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画创作中线条的重要性
艺术与创意知识:线条在艺术中的运用

艺术与创意知识:线条在艺术中的运用在艺术中,线条是一种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常用的语言。
线条无处不在,可以是直线、弯曲的线条,可以是粗细、曲折的线条,可以是虚实、深浅的线条,可以是有机、几何的线条,可以是线性、非线性的线条……无论形式如何,线条都是艺术家的创意和思想的载体,承载着视觉上的意义和情感上的感受。
在艺术中,线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线条在艺术中的运用。
一、线条的表现力线条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能够表现出各种意向和情感。
在绘画中,线条可以用来描写出物体的轮廓、质感等,让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线条还可以高低疏密、厚薄变化,灵动地表现出物体的本质、形态和动态。
在插画和漫画中,线条则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神态、表情,营造出许多搞笑或幽默的情趣。
通常来说,粗线条常常用于表现力度和力场,细线条可以表现出柔美和细腻,线条的变化只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名副其实--真实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情感。
二、线性构图的美感线性构图是指将线条作为构图的主流,将画面的所有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美感。
线性构图具有明显的突出性、错落性、流动性和丰富性,展现了艺术家对于美感的独到见解。
线性构图是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传统绘画形式中常用的构图方式,也是现代艺术中常见到的构图方式。
艺术家通过斟酌线条的方向、长度、形态、粗细和线条之间的关联,达到吸引人视线、调动人的情感。
三、线条的象征意义线条在艺术中还具有一些象征意义。
例如,直线和弧线往往是两种有完全不同感受的线条。
直线常常给人以冷酷、刚毅和正直的感觉,所以在表现力和力度之中的效果很好。
弧线可以给人以温柔、柔美和柔和的感觉,所以适用于表达柔和心境、平和气息和亲切情感的情况。
而且线条的形态也常常和实际的事物有关,例如水平线表示平静、和谐、稳定的态度;垂直线可以表现出力量、尊严和庄严,而斜线则能展现出动感和变化的情态。
四、线条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线条在各个艺术形式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凯里学院美术学论文范本

学科代码: 050406学号: 2008401100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线条在工笔画中运用及重要性学院:艺术学院专业:美术学班级:09美本(2)班学生姓名:潘万鹏指导教师:潘金桥2012年 4 月20 日目录中文摘要 (Ⅱ)中文关键词 (Ⅱ)英文摘要 (Ⅱ)英文关键词 (Ⅱ)前言 (1)一工笔画中以线造型的因素 (1)(一)它与中国的思想体系有关 (1)(二)它与制作的工具材料有关 (1)(三)与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同时发展有关 (1)(四)线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1)二线条在工笔画中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 (2)三线条在工笔画中的运用 (2)四现代工笔画线条的形式 (3)五在创作中的认识 (3)六总结 (3)参考文献............................................................................................... . (5)致谢 (6)浅谈线条在工笔画中的运用及重要性潘万鹏(凯里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2009级本科(2)班贵州凯里556011)摘要:以线造型体现了工笔绘画的主要特点,即用线来体现物体,利用线的穿插、疏密、浓淡、虚实等关系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动动感。
