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练习题

混凝土结构原理练习题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XX年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J-1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 ( )(A )相同 (B )提高许多 (C )有所提高J-2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 )(A )提高不多 (B )提高许多 (C )完全相同J-3 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 )(A )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B )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C )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一、选择题J-1 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就其数值的大小比较,有 ( )(A )k cu f , >t f >c f >k t f , (B )k cu f , >c f >k t f ,>t f (C )k cu f , >c f >t f >k t f ,J-2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J-5 混凝土的受压破坏(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 (B )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 (C )是裂缝累积并贯通造成的(D )是粗骨料和砂浆强度已耗尽造成的J-6 混凝土双向受力时,何种情况下强度降低( )(A )两向受压 (B )双向受拉 (C )一拉一压J-12 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 )(A)钢筋应力增大(B)混凝土应力增大(C)钢筋应力减小J-13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则徐变及收缩值()(A)增大(B)减少(C)基本不变J-15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能力()(A)比光面钢筋略有提高(B)取决于钢筋的直径大小(C)主要是钢筋表面凸出的肋的作用Y-8 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强度降低的是()(A) 三向受压(B) 两向受压(C)一拉一压Y-10 混凝土的徐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徐变是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现象(B)持续应力的大小対徐变有重要影响(C)徐变対结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时不利的(D)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Y-12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C)0.9倍极限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Y-14 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1) 极限抗拉强度;(2)屈服点;(3)伸长率;(4)冷弯试验,其中检验塑性的指标是()(A)极限抗拉强度(B)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C)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D)伸长率和冷弯试验Y-40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混凝土试块在双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极限比单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极限值高的主要原因是()(A)双向受压时的外压力比单向受压时多(B)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C)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小Y-46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外排纵筋的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B)箍筋的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C)外排纵筋的内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G-1碳素钢的含碳量越高,则其()(A)强度越高,延性越高(B)强度越低,延性越高(C)强度越高,延性越低(D)强度越低,延性越低G-2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A)强度(B)塑性(C)与混凝土的粘结力(D)耐火性G-3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压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A)抗压强度(B)延性(C)抗拉强度(D)抗压强度和延性G-4减小混凝土徐变的措施是()(A)加大水泥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B)加大骨料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降低养护时的湿度(C)延迟加载时的龄期,降低养护时的湿度和温度(D)减小水泥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L-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是。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试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复习试题一、选择题30 15题、每题2分(22题选15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 D.耐火性 )。
2、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 B.钢管混凝土结构 )。
3、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C.第II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4、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 C.剪压破坏 )基础上的。
5、在T形梁的截面设计计算中,满足下列条件()则为第二类T形梁。
6、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A.I、III )I.II.III. IV.7、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的物理意义是(C.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8、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D.剪压破坏)为依据的。
9、为了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规定最小配箍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A.斜拉破坏)的发生。
10、为了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的原因在于防止(C.斜压破坏)的发生。
11、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1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C.长细比)有关。
13、大偏心和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区别在于(B.受拉区的钢筋是否屈服)。
14、以下破坏形式属延性破坏的是(A.大偏压破坏)。
15、计算偏心受压构件,当()时,构件确定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16、其它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的关系是( A .保护层越厚,平均裂缝间距越大,裂缝宽度越大 )。
17、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 B .后者的抗裂度比前者好 )。
18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中,( D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是所有预应力损失中最大的一项。
19下列各项预应力损失类型中,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损失的是( C .温差损失 )20矩形截面不对称配筋小偏拉构件在破坏时( B .没有受压区,受拉不屈服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否则打“×”。
每小题1分。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6.C20表示f cu =20N/mm 。
(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
(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2/400mm N 。
(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2.对于'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f b 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按0'h b A f s =ρ来计算。
