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合集下载

毛概经典文献阅读《新民主主义论》

毛概经典文献阅读《新民主主义论》

二、内容讲解《新民主主义论》全文由十五部分组成,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概括起来,主要论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中国社会的性质毛泽东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在本文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

”(二)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因而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中国需要进行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这是互相关联的两项任务。

(三)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产阶级的领导,那么,中国无产阶级能否从一开始就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呢?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主要任务,参加革命的力量决定的。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还认为,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一种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将它视为学界有关民主革命理论
的新兴阶段,它是实现大规模民主改革的理论指导,已经在国际各地得到了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立在对民主政治的根本性理论支持之上,强调了民众社会参与,以
及政府开放透明的民主风格。

新民主主义旨在以更有利的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的改革,强
调从社会政治生活多样化出发,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性和优势。

首先,新民主主义强调以“一人一票”的原则,维护人民利用公民权利进行直接表达、参
与政治活动和表决的权利,由公民监督政府,强调公民在政治参与方面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新民主主义重视促进文化多样性。

为了促进这一过程,新民主主义倡导政府采用勿害主义、包容性政策,抵制暴力行为和让步行为,为国内外社会团体和受害者提供配套服务,以切
实增进国家民主进程。

其次,新民主主义强调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人人都有权建立一个不受外部干预的独立
自主的政治体制,也有权及时更新政治结构,使之适应现实,从而使得政治改革更加民主化,使政策趋于廉正。

最后,新民主主义旨在改变传统国家与民间的不协调关系,建立公民参与式的政治体制,
促进更加协调和平的政治生活,凝聚民众利益,以求政治发展,确保政治稳定。

总而言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促进民主化政治改革的重要性,被认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旨在促进公民参与,实现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政治稳定与民间良性关系,从而构建健康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

通过新民主主义的实施,我们能够促进民主生活的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真正的变革。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革命,其道路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转折。

本文将从革命的起源、发展和胜利的道路等方面进行论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可以追溯到中国近代史的变革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封建压迫,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

这一时期,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封建专制的结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它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以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目标的革命纲领。

在革命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

然而,在革命进程中,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右倾机会主义,导致了对共产党的镇压,使得革命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面对国民党的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进入了艰难的游击战阶段。

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发动农民起义,建立农村根据地,形成了以农村为基础的革命力量。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土地革命,实现了土地的改革和农民的解放。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也为革命军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抗日战争中迎来了重大转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东方反法西斯斗争的主力军。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动了武装斗争和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终取得了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取得了全国范围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提出的一种指导性方针,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各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实行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在中国,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殖民地政策侵略和控制了中国的领土和资源,严重剥削和压迫了中国人民。

封建主义则通过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压迫和束缚了广大农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要求推翻这些统治,解放中国人民,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要求建立各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团体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合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核心,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各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力量。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要求实行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合作关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共同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方针,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种合作关系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奠定了基础。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要求实行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是指解放和分配土地的革命。

在中国,农民是占人口大多数的阶级,他们受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对土地问题非常关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要求农民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夺取土地,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第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要求进行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农民斗争,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最终实现全国范围的革命胜利。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的历史里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所创造的一条独特的道路,
它开辟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为全球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

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而老的封建
帝制却依然占据政治上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
新民主主义的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实现需要领导阶级、政权机构和革命群众三者
相互支持。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先是辛亥革命,后是北伐战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则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
人民完成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但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中国社会要实
现全面现代化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和挑战。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制
定发展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积极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继续坚持以实践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更是一次又一次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

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梦将在新的历史时空中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请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请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请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初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武装夺取政权、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和发展工农武装力量。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强调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在中国当时,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经济剥削,严重压迫和削弱了中国的独立与发展。

同时,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也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了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学生、民族资产阶级等,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强调了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和平改良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来推翻敌对势力的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必须建立工农武装力量,组织革命军队,进行反对敌人的武装斗争,最终实现武装夺取政权。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强调了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封建统治下,农民受到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为了争取农民的支持和参与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了土地革命的主张,主张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实行农村土地的分配,使农民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定力量。

最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强调了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但农民是革命的基本力量。

通过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从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武装夺取政权、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和发展工农武装力量。

这一路线的提出和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本框架和战略方向,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文章标题:探究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一、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新民主主义思想是我国在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背景。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对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有所了解。

1. 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使得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我国进入了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民主运动逐渐兴起,这直接影响了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

2. 外国列强的侵略十九世纪末,我国成为列强的争夺对象,遭受到来自外国的侵略,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了严重损失。

这种外国侵略的现实,直接促进了我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也为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3. 的推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在1919年迸发,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推动了我国的思想解放,提倡了民主与科学,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以上是我对新民主主义论写作背景的简要介绍,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二、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是于1940年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论述了我国革命的道路和性质。

文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领导权的来源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我国,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人民民主革命。

这一点从它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以新民主主义为政治纲领的革命。

2. 革命的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革命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这三个主要敌人的影响和压迫是我国人民长期遭受的压力来源。

3. 领导权的来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的领导权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来实现。

这点是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新民主主义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必然性和可能性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必然性和可能性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必然性和可能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今天全世界人民萌生的希望所在,它如今已经成
为许多国家脱离落后阶段和走向发展的希望之路。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必然性是显而易见的。