线在工笔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线的造型结构构成了工笔画的基本形式也形成了工笔画独特的造型体系,它所显现的魅力的重要性是其它绘画形式和技巧都无法代替的。
关键词:工笔画;以线造型;运用;重要性Discussion on painting line performance and its importancePan Wanpeng(Kaili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 in2009 undergraduate (2) class Guizhou Kaili 556011)Abstract:By modeling embodied the fine brush painting lin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orelect with object, using the line of puncture, density, shad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 to texture and move feeling. Line in fine brush painting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 modelling of the line structure constitute the basic form of fine brush painting also formed a fine brush painting distinctive modelling system, it appeared that the charm is other paintings form and technique can substitute.Keywords:Fine brush painting With the line model Application Importance前言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中国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
浅谈中国画线条的重要性

唐代 张彦 远说 : ” 无线 者 非画 也 ” ,实质 是 强调 中国绘 画 的基本 特征 , 说 明中 国画 中 ” 线” 的独特概念 。工笔和 写 意是 中 国画中 的两种 不同 的表现 形式 。两者 的不 同之处在 于写 意画注 重 意境 ,用 墨用 笔随 意性 强,一 气呵成 。工 笔 的画 法却要 更加 的细 腻,画 面要 工整 ,用严谨 的技 法来 描 绘对象 ,但 是两者 画风对 线条 的要求 也都是非常重 要的 。 写意 画中线条表 现 : 写意 中国画 完全 依靠线 条 的质量来 体现 作品 ,给观 察 者 玄妙 、神 奇 的触觉 ,因此 只要 线条质 量 出现 问题 ,想 画 出一 幅好 画 ,简 直是 空想 ,如果 线条没 有掌 握好 ,再好 的 构 图,想 要画 出好画 也是难 上加 难 。中 国写 意画注 重 的是 意境 ,但 是却不 能所 写意 画不注 重线 条 ,写 意画 是用毛 笔 线条 为骨 干完成 的 ,所 以画对于 线条 的质量 也有 着很 高的 要求 。优 质线条 的特 征无论 在起 迄和运 动 中,均 能够表 现 出犹 如人 体脉搏 的生 命律 动 ,时 而如 行云流 水 ,时而 如高 山崩 石 ,时而静 如处 子 ,时而动 如脱 兔 。凡 此种 种都在 一 动 一静 、一虚 一实 中产生 ,关键 之处 更在 于动 中有 ,静 中 有动 ,动静 交织 的分寸 把握又 是关键 中 的关 键 。 工笔 画 中线 条表现 : 在许 多优 秀 的工 笔画 中 ,线 条在 画面 的处理 也要 下一 门功夫 ,线条 的造 型是工 笔画 的基本 造 型手段 ,线条 在画 面 中 的变 化主 要是 通过造 型 、色彩 、对 象形态 、情感 等几 方 面来体 现 ,而且 线条 的使用 又寄托 了画家 的情 愫 ,体现 了画家个 性与 艺术 修养 ,使 意与形汇 、情 与物 融 ,所 以线 条 的重要 性 ,是 工笔 画中 的重要性 也是不 言而 喻的 。 石 涛所 说 :” 借 笔 墨 以写天 地 万物 而淘 泳乎 我 也 。在 中 国画中 ,线 及其 塑造 的形体 之 间的关 系 ,主 要体 现在 线 条 自身的 品格 特征 与作者 之 间的沟 通 。由于 画家 在 运笔 中 出现 的各种变 化 ,使线 条 自身具有 了千 变万化 的姿 态 ,体 现 了画家通 过作 品表现 的不 同情感 。一 方面 ,线条 丰 富的
线在工笔画造型中的重要性——浅谈我在工笔画创作中的感受

线在工笔画造型 中的重要性
浅谈我在工笔画创作中பைடு நூலகம்感受
王 璃 ( 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校 黑龙 江哈 尔滨 10 0 ) 哈 5 00
