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冀教版练习题第九十六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选择题1.他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政,倾家荡产,屡败屡战,鞠躬尽瘁。
“他”是()A. 林则徐B. 康有为C. 梁启超D. 孙中山2.面对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材料表明了孙中山()A.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 彻底地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3.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成立了()A. 强学会B. 中国同盟会C. 兴中会D. 中国国民党4.《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这个时期出现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不包括()A.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 邹容的《革命军》C.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D. 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示钟》5.《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A.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B. 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C.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D. 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6.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C.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D.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7.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屡遭挫折,但从未放弃理想即建立一个基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社会;他一生策略多变,但目标坚定不移即实现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为拯救和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A. 兴中会B. 中国同盟会C. 强学会D. 中国国民党8.广安市某校八年级(3)班办了一期以“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主题的历史板报,其中不能选取的内容是()A. 成立强学会B. 成立兴中会C. 成立同盟会D. 领导辛亥革命9.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中写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A. 建立同盟会B. 创办兴中会C. 建立黄埔军校D. 公车上书10.要参观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址,我们应该去()A. 中国上海B. 湖南长沙C. 湖北武汉D. 日本东京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君主立宪B. 民主科学C. 三民主义D. 自强求富12.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A. 西方列强B. 满族人民C. 满清贵族(清政府)D. 少数民族13.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 辛亥革命]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 辛亥革命]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2558b1a0116c175e0e4839.png)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辛亥革命]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张强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B、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啘法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孙中山在遗嘱内嘱咐曰:‘革命尚未彻底,同志仍需努力。
’”下列对“革命尚未彻底”理解最恰当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衰世凯窃取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华民国第一位临时大总统是( )A、袁世凯B、孙中山C、康有为D、陈独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革命军》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的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的著作,这本书的作者是( )A、孙中山B、章炳麟C、邹容D、陈天华【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8课 辛亥革命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九十四篇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8课辛亥革命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九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
此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中的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
从此民国取代帝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
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与清帝退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开国大典D、重庆谈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领导南昌起义②创建中华民国③创办黄埔军校④领导北伐战争⑤建立中国同盟会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并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
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
文中的“兵变”是指( )A、戊戌政变B、武昌起义C、义和团运动D、火烧圆明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它无疑是中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巨变之一,它使古老的中国人从传统走向近代,从愚昧走向科学,从专制走向民主……总之,这场从武昌燃起的烈火瞬间烧遍了古老的中国,说明它正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呼声。
”材料中说的是这场革命给中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时代的要求B、经济上:民族工业从此诞生C、思想上:帝制已成为历史,民主是时代的需要D、文化上:从传统习俗迅速向近代化转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具体指( )A、民主民生民权B、民族民声民主C、民权民生民意D、民族民生民权【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口号十分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气息。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辛亥革命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练习题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暑假要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这副对联歌颂的是谁的功绩?( )A、毛泽东B、康有为C、粱启超D、孙中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 )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建立了中国第一奴隶制个国家夏朝。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8课 辛亥革命冀教版练习题九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8课辛亥革命冀教版练习题九第1题【单选题】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清帝下诏退位C、武昌起义的胜利D、《临时约法》的颁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毛泽东思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4年)恰好满八十大寿,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十三年B、二十三年C、三十三年D、四十三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文化运动②中共“一大”的召开③五四运动④北伐战争⑤武昌起义A、⑤①②③④B、⑤①③②④C、⑤②①③④D、⑤①④③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
这纲领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三民主义D、民主与科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B、救亡与探索C、反抗与斗争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先后经历了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历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含答案)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1.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
“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他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陈独秀2.夏威夷州是远离美国本土的一个州,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曾在它的首府火奴鲁鲁(檀香山)留下奋斗的足迹。
孙中山在这里奋斗的事迹是()A.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指导国内的革命斗争C.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3.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积极筹款、联络会党和新军,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1895年秋,起义尚未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坏,被清政府杀害的革命党人是()A.陆皓东B.章炳麟C.邹容D.陈天华4.《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涌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不包括...()A.洪秀全B.章炳麟C.邹容D.陈天华5.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6.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组织是()A.兴中会B.中国国民党C.强学会D.中国同盟会7.中国同盟会在中国政治和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个革命组织的机关报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民报》D.《知新报》8.“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本主义9.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第9课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1.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指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这次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2.他临死前挥蜿蜒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昔日始达目的。
