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压力治疗-3常用压力衣
什么是压力治疗?科普一下

什么是压力治疗?科普一下什么是压力治疗?压力治疗即通过对肢体物理加压,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作业治疗手段。
被应用于多个病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压力治疗发展史:1607年Fabricine提出对瘢痕加压可促进手功能恢复1835年Rayer成功应用压力疗法治疗瘢痕疙瘩1971年Silverstein及Larson发现压力衣及支架会减少瘢痕产生1971年压力衣开始广泛应用2000、2010年先后有研究表明,压力治疗对偏瘫手水肿、手外伤肿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000年前后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个开展烧伤康复治疗的小热潮,包括压力治疗、低温热塑板材支具的应用、肢体主被动运动等。
2016年有研究表明,梯度压力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可以在早期改善患肢功能,降低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三、压力治疗适应症1.增生性瘢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及治疗(外科术后瘢痕、烧创伤瘢痕)2.水肿术后肿胀、淋巴水肿、偏瘫患肢肿胀等3.截肢帮助截肢残端尽早塑形,以利于假肢装配4.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者及长期制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5.下肢静脉曲张孕妇、办公室工作者、护士以及长期出差人士等长期站立、久坐人群的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及缓解四、压力治疗原则:1.早期应用:10-20天愈合的伤口,愈合后需进行预防性加压;20天以上愈合的、植皮或皮瓣移植成活两周后,需愈合后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加压。
2.循序渐进、持续治疗:从最初佩戴一小时逐渐增加到每天23小时以上的加压时间,每次解除压力时间应不大于30-60分钟,对于增生性瘢痕,需要1年左右的治疗期,根据个体情况,部分患者需要加压2年以上。
3.压力适中:压力治疗需考虑患者血液循环、耐受程度、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等前提下进行,有研究指出,10-15mmHg的压力对烧伤瘢痕的抑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图例(压力过大,手指变紫、变冷)4.预防与治疗并重:早期预防可减少因瘢痕、肿胀等带来的功能问题。
作业治疗学期末复习题

作业治疗学重修辅导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E)A.睡眠活动B.学业活动C.没有受薪工作D.自我照料E.以上皆是2.作业活动的层次不包括(C)A.能力/技巧B.角色C.环境D.任务E.行动3.临床上初诊时,作业治疗师首先应该进行哪项评估(A)A.任务分析B.肌力评估C.关节活动度评估D.肌张力评估E.满意度评估4、属于工作及生产性活动的是(E)A.穿衣B.功能性移动C.购物D.修饰E学业活动5、以下主要用于肌耐力训练的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C)A.书法欣赏B.听音乐C.拉锯作业D.折纸E.电脑游戏6、.以下适合手抓握功能欠佳的偏瘫患者进行活动调节的是(D)A.加长工具手柄B.加细工具手柄C.加重工具重量D.加粗工具手柄E.不鼓励使用患手7、尺神经损伤手会表现为以下哪种情况(A)A.“爪形手”畸形B.“垂腕”畸形C.“猿手”畸形D.“铲形手”畸形E.痉挛屈曲畸形8、类风湿关节炎所致手的畸形是哪种(A)A.鹅颈指B.杵状指C.锤状指D.铲形手E.爪形手9、针对手后期康复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A.增强替代肌群肌力B.感觉再教育C.预防畸形D.手术维持E.使用辅助器具10、下列不属于杖类助行器的是( D )A、手杖B、肘拐C、腋拐D、Zimmer架E、双拐11、每次去除压力的时间最好不应超过( A )A、半小时B、1小时C、2小时D、3小时E、4小时12、失用证不包括( B )A、观念性失用B、身体失用C、运动性失用D、结构性失用E、穿衣失用13、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康复治疗不包括( D )A、预防呼吸道感染B、良肢位摆放C、心理状态调控D、平衡功能训练E、预防并发症14、小儿脑瘫的康复原则不包括( C )A、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B、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C、自然恢复D、综合治疗E、帮助融入社会15、下列哪项是作业治疗师的核心技能(A)A.