摘要 : “ 线”作 为 中国工笔 画的精髓 所在 ,其 不仅 可 以 “ 汇形 些 不 同都 表现 出绘 画线 条 的活 力 。考 察历 史 ,绘 画 由壁上 移到 绢 写神” ,同时 ,线条本 身的提 按、起伏 、排 列、穿插等可产生独特的 帛, 由粗而 精 ,是线 条从 不规 则 走 向有序 化 的过程 。 视 觉美感。线条对表现物 象的质 感、空间感也有独到之处 。 中 国画在 空 间 的构造 上 , 也是 通过 线 条来 表现 的, 中国画 除 关键词:工笔画;线条 ;质 感;物象 ;企及 了界面 借 助于 散 点透 视外 ,其 它如 人物 、花卉 、 革虫 、走 兽都 是 以线 的穿 插 、疏密 、浓淡 、虚 实等 来达 到 中 国画所 特有 的空 间意 中 国 画经 过 几 千 年 的发 展 演 变 , 已经 形 成 了独 立 的 艺术 体 向。工 笔 画 的线着 重 捕捉 形 体 的外 轮廓 和 面 与面 的相接 、转 折 、 用 系 ,而 中 国工 笔 画作 为 中 国画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长期 以来一 直 以 起 伏 的变 化 , “ 笔起 伏 成 实 ” 。因 为没 有像 西 画 中的透视 法 和 其 独特 的表现 风格 和 审美 意趣 屹 立 于画 坛 。历 史 名师 巨匠所 创造 光 影法 的参 与 ,所 以对 用 以表达 形 象 空 间的线 条 的描绘 ,慎 之 又 的 工笔 画精 品成 为 了中 国绘 画史 上不 朽 的 经典 之 作 。而 工笔 画 的 慎 。线 条 的穿 插可 以交代 出物象 结 构前 后 的来 龙 去脉 ;线条 的 疏 特 点 以线 立 型 ,线 在 工笔 画 中起 到 了不 可 替代 的 作用 。线 条 是 中 密 可 以引 导 出视觉 的主次 空 间 ;线 条 的浓 淡可 以表 现 出物象 的深 国 工 笔 画形 成 法 则 中特 殊 功 能 的表 征 , 是 工 笔 画本 体 的符 号语 浅 的层 次 。所 以 ,也 正是 这 种种 线 条组 成 的平 面化 空 间 的艺术 处 言 ,其 所 显 现 的魅 力是 其 它 形 式 和 技 巧所 无 法 替代 的 。它 不 是 理手 法 ,才 构 成 了中 国画 特有 的面 貌 。 中国画 的用 线还 具有 传情 “ 象 ”的奴 隶 ,不 只是 为形 象服 务 的 ,它 十 分显 著地 显 现 了 中 达意 、 抒发 性情 的主观 表 情 功 能。 中 国画家 通 过线 条 的不 同书 写 形 形式 ,表 现 不 同的 生命 感 觉 、主 观情 感 也意 趣 。这 种重 意 尚简 的 华 民族的绘 画特殊 和 审美意 识 。 语言 特征 使 中国画 的线 条 更趋 率意 。 线— — 造型功 能 中 国 画的 用 笔 ,在 古代 绘 画 里 , 主 要 是 指 线 条 的应 用 。早 和 西 画 一 样 , 中 国 画 用 线 同样 具 有 界 行 的 功 能 。 而 不 同 的 期 中国画 的发展 ,可 以说 是线条 的发 展 。 中国 画线 条从 公 元前 1 是 ,在 中 国画 中, 离开 了线 ,造 型就 无 法成 立 。即便 是 没骨法 , O 世 纪 开始 就有 了 巨大 的发展 : 从平 实 的线 逐 渐变 为 富有 生 命力 的 也 在 渲染 形状 的边缘 线 。通 过 线 的虚 实 强弱 的布 置 ,通过 线 的浓 飞动 线条 。正 是通过 这 种运 动 感 ,才 使作 品表现 出极强 的生命 活 淡 干湿 的走 向 ,中 国线 条 可 以表现 空 间感 。历代 画家 不 同的线 型 力 。线条 的功 能不仅 仅 是 画家用 抽 取 、概 括 自然 物 象作 为 造型 的 既是 我们 师承 的典范 又 是我 们 发展 的参照 , 表 明 了线 由个 人不 同 基 本手 段 ,更重 要 的是线 条 在 画家 传 达情 感 作媒 介 时所 呈现 的 审 的发 挥就 会与 人不 同的视 觉 差 异 ,没 有一 成不 变 的规矩 ,而存 在 美 价值 。从 现存 的历 代工 笔 画作 品 中和 绘 画 理论 中 ,可 以看 到 线 着 多种 变 化 的可 能 。无 论 怎样 争论 笔 墨 的价值 ,笔墨 都是 中 国画 条 在传 统工 笔画 中 的重要 地位 及 其 独 立 的美学 价 值 。现 存最 早 的 的形式 法 则 中的核 心 特征 。其 原 因就在 于 中 国画 是 以线 造 型 ,线 战 国 时期 的帛画 《 凤人 物 图 》, 已具备 了工 笔 画 的雏 形 ,其采 条 在手 笔 的运 行 中勾 勒 、盘 旋 、顿 挫 、往 复 、聚 散 、提 按 ,而 其 龙 用 单线勾 勒 的方 法表 现形 象 ,用 线挺 劲 ,造型 精 到 ,这似 乎 可 以 同事通 过 墨 的浓淡 、干湿 、枯润 等 多种 变 化 ,造 型达意 ,抒发情 说 明 。中 国画的 开始 确立 了以用 笔 为造 型 的主 要表 现 技法 。五代 怀 。