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毕业设计51铰链卷圆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铰链座制造与工艺毕业设计

铰链座制造与工艺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4)第一章某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 (5)设计任务书 (5)摘要: (5)绪论 (5)第二章工艺规程的制订 (7)2.1 零件图的分析 (7)2.1.1了解生产条件及结构分析 (7)2.1.2主要表面的分析 (8)2.2工艺过程的设计 (10)2.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0)2.2.2 工序的集散性及热处理的安排 (13)2.2.3制订工艺路线 (14)2.2.4 定位基准的选择 (18)2.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设计 (19)2.3.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19)2.3.2 毛坯的设计 (21)2.4.1 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设备 (25)2.4.2 确定工序尺寸 (27)第三章专用夹具的设计 (28)3.1 研究原始资料 (28)3.1.1 技术要求的分析 (28)3.1.2 毛坯情况 (28)3.1.3 加工中使用的设备及加工余量 (28)3.2定位装置的设计 (30)3.2.1 定位方案及误差的分析 (30)3.2.2定位元件的设计 (32)3.3 夹紧装置的设计 (34)3.3.1 夹紧装置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34)3.3.2 夹紧力的计算 (34)3.3.3 夹紧机构的设计 (37)3.4 夹具体的设计 (39)3.4.1 夹具体的结构设计 (39)3.4.2 夹具体外形尺寸的确定 (40)3.5夹具在车床上的安装 (41)3.6夹具公差配合及技术要求的制订 (41)3.6.1 夹具公差配合的制定 (41)3.6.2夹具技术要求的确定 (42)结论 (43)参考文献 (44)某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摘要:在机械工业中,产品由于在质量、效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构造特点一般表现为形状复杂、壁薄、刚度低、技术要求高等。

因此,对它的制造与工艺就显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严格性。

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某机型铰链座的制造与工艺,详细地介绍了该产品的整个加工方案的拟订过程,并针对其中某道工序所需的专用夹具进行了设计。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精品模板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精品模板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门锁垫片复合模系部专业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本文介绍了门锁垫片冲压模工作零件设计与加工的全过程。

首先对制件进行分析、冲压工艺分析以及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计算工作零件的工艺参数、搭边值等,确定了该冲压模的工作零件的结构形式以及加工工艺流程。

并对所设计的工作零件进行了分析说明。

采用UG软件绘制了冲压模具工作零件的三维图和CAXA软件绘制的非标准零件图,并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加工出工作零件.关键词:工作零件;冲压模;三维造型目录1绪论.......................................................................................................................................................... - 1 -2冲压件工艺分析 .................................................................................................................................... - 2 -2.1零件结构 ........................................................................................................................................... - 2 -2.2尺寸精度 ........................................................................................................................................... - 2 -2。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篇一: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论文】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塑料仪表盖模具设计姓名:夏祖华学号:200732107009班级:mg30707指导老师:叶久新教授湖南2长沙201025前言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

的确,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最基础和最具有源头意义的一环,无论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孕育而来。

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部分,模具对产品质量、效益的决定作用会在工业流程的洪波中成倍放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因此,要说模具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半点都不夸张。

二十多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猛,至近几年尤显疾劲。

“十五”期间,模具业年均增速达20%。

2005年,中国模具市场容量已近80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据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更将达到1200亿元。

如此惊人的宏大体量带来了灿烂机遇,与之对应的前提是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必须大幅提升。

当前,国内模具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而一些高精密、高质量的模具制品仍依赖进口。

对于行业来讲,提升技术含量,走向高端,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同时,国际模具界巧妙借力于it技术,以网络提升效率、优化服务,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效仿的方向。

对于从业者来说,模具业一直存在且不断扩大的人力资源缺口也是个人前景的莫大机遇。

但细分来讲,人力缺口同样以兼具国际眼光与实战经验的高端人才为主,而普通设计人员并不缺乏,因此要大力发展被称为“百业之母”的模具行业,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有着更高的水平。

