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简史 ppt课件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ppt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
总结词
流行病学与多学科交叉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 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与多学科交叉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例 如与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学 科的交叉融合。这些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极大地 提高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诸 多问题和挑战。例如,不同学科之间的方法和观点可能 存在差异和冲突,这需要跨学科合作和交流来解决。此 外,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投入,需要多方 面的支持和投入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生态学研究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群体或地区的 疾病频率和分布情况,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以病例和对照为基础,通过回顾性或前瞻性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 之间暴露因素的差异,探讨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
队列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组别, 通过追踪各组研究对象的结局,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 素对结局的影响。
疾病预防与控制
01
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针对特定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例如疫苗接种策略、健康行为干预等。
02
评估干预措施效果
流行病学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依
据。
03
预测和控制疾病爆发
流行病学可以预测和控制疾病爆发,例如通过疫苗接种、隔离措施等
手段来控制疫情扩散。
详细描述
在数据收集阶段,由于调查问卷、监测系统或数据报告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数据不准确、不完整或不全面。 在数据整理和清洗阶段,由于人为或系统错误,可能会导致数据错漏、混乱或不一致。在数据分析和建模阶段 ,由于方法和模型的限制,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偏差、不准确或无法全面反映实际情况。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课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筛检的类型
按筛检对象的范围
整群筛检(mass screening) 选择性筛检(selective screening)
按筛检项目的多少
单项筛检(single screening) 多项筛检(multiple screening)
按筛检目的不同
治疗性筛检(therapeutic screening) 预防性筛检(preventive screening)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引言
如果疾病在临床前期出现一些可以识别的异常特征, 如肿瘤的早期标识物(biomarkers)、血压升高、血脂升 高等,则可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将其查出,并对其做进一
步的诊断和治疗,则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其预后
开始暴露
诊断 治疗
临床前可
检查期
康复
易感期
临床前期
临床期
筛检试验 诊断试验
阳性 阴性 合计
金标准
患者
非患者
真阳性 A 假阳性 B
假阴性 C 真阴性 D
C1
C2
合计
R1 R2 N
灵敏度(sensitivity, Se)真阳性率 灵敏度 A 100% AC
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FN)漏诊率或第二类错误
假 阴 性 率 C 100% AC
残疾、死亡
疾病发生
出现症状
图7-2 疾病自然史与筛检示意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引言
筛检
开始暴露
诊断 治疗
临床前可 检查期
易感期
临床前期
临床期
《流行病学》演示PPT

政策和法律框架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以支持流行病学研究和公共卫 生干预措施。
完善法律框架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法律 保障和支持。
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创新技术应用
运用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流行病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与社会学的联系
流行病学与社会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流
行病学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学可以帮助流行病学更好地了解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例如社会经
济地位、文化、生活方式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借鉴流行病 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社会调查、社区
研究和定群研究等。
05
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社区干预试验
在社区范围内对目标人群进行整体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 的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模型
疾病发生模型
描述疾病从健康状态到发生、发展 的过程,包括病因、危险因素、传 播途径等。
病因推断模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医学知识 ,推断疾病发生的病因及其与疾病 发生的关系。
现状
现代流行病学已发展为多学科 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广泛应用 在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领域
。
0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对特定时间、地点或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其分布特征和影 响因素。
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
对个别病例或系列病例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探讨可能的病因和疾病发展趋 势。
分析性研究
流行病学简介ppt

社区试验
在自然环境中对一个社区进行干预措施的实施和评价,以改 善该社区的健康状况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02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
疾病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某一疾病或健康状况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病因和危险 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分析性研究
通过对特定人群的调查,研究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验证病因假设。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病因学研究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病因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
流行病学简介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 •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 • 流行病学的未来发展
01
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的 科学。
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强调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结 合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等多方面知识,为疾病的预防 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 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 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收集 有关既往情况的资料,比较病例组与对照 组中各种可能影响因素的出现频率或水平 ,从而判断各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VS
队列研究
以一个或多个因素为分组依据,将一个固 定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不同的 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 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及关联程度的大小。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用于推断某种疾病病因的数学模型,如元分 析、Poisson回归模型等,有助于确定主要 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
