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宿发展研究
台湾民宿基本类型介绍

台湾民宿基本类型介绍
台湾民宿的风格各异,却都装饰得精巧别致。
有田园风情的,有散发古老宫廷气息的,也有时尚现代派的,全看主人的心思。
和来看看台湾民宿基本类型介绍。
一、早期传统民宿
这一种一般是以前有多的房间 , 屋主拿出来提供给需要的游客居住房间没有甚么装潢 , 没有特别的装潢摆设 , 价格相对便宜一些 , 一般在700 ~ 900台币之间 ( 不太分节假日 )。
二、城市里的民宿
这一类的民宿又称作” 日租” , 以公寓大楼式小套房形式居多 , 会有各种风格不同装潢与VIEW。
这一类, 屋主(老板) 不会与你同住, 一手交钱一手交钥匙后, 老板就离开了。
价格依装潢与VIEW 有所区分 , 也会依平日跟节假日有所不同,价位从900~3000不等。
三、乡村式民宿
这一类的民宿大部分位于比较偏远的乡村或观光景点 , 不是在都会区, 例如: 宜兰, 清境, 垦丁, 花莲等。
这类民宿的特点就是, “漂亮” , 从外观一直漂亮到内在 , 而且几乎都是独栋的 , 房间能分租 , 也能整栋包租,老板不一定会住一起 , 价格从2000开始起跳 , 豪华的整栋包下能到20000台币。
如果把台湾星级酒店比做豪华大餐,那么民宿就是回味无穷的私房小菜。
豪华酒店太过标准化,反而不如民宿,烟火气十足。
有人曾经这样解释民宿:民宿的本意是“入宿随俗”,也就是吃民宿主人家的饭、过民宿主人家的生活,虽是旅行却时刻不缺乏萦绕在身边唯有家所特有的温馨。
台湾民宿产业发展及对大陆民宿的经验借鉴

2014年10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想要通过旅游深入台湾的乡村和城市,了解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入住民宿是比较快捷的方式,台湾民宿的名气因建筑、服务和主人的故事而打响。
近年来大陆也将民宿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引进,目前大多是文艺爱好者的旅游选择,而台湾民宿的经营面向所有游客,不少媒体宣传台湾旅游时会打出“来台湾就是要住民宿”的标语,两岸民宿产业的发展成熟度不同,属于同一产业形态的不同阶段,台湾民宿的成熟经验在一些方面能为大陆民宿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台湾民宿产业发展概况台湾民宿大多是利用自家住宅多出来的空间和设施,或由于家中空巢继而房屋空荡等原因,主人以适当的风格略作添饰,在自家住宅里创造额外收入。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与民宿相似的住宿服务,台湾民宿产业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旅游产品。
(一)台湾民宿起源及内涵“民宿”源自日本的Minshuku ,又与英国的Bed and Breakfast 有类似之处。
根据台湾《民宿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民宿指原宿居民利用自家闲置住宅或个别房间,结合自然人文景观为外地旅客提供乡野生活的住所。
台湾民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目前台湾共有三千余家民宿,游客入住有合法登记程序并且有权益保障。
1、起源日本的“家庭旅馆”民宿在台湾地区发展了三十余年,而在日本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日本民宿(Minshuku )可以算是大陆民宿和“农家乐”的鼻祖。
原是一些登山、滑雪的极地运动爱好者,在险峻地区租借原宿居民的房屋,后因这些地区逐渐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当地居民将自家房屋改为家庭旅馆对外经营,逐渐发展为让观光客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和另类生活,有别于商务酒店和旅馆的民宿。
上世纪70年代是日本民宿繁荣发展的时期,时值日本的休闲旅游热潮,带动了民宿数量的快速增长。
民宿以朴素温暖的家庭感觉和贴近乡间的异域风光受到游客追寻。
民宿在日本发展至今也形成完善的监督仲裁体系,日本民俗协会的工作保障着旅馆与住客双方的利益。
_台湾民宿发展关键成功因素及其对海南的启示

收 稿 日 期 :2016-01-18 作者简介:蒋秀芳 (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长住休闲、旅游资源开发 .E-mail:472733476@qq.com 通讯作者:周刚 (1977-),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养老、旅游营销 .E-mail:happy_gun@163.com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研 究 生 创 新 科 研 课 题 (Hys2015-43);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12YJCZH3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赴台旅客不断增多。生活条件的提高和旅游 经验的累积,使旅游形式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 旅游,进步到驻足品味的定点式度假,且住宿方式 也从入住酒店走向人情味十足的民宿风。
海南省与台湾地区一样,都是远离主要客源市 场的岛屿省份。除此之外,在资源、文化、地形等 方面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台湾在民宿发展中所取 得的诸多成功经验很值得海南借鉴,而其发展中所
第3期 2016 年 6 月
doi:10.16006/j.cnki.twnt.2016.03.002