( )3.板中的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下面。
( )4.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于改善梁截面的延性是有作用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含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卷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试件尺寸是(B)。
A.150×150×150;B.150×150×300;C.200×200×400;D.150×150×400;2. 复合受力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次序为:(B )A .Fc1 < Fc2 < Fc3;B. Fc2 < Fc1 < Fc3 ;C. Fc2 < Fc1 = Fc3;D.Fc1 = Fc2 < Fc3;3. 仅配筋不同的梁(1、少筋;2、适筋;3、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ξ(A)A. ξ3>ξ2>ξ 1B. ξ3=ξ2>ξ 1C. ξ2>ξ3>ξ 1D. ξ3>ξ2=ξ 14.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的条件是用来防止(A)。
A.斜压破坏;B.斜拉破坏;C.剪压破坏;D.弯曲破坏;5. ( C )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Ⅰa状态;B.Ⅱa状态;C.Ⅲa状态;D.第Ⅱ阶段;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B )A.两次升温法;B.采用超张拉;C.增加台座长度;D.采用两端张拉;7. 用ηei≥(或<=0.3h0作为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别条件(D )A 是对称配筋时的初步判别;B 是对称配筋时的准确判别;C 是非对称配筋时的准确判别;D 是非对称配筋时的初步判别;8. 梁的剪跨比减小时,受剪承载力(B )A 减小;B 增加;C 无影响;D 不一定;9.配置箍筋的梁中,b、fc、h三因素哪个对提高抗剪承载力最有效?(A )A h;B fc;C b;D h、b;10.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拉构件(B)A 没有受压区,A's不屈服;B 没有受压区,A's受拉屈服;C 有受压区,A's受压屈服;D 有受压区,A's不屈服;11. 当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采取( A )等措施。
【练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分别称它们为_软钢___________和硬钢。
2、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残余应变为 0.2% 时的应力作为假定的屈服点,即条件屈服强度。
3、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在低碳钢中加入少量锰、硅、钛、铬等合金元素,变成为普通低合金钢。
4、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主要是强度高、塑性好可焊性好、对混泥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
5、钢筋和混凝土是不同的材料,两者能够共同工作是因为两者能牢固粘结在一起、线膨胀系数相近、混泥土能保护钢筋不被锈蚀6、光面钢筋的粘结力由化学胶结力、摩擦力、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三个部分组成。
7、钢筋在混凝土中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强度越高、直径越粗、混凝土强度越低,则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长。
8、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包括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塑性应变部分越大,表明变形能力越大,延性越好。
9、混凝土的延性随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着加荷速度的减小,延性有所提高,最大压应力值随加荷速度的减小而减小。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混凝土收缩,则混凝土的应力减少,钢筋的应力增加。
11、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混凝土徐变,则混凝土的应力减少,钢筋的应力增加。
12、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混凝土收缩,则混凝土的应力增加,钢筋的应力减少。
二、判断题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一组立方体试块抗压后的平均强度确定的。
N2、采用边长为100mm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换算系数是0.95。
Y3、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强度比其单向受压时强度降低。
N4、线性徐变是指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之间为线性关系。
Y5、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设计时其强度标准值取值依据是条件屈服强度。
Y6、强度与应力的概念完全一样。
N7、含碳量越高的钢筋,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越小、塑性性能越差。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 对钢筋进行冷加工的目的是(A)。
A. 提高屈服强度B. 增加钢材的塑性C. 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D. 调直、除锈2. 下列哪种状态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C)A. 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B. 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C.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D. 构件丧失稳定3.为了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的耐久性,构件裂缝的控制等级有(C)级。
A. 10个B. 5个C. 3个D. 2个4. 当适筋梁的受拉钢筋屈服时,梁正截面的承载能力(B)。
A. 达到最大值B. 接近最大值C. 离最大值还有较大一段距离D. 开始下降5.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C)。
A. 当外部荷载大时,其粘结强度大B. 当钢筋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长时,其粘结强度大C.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时,其粘结强度大 D.钢筋级别低时,其粘结强度大6.按第一类T形截面梁进行设计时,其判别式应为(B)。
7.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相比,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为(A)。
A.提高钢筋等级效果大 B. 提高混凝土等级效果大C. 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是等效的D. 均无提高8. 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且均属脆性破坏,相比之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B)。
A. 斜压破坏B. 剪压破坏C. 斜拉破坏D. 剪弯破坏9. 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C)A. 纵筋的销栓力B. 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C. 混凝土与受拉钢筋形成的拱D. 不能确定10. 大小偏压破坏的主要区别是(D)。
A. 偏心距的大小B. 受压一侧砼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C. 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D. 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11. 在设计双筋梁、大偏压和大偏拉构件时,要求的条件是为了(B)。
A. 防止受压钢筋压屈B.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设计屈服强度C. 避免D. 保证受拉钢筋屈服12. 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目的是(B)。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1、1.工程结构的可靠指标β与失效概率Pf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A、β愈大,Pf愈大B、β与Pf呈反比关系C、β与Pf呈正比关系D、β与Pf 存在一一对应关系,β愈大,Pf愈小答案: D2、2.对于无腹筋梁,当剪跨比1<λ<3时,常发生()破坏。