活动分析B.关节松动术C.心理治疗D.矫形技术E.计算机操作能力16、对治疗性作业活动的修改和调整不包括以下哪项(E)A.工具的调整B.材料的调整C.体位或姿势的调整D.治疗量的调整E.与患者的沟通17、使用筷子夹持跳棋进行训练达不到哪项目的(E)A.提高手的灵活性B.提高ADL能力C.提高注意力D.改善思维能力E.宣泄情绪18、手损伤后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不包括以下哪项(E)A.少汗无汗B.色泽紫绀C.皮温改变D.指甲脆裂E.手指缺失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职业康复的最终日的(E)A.恢复生活自理能力B.回归家庭C.回归社会D.重返工作岗位E.重返体育运动20、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有利于治疗师的作业治疗,与其他评估方式不同的是哪项(E)A.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B.主要针对日常生活活动C.由患者进行自我评估D.评估了患者的治疗过程E.治疗师进行的综合分析2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 E)A、睡眠活动B、学业活动C、自我照料D、木工活动E以上均是22、不属于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C )A、ADL活动B、缝纫C、制作矫形器D、下棋E编织23、下列不属于杖类助行器的是( D )A、手杖B、肘拐C、腋拐D、Zimmer架E、助行架24、压力治疗每天应持续的时间为( D )A、大于2小时B、大于8小时C、大于12小时D、大于23小E、大于6小时25、下列哪项不属于休闲活动(D)A.看电视B.打太极C.跑步D.修饰E.闲聊26、偏瘫患者坐位良肢位摆放不正确的是(C )A.床上坐位时保持躯干直立,背部伸展,必要时可用棉被支撑躯干,屈髋90°,膝下垫一海绵,双上肢对称放于小桌上B.椅坐位时,左右双肩和躯干对称,躯干伸展,骨盆直立,髋膝踝保持90度C.轮椅坐位,腘窝与座椅边缘相距6-10厘米D.椅坐位时,髋关节避免外展,外旋E.床上长坐位,保持左右身体对称27、正中神经损伤手会表现为以下哪种( C )A、“爪形手”畸形B、“垂腕”畸形C、“猿手”畸形D、“铲形手”畸形E、扣眼畸形28、手损伤后的运动功能障碍不包括以下哪项(E)A.肌肉瘫痪B.肌张力低下C.感觉过度D.肌肉萎缩E.肌张力增高29、脱敏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哪种功能障碍(A)A.感觉过敏B.感觉过度C.感觉减退D.感觉缺失E.感觉异常30、划消测验主要用于哪种认知障碍的评测(A)A.单侧忽略B.记忆力障碍C.物体恒常性识别障碍D.推理功能障碍E.定向力障碍31、视觉失认的常见类型不包括(A)A.物体失认B.手指失认C.颜色失认D.同时失认E.面容失认32、以下不属于辅助技术范畴的是( C )A.轮椅使用训练B.帮助患者购买矫形器C.强化肌力训练,以使患者将来能够使用助行器D.为患者制作压力衣E.为患者制作自助具33、一岁小婴儿拒绝爬行、不肯进食稀饭等副食品、拒绝以汤匙进食、换尿片或衣物时都会尖叫、大哭,他最可能有下列哪一项问题( C )A.触觉分辨障碍B.重力不安全感C.触觉防御D.对移动的厌恶反应E.动作障碍34、轮椅座椅宽度为:测量坐位时两侧臀部最宽处的距离加()厘米距离( C )A、3B、4C、5D、6E、735、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有利于治疗师的作业治疗,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治疗中是因为以下哪项(A)A.协助对患者治疗性活动的选择B.帮助治疗师确定治疗目标C.帮助治疗师对患者的功能评定D.有利于治疗师与患者的沟通E.帮助评估单项活动的功能障碍36、认知障碍的常见类型不包括(E)A.注意力障碍B.记忆力障碍C.推理判断能力下降D.执行功能障碍E.抑郁37、制作压力衣时,压力衣至少应超出瘢痕范围(E)A.1cm B.2cin C.3m11 D.4cm E.5cm38、职业评定中手灵活性主要是指以下哪项(D)A.用手分辨物体形状的能力B.视力控制手部运动的能力C.手指的小肌群控制能力D.操作小型工具的能力E.手腕姿势控制的能力39、手指常测捏力,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A.二指尖捏B.三指尖捏C.侧捏力D.指尖弹力E.指尖捏力、40、以下可改善ROM的作业活动是(E)A.园艺欣赏B.唱歌C.听音乐D.书法欣赏E.