尽 管 中 国话 的革 新 以色 彩 为突 破 口 ,并 出现 了大量 的 以色彩 画家 董源 的 《 潇湘 图》 中的线 条 的组 合 ,不 仅 表现 了光 的变化 , 为 主 的现 代 作 品 ,但 是线 条 仍然 起着 重 要 的作 用 。中 国画线 条 的 而且 表现 了空 气 的湿度— — 南 方 群 山的华 滋 湿 润 、苍 茫葱 郁 。 隋 突 出特 点是 富有 表 现 性 ,它 是至 今 多数 国家 绘 画艺 术 中的线 条所 代 画家展 子虞 的 《 游春 图 》 、唐代 画 家 阎立 本 的 《 代帝 王 图》 历 难 以企及 的 。 等作 品 ,或是 笔法 圆劲 ,细 弱 游丝 ;或是 落 笔 流畅 , 纹理 紧窄 , 二 、线—— 质 感 表现功 能 始终保 持着 以线 条 为骨 干 的传 统绘 画 固有 的艺术 造 型 风格 。线 条 工 笔 画 的 线条 不 仅 能 绘 形 写 神 , 对 处 理 质 感 方 面 也积 累 了 的美感 在他 们 的作 品 中得 到 了终身 制 。到 了唐 代 画 家吴 道 之 ,他 丰富 的经 验 ,在 古代 绘 画 作 品中也 可 见 一斑 。五 代 画家 固闳 中 的 把 线条 表现 模式 大大 的拓 展 ,其 作 品 中 的线条 感 情激 越 ,富于 粗 《 熙载 夜 宴 图》 ,其 人物 的皮肤 、胡须 、衣纹 以及 家具 的线 条 韩 细 顿挫 、快 慢赚 着 的变化 ,宛转 而 有 节奏 ,表 现 了强烈 的动 势 和 挺 括 刚劲 、准 确 ,又 把 握 了物 象 的特 点 。再 如 南 宋 画家 马 远 的 运 动感 ,取得 了 “ 衣 飞扬 ,满壁 飞动 ”的 艺术 效果 。 天 《 图》 是十 二 幅专 门描 绘 水 的杰 作 ,作 品用 非 常简 练 的线条 描 水 自从 宋元 以后 ,中 国画 由 以人物 为 主 逐渐 转 为 以 山水 、花 鸟 绘 出水 流 的方 向、速 度 、动 势 、回 旋 等 ,有计 湄流 水 ,有 波涛 汹 舌 为 主 ,画家 们对 线条 作 了大胆 的革新 ,创造 了具 有独 立 审美 价值 涌 ,有 迂 回 盘 旋 , 各 种 水 态 ,惟 肖惟 妙 , 十 分动 人 ,这 里 的质 的抒 情线 条 。顾恺 之 用均 匀 细长 的横 线 与 弧线 组 合 ,刻 画 出了人 感 ,不 仅仅 依 靠轮 廓 的特 点 更主 要 借助 于 线条 的变 化 。传 统的绘 物 的形貌 与动 态 ;梁 楷的 《 祖 劈竹 图》就 与 顾 楷之 的线 条 不 同 画 ,尤 其在 人物 画中 ,为 了更准 确地 表 现衣 纹 等物 象 的质感 ,把 六 了,其线 条借 鉴 了书法 线 条 的特 点 , 自身具 有 明 显的 张力 宋 代 勾线 归纳 为 “ 八 描 ” ,每种 线 都对 物 象美 感特 征 确定 形式 ,并 + 杰 出画家 武宗元 的 《 十 七神 仙卷 》 ,以 圆润挺 秀 的 线条 刻 画人 根据 线条 的形状 特 点 ,起 了一 个 象形 名 称 ,如铁 如 描 、钉 头 鼠尾 八 物 的神 态和 风 中飘动 的裙裾 、飘带 、花枝 等 ,气 势 浩 荡 ,描绘 出 描 、枯柴 描 、枣 核描 、折芦 描 、蚯蚓 描 等 。黄宏 斌 说 : “ 描法 的 庄 严 而又流 动活 泼 的节 奏和 韵律 。宋 代另 一 位 画家 李 公麟 ,在 线 发 明,非 画 家凭 空杜 撰 ,乃 古 代 画家 在 写生 中 了解物 状 与共性 质 条 的运 用上 把挺 劲 的铁 线描 融入 传 统 的细 笔 游丝 描 中 ,形 成 了 自 所 概 括 出来 的 。如 画 瀑 布 多 用 钉 头 鼠尾 ,钉 头 重起 笔 , 因瀑 出 己的独特 的艺术 造型 特 点及 风格 就 是 “ 本 白猫 ”。期 作 品 《 纸 五 口,有 千 万斤 之 力在 转折 ,故起 笔 要 重否 则便 不 能描 出飞 瀑之 倾 马 图》 ,用 单 线 勾 勒 出 马 的整 个外 形 轮 廓 , 身 体 的 重 量 感 、各 泻 ;又 如 画老 者脸 部 ,因皮 肤 多皱 纹 ,故 宜用 解 素描 ;倘 画仕 女 部分 的质 感 ,甚 至光 泽 的印 象 ,线条 的表现 力 得 到充 分 的释 放 , 即不适 用 … … ” “ 八描 ”大体 部 分 为三 种线 条类 型 。第 一是 经 十 “ 韵本 乎游 心 ,神采 生 于用 笔 ” 。在 绘 画论 著 上 ,谢赫 的 《 气 古 “ 细 描 ”为代 表 ,期特 点 是粗 细 均匀 ,圆劲 沉着 ,富有 弹性 。 铁 画 品录 》中 ,提 出 了 “ 法 ”论 ,把 “ 六 古法 用 笔 ”列 为第 二 发 , 顾恺 之 的用 笔 属 于此 类 。第 二类 即 “ 兰叶 描 ” ,这一类 描 发的 线 这里 所谓 “ 笔 ”并 非一般 意 义 上 的绘 画技 法 , 线条 也不 是 简单 条 富于 �
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前言:在素描绘画当中,其主要的表现手法就是线条,作品经过线条勾画后,作品造型的感染性和表现力就得到了提升。