目录一塑料课程设计.............................................................................1 二塑件成型的工艺性分析..................................... . . . 2 1.塑件的分析......................................... . . . 2 2.abs的质量分析...................................... . . .2 3.abs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 . . . 2 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 . .3 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 3 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3 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 4 四注射系统的设计.............................................. . . .6 1.主流道的设计................................................ ..7 2.分流道的设计................................................. . 7 3.浇口的设计.................................................. . 9 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 9 5.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10 五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 10 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0 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10 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0 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块厚度的计算.............................................10 六模架的确定及校核.............................................. .11 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2 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12 七排气槽的设计................................................ .. 12 八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 13 1.推出方式的确定............................................... 13 2.脱模力的计算. (13)3.校核推出机构作用在塑件上的单位压力........................... 13 九冷却系统的设计(冷却介质)................................ . . . 13 1.冷却介质.................................................... 13 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13 3.凹模嵌件和型芯冷却水道的设计................................ 14 十导向也定位结构的设计...................................... . . .15 十一总装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 ..15 十二参考文献................................................... . 15 十三设计小结................................................... . 16一塑料课程设计本设计记为一塑料圆盖,如图1所示,生产为大批量,塑件公差按模具设计要求进行转换。

铰链支座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

铰链支座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

!"
《模具工业》 !""#$ %& $ ! 总 !’(
图 # 模具结构 )$ 圆形凸模 )"$ 压边凸模 螺塞 销 !$ 一字形凸模 ))$ 圆柱销 !"$ 圆柱销 *$ 圆柱销 #$ 圆柱销 )*$ 矩形凸模 !!$ 导正销 +$ 螺塞 ($ 弯曲凸模 ’$ 螺钉 ,$ 压包凸模 -$ 模柄 ),$ )!$ 圆柱销 )#$ 圆柱销 !*$ 弹簧 #"$ 卸料块 )+$ . 形凸模 !#$ 上垫板 #)$ 弹簧 )( !""#$ %& $ ! 总 !’(
)* 弯曲工位的凹模必须设计较大的避让孔,大大降低 了凹模强度,因此决定采用横排排列。对于制件载 体的连接形式, 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 可采用图 ! 所 示的无桥、 无载体排样方案。其设计思路是: 依靠制 件本身作为载体和桥,最后两步分离制件。此设计 的优点是节约材料, 经计算, 材料利用率达 (", , 但 缺点是冲制件圆角的星形凸模很小, 且带尖角, 极易 损坏, 另外, 最后分离制件时必须采用单侧冲切, 侧 向力很大, 导致模具寿命不高。 综上所述, 在克服图 ! 排样方案缺点的基础上, 设计了如图 + 所示的无载体全桥连接的排样方案, 避免了带尖角的小孔冲裁和最后一步的单侧冲切, 大大减小了侧向力, 提高了模具寿命。
图 ) 铰链支座
图 + 所示排样方案包括冲裁、 弯曲、 压印、 冷镦
图 ! 无桥、 无载体排样图
图 + 无载体全桥连接排样图
等工序,工序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应先完成带有材料 流动的成形工序,以避免因材料流动导致排样变 形, 故先进行压印、 冷镦、 弯曲等工序, 再进行冲裁 工序。为使材料很好定位,还安排了条料侧刃和冲 导正销孔工位,具体工位如下:!冲侧刃和导正销 孔; "压印; #冲 - 形; $切废料; %冷镦; &压包切 边;’弯曲;(冲圆孔、一字孔、. 型孔;)冲十字 孔。 + 级进模总体结构 铰链支座级进模结构如图 # 所示,其中凸模与 固定板为双面过盈配合,过盈量为 "$ "! / "$ "#00, 凸 模 与 卸 料 板 为 双 面 间 隙 配 合 , 间 隙 为 "$ "( /

模具设计铰链卷圆成型模(二)

模具设计铰链卷圆成型模(二)

模具设计铰链卷圆成型模(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模具设计铰链卷圆成型模(二)的文档。

铰链卷圆成型模是用于制造铰链的模具,它的设计对于铰链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展开阐述铰链卷圆成型模的设计要点。

一、材料选择1. 耐磨性:模具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以确保模具能够长时间使用并保持一致的成型效果。

2. 抗热性:由于成型过程会产生高温,模具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抗热性,以避免变形和热裂纹的发生。

3. 导热性:模具材料的导热性会影响成型效果和生产效率,应选择导热性好的材料来提高散热效果。

二、结构设计1. 模具结构:根据铰链的形状和尺寸,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以便于成型和模具的拆卸。