书法41、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疗法类别:( D )A关节松动术 B平衡训练 C按摩 D作业疗法42、下列哪种器械不属于综合训练器械:(B)A肋木 B腕关节屈伸练习器 C训练球D运动垫43、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不包括(E)A认知功能训练B精细功能训练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D保持正常姿势训练E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44、增强社会交往的作业训练是(E)A木工B编织C绘画D泥塑E歌咏比赛45、屈肘关节的肌肉是(A)A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B肱肌,肱二头肌,喙肱肌C肱肌,肱二头肌,旋前方肌D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E肱肌,肱三头肌,肱桡肌46、作业治疗处方的内容不包括(E)A治疗目的B治疗项目C治疗剂量D注意事项E作业活动分析47、增强下肢肌力的作业训练(A)A踏功率自行车B保龄球C套圈D刨土E黏土塑形48、上下肢协调的作业训练是(A)A保龄球B拉锯C砂磨D刨木E推重物49、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不包括下列哪一项(E )A交流策略训练B运用手势交流训练C运用图画交流训练D自助具操作训练E计算功能训练50、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康复训练措施,正确的说法是(C )A肩关节活动的恢复与手的精细动作恢复同步B先进行手部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再逐渐进行肘、肩关节活动训练C主要目的是训练肩关节控制力和防止肩胛骨的后缩、下降及不全脱位D已经发生肩关节不全脱位的患者,避免肩部运动训练(D)51、患者男,54岁。
作业治疗试题

第六章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一、学习目标与考纲精要(一)学习目标1.掌握认知障碍、知觉障碍的概念。
2. 熟悉常见认知障碍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3. 熟悉常见知觉障碍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4.熟悉认知康复理论。
5.熟悉认知障碍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考纲精要1.认知的内涵。
2.认知障碍的定义。
3.认知障碍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4.认知障碍基本的评价方法和治疗手段。
5.知觉障碍的概念。
6.常见知觉障碍的类型。
7.针对知觉障碍的作业治疗活动分类及训练原则。
8.对知觉障碍者实施作业治疗的常用方式。
9.失认症的概念及临床常见类型。
10.视觉失认的常见类型及其作业治疗。
11.触觉失认的作业治疗。
12.单侧忽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13.单侧忽略与偏盲的鉴别。
14.单侧忽略的作业治疗。
15.失用症的概念及其临床常见类型。
16.各型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作业治疗。
17.躯体构图障碍的概念及其临床常见类型。
18.常见躯体构图障碍的作业治疗。
19.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s syndrome )。
20.视觉辨别功能障碍的概念及其临床常见类型。
21.常见视觉辨别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
二、自测训练题一)名词解释1.认知2.认知障碍3.注意力4.记忆力5.神经可塑性理论6.自然恢复理论7.划消测验8.环境适应9.助记术10.远程康复11.知觉障碍12.失用症13.单侧忽略14.失认症15.视觉辨别功能障碍(二)选择题【A1型题】1. 下列现象属于选择性注意的是BA、观察某人时,注意其特殊的面部特征,言谈举止的细节B、在客厅里别人看电视,你却在看报纸或做作业C、在公路上开车D、正在做某项工作时,电话铃响了,你会暂停工作去接电话,然后再恢复工作。
E、驾车时,边开车边与旁边的乘客说话2.关于注意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单侧忽略症属于一种注意力障碍B、严重的注意问题包括不能把注意力从一件事上转到另一件事上C、注意力的损坏对其他认知领域有负面影响D、注意力包括警觉、选择和分辨等多个成分E、注意力代表了基本的思维水平3.关于记忆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 、记忆是一种动态过程B、涉及到编码、贮存和提取三个过程C、感觉性记忆之为工作性记忆D、长期记忆可分为语义性记忆,情节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等E、记忆障碍是脑受伤后最常见的主诉4.