线条这种表现方式在素描绘画当中是不考的,但线条的重要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日常的绘画素描教学当中,“线”的特点需要学生进行掌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作自己想要表现的作品。
素描在绘画艺术当中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其还有一个总称,就是单色画。
素描绘画中几种基本的表现手法就是形式、明暗、线条,在这当中,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就是线条,它的特点是更加的活泼生动,而且更加简练和具有概括性。
概括的勾勒出对象形体的特征和结构,具有形式美感和丰富的表现力。
在日常的绘画教学中,要根据“线”的特点,将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增强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以及提升作品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一、线的概述绘画的最基本的创作手法就是线,这其中包括了细线、粗线、折线、直线以及曲线等,通过线条可以帮助绘画更加具有艺术表现能力。
同时概括性也是线条的一大特征,这个特征可以简化相对复杂的形体,同时描绘出绘画的结构特征以及物象形象,这样对象丰富的内涵就通过简单的线条表现了出来,人们的想象也就在这些线条中得到发挥。
想要将线这种独特的表现力充分发挥出来,绘画这就必须要具备组织画面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够实现通过线来描绘复杂的结构。
同时情感世界也可以通过线来表达,当前我们在创作中关注的部分多在于形状,对于这些形状,我们就可以利用线来进行勾画展现。
1.1 线的价值意义。
在人类早期的绘画创作当中,线是其最基本的手法,而且在中国的国华创作当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也是线,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其逐渐成为表达创作者审美思想和哲学理念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自然界当中,孤立存在的线条是没有的,其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家在绘画实践当中创造出来的,这也是绘画当中特有的艺术形式。
1.2 线的主观性。
物体空间与轮廓的相邻关系是人们眼中的线,但这个线是一个概念当中的线。
美术用线条勾勒美的轮廓

美术用线条勾勒美的轮廓线条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美术家们善于利用线条的特性,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探讨线条在美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线条勾勒出美的轮廓。
一、线条的表现力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是直线、曲线、斜线,也可以是粗线、细线、断线等。
不同形式的线条,能够传递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
比如,直线可以表现出稳定、坚实的感觉;曲线则能够传达出柔和、优雅的情感。
艺术家们善于利用线条的表现力,通过巧妙的运用,勾勒出具有特定情绪和氛围的作品。
线条不仅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还可以表达出时间、空间和运动的感觉。
通过线条的延展、弯曲、交叉等手法,艺术家们能够在画面中创造出具有动态感的效果,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线条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得到了生动而有趣的呈现。
二、线条勾勒美的轮廓在美术作品中,线条可以被用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
通过精确的线条描绘,艺术家们能够还原出物体的外形,并使其显得更加立体和真实。
线条的使用可以使画面中的物体形成鲜明的边界,增强其存在感,同时也使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画面中的元素。
为了突出画面的主题和焦点,艺术家们通常会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强调物体的某些部分。