2. 成型部位设计:成型部位应设计成能够保证铰链的精度和质量,并降低模具磨损的部分。

3. 注塑系统设计:合理布局注塑系统,确保熔融塑料能够均匀地流入模具腔体,避免产生缺陷。

三、表面处理1. 光洁度要求:铰链作为机械零件,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应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如抛光、电镀等。

2. 防腐处理:为了防止模具生锈,应进行防腐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镀锌、涂层等。

3. 摩擦减小:通过适当的表面处理,能够减小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四、尺寸精度控制1. 模具精度: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尺寸精度,通过精细的加工和检测手段,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达到要求。

2. 成型精度:模具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铰链的质量,通过优化模具结构、注塑工艺等,提高成型精度。

3. 检测手段:尺寸精度的控制需要依赖有效的检测手段,如三坐标测量、X光检测等。

五、模具寿命与维护1. 维护保养: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清洁模具表面,加油润滑,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2. 寿命预测:通过对模具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预测模具的使用寿命,制定合理的更换计划。

3. 延长寿命:采取合理的使用和保养方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

总结:铰链卷圆成型模的设计应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表面处理、尺寸精度控制和模具寿命与维护。

毕业设计(论文)-轮毂模具的设计(全套图纸)【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轮毂模具的设计(全套图纸)【范本模板】

目录目录 (1)绪论 (2)正文 (3)第一章序 (3)1。

1 (3)1。

2 (3)1.3 (3)1。

4 (3)1.5 (3)1.6 (5)1.7 (6)1.8 (6)1。

9 (6)1。

10 (6)1。

11 (7)第二章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7)2。

1 (7)2。

2 (7)第三章模具的发展趋势 (7)3。

1 (8)3.2 (8)3。

3 (8)3。

4 (8)3.5 (8)第四章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式 (8)4。

1 (8)4.2 (8)4。

3 (9)4.4 (9)第五章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 (9)第六章模具的设计流程 (9)第七章模设计前的准备 (10)第八章模具设计 (11)8。

1 (11)8。

2 (12)8。

3 (12)8.4 (12)8.5 (13)8。

6 (13)8.7 (13)8.8 (14)8.9 (15)8.10 (17)第九章客户认证 (18)第十章部品图设计 (18)第十一章模具的热处理 (18)第十二章模具组力 (19)第十三章制品试制 (19)第十四章试制品检查 (19)第十五章交货 (19)第十六章制品可能出现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19)16。

1 (19)16。

2 (19)16。

3 (19)16。

4 (20)16.5 (20)第十七章模具的安全措施 (20)第十八章采用铝合金制造轮毂的优点 (21)18。

1 (21)18。

2 (21)18。

3 (21)18.4 (21)18。

5 (21)18。

6 (21)结论 (22)谢辞 (22)参考文献 (23)绪论大学四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四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模具.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模板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模板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班级:08模具2班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唐胜日期:2010年6月20日目录(例)一、零件图 (2)二、工序分析 (3)三、方案分析 (3)四、方案选择 (4)五、设计计算 (4)(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2)冲压力的计算(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5)卸料橡胶的设计五、模具总体设计 (7)(1)模具类型的选择级进模(2)定位方式的选择(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4)导向方式的选择六、主要零部件设计 (8)(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2)定位零件的设计(3)导料板的设计(4)卸料部件的设计(5)模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七、冲压设备的选定 (13)八、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14)九、模具的装配 (15)十、参考资料 (16)附:毕业设计任务书1份成绩评定表1份引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如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汽车等产品都要依靠模具。

模具种类繁多,加工模具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锻造模、热锻模、冷锻模、金属挤压模、其它造模、压力铸造模、低压铸造模、失蜡铸造模、翻金属模、粉末冶金模、冲模等。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选择的是手柄冲压模具的设计,冲压模具主要是将板料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加工方法。

因为模具的生产主要是大批量的生产,不但要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

我们不仅要考虑要使做出的零件能满足工作要求,还要保证它的使用寿命。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必须完成的设计任务,通过这次的设计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怎样才能把所学的东西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冲压模方面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

本毕业设计是手柄冲压模具设计,该部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进行冷冲压。

铰链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外概论

铰链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外概论

铰链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摘要模具作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艺装备。

随着我国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设计铰链的尺寸、材料等要求,首先分析铰链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即该铰链需要落料-冲孔复合模和弯曲模完成。