认知障碍的常见类型不包括EA 、注意力障碍B、记忆力障碍C、推理判断能力下降D、执行功能障碍E、抑郁5 .认知障碍的训练原则不包括AB、个体化训练C、刚开始训练应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干扰D、家属参与E、逐渐过渡到接近正常生活或正常生活的环境中训练6 .划消测验主要用于那种认知障碍的评测AA、单侧忽略B、记忆力障碍C、物体恒常性识别障碍D、推理功能障碍E、定向力障碍7.电话交谈最适合用于DA、时间定向力的训练B、记忆力障碍的训练C、推理功能障碍D、注意力障碍的训练E、理解力的训练8.Rivermead 行为记忆测试不包括EA、时空定向力的评估B、忆述被收起的物件及存放处C、故事的忆述D、路线(即时处理)E、计算能力的评估9.无错性学习属于CA、环境适应的一种BD、助记术E、电子记忆辅助具10.外在记忆辅助工具不包括AA、无错性学习B、记事本C、神经传呼机D、活动日程表E、标签11.下列不属于常见视觉辨别功能障碍的是DA、图形背景分辨困难B、物体恒常性识别障碍C、地形定向障碍D、单侧忽略是失认症的一种E、空间定位障碍12.关于意念性失用的功能适应性训练,最正确的是DA、故事图片排序练习B、ADL训练尽可能在相应的时间、地点和场景进行C、尽量减少口头指令D、应选用动作简化或步骤少的代偿方法E、尽量使活动在无意识的水平上整体地出现13.行为注意障碍评测( Behavioral Inattention Test ,BIT)主要用于哪种认知障碍的评测EA、执行功能障碍B、注意力障碍C、定向力D、心理精神测验E、单侧忽略14.系列动作障碍主要见于那种认知障碍EA、注意力障碍B、记忆力障碍C、物体恒常性识别障碍D、执行功能障碍E、意念性失用15.视觉失认的常见类型不包括BA、物体失认B、手指失认C、颜色失认D、同时失认E、面容失认16.对于单侧忽略的ADL评价,一般不包括那一项BAC、Barthel 指数D、行为注意障碍评测(BIT)E、日常生活行为观察【A2型题】患者男性,56 岁,因左侧脑出血入院,病情平稳后转入康复科。
气压疗法

气压疗法气压疗法是主要通过由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放气过程,将淤积的淋巴液推回血循环中,加速肢体静脉血流速度,消除水肿;促进淤血静脉排空及肢体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固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粘附,防止血栓形成;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人体体温。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有无血栓病史)。
2、肢体和皮肤情况(有无出血倾向、破损皮肤及有无尚未结痂的溃疡或压疮)。
3、环境评估。
4、心理状况。
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肢体,利用气压疗法预防深静脉血栓;骨科、普外、脑瘫等术后康复;促进四肢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麻痹不适肢体的康复;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间歇性跛行患者;预防糖尿病引发的末梢神经炎等改善肢体微循环。
三、禁忌证1、肢体重症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2、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大面积溃疡性皮疹。
4、有出血倾向者。
四、告知:肢体有挤压感。
五、物品准备气压治疗仪、治疗单、病员服、袜子(患者自备)、电插板(必要时)。
六、操作程序1、核对治疗单后,评估患者,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解释取得病人配合;2、检查仪器,接上电源,必要时使用电插板,调试、确保性能良好。
3、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换清洁病员服,穿清洁袜子,将治疗仪套筒穿在患者治疗侧肢体上。
4、连接套筒与气压波治疗仪气压接口,再次查看电源连接及气压接口连接是否完好。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调整治疗模式(A→H功能项),治疗时间(一般患者20分钟-30分钟左右),压力(10-20—200mmhg)。
核对无误后按START(开始)键,观察机器运转情况,询问患者感觉(以肢体有明显压力感但不引起不适为宜)。
正常启动压力适中,保持工作状态。
5、交待注意事项:①患者不要自行调节仪器。
②有任何不适症状及时按铃。
③治疗过程中尽量保持平卧体位,勿活动;密切观察及询问肢体治疗情况。
6、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治疗处方、治疗压力、时间。
压力疗法

课
堂小结
Xiexie
压力疗法
compress therapy
内容提要