通过加粗、加重或延长线条,艺术家们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并将观者的视线引导至重要的细节上。
这使得画面中的物体和轮廓更加凸显,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线条的运用还有助于创造出一种细腻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些艺术家喜欢使用细长而曲折的线条,通过线条的交错和交织,创造出错综复杂的画面效果。
这种线条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
三、线条的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与美术创作相比,线条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巧妙地利用线条,可以使空间显得更加舒适和有层次感。
运用流线形的线条设计家具和装饰品,可以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流畅和和谐。
浅论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美学意义

俗 ,极 具 装饰 意 味 。具 体在 对 花 鸟描 绘 的过 程 中 ,通过 白描 线 条 的 造 型 、勾勒 填 彩 ,再 采用 分 染 、统 染 、罩 染 、平 染 、接 染 、点 染 、积 水 、 托色 、 立粉 等 多种 技法 描 绘对 象 ,来 达 到 画面 干净 整 洁 、栩 栩 如生 、精 致动 人 的视觉 效 果 。 精 于形 象而 意境 深 远 , 这 应 该 是 一 幅 成 功 的 工 笔 花 鸟 画 最 重 要 的一 点 。 因此 ,这 就 要求 工 笔花 鸟 画画 家 ,能 够有 “ 度物 象 而 取其 真 ”,有 “ 物之 华 ,取 其 华 ,物 之实 ,取 其 实 ” 的造 型能 力 。无论 是 兴盛 时 期 的宋代 工 笔 花 鸟画 ,还 是之 后 工 笔花 鸟 画的 发 展 历 史 ,都 是把 真 实且 具体 的对 象 形 态描 写 与意 境 的表 现放 在 首 要 的位 置 。 不论 画幅 尺 寸 的大 小 ,都 是花 了大量 的精 力 来苦 心 经 营 的 。这 既 是工 笔花 鸟画 区别 于其 他 绘画 体 裁 的形 式特 征 ,也 是 工 笔花 鸟 画 一个 重要 的审美 标 准 。工 笔花 鸟 画所 造 之境 必 合于 自然 ,所 写之 境亦 邻 于理 想 ,是 “ 天人 合 一 ”的美 的理 想 。 工 笔 画 鸟 画 在 其 精 神 内涵 上 ,讲 究 以形 传 神 ,形 神 兼 备 , 崇 尚意 境和 情 趣 ,追求 主 观情 感 的表 达 和显 现 , 因此 , 工笔 画是 “ 笔 工 而意 写 ” 。她 不仅 是造 型 上 的 “ 应物 象 形 ” ,而 且是 意象 的写 实 性 ,在 能动 的观 察 与 写生 的 基础 上 ,经 过 艺术 的 再创 作 , 追 求传 神 写照 ,从而达 到 气韵 生动 的 艺术 效果 。 二 、线 条在 工笔 花鸟 画 中的运 用 早在 原 始 彩陶 上 的花 鸟 画开 始 ,线 条似 乎 就成 为 了 中 国画 的 “ 精 髓 ”,几 乎 贯穿 了 中 国画 自古 至今 的发展 历程 。 以线作 为 艺 术 表 现 语言 是 中 国画 的主 要特 点 ,也是 工 笔花 鸟 画 的主 要骨 架 。 线条 结 构成 了工 笔花 鸟 画的 基本 图示 ,也 是工 笔 花鸟 画 的主 要造 型体 系之 一 。 早 期 的彩 陶艺 术 品上 的 色彩 古 朴 ,其 中描 绘 动物 形 态 的线条 刚柔 互 用 。 己具很 高 的 艺术 价值 。之后 ,花 鸟画 至唐 代 成为 独立 的 画科 ,并 走 上 了成 熟 阶段 ,唐 代 绢本 花 鸟 画作 品 因年代 久 远都 已经 不 复存 在 了 ,遗 留 下来 的仅 仅 为墓 室壁 画 ,以及 以牛 、马 为 题 材 的 花 鸟画 。 牛作 为 主体 ,在 绘 画 中得 到 反映 ,则 是 理所 当然 的 ,韩 混 的 《 五 牛 图》 就是 一幅 描 绘牛 的精 妙 绝 伦 的作 品 ,其 中
浅析陶瓷工笔绘画中线条的重要性及其表现艺术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8 85 (020 — 11 O 10 — 48 21 )3 00 一 1
1 “ 以线 立形 、 以形达 意 ” 陶瓷工 笔绘 画 的基础 是
无 论 是 纸 上 还 是 瓷 上绘 画 , 是 构 成 视 觉 艺 术 形 态 的 一 线
艺术 , 遵循 “ 尚意 ” 的造 型原则 , 要抓住对 象 的外在特征 “ 既 应 物象形 ” 更关键在 于还要 以形写神 , , 以形 写意 。“ 作为 陶 线” 瓷工笔 画立 型的手段 , 须为其 造 型服务 。因此线 可 以视 为 必 艺术家对所描述 物象 的一 种抽象 判断 , 线也 由此 具有 了一种 抽象美 的意味。在陶瓷上只有把具有抽 象美意趣 的线条 与立