03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播途径
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等多种途径。
效果评价
对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和改 进控制方案。
04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非传染病的影响因素
总结词
研究非传染病发生和分布规律,分析影响 疾病传播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背景对非传染病的发生和转归具有重 要影响,如基因多态性和易感基因的研究 。
影响因素分类
包括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环境因素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0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干预措施,以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临床试验
02
在患者中开展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药物、疗法或其他干预措
施的效果。
社区干预试验
03
在社区整体水平上开展实验性研究,通过改变社区环境或实施
健康促进计划,以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改善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模型
03
控制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患者、追踪密切接
触者、加强卫生防疫等。
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1 2 3
监测
通过疫情报告、定点医院监测、社区监测等多 种方式,对传染病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疫 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
包括隔离控制和群体控制两种方式,根据疫情 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封锁疫情 发生区域、组织疫苗接种等。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简史》PPT共34页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简史》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Hale Waihona Puke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流行病学ppt

通过大样本、长期的队列研究,不断优化研究设计和方法,提高病因推断的 准确性,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预测模型的发展
基于队列研究,开发和应用各种预测模型,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精 准预测,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考虑社会决定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
队列研究
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并观察两组在结局上 的差异,从而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干预 措施和结局上的差异,从而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影响。
准实验研究
通过控制某些变量来模拟实验条件,以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 或健康状况的影响。
。
02
研究结果的解释困难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有些研究结果的解释可能存在困难,如有些研究
结果可能存在混杂因素的影响,有些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复
杂性等,都会影响到结果的解释。
03
研究结果的争议性
由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争议
性,如有些研究结果可能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有些研究结果可能存
疾病负担评估
01
疾病负担评估
评估疾病的发病、死亡、残疾等负担,为优先关注和解决主要健康问
题提供依据。
02
评估卫生资源消耗
了解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卫生资源消耗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卫
生服务效率提供参考。
03
评估疾病的经济影响
了解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影响,为制定经济政策和社会发
展策略提供依据。
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流行病学

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它的思想萌发于2000多年前,但学科的形成不过百余年。
正是过去的一个世纪,流行病学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十大成就体现在疫苗、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饮食、机动车安全、传染病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计划生育、吸烟危害、母婴保健、饮水加氟这十个领域。
毋庸置疑,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流行病学研究有关,因此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日益增多和完善,近年来它也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流行病学简史一、流行病学发展史任何一门学科的出现,都会有其历史发展的需要与必然,流行病学学科也不例外。
它是在与疾病(最初是传染病)的斗争中应运而生的。
同时,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从观察开始,经过实践,上升为理论,进而找出规律性并采取相应办法(实验)予以改变。
这也是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轨迹。
在这条历史长河中,许多流行病学先驱功不可没,正是他们的创造性贡献推动了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梳理流行病学的发展史,就是帮助我们了解流行病学学科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 学科形成前期学科形成前期是指人类自有文明史以来至18世纪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的流行病学学科尚未形成,但与其密切相关的一些概念、观察的现象及采取的措施已构成流行病学学科的“雏形”。
以下几个事实应予注意。
1. 古希腊著名的医师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生活在公元前460-377年,其著作涵盖领域极广,最著名的《空气、水及地点》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自然环境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系统表述,而流行(epidemic)一词也是这时期在他的著作中出现的。
而“疫”、“时疫”、“疫疠”作为疾病流行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几乎是同时代出现的。
象《说文解字》中的“疫者,民皆病也”和《素问 刺法论》中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形成期(三)
• 流行病学研究并不局限于传染病
– 1747年 Lind对12名患坏血病的海员进行实 验,结果证实新鲜水果可以预防该病。 – 1778年 Pott证实扫烟囱与阴囊癌的关系 – 1914-1917年Goldberger 糙皮病与膳食缺乏 营养素有关,20年后Elvejhen鉴定出是尼克酸。
学科形成期(一)
• 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独立的 学科体系,出现了许多典范。
– 英国Jenner18世纪末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 英国Budd(1837)现场调查在伤寒流行时提出伤寒 是由特殊的毒物在人体内繁殖引起,毒物随粪便 排除,通过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流行”。而 伤寒杆菌是在1880年才被发现。
选择一定数量的某病病例为病例组,另选 择一定数量的非某病的“健康”人为对照 组,计算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某可疑因素出 现的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该因素与疾病 的关系。
☻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是将观察对
象按可疑因素的有无或暴露的程度分 为若干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后, 比较各组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有无 明显差别,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 系。
学科形成期(二)
• 1844年奥地利维也纳公立医院产科医生 Semmelweis 观察大量产妇因产褥热而死。 群体调查分析后,否定“瘴毒学说”,提出 医生的手引起。该成果比李斯特的无菌术早 18年,比巴斯德的消毒理论早30年。 • 1848年伦敦霍乱流行,snow应用标点地图 研究疾病的分布,发现流行与水井的关系。 比发现霍乱弧菌早30年。
• 流行病学是在人类预防疾病和促进健 康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在不同时 期,人类面临的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不 同,该学科的发展水平也不同,流行病学 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目标在不断地发展, 其定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什么是流行病学?