一、概述 二、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三、皮肤表面加压疗法 四、负压疗法 五、正负压疗法
一、概 述
1、定义
正压疗法、 负压疗法、 正负压疗法
◆压力疗法(compress therapy)
是指对肢体施加压力,以达到 对疾病治疗的一种疗法。
正负压疗法目前主要用于人体四肢 还可应用于由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 的各种疾病的治疗。
2.治疗作用
(1)促进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
(2)促进溃疡,压疮以及局部因营养
障碍引起的各种病变的再生与修复。
3.操作常规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2.调整好压力舱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使患者在 治疗过程中体位舒适便于治疗。
4.临床应用
适应证
(1)单纯性静脉曲张,静脉炎早期和动脉栓塞。
(2)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3)周围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外伤后血管痉挛,雷诺 现象(雷诺病) 、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4)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如多发动脉炎,硬 皮病,类风湿性关节合并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4.临床应用
适应证
(5)糖尿病性血管病变。
(6)局部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
(7)淋巴水肿 (8)冻伤。 (9)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临床应用
禁忌证
同 “负压疗法”。
4.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1)治疗前
(2)说明和了解 (3)应在患者清醒地状态下行之,有感觉障碍者慎用。 (4)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剂量。
压力疗法PPT课件

➢周围血液循环障碍
➢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 第41页/共58页
41
第四节 正负压疗法
➢ 局部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溃疡、压疮、组织坏死等。 ➢ 其他非禁忌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 ➢ 淋巴水肿,如乳腺癌术后术侧上肢淋巴性水肿 ➢ 冻伤 ➢ 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2
第42页/共58页
四、临床应用 ➢适应证
雷诺现象(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足及下肢坏疽等。 ➢禁忌证
出血倾向:静脉血栓塞早期;近期有外伤 史;动脉瘤;大面积坏疽;血管手术后;治疗 部位有感染灶;治疗部位有恶性肿瘤。
27
第27页/共58页
第三节 负压疗法
➢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检查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设备是否完
第三节 负压疗法
一、概述
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三、治疗技术
四、临床应用
2
第2页/共58页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压力疗法(compress therapy)是 指对肢体施加压力,以达到对疾病治疗的一 种疗法
3
第3页/共58页
第一节 概 述
二、压力疗法的分类
• 正压疗法:高于环境大气压的压力称为正压 • 负压疗法:低于环境大气压的压力称为负压 • 正负压疗法,两种压力交替的压力疗法
生理及治疗作用 ➢正压顺序循环疗法的作用 ➢皮肤表面加压疗法的作用 ✓控制瘢痕增生 ✓控制水肿 ✓促进肢体塑形 ✓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下肢静脉曲张
10
第10页/共58页
第二节 正压疗法
三、治疗技术
设备
➢正压顺序循环治疗设备(sequential compress device)为气袋式治疗装置,目前 临床上广泛应用,因仪器体积小、操作简便, 可在患者家庭中使用。
烧伤疤痕压力衣疗法的循证疗效观察3身材总监弹力衣定制

烧伤疤痕压力衣疗法的循证疗效观察3身材总监弹力衣定制压迫对瘢痕调节和成熟的影响据报道,在60%到85%的患者中,压迫可使增生性瘢痕消退。