2 运 用 以线为 艺术 语言 的 陶瓷绘 画艺术
由于陶瓷载体独特 性和 立体 性 , 语 言系 统必 须建 立在 其
三百六十度的基础 上 , 轻视 了形 的价值 就失 去 了其 独有 的语 言特色。但这个 “ 形似 ”绝非绝对 的一样 , 因为绘 画是写意 的
要 能清晰表达出描 绘物体 的前 后 、 上下 、 右关 系 即可 , 是 左 越
存在 的空间关系得到暗示 。如线与线 的不 同组织会 使客 观物
象 具备空间感 , 密则 实 , 疏 则 虚 , 实一 现 , 后 远近 即 线 线 虚 前 分 。线 条的严谨 透着 自由与神韵 , 丝 如扣 , 丝 线线 不 可分 割 ,
一
伏 变化的特定位置 与事 物 自身结构 上 的边缘 及组合 , 此产 如 生的线造型不但生 动 , 而且线 性 、 线态 符合 艺术 规律 的表 现 。 以线造 型无论在形 式选 择上 如何有 别 , 则无不 表现 出 民族文 化艺术的传统性 , 这就是线 造型所 产生 的“ 有尽 而意无 穷 ” 言 的艺术效果及美学特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笔画创作中线条的重要性
作者:张耀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4期
摘要:现当代工笔画的创作相对于传统的工笔画,在题材上更为广泛,内容上更为丰富,在构图上,更为饱满并呈现多元化,色彩处理上更加情感化,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加多样化。
本文通过工笔画的历史演变以及线条表现方式,谈自己对工笔画创作中线条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工笔画;线条;演变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199-01
“线”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核心,它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基本样式,同时,也确立了中国绘画的艺术观念。
因此,认识、研究“线”是认识中国绘画艺术的关键。
中国画的发展,也可以说是线条的发展。
中国画线条早期就有了巨大的发展,平实的线逐渐变为富有生命力的、具有书法意味的线条。
通过这种表现手法,才使作品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线条的功能不仅仅是画家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更重要的是线条在绘画时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所呈现的审美价值。
所以线条在传统工笔画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其独立的美学价值。
自宋元以后,中国画由以人物画逐渐转为以山水、花鸟为主,画家们对线条作了大胆的创新,创造出了具有审美价值更高的线条。
到了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盛行,在形势上注重笔法自身的规范和组合原则,强调用线的生动感和力量感,重视书画印的结合。
明代汪珂玉总结出“十八描”技法,标志着绘画中线条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对后边的工笔花鸟画线条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工笔花鸟画在复古思潮下大都承袭黄荃一派画法。
明初画家注重笔、法、形、色,强调中国画家本身技法的完善,到了明代中期以后,画家的精力才在笔墨上下功夫,讲求笔墨自身的审美价值。
明末清初出现的“不囿造化,随我安排”的绘画思想,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明末画家陈洪绶,他的工笔花鸟画风古拙,形态饱满,用线细劲。
清代工笔花鸟画,笔致工整,设色妍丽。
明清花鸟画线条,更加强调书法用笔,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发展了书法的笔法。
在早期,人类已经用简单的点、线来描绘客观物象。
在山崖峭壁上出现了生涩且古拙的原始线条来描绘物象,记录了生活、狩猎以及生活环境等。
到春秋战国时期,花鸟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线条的形式从粗犷、古拙变为流畅、纤细,绘画的创作中已出现了“游丝”形态。
