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上第九课《辛亥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最终失败。
4、广州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
牺牲的烈士葬于黄花岗,又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二、武昌起义p45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随后。
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4、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
5、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6、消极: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19张PPT)

安庆、锡 麟 在 安 徽 安 庆 发 动 起 义 ,
绍兴 最终失败。革命党人秋瑾
起义 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
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
1907 年 , 孙 中 山 亲 赴 越 广西 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 起义 划领导广西起义,起义
最终失败
10/15/2019
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 极大地鼓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的影响:
①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 高潮得到来;
②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 民国成立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
1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 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 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4 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5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B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南昌起义
黄花 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 舞了全国
岗起 起义最终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 人民的斗
义 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 志
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武昌起义
军事: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 装起义
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 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 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 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武昌起义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 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3.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剪辫子
劝禁缠足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了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武昌起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路人甲:听说大清王朝的皇帝溥仪已于昨日退位。
路人乙:这是个好事,以前咱中国就是大清的中国,
而现在就今非昔比喽.......
路人甲:是的,现在的中国听说已经是共和国啦!
路人乙:这是个好事。以前皇帝是“金口玉言”,什么
民主革命 贯彻实施,但却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论辛亥革命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完全意义 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
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 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 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 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 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 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武昌起义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 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3.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剪辫子
劝禁缠足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了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武昌起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路人甲:听说大清王朝的皇帝溥仪已于昨日退位。
路人乙:这是个好事,以前咱中国就是大清的中国,
而现在就今非昔比喽.......
路人甲:是的,现在的中国听说已经是共和国啦!
路人乙:这是个好事。以前皇帝是“金口玉言”,什么
民主革命 贯彻实施,但却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论辛亥革命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完全意义 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
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 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 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 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 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 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28张ppt)

秋瑾(1875——1907)
1904年冲破家庭束缚,自己筹资留学日本,积极参加 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1906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学生回 国。1907年创办《中国女报》,后与徐锡麟分头准备 再浙江、安徽同时起义,遥相呼应。
黄花岗起义
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 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2、知道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 ”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为有牺牲多壮志——烽火四起 敢叫日月换新天——武昌起义 百年遗产永传承——辛亥精神
新课讲授
第一篇章
为有牺牲多壮志——烽火四起
阅读革命志士的奋斗
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1912 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
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
国( )
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摆脱了殖民统治
A
(2019•四川德阳)16.图1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 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 C
A.洋务运动
时间:_1_9_1__1_年__4_月
结果:_奋__战__七__昼__夜__,__弹__药__缺__乏_ , 结果:因__众__寡__悬__殊__,__起__义__失__败__,_
最__终__失__败_____________
很__多__革__命__党__人__壮__烈__牺__牲___
徐锡麟(1873——1907)
第三篇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安庆起义 •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 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 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 被捕,慷慨就义。
• 浙江绍兴起义 • 秋瑾得知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拒绝一起撤 离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 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 下午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 愁煞人”以对。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 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D
2 .孙中山和黄兴一同为革命并肩作战有九年,同盟会的成 立和中华民国建立,他们二人功劳最大,所以当时被人们并 称“孙黄”。下列起义是孙中山和黄兴共同领导参加的是 ( ) ①萍浏醴起义 ②皖浙起义 ③镇南关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⑤武昌起义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③④⑤
材料一:
清 帝 退 位 诏 书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
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 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 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给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分别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1907 1907 夏 冬
1911.04 1911.10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叙述武昌起义的基本情况。
武昌起义:
时间:1911.10.10 参与者: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主要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任都督
清帝退位
定义: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发生于旧 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 为代表的资产革命派为推翻 清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

之
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
作
期…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第三单元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 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 之大革命已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革命者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 多的人们。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 战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在 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来了 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 —
武昌起义
清朝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 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 义。
在战斗中和失败后,被残杀的革命党人,遗体血肉模糊,陈尸于街头示众,
惨不忍睹。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冒险挺身而出,不顾满清当局禁令,以《 平民日报》记者的公开身份,5月3日,组织了一百多人(收尸人),把散落并已腐 烂的七十二位烈士的遗骨收殓及葬于此,使一代英烈的业绩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民。
2.安庆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第三单元
时 间 1907年夏
人物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 安庆
徐锡麟(1873-1907年)
麟囚于枷,至市,剜其肉,剐其体
成果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肤,剖心斩首而死。
——《清史稿》
结果 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在浙江绍兴准 备策应,因歹徒告 密,被捕遇难。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 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 天下",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 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PPT优秀课件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 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这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孙中山
宋教仁
黄兴
《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本课的知识构架
一、革命志 三、绍兴起义 四、广西起义 五、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特点 第一次
结果 失败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2、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 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熊秉坤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 址。 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武昌城。
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发动者: 熊秉坤
3、结果: 占领武昌城,首义胜利,成立了军政府。
4、影响:
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 迅速崩溃。
旧历1911年为辛亥年,故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形势图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 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这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孙中山
宋教仁
黄兴
《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本课的知识构架
一、革命志 三、绍兴起义 四、广西起义 五、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特点 第一次
结果 失败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2、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 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熊秉坤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 址。 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武昌城。
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发动者: 熊秉坤
3、结果: 占领武昌城,首义胜利,成立了军政府。
4、影响:
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 迅速崩溃。
旧历1911年为辛亥年,故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形势图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2024版新教材)