压迫疗法的生物力学理论基础从未得到科学证明,其对瘢痕厚度的实际机制仍不清楚。
如前所述,除了理论治疗压力水平和实际观察到的有效压力大小之间的持续争议外,测量应用的准确压力水平的困难和各种压力下HS厚度的变化也加剧了这种情况。
使用压力服的理论可能非常简单,主要依赖于两个概念:第一,限制血液流向疤痕区域,第二,持续压迫以抑制增生性疤痕组织的生长。
人们普遍认为,压迫可促进疤痕的成熟,并通过限制血液供应、氧气和,以及营养素,如减少疤痕发红和水肿以及传统上用作适当压力应用指标的热烫。
压力也被认为是减少胶原蛋白生产的水平,发现在正常瘢痕组织比可以预期的自然成熟过程更快。
机械负荷会引起胶原纤维周转、重塑和重新排列的改变,并减少螺旋状胶原结节的形成,从而导致瘢痕组织变薄和软化。
值得注意的是,每天短时间的压力应用不足以产生对瘢痕细胞生长的显著抑制,此外,压力疗法的有效每日应用期阈值取决于压力水平;压力越低,应用期越长。
现有的主要描述性组织学研究比较了加压治疗和未加压治疗的烧伤疤痕,尽管对少数患者进行了研究,但已证明压力诱导的胶原纤维改变。
然而,根据单一干预因素(如组织灌注、细胞因子、,酶)不足以理解PGT的作用机制。
压迫引起的组织缺血通过抑制a-巨球蛋白增加胶原酶活性,降低组织代谢。
此外,局部缺氧导致胶原变性,降低胶原纤维间的结合力,减少4-硫酸软骨素的总量。
压力也会减少疤痕的水合作用,导致肥大细胞稳定,减少新生血管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
加速了烧伤后修复过程的缓解期机械负荷诱导IL-1ß、肿瘤坏死因子-a,1压力显著降低瘢痕细胞的生长和TGF-ß1的分泌。
11这抑制了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导致胶原纤维沉积的净减少。
实验研究表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TGF-ß1的分泌在压力系统至少20毫米汞柱持续18小时,细胞倍增时间在20毫米汞柱持续24小时的压力下显著减少。
压力治疗

• 压力治疗:又称加压疗法,是指通过对人 体体表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预防或抑制皮 肤瘢痕增生的方法。
压力治疗的作用原理
•控制过量的血液(养分)供应 • 减少制作过多的胶原蛋白 • 改善膠胶原蛋白的排列 • 加速疤痕的成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压力治疗作用: 1、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 2、促成截至残端塑形 3、控制肢体水肿 4、预防深静脉血栓 5、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6、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
压力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增生性瘢痕 2、水肿 3、截肢 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者) 5、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久坐或久站者) 禁忌症: 1、治疗部位有感染性创面 2、脉管炎急性发作 3、下肢深静脉血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六压力治疗
任务三常用压力衣
(―)压力头套
头面部瘢痕增生是影响烧伤患者容貌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因此瘢痕的控制和压力治疗的有效实施是头面部烧伤作业治疗的重要部分。
因头面部是人体最不规则的部位,应用弹力绷带难以有效的实施压力治疗,而量身定做的压力头套可提供有效的压力,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头部加压方法。
1. 适应证头面部及下颌部烧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瘢痕。
2. 特点由左右两片缝合而成。
可对头面部提供有效的压力。
测量及画纸样比较复杂但缝制容易。
3.注意事项
(1) 开始穿戴时间不宜过长,可从每天8小时开始,逐渐增加至12小时直至24小时。
(2) 如需留出眼、口鼻位置则可在相应位置裁出,注意开口尺寸应小于实际尺寸。
(3) 需配合压力垫及支架使用以增加加压效果并预防面部畸形。
(二)压力上衣
躯干烧伤虽不如肢体烧伤和面部烧伤常见,但往往面积较大,需进行加压治疗。
躯干大体呈椭圆形,加之软组织丰富,压力治疗效果不如肢体治疗效果好。
根据烧伤部位可使用压力上衣或压力背心。
1. 适应证躯干烧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瘢痕;腋部或前臂近端靠近肩部瘢痕。
2. 特点压力上衣由前后两片和袖子组成。
测量及画纸样相对复杂但缝制容易。
压力较难控制到理想范围。
3. 注意事项因肩关节活动时影响腋部压力的大小,所以为了控制腋部瘢痕应同时使用"8"字带;用于肩部瘢痕时衣服拉链应有足够长度以保证肩部有足够的压力。