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方式。

计算冲裁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和选用零部件。

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顶件装置、冲压设备、模架、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或选择。

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最终完成模具设计。

关键词:铰链,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HINGE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AND MOULD DESIGNABSTRACAs a kind of efficient production tool, mould is a very important craft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y, stamping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ccording to the size, materials of the product, the first part is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the hinge, so the program of blanking process and mould structure has been confirmed. As a result, blanking-punching compound mould and bending mould are used to produce the hinge. Then based on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the stock layout design can be ensured. It is needed to carry on the blanking force and the center of pressure comput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the press can be selected. Calculating the cutting edge size and tolerance, then design and choose the parts of mould. During the structure design, it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punch, die, punch and 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ejecting devices, mold, pressing equipment, fasteners and so on. Then draw the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s of parts, finally the design has been completed.KEY WORDS: Hinge,mould design,blanking-punching,compound die目录前言 (1)第1章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2)1.1 零件分析 (2)1.1.1 零件简图 (2)1.1.2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1.1.3 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 (2)第2章落料冲孔复合模 (4)2.1 工件展开图的尺寸计算 (4)2.2 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5)2.2.1 排样设计 (5)2.2.2 排样计算 (6)2.3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6)2.4工作力的计算 (8)2.5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9)2.5.1 落料部分凸凹模尺寸计算 (9)2.5.2 冲孔部分凸凹模尺寸计算 (11)第3章模具结构设计 (12)3.1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形式 (12)3.2 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 (12)3.3冲孔凸模的结构设计 (13)3.4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4)3.5 定位装置的选择 (15)3.6 顶件及卸料装置的选择 (15)3.7 模架的选择 (17)3.8模柄选择 (18)3.9 打板的设计 (19)3.10螺钉和销的选用 (19)3.11退料板设计 (19)3.12固定板设计 (20)3.11垫板设计 (22)第4章总装配图及压力机的选取 (24)4.1 总装配图 (24)4.2 压力机的选取 (24)第5章模具的技术条件 (26)5.1 表面粗糙度及标准 (26)5.2 加工精度 (26)5.2.1 形位公差 (26)5.2.2 配合要求 (26)结论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外文资料翻译 (31)前言随着工业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模的地位日益重要模具作为提高生产率,减少材料和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各工业部门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冲压工艺设计1.1 冲压工艺分析1.1.1零件分析该零件用于电信设备的固定或连接,零件材料为SS400,属于软刚,冲压性能较好,适合冲裁、拉伸、弯曲等,工件结构较简单,普通的冲裁.弯曲.拉伸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该零件一般为中批量生产,故生产时需考虑其经济性。

1.1.2根据零件形状、尺寸、精度和材料进行工艺分析1.冲裁工艺分析(1)该零件形状简单,没有悬臂及狭槽,外型转角为R5圆角,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6.1,最小圆角半径R应≥0.25t=0.625,零件圆角完全满足要求;(2)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6.2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为d ≥2.5mm,该零件最小冲孔尺寸dmin=4.2mm,故符合冲裁要求;(3)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6.4,最小孔间距Lmin=2t=5mm,该零件中最小孔间距为70mm,L≥Lmin,故该零件孔间距满足要求;(4)该零件的最小壁厚C=3.8mm,t=2.5mm,满足C>t,因此模具强度和零件质量符合要求。

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图2.6.3中公式C≥R+0.5t,则R+0.5t=5+0.5×2.5=6.25mm, 该零件中lmin=2.73mm,6.25mm>2.73mm,则不满足l>R+0.5t,不满足最小孔壁要求,因此工件需先冲孔后弯曲,或在先弯曲再冲孔时考虑冲孔方向应在凸缘底部。

(5)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6.5得:当材料厚度t=2.5mm时,冲裁件的外形与内孔尺寸公差为0.400.20mm,查表2.6.6得:冲裁件孔中心距的公差为 0.25mm,零件上冲裁件孔中心距为70mm,是自由公差,精度一般为IT14级,则该工件的冲裁精度完全满足要求;2.弯曲工艺性分析(1)弯曲件的最大弯曲圆角半径可以不加限制,只要措施适当控制其回弹量即可,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3.1 当弯曲线与板料轧纹方向垂直时Rmin=0.6×2.5=1.5mm;当弯曲线与板料轧纹方向水平时Rmin=1.2×2.5=3mm;而R=5≥Rmin 故满足要求。

