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境农场案例

合集下载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的相关概念清境:指台湾东部县市位于台湾海峡两岸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区。

清境农场,清境农场,又称清境蔬果世界,是台湾新北市宜兰县的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处以农业为主的游乐园。

农场内有大片的蔬菜园、花海草坪、果园、玩具乐园、水上乐园、温泉中心等景点,提供各类农场体验,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清境农场案例的中,清境农场案例是指清境观光农场当年推出的一项营销策略。

该案例旨在通过提供优惠价格以及增加一些服务,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清境观光农场游玩。

为了实施这项策略,清境观光农场对其服务进行了改进,包括提供更多的设施,如影音设施、游泳池等,以及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团队。

该案例也采取了一些营销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发布宣传片,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等等。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清境农场位于台湾花莲县的清境乡,面积约为500公顷,是一个几乎完全生态化的农场。

农场有层层叠叠的绿竹、梅花和杉木,以及葱郁的茶园,还有丰饶的水果园、蔬菜园和绿色的草地。

清境农场的经营者以传统的农耕方式把农村文化和清境的美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新景象。

案例分析:1. 农场受众:清境农场的受众主要有当地村民、外来游客以及农业投资者。

2. 所提供的服务:清境农场主要提供的服务有农业旅游、农耕体验、绿色农业投资等。

3. 活动营销:清境农场通过社交媒体及各类活动营销,向外界宣传农场及推广清境农场旅游。

4. 经营模式:清境农场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新鲜的农作物,并集中精力打造农业旅游和体验式游玩。

5. 管理策略:清境农场力求最大程度上保护自然环境,营造舒适的游玩环境,同时不断改善农场管理水平和经营模式,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什么需要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1. 清境农场案例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发展。

农文旅融合 案例

农文旅融合 案例

农文旅融合案例那我给你讲个袁家村的例子呗。

袁家村啊,以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没啥特别的。

但人家现在可火得不得了,为啥呢?这就是农文旅融合的妙处啦。

首先呢,在农业方面,袁家村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

那些蔬菜水果啊,可都是村民们精心种出来的,绿色又新鲜。

比如说他们的苹果,咬一口那叫一个脆甜。

然后呢,文化这块儿就更有意思了。

袁家村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民俗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你一走进村子,就像走进了一个民俗博物馆。

古色古香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作坊到处都是。

像什么做豆腐的、酿醋的小作坊,游客能直接看到这些传统手艺是咋做的。

你看着那白白嫩嫩的豆腐在师傅手里成型,就觉得特别神奇。

而且这些手艺人还会给你讲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啊。

旅游就更不用说了。

村子里的街道规划得特别好,各种小吃店、民宿琳琅满目。

那些小吃可都是地道的陕西美食,肉夹馍、凉皮、油泼面,每一样都能让你馋得流口水。

游客们来这儿啊,白天就逛逛手工作坊,体验一下传统文化,再去农田里看看那些农作物,感受一下田园风光。

晚上就住在特色民宿里,那民宿的风格也是充满了乡村的韵味。

袁家村就是把农业、文化和旅游这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游客们既能吃到美食,又能体验文化,还能亲近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举多得,所以才吸引了那么多游客,从一个小村子变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打卡地呢。

再给你讲个台湾的清境农场。

这个清境农场啊,那可是农文旅融合的一个典范之作。

它的农业做得很有特色,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那些羊儿啊就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这些羊不仅是农场的重要产出,也是吸引游客的活招牌。

在文化方面呢,清境农场有很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

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你能看到原住民风格的建筑,还能看到他们独特的歌舞表演。

这些表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演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边唱边跳,讲述着他们民族的故事,游客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旅游方面就更绝了。

休闲农业发展

休闲农业发展

3、休闲农业的作用
(1)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富裕农民。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使农民的农 业生产收入与经营收入相叠加,在农民传统增收途径外开拓新渠道;能够使 农民的就业收入与创业收入相叠加,提高资产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 入中的比重;能够使季节性收入和长年性收入相叠加,保障农民收入“四季 不断”。据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 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 左右,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并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可以说,发展休 闲农业大大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 新时期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举措。

