明神宗的反对B.改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C.改革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D.张居正的去世解析:选C。

张居正的变法损害了当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势必遭到他们的反对。

5.(2012·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月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或称“条编”。

请回答:材料中张居正的赋税制度改革有何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依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归纳、概括其特点。

答案:田赋、力役和杂税合编,按田亩核算,征收银两。

一、选择题1.明朝中期以来,内外交困的危局主要表现在()①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②满洲贵族加强对明朝的攻势③东南沿海倭寇猖獗④政治腐败、赋役紊乱、财政困难和阶级矛盾激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B。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七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七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俄国农奴制下工业发展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自由劳动力B.缺乏工业投资C.国内市场狭小D.农奴制度阻碍解析:选D。

A、B、C三项都是农奴制影响下的产物,故选D。

2.克里米亚战争的作战双方为()A.俄——英、法、土B.俄、土——英、法C.俄、土、法——英D.俄、英、法——土解析:选A。

为争夺克里米亚半岛,俄国和英、法、土展开了克里米亚战争。

3.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发生在()A.日俄战争后B.克里米亚战争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英法七年战争后解析:选B。

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苛刻的《巴黎和约》。

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废除农奴制度C.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D.满足农奴的要求解析:选C。

本题应用阶级分析法分析。

沙皇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巩固统治。

5.(2012·河南郑州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有哪些主要表现?(3)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答案:(1)图一反映了俄国冶铁业的严重落后。

图二反映了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

(2)说明俄国的工业生产非常落后。

主要表现为蒸汽动力少,仍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

(3)农奴制的存在制约着俄国的发展。

一、选择题1.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暴力斗争不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