到了秦汉时期,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儒家和道家思想所左右着文化,工笔画也随之呈现出当时的生活环境。
在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中都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画面中注重运用线条的造型形式,工匠们运用娴熟的技巧绘制动物造型和各式各样的艺术题材,线条造型气势宏博、巧夺天工。
用抽象的线条高度概括出意象和具象的客观事物,线条的组合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韵律和意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中不断融入书法技巧和笔法;五代两宋时期,绘画中线条的应
用几乎接近完美。
元代文人花鸟画大兴,线条艺术抒发着胸中逸气。
这些都是中国画领域对线条造型艺术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而现当代线条造型的表现形式更加具有时代性地发展着。
早期的彩陶色彩古朴,其中描绘动物形态的线条刚柔相济。
已具很高的艺术价值。
花鸟画至唐代成为独立的画科,并走上了成熟阶段,唐代绢本花鸟画作品因年代久远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遗留下来的仅仅为墓室壁画,多以牛、马为题材的花鸟画。
牛作为主体,在绘画中得到反映。
到两宋花鸟画的鼎盛,尤其宋代画院的设置又为花鸟画的发展提供的优厚的条件,也进一步提高了花鸟画的格调与品质。
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线条的运用和造型则一直是工笔花鸟画的基础和骨架。
因此,也看出以线造型是描绘物象形体结构关系最直接有力的手段。
线在描绘物象时不仅能够直接表现出它们的客观形象,且在表现意境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凭借和依据。
现当代在欣赏习惯的影响下,绘画中造型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力和民族风格。
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作品,无论写实还是抽象的作品,线条作为创造形象和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绘画语言,显示出了丰富的表现力以及艺术美感,线条变得丰富多彩。
根据不同的表现方法采取着不同的用线方式,随着工笔画的发展,现在的工笔画吸收了很多西方绘画技巧,在表现方法上敢于突破,有创新而且更具有装饰美。
在现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中,工笔画家们在积极探索着新的线条表现语言,使自己个性化的审美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面貌和风格。
产生许多新的观念和法则,所以就出现了多元的线条表现形式。
当代工笔画的新异和突出成就,重要在于风格、样式、手法、表现形式的拓展于创新。
无论是古老的勾勒加渲染的传统风格,平面表现的装饰性趣味,还是来自西方的写实主义手法,或是扑朔迷离的梦幻般的意境,或者稚拙朴实的民间画风,以及强烈的现代样式都溶入当代工笔画中。
从当今繁荣的工笔画坛可以看出,工笔画是在相应文化背景下对工笔画的重大开拓与革新。
因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创作一幅有思想的工笔花鸟画,要通过细致入微的手写心记来把握形象,把握意境,借助无限的自然世界来表现生机和意趣,不管是技法还是意境表达上,都要做到情景交融,表情达意,要创作有意境的作品,一定要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到表现的对象中托物抒情,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意境来,更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
参考文献:
[1]文艺.中国画·工笔[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2]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品格与意境[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社,2008.
[3]方楚雄.中国花鸟画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