A、斜压B、弯曲C、斜拉D、剪压答案: D3、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中,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A、短边中点B、不确定C、角部D、长边中点答案: D4、4.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承载力B、对构件进行检验C、提高构件破坏的延性D、避免裂缝或在使用阶段减少裂缝宽,发挥高强材料的作用答案: D5、5.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B、增大构件截面高度C、增加钢筋配筋量D、改变截面形状答案: B6、6.偏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A、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B、随着轴向力的减少而增加C、小偏受压时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D、大偏受压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答案: D7、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20B、 C30C、 C35D、 C40答案: B8、8.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破坏的剪压区多发生在()。
A、弯矩最大截面B、剪力最大截面C、剪力较大,弯矩较小截面D、弯矩和剪力都较大截面答案: D9、9.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确定。
A、B、C、D、答案: B10、10.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三跨中出现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A、 2、4跨B、 1、2、5跨C、 1、2、4跨D、 1、3、5跨答案: D11、11.荷载代表值有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其中()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A、组合值B、准永久值C、标准值D、频遇值答案: C12、12.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答案: C13、13.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考试自用)

一、概念选择题(均为单选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总共40分)1.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抗压强度设计值f c=50MP a;B.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50MP a;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50MP a;D.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50MP a。
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150 mm×150 mm×150 mm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按:( B ) A.平均值μf cu确定;B.μf cu-1.645σ确定;C.μf cu-2σ确定;D.μf cu-σ确定。
3.减少混凝土徐变可采用的措施有:( B )A.增加水泥用量; B 蒸汽养护混凝土; C 提早混凝土的加荷龄期; D 增加水用量。
4.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说法是:( A )(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A.(1)、(3)、(5);B.(1)、(4);C.(1)~(5);D.(1)、(5)。
5.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D )A.取极限强度的20 %;B.取应变为0.002 时的应力;C.取应变为0.2 时的应力;D.取残余应变为0.002 时的应力。
6.检验软钢性能的指标有:( A )(1)屈服强度(2)抗拉强度(3)伸长率(4)冷弯性能A.(1)~(4);B.(1)~(3);C.(2)~(3);D.(2)~(4)。
7.对于热轧钢筋(如HRB335),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B )A.弹性极限强度;B.屈服极限强度;C.极限抗拉强度;D.断裂强度。
8.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D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C.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9.关于设计值和标准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B.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C.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D.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 算 题1. 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长24m ,截面尺寸为250×16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螺旋肋钢丝为10φH9,,先张法施工,在100m 台座上张拉,端头采用镦头锚具固定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并考虑蒸养时台座与预应力筋之间的温差C t ︒=∆20,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的80%时放松预应力筋(题图10—1)。
试计算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题图10—12. 试对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杆锚具的局部受压验算(题图10—2)。
已知混凝土强度等级C60,预应力钢筋采用刻痕钢丝,钢筋用7φⅠ5二束,张拉控制应力ptk con f 75.0=σ。
用OVM 型夹具式锚具进行锚固,锚具直径为100mm ,锚具下垫板厚度20mm ,端部横向钢筋采用4片φ8焊接网片,网片间距为50mm 。
题图10—2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题参考答案1. 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长24m ,截面尺寸为250×16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螺旋肋钢丝为10φH9,,先张法施工,在100m 台座上张拉,端头采用镦头锚具固定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并考虑蒸养时台座与预应力筋之间的温差C t ︒=∆20,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的80%时放松预应力筋(题图10—1)。
试计算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题图10—1解:计算各项预应力损失:①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已知台座长为100m ,设有一块垫板,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为2mm 。
则由下式计算损失Mpa E l a p l 1.41005.2101002531=⨯⨯⨯==σ ②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由于先张法直线张拉,无特殊转折,因此无此项损失。
③预应力钢筋与承受拉力设备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温差为20℃,由下面公式计算损失Mpa t t E p l 4020223=⨯=∆=∆=ασ④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因为ptk ptk con ptk f f f 8.075.07.0≤=<σ;低松弛;所以Mpaf f f f ptkptk ptk con ptk con l 2.4175.0575.075.02.0575.02.04=⨯⨯⎪⎪⎭⎫ ⎝⎛-⨯=⎪⎪⎭⎫ ⎝⎛-=σσσ 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该项损失为第二批损失。
因为69.5106.31005.245=⨯⨯==c pEE E pα %7.014.3369.54000014.3310220=⨯⨯+⨯⨯=+=A A A spρMpa l l l l 3.852.41401.4431=++=++=I σσσσ()()Mpa A A A A pE s E c pl con pc p s 77.014.3969.54000014.393.855.1177=⨯⨯+⨯⨯-=++-=I αασσσ则M p a fcupcl 78.44%7.0151608.077.028*********45'5=⨯+⨯⨯+=++=ρσσ2. 试对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杆锚具的局部受压验算(题图10—2)。
已知混凝土强度等级C60,预应力钢筋采用刻痕钢丝,钢筋用7φⅠ5二束,张拉控制应力ptk con f 75.0=σ。
用OVM 型夹具式锚具进行锚固,锚具直径为100mm ,锚具下垫板厚度20mm ,端部横向钢筋采用4片φ8焊接网片,网片间距为50mm 。
题图10—2 解:1.端部受压区截面尺寸验算OVM 锚具的直径为100mm ,垫板厚为20mm 。
局部受压面积可按压力从锚具边缘在垫板中沿45°扩散的面积计算;在计算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时,可近似按所围矩形计算代替两个圆面积()230800202100220mm A l =⨯+⨯=锚具下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257200602140220mm A b =⨯+⨯=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22ln 26875504230800mm A =⨯⨯-=π36.13080057200===l b l A A β 当Mpa f cuk 60=时,按直线内插法得933.0=c β,按式10—21kN A F p con l 2.3888.274157075.02.12.1=⨯⨯⨯==σkN A f c l c 1266268755.2736.1933.035.135.1ln =⨯⨯⨯⨯=<ββ满足要求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间接钢筋采用4片φ8方格焊接网片(HPB235),见图10—20(b ),间距为s ,网片尺寸见图10—20(d )。