台湾农业探索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台湾民宿发展关键成功因素及其对海南的启示
No.3 June 2016
蒋 秀 芳1, 周 刚2, 陈 才3
(1.海 南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与 环 境 学 院 , 海 南 海 口 571158;2.重 庆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与 旅 游 学 院 , 重 庆 401331; 3.海 南 师 范 大 学 旅 游 学 院 , 海 南 海 口 571158)
选取了九份地区、苗栗三义乡和垦丁地区的民 宿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首先,这三个地区分 别分布在台湾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域取样较为合 理;其次,垦丁是台湾民宿发源地之一,也是台湾 南部的代表城市,主要偏向海洋文化和南台文化; 九份地区属于台湾政府旧景区、新意象政绩体现地 之一 , [9] 且是台湾北部地区的代表,是台湾生 活 和 文化创意的代表地之一;苗栗三义乡位于台湾中部 山区,是目前台湾乃至国际知名的木雕重镇,同时 也是日本、港澳、东南亚旅客体验休闲的新兴旅游 地。与其他区域相比,这三个区域较能够代表台湾 民宿在 地 域 分 布、 资 源 意 象、 发 展 阶 段 上 的 代 表 性。 2.3 资 料 收 集 方 法 2.3.1 访 谈 对 象 与 抽 样 方 法 为 达 到 研 究 目 的, 除需收集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观察资料外,亦应 同民宿业主及 “农会” 官员进行访谈,采取立意抽 样法进行受访者的选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通过 台湾 “交通部观光局” 好客民宿网搜索以上三个区 域内点击率高、认可度高和最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民
中国台湾地区民宿成功经验对拉萨民宿发展的启示

注重乡土气息;其次,围绕主题定位,在民宿风格设计、内屋装 四、拉萨民宿发展概况
修装饰、艺术陈设布置和特色小食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度打造;再
(一)发展现状
者,台湾民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让住客入住期间有故事听、有
笔者通过深度走访调查城关区50家民宿样本,从共生分析角
生活方式分享,从而提高游客的参与率和回游率。
4.客源相对单一,季节性强,营销成本高。拉萨民宿多为 OTA推广运营,吸引的客群相对单一,不同类型民宿一般与其 对应客源形成交互吸引力,可有效地将不同偏好、不同消费能 力的客源区分开,但拉萨民宿当前并未实现专业平台运营, 因此,客源细化仅能通过OTA价格筛选实现,无法培养忠实客 户;拉萨民宿季节性特征显著,旺季(5-9月)房间入住率可达 100%,进入淡季,尤以12-次年3月份最为明显,在此期间,出 现长达3个月零客流量的状况也不足为奇。拉萨民宿设计创意存 在局限性,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营销能力较弱,受OTA制约 极大,需支付大量佣金。
表1 我国大陆地区民宿发展历程
我国民宿 发展阶段
关键字
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 (萌芽阶段)
低端、分散、农家菜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期
个性化、情怀
拓展升级阶段 2010年至今
精致化、中高端、小而美
自身规模
乡村个体农家乐
品牌化发展;区域拓展、模式复制
美丽乡村改造、集群式发展,形成度假区域
主要功能 承担住宿及餐饮功能
“附加项目”是台湾民宿的标配,农林业民宿推出“菇菌采 时,指导集群内民宿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吸引差异化客群,从而
拾”“炭烧”,工艺自然民宿则推出“插花”“制陶”“药草采 形成合力。统一集群品牌可降低顾客的搜寻成本,放大民宿集群
民宿发展的特点、趋势和思考

智库THINK TANK论道DISCUSSION2018/ 07MINSU FAZHAN DE TEDIAN QUSHI HE SIKAO编辑_李 琳 设计_邱勇哲旅游的发展催生民宿的发展,旅游的热潮让民宿成为市场的热词,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几年,民宿发展呈风起云涌之势,各地发展民宿热情高涨,但什么是民宿?民宿应该如何发展?未来的民宿何去何从?广西该如何推进民宿业健康发展?这些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实践。
一、民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什么是民宿“民宿”的概念,最早形成是在日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宿逐渐在欧美发展成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民宿有其固有的特色,并且通过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出现了与民宿有类似功能的“农家小院”“农家客栈”以及“农家乐”等,但新时代的民宿除了最基本的饮食和住宿,还需要有其他的精神生活体验。
从中国民宿的发展来看,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有:阳朔、丽江、成都、拉萨、重庆,等等;海边城镇包括深圳大鹏湾、汕头南澳湾、惠州龚寮湾,等等。