题干中的限制词是“阻碍工业发展”,④是政治斗争方面的内容。

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展缓慢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C.新思潮的冲击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答案:B3.(2012·广东顺德期末测试)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十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十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B.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方向性D.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解析:选B.自然界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不可能被创造;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能量耗散使能量的利用品质降低了,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因此要节约能源,故B正确,A、C、D错误.2.(2013·眉山一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小孩从公园中粗糙的滑梯上自由加速滑下,其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总能量减小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总能量不变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总能量增加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总能量不变解析:选B.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小孩在下滑过程中总能量守恒,故A、C均错误;由于摩擦力要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向动能和内能转化,故只有B正确.3.(2013·合肥高一检测)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出发以2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h,则()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3mghB.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ghC.物体的动能增加FhD.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析:选AB.由F-mg=2mg得拉力F=3mg,机械能的增加等于拉力F做的功,即W F =Fh =3mgh ,A 正确,D 错误.重力势能的增加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mgh ,B 正确.动能的增加等于合力做的功,即W 合=m ·2g ·h =2mgh =23Fh ,C 错误.4.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 时,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在子弹入射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的距离为L ,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 f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 .木块的机械能增量为F f LB .子弹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f (L +d )C .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f dD .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f (L +d )解析:选D.木块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F f 做的功F f L ,A 正确.子弹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减少量,即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F f (L +d ),B 正确.系统增加的机械能等于力F f 做的总功,即ΔE =F f L -F f (L +d )=-F f d ,故机械能减少量为F f d ,C 正确、D 错误.5.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 点滑至B 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 点停止.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 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位置 A B C 速度/(m·s -1) 2.012.0时刻/s0 4 10(1)人与雪橇从A 到B 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多少?(2)设人与雪橇在BC 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 =10 m/s 2)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W 阻=12m v 2B -12m v 2A 故从A 到B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W 阻=mgh -12m v 2B +12m v 2A =9.1×103J 产生的热量Q =W 阻=9.1×103 J. (2)在BC 段,根据动能定理得-F 阻x =0-12m v 2B ,其中x =v B 2t =36 m所以阻力F 阻=m v 2B 2x =70×1222×36 N =140 N.答案:(1)9.1×103 J (2)140 N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设想在夏天用电冰箱来降低房间的温度.他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且不考虑房间内外热量的传递.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A.升高B.保持不变C.开机时降低,停机时又升高D.开机时升高,停机时降低解析:选A.电冰箱的压缩机运行时,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室内的温度将升高.2.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装液体的袋壁使它变形至如图所示位置,则此过程中袋和液体的重心将()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降低再升高D.始终不变解析:选A.人对液体做正功,液体的机械能增加,液体缓慢移动可以认为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重心升高,A正确.3.(2013·北京四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A和E B,下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 A和Q B,则()A.E A>E B Q A=Q BB.E A=E B Q A>Q BC.E A>E B Q A>Q BD.E A<E B Q A>Q B解析:选A.设斜面倾角为θ,底边长为b,则WF f=μmg cos θ·bcos θ=μmgb,即摩擦力做功与斜面倾角无关,所以两物体的摩擦力做功相同,产生的热量相同.由图知A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大于B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再由动能定理知,E A>E B.故A正确.4.连接A、B两点的弧形轨道ACB和ADB形状相同,材料相同,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由A以一定的速度v开始沿ACB轨道到达B的速度为v1;若由A以相同初速度v沿ADB轨道到达B的速度为v2,比较v1和v2的大小,有()A.v1>v2B.v1=v2C.v1<v2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弧形材料和的长度相等,物块在上面滑动时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在上面运动可认为圆周运动,由于物块在上运动时对曲面的正压力大于在上对曲面的正压力(考虑圆周运动向心力),故在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在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再由动能定理即可得出.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由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g ,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机械能损失了mghB .重力势能增加了3mghC .动能损失了12mghD .机械能损失了12mgh解析:选A.由于物体沿斜面以加速度g 做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sin 30°+F f =mg ,所以F f =12mg .摩擦力做功为:W f =-F f ·2h =-mgh ,机械能损失mgh ,故A 项正确,D 错误;重力做了mgh 的负功,重力势能增加mgh ,B 错误;由动能定理得ΔE k =-mgh -mgh =-2mgh ,即动能损失了2mgh ,故C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6.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体内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重物的动能B .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能转化为内能C .内燃机做功过程实现了燃料的化学能和机械能的转化D .水流冲击水轮发电机,水流的动能转化成电能解析:选BCD.物体被举高时,机械能增加,增加的机械能主要是重力势能,由人体内化学能转化而来,A 错误;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阻丝内能增加,这由电能转化而来,B 正确;内燃机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C 正确;水力发电的原理就是将水的动能转化成电能,D 正确.7.(2013·衡水高一检测)2013年7月28日,在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三米板决赛中何姿轻松夺冠.若何姿的质量为m ,她入水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她的阻力大小恒为 F ,在水中下降高度h 的过程中,她的(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A .重力势能减少了mghB .动能减少了FhC .机械能减少了(F +mg )hD .机械能减少了Fh解析:选A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做的功mgh ,A 正确.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合力做的功,为(F -mg )h ,B 错误.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阻力F 做的功Fh ,C 错误,D 正确.☆8.(2013·高考山东卷)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C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D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析:选CD.因为M 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由功能关系知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 正确.对M ,除重力外还有摩擦力和轻绳拉力对其做功,由动能定理知B 错误.对m ,有拉力和重力对其做功,由功能关系知C 正确.☆9.(2013·广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 上放一物体A ,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 ,由于A 、B 间摩擦力的作用,A 将在B 上滑动,以地面为参照物,A 、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 .外力F 做的功等于A 和B 动能的增量B .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增量C .A 对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解析:选BD.物体A 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对物体A 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增量,B 正确.A 对B 的摩擦力与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 在B 上滑动,A 、B 对地的位移不相等,故二者做功不相等,C 错误.对B 应用动能定理,W F -WF f =ΔE k B ,即W F =WF f +ΔE k B 就是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 正确.由上述讨论知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 和B 的动能增量不相等,故A 错误.三、非选择题 10.(2013·重庆南开中学高一检测)质量为m 的钢球以速度v 落入沙坑,钢球在沙坑中下陷的深度为d ,重力加速度为g ,求:(1)钢球在沙坑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 f ; (2)钢球下陷过程中产生的内能.解析:(1)钢球在沙坑中下陷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d -F f d =0-12m v 2解得:F f =mg +m v 22d.(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内能的增量等于钢球机械能的减少量,故ΔE 内=mgd +12m v 2.答案:(1)mg +m v 22d (2)mgd +12m v 211.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P 为x 0,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解析:滑块在滑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少;又因为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所以最终会停在斜面底端.在整个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只有摩擦力做负功,设滑块通过的路程为s ,则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 f =μmgs ·cos α由功能关系知,WF f 等于机械能的减小量,即μmgs ·cos α=mgx 0sin α+12m v 20得s =mgx 0sin α+12m v 20μmg cos α=2gx 0sin α+v 202μg cos α.答案:2gx 0sin α+v 202μg cos α☆12.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是3 m/s ,两皮带轮圆心距离l =4.5 m .现将m =1 kg 的小物体轻放到左轮正上方的皮带上,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5,电动机带动皮带将物体从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解析:物体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则a =F fm=μg =1.5 m/s 2相对滑动时间:t =v a =31.5 s =2 s物体对地面的位移l 1=12at 2=12×1.5×22 m =3 m因为l 1<l ,所以物体在滑落皮带轮前已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W 1=12m v 2=12×1×9 J =4.5 J物体与皮带间的相对位移l ′=v t -l 1=(3×2-3) m =3 m产生的内能W 2=μmgl ′=0.15×1×10×3 J =4.5 J 由功能关系得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E =W 1+W 2=9 J. 答案:9 J。