223080062500250250mm A mm A l cor =>=⨯=425.13080062500===l cor cor A A β 间接钢筋的体积配筋率032.050625002503.5042503.504222111=⨯⨯⨯+⨯⨯=+=s A l A n l A n cor s s v ρ当Mpa f cuk 60=时,按直线内插法得925.0=α,按式(10—23)计算()()kNF kN A f f l y cor v c lc2.3885.129626875210425.1032.0925.025.27322.1933.09.029.0ln=>=⨯⨯⨯⨯⨯+⨯⨯⨯=+βαρββ满足要求。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判 断 题1.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方法称为先张法。
(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 )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后可以取下重复使用的称为锚具。
( ) 4.con σ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是越大越好。
( )5.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与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有关,张拉控制应力越大,松弛越小;( )6.混凝土预压前发生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一批预应力损失组合。
( ) 7.张拉控制应力只与张拉方法由关系;(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判 断 题1. 对; 2. 对; 3. 错; 4. 错; 5. 错; 6. 对; 7. 错;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问 答 题1.何为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2.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有较高的强度? 3.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略高于后张法? 4.预应力损失包括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5.预应力损失值为什么要分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先张法和后张法各项预应力损失是怎样组合的?6.试述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荷载作用阶段各自的应力变化过程及相应应力值的计算公式。
7.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计算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时,为什么先张法构件用0A ,而后张法用n A ?荷载作用阶段时都采用0A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0A 、n A 如何计算?8.如采用相同的控制应力con σ,相同的预应力损失值,当加载至混凝土预压应力pc σ为零时,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p σ是否相同,哪个大? 9.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为什么钢筋的应力sp p k sk A A N N +-=0σ?10.什么是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tr l ?为什么要分析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如何计算?1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控制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并需在锚具处配置间接钢筋?在确定l β时,为什么b A 和l A 不扣除孔道面积?局部验算和预应力作用下的轴压验算有何不同?12.对受弯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后,是否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什么?1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是否相同?1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抗裂度验算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较,有何区别?15.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是如何进行计算的?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相比有何异同?1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17.公路预应力桥梁的预应力损失如何估算?与建筑结构预应力梁的预应力损失有何异同?18.《公路桥规》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验算是如何规定的?为何不能取的太高?19. 预应力混凝土的张拉控制应力con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问答题参考答案1.何为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答:①预应力:在结构构件使用前,通过先张法或后张法预先对构件混凝土施加的压应力。
②优点: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刚度及抗渗性,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节约钢材。
③缺点:构件的施工、计算及构造较复杂,且延性较差。
2.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有较高的强度?答:①要求混凝土强度高。
因为先张法构件要求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后张法构件要求具有足够的锚固端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②要求钢筋强度高。
因为张拉控制应力较高,同时考虑到为减小各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3.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略高于后张法?答:①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②因为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张拉钢筋,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控制应力。
放张预应力钢筋后构件产生回缩而引起预应力损失;而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张拉时构件被压缩,张拉设备千斤顶所示的张拉控制应力为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力,所以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略高于后张法。
4.预应力损失包括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答:预应力损失包括:①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可通过选择变形小锚具或增加台座长度、少用垫板等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②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可通过两端张拉或超张拉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③预应力钢筋与承受拉力设备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可通过二次升温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④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可通过超张拉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可通过减小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保证密实性、加强养互等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⑥螺旋式预应力钢筋构件,由于混凝土局部受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为减小该损失可适当增大构件直径。
5.预应力损失值为什么要分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先张法和后张法各项预应力损失是怎样组合的?答:应为六种预应力损失并非同时存在,有的只发生在先张法构件,有的只发生在后张法构件。
此外,有的只发生在混凝土预压前,有的发生在混凝土预压后,所以应将其分为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如下表。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 4321l l l l σσσσ+++21l l σσ+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5l σ654l l l σσσ++6.试述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荷载作用阶段各自的应力变化过程及相应应力值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