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在安庆发起起义〝拟杀恩铭〞的是()A.秋瑾B.徐锡麟C.黎元洪D.黄兴3.以下图是广州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墓,烈士们表现出来的肉体有()①坚韧不拔②视死如归③献身革命④勇于革新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照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力军是()A.同盟会会员B.倾向革命的新军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D.工人和农民5.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虎门销烟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辛亥革命为中国2021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要漫长的历史才干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这是由于辛亥革命() A.推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B.完毕了君主民主制度C.进一步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达D.繁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权利7.辛亥革命前,〝退化〞〝民权〞〝自在〞〝对等〞等词语,虽然为大少数爱国者、革命家所重复宣扬,但并没有失掉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
辛亥革命后,〝退化〞〝迷信〞〝革命〞〝民主〞等词语不只广为传达,而且不得人心。
这充沛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B.扩展了人民的政治权益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束缚D.推进了民族束缚运动8.有人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清楚的里程碑。
其主要依据不包括这场革命()A.公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树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不得人心D.完毕了临时延续的封建制度二、辨析改错9.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经典习题

《辛亥革命》经典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东京(日本)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保国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3.中国近代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维新变法运动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体西用D.自强求富5.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军已无力抵抗B.同盟会的有力领导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各省的革命党人支持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 7.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B.以资产阶级立宪派为主体的政府C.以工农革命群众为主体的政府D.资产阶级和清政府联合政府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9.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新军B.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清政府加强了对武汉的控制,形势对湖北革命党人不利C起义由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发动D.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并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10.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 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二、填空题12.“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____________ 的指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冀教版练习题第九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A、南京B、南昌C、北京D、武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民国之初,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主要体现出( )A、平等思想B、迷信思想C、爱国思想D、科学思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B、《时务报》C、《强学报》D、《国闻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1840年鸦片战争D、戊戌变法法令的颁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③发动武昌起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建立兴中会A、①②④⑤③B、②①④③⑤C、⑤①③②④D、②①④⑤③【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______是近代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
历史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其中的三幅浮雕。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虎门销烟。
请问这件事件发生在哪一年?领导者是谁?为什么把它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内容?(2)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3)图二再现了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场起义的历史人物是谁?美丽的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它曾有多个名字,太平天国在这里定都后,将其称作为什么?(4)图三为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
这次革命的旗帜是什么?(5)起义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独立,不久成立了哪一政权?该政权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答案】:【解析】:第9题【材料分析题】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近代化)的历程,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
……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材料二中国的现代化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次政治选择:第一次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这一运动开始于洋务运动,经过戊戌变法……。
第二次从1911年到1913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次是1914年到1928年,以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次是1928年到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次是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的计划经济现代化模式。
第六次是1978年到现在的邓小平新政模式。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近代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在材料二的第一次政治选择中,开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分别属于哪个阶层?""请评价材料二第二次政治选择中的历史人物。
""依据材料二中第五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毛泽东为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采取的重大措施分别是什么?""在材料二第六次政治选择中,1978年以来的“邓小平新政模式”的起点是什么?由此开创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又是什么?""在百年现代化的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或从前人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最少说出两点)""【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一一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请回答: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这次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答案】:无【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场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有学者认为,20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概括归国学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答案】:【解析】:第1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甲午战争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新文化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根据材料三,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目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解析】:第15题【综合题】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救国强国梦,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
______形成于1905年,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______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中共“七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______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