2017年10月,国家旅游局发布首个民宿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提出民宿的界定,即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智库THINK TANK 论道DISCUSSION(二)民宿的基本特点民宿承担着一般住宿的升级功能,并兼具酒店或住所的基本功能。
1.民宿具有其产权和经营者同时经营的特点。
民宿不是为了住宿而住宿,不是去建设一些专门供居住的房屋,其主要是利用农家所特有的房间,以空余不用的房间为有特定需求的旅客提供住宿,这样的民宿具有其产权和经营者同时经营的特点,一般规模不会太大,客房量也不会太多。
房客选择这样的民宿是为了相对比较自由的旅行时间,可以自行设计住宿具体要求。
民宿经营者通常不会把所得收入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而是作为一种补充收入。
因此,整个民宿行业的价格不会太高,会低于一般的酒店和旅馆,更加符合广大旅行者的需求。
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

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1、民宿旅游的概念定义民宿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其概念定义主要涵盖了民宿与旅游两个方面。
民宿,通常指的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这种住宿方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当地生活、文化、环境的机会,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收益。
而旅游,则是指人们为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其他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访问的活动。
当民宿与旅游相结合,便形成了民宿旅游,即游客通过入住民宿,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环境,享受不同于传统酒店旅游的独特体验。
这种旅游方式既满足了游客对于个性化、深度旅游的需求,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民宿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促进了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也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国内外民宿旅游的发展背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宿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在国内外,民宿旅游的发展背景各具特色,既有共性的驱动因素,也有各自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
在国外,民宿旅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游客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传统酒店业竞争的加剧,游客开始寻求更加个性化和体验式的旅游方式。
民宿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亲切的家庭氛围,成为了游客追求的新宠。
国外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也为民宿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而在国内,民宿旅游的发展则更多地受到了乡村振兴和旅游业转型的双重驱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成为了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民宿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也为乡村地区带来了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国内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推动了民宿旅游的发展。
传统的酒店业已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民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灵活性,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台湾乡村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思考借鉴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总结词
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 。
详细描述