新民主主义是一种
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自由和公正的全新政治框架之上的民主政治,这种政治
框架和社会模式不但可以更好地指引人们在发展中取得成功,还可以促进社
会文化的进步。

将民主政体的基本理念贯穿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以其新颖
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政治运动概念,让社会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共同体美好
未来,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然选择。

此外,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也具有可能性。

通过在更好的民主法治的基
础上,支持政府的公平正义、统一立法及公共法。

以有效的经济和技术改革
形式来支持贫困人口,以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支持新民主主义道路。

同时也要
深化司法改革,确保社会公正和司法公正。

最后,积极发挥媒体文化的力量,在形成社会共识基础上制定科学安全的政策,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可
能性。

最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当今各国发展的必然之路,它具有丰富的
落实可能性。

然而,它的实现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所以,只有各国团结
一致、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新民主主义理想才是有希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发布日期:2013-10-17 浏览次数: 3039 来源: 中共中央文献
研究室 字号:[ 大 中 小 ]
政府中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须尽量减少,尤其纸张信套,更可以节省使用。

这一切节省,虽在各部分为数甚少,但积少成多,并可以养成苏区中更加刻苦更加节省的苏维埃工作作风——这是万分必要的。

对苏维埃中贪污腐化的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严厉的纪律上的制裁。

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

同时要注意到经费节省,决不是工作减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还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1932年7月7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9页
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

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38年4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133页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

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

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1939年5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3页
为了整个革命的利益,我们不应该姑息那些官僚主义者及贪污浪费者。

这在全党全军中必须进行深入解释和动员,为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光明前途与新中国的创造而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物质资财。

对民力、对物质资财的不爱惜,无异于对党对革命不负责任,无异于犯罪。

刘少奇:《克服困难,准备反攻,为战后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1942年7月20日),《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
有个别的干部是被物质所诱惑,因而不愿忠实于共产主义的神圣事业,完全腐化了;另有若干干部则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

所有这些坏事,所有这些弊端,在一部分军队与一部分机关学校的干部中,都是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的,今后所有军队与机关学校的一切上级领导机关,必须着重于照顾全局,掌握政策,对所属各单位的生产活动一定要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检查,绝对不容许再有各自为政,闹独立性,破坏政策,破坏法令,侵害人民利益,各单
位互相斗争,互相妨碍,以及干部中贪污浪费赌博等现象再行发生。

如再有这类现象发生,必须严申纪律,轻者批评,重者处罚,决不可对他们纵容,反而美其名曰“宽大政策“。

这就是经济工作中的整顿三风,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毛泽东:《关于发展军队的生产事业》(1942年12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90-691页我们陕甘宁边区内今年生产的目标是“丰衣足食”,一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军队中的管理工作,一般说来将是比较容易办好的。

但是无论何时,在我们军队中,绝对禁止一切贪污、腐化、浪费的行为。

朱德:《革命军队的纪律》(1943年4月16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90页
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

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

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

所以现在采取许多办法,如党内反对地主富农思想,反对资本主义意识,进行批评、斗争以至处分、撤职等,都是为了挽救堕落的干部。

否则,堕落的人会很多,会使革命失败。

刘少奇:《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1948年12月14日),《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3页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

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我们能够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我们从乡村来到城市,要注意到不使生活水准增得太高。

因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很大的开支,所以我们在消耗方面不能开支太多。

这就需要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传统作风。

这样,就可以使城市受到乡村朴素生活的影响,使乡村的朴素生活作风散布到城市。

对于这一点,我们现在是有希望的。

……青年人在这方面要做模范,因为一般的青年人旧社会的习气较少,甚至于很少。

我们要提倡养成朴素的作风,我们的党也好,政府也好,军队也好,机关也好,假设有铺张浪费的现象,我们很欢迎青年人来批评。

(1949年4月22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关键》
周恩来:
《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今后的建设当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应该过于享受。

在这一点上,我们老一代的人,非常希望青年一代的同志来做模范、做先锋。

我相信,在这种精神之下,便于我们解决城乡关系的问题,使共同的力量用在生产上。

有些时候,同样的一种工作,青年人做起来就可以节省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里、工厂里和农村里工作的青年团的同志们,可以用极少的经费办好多的事情。

要勤俭朴素,还要活泼愉快,并不是因为勤俭朴素就变成什么事情也不管,
要节省就什么活动也不搞了。

青年人可以在最少消耗的情况下成就最大的事情,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生产上、学习上及各种工作上。

他们还可以创造发明,因为青年人富有朝气,可以抓住很小的事情加以研究,能够接受新鲜事物。

这些都是青年的优点,今后要发扬起来。

在城乡关系上来说,需要青年来改革城市中的奢侈生活及铺张作风,养成一种朴素、勤俭、活泼的作风。

这样,就会使城乡之间的关系搞得更好。

(1949年4月22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关键》
周恩来:
《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现在到了一个新环境,要精兵简政,节衣缩食。

接收一些机关,不要把官僚机构的坏东西也接收下来,而是要加以改造。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旧衣裳还是要穿,不要向剥削阶级造成的奢侈腐化的生活看齐,要向我们历来的艰苦朴素的生活看齐。

这样才能节省国家的经费,使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生产的东西,首先用到革命当中、战争当中去。

这样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增加生产,克服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困难。

这是我们在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对于我们工人阶级的一个号召,也是对于我们人民的一个号召。

周恩来:《恢复生产,建设中国》(1949年7月23日),《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