• • •
2、发展历程
(1)国外发展历程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 成了了“农业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 味农田野趣。 20世纪中后期,欧美地区出现了具有观光、餐饮、住宿、购物 等多种功能的观光农园,并产生了专职从业人员。从此,休闲 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规划市民农园;吸引中老年游客群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增加农村人
口流动,带动地区活力和增加人气。在此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出资修建 配套设施,开发滞留型市民农园,吸纳城市居民来此创业、居住,最终 达到解决耕地荒废、农家住宅闲置等问题的目的。近年,饭田市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的繁荣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服务业发展,增加了农户与城市 居民的互动参与性,为搞活当地农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发展休闲农业,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高效产业的转变。
(3)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美化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生产 基地转变为休闲农业景区,使农业与农村成为市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怡 情生活的新天地;能够促进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变传统农村脏、乱、差的情 况;能够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情 况,改善农村发展环境;能够引导城市人才、技术与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 村,促进农村整体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容整 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举措,使农村逐步转变为农民的美丽家园。 (4)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愉悦城乡居民。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绿色 生态农产品和特色农业景观,为城乡居民营造宽松的休闲场所;能够提供农 业生产环节体验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农事体验场所;能够提供农业劳动参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_周琼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_周琼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周 琼,曾玉荣,杨勋华(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9-07-02作者简介:周琼(1969-),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台湾农业与动物科学研究(E -mail :z q5969@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S TIF -R01)摘 要:台湾休闲农业有很多成功的多角化经营模式,体验活动和营运项目多种多样,其构成按层次可分休闲农业区、休闲农场和乡村民宿(休闲农家)等,按产业可分为综合性农场及休闲动植物种养业、加工业等。

本文摘要介绍几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加以分析,并提出值得大陆借鉴的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合法化、健康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典型案例中图分类号:F590.7;F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09)04-00-0 “台湾农业发展条例”第3条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定义是“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最初仅限于果园采摘、茶园喝茶等简单的经营形式。

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

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据调查,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公布之前,台湾休闲农场只有35个,1999年以后,新设立休闲农场584个;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1102个[1];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台湾的休闲农场已经有2500多个,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2];截止到2009年2月28日,台湾已有2629个合法民宿[3]。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PPT课件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PPT课件

政策解析|地方政策
美丽乡村·乡村旅游
湖北省建设美丽乡村指导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鄂政办发〔2016〕66号)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 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建设一批“投入少、效果好、能复制、可持续”美丽宜居乡村。 2.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县为主体,多方参与;统筹资金,集中投 入;改革创新,大胆探索。 3.目标任务: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从2016年起,每年重点支持300-500个村 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滚动发展。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2000个左右美丽宜居示范村。 二、建设重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放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位置。 3.打造特色宜居村庄。加强村内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注重自然环境、乡土风情、历史文化、生活功能的融合与发展。推广 “荆楚派”建筑建设风格,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建筑,打造湖北特色的美丽乡村。实施“绿满荆楚” 行动,开展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及零星闲置地绿化。实现村庄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5.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明村镇、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政策解析|地方政策
特色小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鄂政发〔2016〕78号
发展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的培育创建,在全省范围内规划建设50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 环境优美、建筑风格雅致、卫生面貌整洁、多种功能叠加、示范效应明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健康协调发展的国家及省 级层面的特色小(城)镇。

2020年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

2020年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
农场里的农产品也做到了有效的促销。
特色分区
✓绵羊脱衣秀
✓面具牛跑草原
特✓摆夷文化风情观览 ✓云端上喝咖啡
色✓高山上听民歌 项✓游PUB 目✓清境民宿街的民宿建筑
✓婚纱摄影✓…….. Nhomakorabea1
1
台湾 清境农场
【区位】 清境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全部面积广达800多
公顷,而其中的清境农场面积约有760公顷,坐拥 在群山之间。
年平均温度约16℃,早晚温差2-5度,所以清 境农场因此有“雾上桃源”的美称。 清境农场因海 拔高1748公尺,地势高出产高山蔬果、花卉、茶叶 及畜牧养殖等。 【特色】
清境农场多元化的经营,以温带水果为清境 农场最主要农产,以水蜜桃、苹果、梨、加州李为 主。清境四季皆可赏心游,初春莺飞草长,满山遍 野桃李争妍,夏秋之际,毛地黄和高山野花竞相绽 放,深秋枫红延烧在山巅水涯,冬天远山积雪,又 是另一番景致,耐人寻味。 清境农场一望无际的碧 草如茵,非常适合游客滑草或做团体游戏。而於旁 的思源池也可供露营,共可容纳千人左右。
0
0
台湾 清境农场
交通便利: 从台北搭乘高铁到台中,再转乘南投客运
的无缝接驳车即可到达,如果没有搭乘无缝接驳 车,也可以搭乘南投客运到埔里,再从埔里搭乘 客运到清境
特色分区+特色项目+特色产品: 清境农场根据不同特色进行分区,并设有国民宾馆、青青草原、畜牧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游客休
闲中心、寿山园生态区、清境小瑞士花园,将自然景观与农牧生产相结合以发展休闲农业。同时以有趣 的体验项目作为辅助,新规划如六条步道及新兴的景点如摆夷文化风情观览等提高游客参与性。清境民 宿街的民宿建筑各有特色,吸引游客度假常住,国内就可体会漫步在欧洲的不同风情。