(三)压力臂套
上肢是较易遭受烧烫伤和其他外伤的部位,上臂和前臂因形状较规则,呈圆柱形,是最易加压的部位,也是压力容易控制且治疗效果较好的部位。
压力臂套包括上臂套、前臂套和全臂套。
1. 适应证上肢烧伤、手术或其他原因所致瘢痕;上肢肿胀;上肢截肢残端塑形。
2. 特点由两片组成,制作容易,穿戴方便,压力易于控制。
3. 注意事项如需较大压力,则应与压力手套同时应用以预防手部肿胀。
(四)压力手套
手部烧伤是发生率最高、畸形率最高、对功能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烧伤,早期处理不当会遗留严重功能障碍,手部烧伤治疗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水肿、瘢痕增生、挛缩、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压力治疗是预防治疗手部肿胀、抑制瘢痕增生、预防关节挛缩和脱位最有效的方法,应尽早实施、并持续足够长时间。
1.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手部瘢痕;手部肿胀。
2. 特点压力手套由手背、手掌、拇指以及手指侧面的贴组成。
易于S样但缝制困难。
压力手套是最为常用的压力衣
3.注意事项
(1) 为方便穿戴,最好加拉链,且拉链最好放于手掌尺侧以减少对手部活动的影响
(2) 指尖暴露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3) 尤其注意指蹼及虎口等易发生瘢痕增生和挛缩部位的加压。
(4) 配合压力垫和外部橡皮筋使用。
(五)压力裤
压力裤是控制臀部、会阴部和下肢瘢痕所常用的压力衣。
1.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臀部、会阴部及下肢瘢痕;下肢肿胀。
2. 特点由两个前片和两个后片缝合而成。
制作相对简单。
3. 注意事项
(1) 会阴部需配合压力垫使用且外加橡皮筋以保证有效的压力。
(2) 臀部应根据体形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女性,避免压力导致臀部下垂。
(六)压力腿套
与上肢一样,腿部也是易于进行压力治疗的部位。
压力腿套包括大腿套、小腿套和全腿套。
1. 适应证烧伤、外伤或手术所致下肢瘢痕;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和治疗;下肢截肢残端塑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 特点由两片组成。
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压力易于控制,加压效果好
3. 注意事项
(1) 膝关节处应使用压力垫和外部橡皮筋以保证有效的压力。
(2) 如压力较大,远端亦应加压。
(3) 大腿部分应有足够的长度以防止步行时压力腿套下滑。
(七)压力袜
足部是肿胀最易发生部位,也是各种原因所致瘢痕的常见部位,因此,压力袜也是最为常用的压力衣之一。
1. 适应证烧伤、外伤或手术所致小腿下部、足踝部瘢痕;足部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 特点由左右两片或足底部、前部和后部三片组成。
测量及缝制容易,
但画纸样较为复杂。
四、注意事项
(―)设计制作
1. 压力衣应覆盖所有需要加压的瘢痕,至少在瘢痕区域外5cm范围。
2. 若瘢痕位于关节附近或跨关节,压力衣应延伸过关节达到足够长度,这样既不妨碍关节的运动,又不致压力衣滑脱。
3. 在缝制过程中,应避免太多的接缝;另外,在特定区域加双层及使用尼龙搭扣固定等方法可减少压力衣的牵拉能力。
4. 若皮肤对纯合成的弹力纤维材料过敏而不能穿戴时,应考虑换用其他方法。
(二)穿戴
1. 未愈合的伤口,皮肤破损有渗出者,在穿压力衣之前,应用敷料覆盖,避免弄脏压力衣。
2. 为了避免瘢痕瘙痒和搔抓后引起皮肤破损等问题,穿压力衣之前可用油膏和止痒霜剂、洗剂擦洗。
对于多数人而言,适当的压力可明显减轻瘢痕处瘙痒。
3. 极个别人在穿戴压力衣期间可能有水抱发生,特别是新愈合的伤口或跨关节区域,可通过放置衬垫材料进行预防。
如果发生了水疱,应保持干净并用非黏性无菌垫盖住。
只有在破损后的伤口感染时才停止使用,否则应持续穿戴压力衣。
4. 在洗澡和涂润肤油时,可除去压力衣,但应在半小时内穿回。
5. 每个患者配给2〜3套压力衣,每日替换、清洗。
6. 穿脱时避免过度拉紧压力衣。
先在手或脚上套一塑料袋,再穿戴上肢部分或下肢部分会比较容易。
(三)保养
1. 压力衣应每日清洗以保证足够的压力。
2. 清洗前最好浸泡1小时,然后清洗。
3. 压力衣应釆用中性肥皂液于温水中洗漆、漂净,轻轻挤去水分,忌过分拧绞或洗衣机洗涤。
4. 如必须用洗衣机洗漆时应将压力衣装于洗衣袋内,避免损坏压力衣。
5. 压力衣应于室温下自然风干,切勿用熨斗熨干或直接曝晒于日光下。
6. 晾干时压力衣应平放而不要挂起。
7. 定期复诊,检査压力衣的压力与治疗效果,当压力衣变松时,应及时行压力衣收紧处理或更换新的压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