Section Ⅱ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5)

Section Ⅱ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5)

Ⅰ.品句填词1.She quit(停止) her job and continued to receive education.2.I will visit Li Yan, a volunteer(志愿者) for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3.We had a heated debate(辩论) on whether or not to accept the offer.4.I asked for a(n)__extra(额外的) day to finish the work because it can't be finished in a day.5.I can't find suitable(合适的) words to express my thanks.6.As we all know, Li Jian, a famous singer, graduated(毕业于)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7.After your final topic__(主题,话题) is chosen, you cannot change it.8.Usually, each book has its contents(目录) in the front of it.9.Her fluent(流畅的) ballet movements surprised all the students present at the party.10.The new government's first challenge(挑战) is the economy.Ⅱ.完成句子1.为了赶上一早的航班,我们提前订了出租车,而且起床很早。

To catch the early flight, we ordered a taxi__in__advance and got up very early.2.首先,因为我擅长英语口语,所以我认为我适合这项工作。

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新课1. 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 讨论交流,总结解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强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课本练习题。

2. 家长签字,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作业布置环节,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然而,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第二章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单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必然会产生感应电流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内必然会产生感应电流C.闭合电路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内必然会产生感应电流D.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转变,电路中必然有感应电流解析:选D.产生错选的缘故主若是解答者对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分辨不清,闭合电路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只有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转变,才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2.(单选)下图中,闭合线框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解析:选D.图A中,线圈绕OO′轴转动,穿过它的磁通量随时刻发生转变,若是匀速转动的话,穿过它的磁通量将发生周期性的转变,因此在图A中的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关于图B,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当线圈慢慢远离直线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愈来愈小,因此在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在图C中,线圈从条形磁铁的上端通过,(线圈面与条形磁铁垂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于是线框中有感应电流.D中以O为轴以角速度ω转动进程中磁通量不发生转变,回路中无感应电流.3.(单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一闭合导体环,环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当导体环在磁场中完成下述运动时,可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导体环维持水平方位在磁场中向上或向下运动B.导体环维持水平方位向左或向右加速平动C.导体环以垂直环面、通过环心的轴转动D.导体环以一条直径为轴,在磁场中转动解析:选D.别离以A、B、C选项方式移动导体环时,穿过导体环的磁通量不发生转变,故A、B、C错,而D 项正确.4.(双选)在下图中,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应该()A.使金属杆MN向右做匀速运动B.使金属杆MN向右做加速运动C.使金属杆MN向右做减速运动D.使金属杆MN向右运动停在某一名置后,再向左做匀速运动解析:选BC.要使指针发生偏转,MN切割磁感线要产生转变的电流,必需要做变速运动,向哪个方向移动都能够,因此B、C正确.5.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专门大,是不是必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答案:不必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归根结底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转变,关键在“转变”两字上,例如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从无变有、从有变无、从小变大、从大变小等,能够说有无感应电流的产生与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大小无关.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并取得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A.洛伦兹 B.库仑C.奥斯特D.法拉第答案:D2.关于磁通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越大,面积越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必然就越大B.放在某处的一个平面,穿过它的磁通量为零,该处磁感应强度必然为零C.磁通量的转变不必然是由于磁场的转变而引发的D.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不变,放在该处线圈的面积也不变,则磁通量必然不变解析:选C.磁通量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面积的大小和是不是垂直穿过有关,因此A、B、D错,C对.3.如图所示,电流表与螺线管组成闭合电路,下列情形不.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A.将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进程中B.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C.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拉出的进程中D.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下拉出的进程中解析:选 B.