从规划到开发,台湾休闲农业案例深度解读

从规划到开发,台湾休闲农业案例深度解读

从规划到开发,台湾休闲农业案例深度解读导语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随着现代人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休闲农业正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趋势。

案例一宜兰休闲农业项目介绍宜兰位于台湾岛东北部,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46. 6万。

农业一向是宜兰的重要产业,主要作物为稻谷。

渔业是宜兰另一项重要产业,绵长的海岸线使得南北渔业发达。

宜兰是个多山的县,山的环抱致使兰阳平原形如畚箕,宜兰森林茂密,乔木丛林栉比。

近年,成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发展规划1、健全的协会组织。

宜兰现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宜兰县休闲农业策略联盟、宜兰县国际会议展览协会、宜兰县乡村民宿发展协会。

2、丰富的会展活动。

现有宜兰绿色博览会、宜兰国际绿色影展、宜兰好礼农产展售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宜兰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

3、拓展培训产业。

宜兰开展台湾休闲农业“休闲农场管理”培训以及新兴科技重点发展产业科技人才职业培训等,已经形成拓展培训产业链。

4、丰富的节事体验活动。

仲夏宜兰农村夏令营、2007罗东溪休闲艺术节、罗东运动公园定向越野嘉年华、2005东山茶米节等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观光活动。

5、宜人的休闲环境。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永兴茶园休闲农场、乡村休闲教育农场、古忆庄休闲农场构成了宜兰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开发借鉴宜兰以休闲农业搭建科技农业与服务业之桥,拉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

通过贯穿全年的节、会、展、演、赛以及以特色文化元素叠加促进休闲农场的体系构建。

依托专门组织进行休闲农业、会展观光业的整体营销,开发创意农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案例二福寿山农场农场简介福寿山农场位于台湾台中县台家梨山南侧,海拔1800-2584公尺,群山环抱,视野开阔,总面积803公顷。

云雾变化万千,加上拥有独特的田园景观,被誉为“台湾小瑞士”。

中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其经营模式分析PPT课件

中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其经营模式分析PPT课件
以产业为基础: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性产业,企业承接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发 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以文化为灵魂: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 掘原村子原貌,开发一 个“本来”的村子。
3.3不能搞“千村一面”
传统村落多是积久聚居而成,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各有其原生态特色。建设田园综合体应注重 保护和发扬原汁原味的特色,而非移植复制、同质化竞争。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随着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欣赏田园风光、品味乡村土产、了解风土人情等乡村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 展乡村旅游有足够的空间在“特色”上作文章。
四、宋卫平蓝城农庄小镇“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的案例 (一)蓝城农庄小镇“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的案例分析 (二)宋卫平蓝城农庄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介绍
2
目录/Contents
五、田园综合体经营及盈利模式和三大难点 (一)田园综合体经营模式 (二)田园综合体盈利模式 (三)田园综合体落地的三大难点 六、中国四大特色小镇案例及发展模式分析 案例(一)--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案例(二)--无锡鹅湖农业生态示范园 案例(三)--台湾清境农场 案例(四)---杭州法云安缦
2、田园综合体结构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构架下,田园综合体实际上是由五个部分构成: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 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
6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2、田园综合体结构体系
2.1景观吸引核 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是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
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体会农业魅力。 2.2休闲聚集区
为满足客源的多样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可以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 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 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进入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 带来的乐趣。 2.3农业生产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境农场案例
1
『台湾清境农场』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 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 位于台湾唯一不靠海的南投县,紧邻合欢山, 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 的美名
➢ 距离台北260公里,公共交通3小时(高铁+旅 游专车),自驾车3.5小时
➢ 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 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 的山地田园风光
国民宾馆
景区
民宿商业
民宿旅馆
运营收益
➢ 整个农场由国军退出预备役辅导委员会统一管理,通 过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休闲中心统一对外服务,各个 景点单独收费
运营收益 ➢ 村民自己运营管理,与景区无关
游客中心
商业
核心设施全部自持运营
主题民宿
国民宾馆
青青草原
14
『案例总结』
清境农场: ➢ 利用山地草场先天资源优势,打造独特的城郊休闲农场风光,区别于传统景区大规模开发模式 ➢ 完善的功能体系,依山就势,各个景点分散布局;通过交通体系现串联景区各个节点,形成 “线-点-面”联动的内部格局 ➢ 景区内统一规划管理运营 ➢ 少数民族文化的植入,融入到各种主题活动中,对于大众游客成为核心吸引力之一
➢ 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农场入 口是主要的游客集散地
游客服务中心
特色民宿
➢ 游客休闲中心提供综合配 套服务
游客休闲中心
特色民宿
特色民宿
特色民宿
9
『面-草原牧场』依托青青草原核心资源,打造草场、 牧场、花卉、果园、茶园等几大休闲体验区
草场
牧场
果园
游客服务中心
果园
山顶花 园
草场
瑞士 花园
游客休闲中心
牧场
瑞士花园
功能体系: ➢搭建公共交通和内部游览体系,连接各个节点,串联运动、休闲、民宿和服 务片区形成“线-点-面”联动的功能布局;同时增强游客体验感
项目借鉴:
文化植入: ➢本地文化资源植入到关联活动中,作为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唯一性的吸引 力
盈利模式:
15
➢必须统一经营管理,全部自持最佳,至少核心设施需要自持
茶园
茶园
山顶花园
10
『文化植入』以本地摆夷族文化为主题,打造包括节庆、 美食等多重参与性文化体验
➢ 摆夷族节庆活动以及游客参与互动
➢ 摆夷族特色舞蹈
➢ 摆夷美食节
11
『清境农场模式』 “大CLUB MED”类旅游度假村模式
模式搭建体系
体验
规划
主题个性化
个性定制化旅游服 务,满足不同客户
需求
功能住 宿化
多种功能业态 复合打造
分散式
依山就势,各景点 分散式布局
摆夷族 互动式农 各国主题
美食
牧体验 特色民宿
经营
统一性
管理委员会统 一经营管理
功能
集散地
属于郊区旅 游度假集散