台湾的传统村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当地政府采取 措施保护传统村落,鼓励农民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组织民俗活动、开设手工艺品店等。这种模式 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台湾政府在乡村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 和资金投入,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对大陆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 大陆应制定更加优惠的乡村发展 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 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 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社区参与与合作 鼓励农民和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美 丽乡村建设,提高他们的获得感 和归属感,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 续性和共享性。
社区参与与民间力量
社区参与决策
台湾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发展 的决策过程,充分反映居民的意 愿和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
民间组织作用
台湾重视民间组织在乡村发展中 的作用,通过民间组织引导和组
织居民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
社会资本参与
台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 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吸引企业、 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
台湾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 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如土地流转限制 、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影响了农业规 模化和现代化进程。
资源限制
台湾的农业资源和地理环境相对有限 ,如耕地、水资源等,对农业生产和 乡村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压力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台湾的生态环境面临较大 的压力,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台湾地区民宿评鉴指标的研究

台湾地区民宿评鉴指标的研究颜建贤张君如简玲玲(朝阳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系,台湾台中县)18世纪以来人类为提升生活品质,致力于经济发展,因经济重心与产业结构的改变,人们为寻找生计大量向都市聚集,造成城市郊区人口稠密,而乡村人口日渐减少,就业不易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地方乡野特色作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促使地方发展的想法便被提出,欧洲许多国家推动农村转型时,也推出都市旅游人口前来农村休闲度假做法,是故与地方产业有紧密关系的民宿在许多国家非常普及,像欧美、纽澳、德国、英国等地,甚至是临近的日本。
中国台湾于2001年始正式纳入法规中辅导管理,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利用民宿邻近旅游景点之特点吸引游客,以观光促进地方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并解决台湾城乡发展不均等问题。
民宿虽不以吸引国外游客为主要目标,但品质为服务业的核心所在,故为民宿长远发展计,更应建立品质分级制度。
欧洲民宿在政策辅导及法令规范的相关措施均不亚于旅馆业,甚至已具备农庄民宿的认证与等级分类,因此欧洲农庄民宿早已成为游客度假住宿时重要的选择之一,民宿不仅可带动当地观光业,也对乡村的经济与发展注入一股活力。
目前观光旅馆评鉴制度的实施已有法规依据,本研究试图研拟民宿评鉴项目及标准,供民宿分级管理所需。
现在民宿已纳入法规管理,在民宿成长尚未完全健全前,导入一套合理而专业评鉴的指针,可使民宿的未来发展品质更具水准。
因此本研究之目的为:(1)建构民宿评鉴的指针;(2)探讨评鉴指针相对重要性。
二、民宿的意涵(一)民宿的定义与特质我国台湾地区的民宿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成长快速,已成为消费者住宿重要选项之一,民宿的定义由多年来的研究及论述,已经形成较清楚而具体的轮廓,各方对民宿的定义,因其出发点不同,亦产生些许的差距,何郁如、汤秋玲认为,以自宅内的套房出租予游客,虽未办理营利事业登记,却已行旅馆之实者称为民宿。
韩选棠认为,民宿是经营者将原本住宅的一部分空间,以“副业方式”来经营的住宿形态,其基本性质与普通饭店及旅馆不同;而吴干正则指出是一种未来性的产业,未来的民宿将会迈向高服务品质、维护当地生态以及营造当地社区力量,走向是以“主业方式”经营的精致小型旅馆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在台湾遇见完美民宿
住进故事里
台湾的风情民宿发轫于1981年左右,最早大规模民宿发展的地区是垦丁国家公园,起因于假日旅游区旅馆床位供应不足,登山旅游者借住山村房舍而起,有空屋人家因而起意挂起民宿的招牌,或直接到饭店门口、车站等地招揽游客,从而兴起此行业。
当时只是一种简单住宿型态,没有导览或餐饮服务。
1981年原台湾原住民行政局在其部落产业发展计划中自订规则,辅导原住民利用空屋与当地特有环境经营民宿,增加原住民收入。
此后在非原住民地区、风景特定区、国家公园内及各观光景点亦有不少人将空置之房舍改建或新建楼屋出租。