电流表指针是不是偏转,即判定是不是产生感应电流,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不是转变来判定是不是产生感应电流.A、C、D都能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转变而产生感应电流,故A、C、D错误,答案选B. 4.下图中小线圈与滑动变阻器、电源组成电路,而大线圈则与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下列选项中不.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形的是()A.闭合电键后将小线圈插入大线圈的进程中B.小线圈放在大线圈中,闭合电键后将小线圈拔出来的进程中C.小线圈放在大线圈中不动D.小线圈放在大线圈中不动,电键闭合,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解析:选 C.当小线圈放在大线圈中不动时,穿过大线圈的磁通量未发生转变,故可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而其它选项操作均产生感应电流,故答案选C.5.在闭合铁芯上绕有一组线圈,线圈与滑动变阻器、电池组成电路,假定线圈产生的磁感线全数集中在铁芯内,a、b、c三个闭合金属圆环,位置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左右滑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圆环是()A.a、b两环B.b、c两环C.a、c两环D.a、b、c三个环解析:选A.滑动触头左右滑动时,引发电路中电流转变,从而引发闭合铁芯中的磁通量转变,a、b两圆环中的磁通量必然随之转变,引发感应电流的产生;而c环中有两股铁芯同时穿过,穿入和穿出的磁通量始终相等,合磁通为零,因此c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6.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只条形磁铁,使磁铁上下做简谐运动.若在振动进程中让线圈靠近磁铁,如右图所示,观看磁铁的振幅,将会发觉()A.S闭合时振幅慢慢减小,S断开时振幅不变B.S闭合时振幅慢慢增大,S断开时振幅不变C.S闭合或断开时,振幅的转变相同D.S闭合或断开时,振幅可不能改变解析:选闭合时,由于线圈中磁通量发生转变,在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磁铁的机械能慢慢转化为线圈的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因此磁铁做简谐运动振幅慢慢减小,S断开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产生,故振幅不变,选项A 正确.7.磁带录音机既可用作录音,也可用作放音,其要紧部件为可匀速行进的磁带a和绕有线圈的磁头b,如图所示,不论是录音仍是放音进程,磁带或磁隙软铁都会产生磁化现象.下面关于它们的录音、放音进程中要紧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音的要紧原理是电磁感应,录音的要紧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录音的要紧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要紧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C.放音和录音的要紧原理都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录音和放音的要紧原理都是电磁感应解析:选A.放音的要紧原理是利用磁头处的磁带的磁信号的转变,使磁场发生转变致使磁通量的转变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录音的要紧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因此只有A对.二、双项选择题8.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有图示方向的恒定电流I,有一闭合矩形金属框abcd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形中,能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线框向下平动B.线框向右平动C.线框以ad为轴转动D.线框以直导线为轴转动解析:选BC.闭合线框abcd若平行于导线向下平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线框若垂直于导线向右平动,远离导线,则线框中的磁感应强度减小,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小,故B对;线框在图示位置磁通量最大,若线框以ad为轴转动,则磁通量变小,故C对;若线框以导线为轴转动,在任何情形下磁感线与线框所在平面均垂直,磁通量不变,故D错.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C.9.如图所示,线圈abcd横穿过磁场区域B时,在以下所指的哪一种情形下,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A.线圈进入磁场的进程中B.整个线圈都在磁场中平动C.线圈离开磁场的进程中D.线圈进入磁场后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绕a点旋转解析:选AC.线圈在进入磁场的进程中和离开磁场的进程中磁通量转变,有感应电流,因此A、C对.线圈整个都在磁场中平动时,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因此B错.线圈进入磁场后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绕a点旋转,在旋转的进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可不能转变,因此不产生感应电流,D错.10.下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解析:选运动进程中磁通量不转变,D在运动的进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始终是零,因此B、C正确.三、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线框与通电直导线均位于水平面内,当线框abcd由实线位置在水平面内向右平动,慢慢移动到虚线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如何转变?解析:直线电流I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的形状是以导线上的点为圆心的在竖直平面的一组组同心圆.在电流I的右边磁感线的方向垂直水平面向内;在电流I的左侧磁感线的方向垂直水平面向外.磁感线的疏密散布是越靠近导线,磁感线越密;离导线越远,磁感线越稀疏.线框的水平平动,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实线位置开始至bc边抵达直导线的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慢慢增大.第二时期从bc边抵达直导线处开始至ad边抵达直导线为止,由于向外的磁感线慢慢减少,向内的磁感线慢慢增多,因此穿过线框的总磁通量先减小(当ab、dc两边中点连线与直导线重合时,磁通量为零)后增大.第三时期从ad边离开直导线向右运动开始至线框抵达虚线位置为止,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慢慢减小.答案:增大→减小→增大→减小12.右图所示是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圆柱形磁铁,B是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水平放在磁铁A的上方,它就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铁的上方.(1)试分析说明产生磁悬浮现象的缘故.(2)分析磁悬浮列车能达到高速的缘故.解析:(1)线圈B向前运动时,磁通量发生转变,B中产生感应电流.由于B为超导线圈,电阻极小,故电流极大且几乎可不能减小,它受到向上的安培力与重力平稳而处于悬浮状态.(2)由于悬浮而受阻力极小,列车可达很高速度.答案:观点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是指()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解析:选A。