• 第四级 • 第五级
女 侠 秋 瑾
广单州击黄此花处岗编起辑义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 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 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说•一第三说级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 第四级
革命起义•有第五哪级 些?结果如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革
• 第三级
• 第四级
命
• 第五级
武
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起
义
时单间击此处编领辑导者母版标题样起式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 0单7•击第此二徐处级 编锡辑麟母版、文秋本瑾样式 安庆起义 1907 • 第孙三级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单小击结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义文、本黄样花式岗起义
• 第二级
辛 • 第三级
主力:湖北新军
亥 革
武昌• 起第四•义级第:五级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单演击练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女 侠 秋 瑾
广单州击黄此花处岗编起辑义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 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 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说•一第三说级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 第四级
革命起义•有第五哪级 些?结果如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革
• 第三级
• 第四级
命
• 第五级
武
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起
义
时单间击此处编领辑导者母版标题样起式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 0单7•击第此二徐处级 编锡辑麟母版、文秋本瑾样式 安庆起义 1907 • 第孙三级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单小击结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义文、本黄样花式岗起义
• 第二级
辛 • 第三级
主力:湖北新军
亥 革
武昌• 起第四•义级第:五级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单演击练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 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 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
社会生活
辛亥革命的局限和启示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 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课堂小结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辛 亥 革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
广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孙中山早期革命以
义
及其影响下的一系列活动
狭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
义
日武昌起义爆发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课堂检测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 萍浏醴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败,但声望由此大振 (2)1907年夏,光复会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 瑾被捕遇难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划领导广西起义,最终失败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死难 的革命党人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 为(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1.取样要有专人负责,开始时隔-小 时取样 一次, 以后根 据取样 判定结 果再决 定取样 间隔时 间。
2.经化验冲洗精度合格后,油冲洗工 作即可 停止, 待油温 降至室 温后进 行排液 和管道 系统恢 复,充 填工作 油,进 行试运 转。
3.登高作业绑扎用的直爬梯,必须经 专人检 查绑扎 牢固后 方可使 用,对 于一些 为了安 装方便 而搭设 的临时 操作平 台,除 必须绑 扎牢固 ,并且 其自身 保证一 定的安 全强度 。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 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 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 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二、武昌起义
1.条件 2.时间
军事 组织 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 党及团体的涌现 “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1911年10月10日
3.主力
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4.过程
谋划起义 计划泄露 士兵首义
三镇胜利
各省响应
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 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6.春夏秋冬,流转无穷;人的一生, 就像早 晨的露 水,太 阳一晒 就消失 了。人 生好像 旅客寄 宿,但 人生功 绩却能 刻入金 石永远 流传。
7.“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是说岁 月更替 ,人生 有阻, 即便是 圣人贤 人,也 无法超 越,这 为下文 写对待 生活的 态度做 了铺垫 。
8.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 名句, 笔力遒 劲,韵 律沉雄 ,内蕴 着一股 自强不 息的豪 迈气概 ,深刻 地表达 了曹操 老当益 壮、锐 意进取 的精神 面貌。
4.这首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 ,最后 一段中 ,松柏 梧桐覆 盖相交 ,鸳鸯 双双和 鸣,是 运用了 浪漫主 义的手 法,既 象征了 刘、焦 爱情的 不朽, 又象征 了他们 的悲愤 和控诉 。所以 ,这首 诗是浪 漫主义 的诗歌 。
5.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大量 的人物 个性化 的语言 刻画了 人物的 性格, 一些段 落浓墨 重彩, 如刘、 焦话别 ,兰芝 辞母等 ,使人 物形象 更鲜明 。
交流探究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 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失败了。但是, 每次起义都使清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 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 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通过材料分析,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
社会生活
辛亥革命的局限和启示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 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课堂小结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辛 亥 革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
广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孙中山早期革命以
义
及其影响下的一系列活动
狭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
义
日武昌起义爆发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课堂检测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 萍浏醴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败,但声望由此大振 (2)1907年夏,光复会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 瑾被捕遇难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划领导广西起义,最终失败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死难 的革命党人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 为(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1.取样要有专人负责,开始时隔-小 时取样 一次, 以后根 据取样 判定结 果再决 定取样 间隔时 间。
2.经化验冲洗精度合格后,油冲洗工 作即可 停止, 待油温 降至室 温后进 行排液 和管道 系统恢 复,充 填工作 油,进 行试运 转。
3.登高作业绑扎用的直爬梯,必须经 专人检 查绑扎 牢固后 方可使 用,对 于一些 为了安 装方便 而搭设 的临时 操作平 台,除 必须绑 扎牢固 ,并且 其自身 保证一 定的安 全强度 。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 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 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 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二、武昌起义
1.条件 2.时间
军事 组织 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 党及团体的涌现 “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1911年10月10日
3.主力
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4.过程
谋划起义 计划泄露 士兵首义
三镇胜利
各省响应
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 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6.春夏秋冬,流转无穷;人的一生, 就像早 晨的露 水,太 阳一晒 就消失 了。人 生好像 旅客寄 宿,但 人生功 绩却能 刻入金 石永远 流传。
7.“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是说岁 月更替 ,人生 有阻, 即便是 圣人贤 人,也 无法超 越,这 为下文 写对待 生活的 态度做 了铺垫 。
8.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 名句, 笔力遒 劲,韵 律沉雄 ,内蕴 着一股 自强不 息的豪 迈气概 ,深刻 地表达 了曹操 老当益 壮、锐 意进取 的精神 面貌。
4.这首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 ,最后 一段中 ,松柏 梧桐覆 盖相交 ,鸳鸯 双双和 鸣,是 运用了 浪漫主 义的手 法,既 象征了 刘、焦 爱情的 不朽, 又象征 了他们 的悲愤 和控诉 。所以 ,这首 诗是浪 漫主义 的诗歌 。
5.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大量 的人物 个性化 的语言 刻画了 人物的 性格, 一些段 落浓墨 重彩, 如刘、 焦话别 ,兰芝 辞母等 ,使人 物形象 更鲜明 。
交流探究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 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失败了。但是, 每次起义都使清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 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 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通过材料分析,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