因民宿主人多半是当地人,借势推动了当地的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年,农委会大举鼓吹「传统农业」转型「观光农业」,进一步刺激了民宿发展,进而成为台湾一个新兴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旅游景区的住宿设施不足,当地居民便自发性的将闲置的房屋出租给游客使用。
2>九十年代,台湾农业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下,不得不由传统的耕作型向休闲农业转型。
随着休闲观念在都市的流行,这种由农民提供给游客吃住游玩的新消费品“民宿”开始流行起来。
3>2011年台湾双休日的实施,促使了民俗业的发展。
风情民宿因平民化、平价化、亲民化而广受游客之喜好。
但早期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管理制度,导致消费者权益毫无保障。
2001年12月12日台湾当局颁定《民宿管理办法》,就民宿之设置地点、规模、建筑、消防、经营设施基准、申请登记要件、管理监督及经营者应遵守事项订有规范,设定为农、林、渔、牧业的附属产业,正式辅导台湾民宿产业合法化,期间透过辅导管理体系之建制,提升民宿质量与安全,促进农业休闲、山地聚落观光产业发展,至此民宿产业正式成为台湾一个农业的新行业。
早期民宿的经营,大都是以家庭副业的方式,随着民宿的风潮渐热,商机实在太过诱人,其经营模式逐渐转换成家庭主业模式,甚至房产投资客、海外移民等等争先恐后的进入民宿经营。
在竞争者日众的情况下,慢慢促成台湾风情民宿朝精致化、豪华化、高价化以及高服务化方向在演进。
许多业者纷纷着墨于独特的风格设计、在地化的人文历史和温情的家居感受等方面,这也让台湾风情民宿成为大陆游客赴台游最爱的人文风景之一。
1>台湾民宿蓬勃发展,数量成长惊人。
2>合法民宿比例正呈逐年提高趋势
3>台湾民宿平均房间数偏高。
根据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统计,目前有近4500家民宿,2.5万间客房,尤以花莲县、宜兰县等地居多,仅花莲就有民宿1000多家。
宜兰和花莲都是民宿重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宜兰和花莲目前拥有之合法民宿分别为300家和590家,非法民宿则约为6、700家和300家之多。
礁溪拜温泉之赐,旅馆、饭店、民宿举目皆是。
多在景区附近,干净清爽,价格低廉
房间特色鲜明
一般是两三层的小楼,有自家院子,一砖一瓦都可见主人的用心。
附带的设施较多,注重周边环境的营造
民宿与酒店经营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其主打的就是家的概念,首先体现在房子的设计建筑上。
从房屋外观到内部结构,从装修风格到物件摆设,都是主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因此即使是在同一个地方,每户民宿也各具特色。
按照台湾相关法律规定,民宿经营规模一般在5件客房以下,150平方米以内,就算是特批的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和离岛等地的特色民宿,客房也不能超过15间。
这也决定了规模小的民宿,更要走精致和个性路线。
以地方特色来说,像宜兰的民宿强调田园乡村主题,垦丁则以南洋异国
休闲风为主题,花东民宿强调原住
民文化的奔放与山海相遇的激情,
台北九份的民宿以矿山小镇怀旧为
主题,澎湖民宿以离岛度假、水上
娱乐为特色,苗栗县南庄乡的民宿
则散发着浓郁的客家风情。
以主人的旨趣来说,有异国风情主题、家庭温馨主题、怀旧复古主题、原
住民风情主题、田园乡村主题、人
文艺术主题等等。
每个优质的民宿
主人都是“品味生活家”,奉行
“小而美”的经营哲学。
欧式小城堡、山间小木屋、“原住民”石板屋、洁白的床品、罗马式床幔、老树雕成的床头、大把的干花、造型别致的秋千、浪漫的花园与露台……所有这些,你都可以在台湾民宿里找到。
台湾民宿虽然是家庭旅馆,却绝非大陆人印象中的“农家乐”,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小资”。
因为小,可以精致;也因为小,有了家的感觉。
一般台湾民宿都有一个大客厅,一个大大的餐桌、几个舒服的沙发。
可以到客厅翻翻杂志、看看电视,听民宿主人讲讲当地风土人情,与同住一个屋檐下萍水相逢的旅人闲聊几句,说不定就成了好朋友或成就一段好姻缘。
好的民宿像家。
所以离开时会依依不舍,或过一段时间便回来住几天。
在台湾,口碑好、知名度高的民宿周末假日爆满,平日入住率却并不理想,大批没有知名度的民宿更是“周休五日”勉力支撑,民宿业者渴盼受益于大陆民众“赴台游”。
有心体验台湾民宿的大陆同胞,可先在网上“做功课”,挑选口碑好、留言多的民宿。
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对话的窗口,使久居都市的人能在这里接受大自然环境的洗礼、观察自然景相、倾听蛙鸣鸟唱。
合法民宿的房间数最少5间,最多15间。
大多数民宿规模都在5到10间之间。
现在,台湾民宿越来越注重多样化发展,很多民宿融合了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再加上创意和美学元素打造成了颇具特
色、不同主题的民宿产品。
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民宿都是在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生态和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会呈现空间集聚。
另一方面是由于民宿本身规模小的特性,若不集聚很难使游客形成
印象。
一是打造创意主题的能力,二是导入餐旅专业服务的能力,三
是运用资讯科技与多元行销的能力。
台湾民宿协成立以来,为提供优质、多元的民宿提供了很多建议,成为台湾民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