• 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 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 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 近代,伍连德,
– 东北,1910-1911,1920-1921鼠疫 – 查清旱獭是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
• 新中国,消灭和控制传染病、寄生虫、性病 天花、鼠疫
• 苏德隆教授,主持血吸虫和霍乱的防治;皮 炎与桑毛虫,肝癌病因的饮水学说 • 何观清教授,中华白蛉传播黑热病
什么是流行病学?
• 时间上是某时点上的一个断面; • 对象是所有人群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人群; • 是一个时点上人群的暴露和疾病的“快照”。
一、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 比例死亡比研究(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 study,PMR)
– 方法:是计算具有某种特殊暴露人群的死亡比 例与相应没有该特殊暴露人群的死亡比例的比 值。 – 原理:PMR大于1,说明某暴露可以增加死亡, 是危险因素;反之,PMR小于1,说明该暴露可 以减少死亡,是保护因素。 – 比例死亡比的研究人群在研究时均已死亡。
学科形成期(五)
• 1850年,首次在伦敦成立了流行病学学会, 标志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入医学生的课堂
现代发展期(一)
• 1948年,Doll与Hill 吸烟与肺癌关系 • 1949年,Framingham 心血管危险因素
– 是现代流行病学新时期的开始
• • • • • •
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是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起 来,主要原理体系在近半个世纪形成和应 用。
• 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又作为方法 学被广泛应用。
流行病学简史
• 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经历三期:
– 学科形成前期 – 学科形成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 – 现代发展期
学科形成前期
• 早在《史记》中已经用“疫”,“大疫”来 表示疾病的流行。在唐代,设有隔离麻风病 人的“疠人坊”。在宋代用人痘预防天花。 • 意大利在15世纪中叶就规定外来船舶需要在 海港停留40天做检疫。 • 这是流行病学的最初阶段,仅仅对疾病做简 单的描写和记录,缺乏系统的分析。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性研究:
– 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 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 实验研究:
– 临床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类 实验
• 理论性研究:
– 理论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
一、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 特点:
学科形成期(四)
• 流行病学起源,但发展很慢。由于缺乏群 体研究所必须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 17世纪中叶,graunt 死亡率差异,编制死亡周报, 提出用死亡概率和生存概率代替绝对数。 Graunt 是早期的先驱之一 – 18世纪,Farr提出用生命统计研究公共问题,对 特异危险度、人年、标化死亡率有贡献 – 19世纪末,Galton创立相关系数;Pearson提出卡 方分布;chapin 明确二代发病率的概念
一、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 – 特点:
• 研究的单位不是个人,而是一组人; • 要有所研究人群的暴露和疾病的两类信息; • 比较的是各组人群中暴露和疾病是否相关。
☻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
– 研究对象是人群 – 研究内容包括了疾病和健康 – 研究的重点是分布及影响因素 – 目的是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决策 依据。
流行病学的任务
• • • • 描述疾病与健康的频率,三间分布特点; 分析不同分布的原因,探索病因; 针对病因提出预防策略和措施; 疾病监测,收集暴露与疾病的关系,预测。
20世纪上半叶,病例对照研究 40年代,队列研究( Doll与Hill ) 1951年,相对危险度的概念与计算(cornfield) 1959年,分层分析法(Mantel 和Haenszel) 60年代,配比、混杂、偏倚等 这些构成了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框架.
现代发展期(二)
• 此期的特点:研究范围由传染病扩展到 一切疾病与健康状况,同时表现出向整 个卫生领域甚至非卫生领域扩展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