12
『开发策略』先期依托草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撬动区 域价值;后期植入特色民宿、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以 休闲度假功能、景观体验、多主题设施作为核心竞争力
台北 260公里
合欢山 清境农场
2
面积虽不大,但在农场用心经营规划之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成
小瑞士 的百花风貌,让人不禁有错觉仿佛置身于欧洲,也因此素有“
3
”之美名
别有洞天的景色,辽阔的绿意, 遍洒的花海,在蓝天的映衬下,更 显得艳丽动人,悠游其中使人心旷 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4
原来天是可以这么蓝的,空气是可以这么清新的。作为长期生活在都
➢ 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农场入口是主要的外部连接点和游客 集散地,配有大面积的停车场和接待设施
7
『线-步道体验』沿山体修建多条特色观景步道,串联 各个景观节点,方便游客徒步观赏风光
观山步道 步步高升步道
落日步道 翠湖步道
畜牧步道
玛格丽特步道
柳杉步道
8
樱花步道
『点-综合服务设施』以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休闲中心 为核心设施,周边散点分布各国主题的特色民宿
谢谢
16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17
山顶 花园
牧场
瑞士 花园
特色民宿
游客休闲中心
特色民宿
茶园
特色民宿
6
『线-特色交通导入』通过主要车行线路连接外部交通 和农场内各主要节点,内部有特色接驳车辆供游客乘坐
➢ 景区有接驳车辆连接南投县埔里车站,同时在景区内各 主要节点停靠接送游客
➢ 景区内部还有多种特色景观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的同时 可以欣赏风景
前期
后期
观光旅游
草场
从单纯的农场发展成观光农场,开 放青青草原等景点
旅游度假
文化植入 农牧体验 主题花园 休闲娱乐
特色民宿 综合服务 相继建立大量特色民宿和其他复合业 态,逐渐成为知名的度假胜地
13
『盈利模式』核心设施自持运营获取收益,少量民宿和 商业本地村民自营
委员会
村民自营
游客中心 核心商业 各国主题民宿
市里的人来说,太需要这个环境了,真有点想懒着不走了
5
『整体规划』通过公共交通和步道搭建交通体系,连接 各个节点,形成“线-点-面”联动的景区整体格局
线:车行路+步道 ➢ 农场内部由一条主要车行路联通外部并串
联各主要节点 ➢ 同时通过搭建多重山体步道体系,完善内
部交通的观赏性联动
点:游客服务中心、休闲中心及特色民宿 ➢ 通过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景区接待功能,游
客休闲中心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 结合山体资源搭建多种不同主题风格的特
色民宿,体验异域度假风情
面:草场、牧场、花园和茶园有机联动 ➢ 将景区节点离散化,在草场、牧场、花园
和茶园等各个片区打造不同主题的景观和 休闲娱乐活动 ➢ 通过内部交通体系将各片区进行有机联动
车行路 步道
草场
游客服务中心
果园
特色民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