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冲刺: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19世纪中下半叶爆发的一系列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运动。
这些革命运动主要出现在欧洲、拉丁美洲、东亚等地区,其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兴起和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崛起。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力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这些革命运动的目标包括废除封建特权、解放劳动人民、建立宪政制度、实现平等、自由和民主。
这些运动的核心阶级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事件和领袖人物有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等。
这些事件和人物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和变革。
总体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革命,是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反击。
这些革命运动的主要成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和民族独立国家,同时也为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历史经验。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历史条件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第二、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
考研政 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 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接着,1843 年 10 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矛盾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上,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由于缺乏实现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
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11fe31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d.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
在革命前途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认为民主革命的结果只能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法斗争聚结力量,到一定时候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区别:社会主义革命:反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民主主义革命:反封建主义统治,由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领导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称旧民主主义,由无产阶级领导称新民主主义革命.两者的社会背景不同;目标或者说革命方向不同;同时性质也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1、性质不同;2、革命对象不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一个图表决杀考研政治不同时期中共矛盾、任务、路线、特征

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特征、总路线。
中国历史发展阶段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49) 社会主义革命 (1949-1956) 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阶段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1949-1952 1953-1956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956-2050)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条道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 集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私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经济特征 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政治特征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
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文化特征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代表时间以及主要区别。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⑦时间不同:
1840—1919,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启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启示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期间曾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而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只有辛亥革命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这是一个逆来顺受的阶级,却起义反抗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是,在中国,农民阶级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所以,虽然农民阶级不能作为领导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却必然以主力军的身份参与革命,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发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了成功的验证。
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些决定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这些局限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它所领导的一系列运动都失败了。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二是缺乏国际政治同盟的有力支持;三是时机不成熟,促使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组织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不够完善。
专题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节)

二、政治控制
(一)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直接向中国
政府发号施令; 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违法, 中国政府却无权审判; 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 全部由外国人充任;
蒲安臣(1820-1870),是美国著名的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 蒲安臣:担任晚清首任外交使臣的美国人
共计 150多万平方公里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 世 纪 末 帝 国 主 义 在 华 势 力 范 围 图
俄国势力范围 德国势 力范围 英国势力范围 法国势力范围 日本势 力范围 美国势 力范围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时局图
时局图
设立租界
帝国主义在一些通商口岸设有租界。他们在租界内征收 捐税,驻扎军队,设立法庭、监狱,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 行政系统以外的一套殖民制度。图为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公 共租界全景。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 , 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基督徒发起的“三自” (“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是为了使 基督教摆脱外国的控制和利用,成为中国基督徒 独立自办的教会。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内容是不变 的,但具体阐述它的神学却有不同的思想导向。 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的吴耀宗先生认为,“三 自”中的“自传”,就是要中国的信徒“自己去 发掘耶稣福音的宝藏,摆脱西方神学的羁绊”, 具体说来就是要消除西方殖民主义的思想束缚。
厘清几个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 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 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但目的不是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 导 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革命胜利后的社会 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种革命就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考研政治冲刺:旧民主主义革命【例1】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
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例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A.永安封王
B.定都南京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故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
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
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例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
后
【答案】B
【解析】正是****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防碍了中
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
最重要的原因。
【例4】维新派的变法维新活动引起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的反对,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
动攻击。
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论战主要围
绕问题有( )
A.要不要废除君主专政制度
B.要不要变法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兴西学
【答案】BCD
【解析】A选项错误,维新变法实行的是改良,和洋务派一样,不主张****封建君主专政制度。
维新派主张改革君主转正制度。
维新派
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
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例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有着很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有( )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
核心
D.袁世凯的窃取革命成果
【答案】ABC
【解析】D选项“袁世凯的窃取革命成果”是结果,题干问的原因,所以选ABC三项。
冲刺阶段,不应搞题海战术,选出有代表性的几道题,将其吃透,并着重看一下新增考点,考场上就充足以一敌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