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

理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

凡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

2.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卢梭D.狄德罗
解析:选A。

题干的材料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最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3.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解析:选D。

材料中启蒙思想家的活动,旨在进行思想启蒙,进行反封建斗争,即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4.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温总理的这段话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价值观()
A.以人为本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
D.天赋人权
解析:选A。

启蒙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的自然和社会权利,即“以人为本”,故A为最佳选项。

一、选择题
1.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
①崇尚理性②提倡科学③关注社会④反对专制,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①②③④均是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

2.
右图是18世纪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

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冲击该制度的主张有()
①三权分立学说②社会契约学说③人民主权学说④主张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D。

社会契约学说、人民主权学说都是卢梭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学说;同时,卢梭主张建立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实现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的主张。

3.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

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D.要求妇女解放
解析:选B。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其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这位思想家用典型的事例反驳了《圣经》,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反对盲目信仰。

4.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这个国度”是指()
A.英国B.法国
C.德国D.美国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说的“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国度”可知该国指的是法国。

5.近代西方有一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
解析:选D。

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概括的能力。

材料的大意是有一种力量可以把个人与全体相联系的统治方式,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相似。

6.(2012·淮安高二检测)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做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

”这是因为伏尔泰()
A.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C.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
D.反对罗马教皇,提倡依法治国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等信息可知,伏尔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他正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故选C项。

A、B、D三项都不是伏尔泰的主张。

7.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光。

下列著作属于启蒙思想家康德的代表作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A、B、C、D四项作者分别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8.(2012·宁波学业水平检测)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①提出尊崇理性
②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③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歌颂自然的人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③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是智者学派,④“歌颂自然的人性”的是文艺复兴。

只有①②正确,属于启蒙运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

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3: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孟德斯鸠提出的著名国家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2、3中两位著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教材中三人的观点来理解材料,然后加以归纳总结。

第(1)问要根据材料1指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第(2)问应结合材料2、3归纳伏尔泰和狄德罗“天赋人权”的主张。

第(3)问应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重大影响。

答案:(1)三权分立学说。

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天赋人权”,人人都享有自由的权利。

(3)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学思之窗(教材P31)
想一想,启蒙思想家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人文精神的?
提示:(1)启蒙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倡导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提出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理想的社会。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以理性的尺度去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关怀和爱等人道主义情感需要,以人性反对神性、以民主反对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发展了人文精神。

二、本课测评(教材P33)
简述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提示: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内容: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历史意义: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三、学习延伸(教材P33)
1.请你阅读材料一,概述其中反映的主要思想,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重要影响?提示: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任何人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人人都可以追求自由平等。

猛烈抨击了专制王权和特权制度,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等许多革命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2.阅读材料二后,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的看法。

提示: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