(2)由后面尺寸展开计算可知直边L2=18.42mm,即H=L2=18.42mm>2t=2×2.5=5mm,故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也满足要求。

(3)孔边至弯曲半径中心的距离L ,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图3.3.14知,L≥2t ,而L=26.44-9-8.5-4.2=4.74≤2t=2×2.5=5mm。

故不能满足要求,应先弯曲后冲孔。

但尺寸相差不大,且考虑该八字形孔是固定螺栓让孔,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不是很高,允许有少量的变形,如果重新做模具其成本大大增加,所以综合考虑仍然采用冲孔落料复合模。

3.材料分析注:a.拉伸试验取横向试样;屈服现象不明显,采用Rpa2;对拉伸试验取Lo=50mm ,b=25mm 的试样,即为GB/T228中P14试样。

b.弯曲试验取横向试样。

冲裁试验时试验宽度为35mm 。

c.冲击试验取纵向试样,冲击试验仅适用于厚度不小于12.0mm 的产品。

d.WEL-TENS90RE 的拉伸试样取Lo=50mm ,b=25mm 。

1.2.3 确定各工序件形状和尺寸1.落料及冲孔(2-Φ8.4±0.2) (1)计算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 该零件圆角半径R=5mm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R =5>0.5t=0.5×0.25=1.25mm根据公式:°+×=180)(xt r L πα,因25.25==t r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表3.3.3,得x=0.38,所以mm L 67.4180)5.238.05(π453=°×+×°=,又因为r / t=4.25/2.5 =1.7查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3.5,知道K =0.61则卷圆部分mmxt r L 24.30180)5.261.025.4()-15π(315180)(πα4=°×+×°°=°+×=mm --L 44.2611.345.10401== mm -L 42.1811.378.1475.62=+=可得L 1=26.44mm L 2=18.42mm所以毛坯展开尺寸为L=L1+L2+L3+L4=26.44+18.42+4.67+30.24=79.77mm 因零件弯曲成形时受材料伸长趋势影响故取L=79.8mm 。

(2)排样图确定排样时的搭边值和计算条料宽度 a)搭边值的确定:查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5.2因工件材料t=2.5mm 且为矩形工件 L >50mm,a 1=2.5mm,a=2.8mm b)条料宽度的确定:δ、c 查表2.5.3知 δ=0.8 c=0.4此处为无侧压装置则0δ]δ[-c a D B +++=)(=08.0]4.0)8.03(28.79[-+++=mm -08.08.87,取mm B - -2.0188=。

按制件在材料上的排列来看排样方案取为直排较好,详见排样图;(3)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85885.7944.269009.13)9063(21632.39%100η=××+×++×=××=B A S2.冲孔(Φ10.4)3.预弯由展开尺寸的计算,可知L 1=26.44mm ,L 2=19.42mm ,L 3=4.67mm设L 5(225°圆弧长),查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3.5知道 k=0.61mmkt R L L L L 2.722251805.261.025.4π67.442.1944.26α180π321=°×°×++++=×°++++=)()(预弯4.卷圆mm L L L L 53.4967.442.1844.26321=++=++=卷圆1.2.4 初选压力机1)复合模冲孔落料冲裁力计算 该零件材料为SS400,根据材料分析中可知:MPa 510~400σb = 取MPa b 450σ=落料 N Lt F b 897754505.28.79σ=××== 查书《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表2-20知卸k =0.04 卸F =N K F 359104.089775=×=×卸F 落料=89775+3591=93366冲Φ8.4孔 N Lt F b 296734505.24.8πσ=×××==查书《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表2-20知推k =0.04 推F =N K nF 52.712104.0296736=××=×推N F 52.3679452.712129673=+=冲孔N F F F 52.13016052.3679493366∑=+=+=冲孔落料 故初选压力机 J23-16 2)冲Φ10.4孔N Lt F b 367384505.24.10πσ=×××==查书《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表2-20知推k =0.04 推F =N K nF 12.881704.0367386=××=×推N F 12.4555512.881736738=+=∑ 故初选压力机 J23-10 3)预弯按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计算查书《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表3.3.6知 q=40~60 MPa 取q=60 MPa A ≤6.25×63=393.75(弯曲件被校正部分的投影面积)校F =q×A=60×393.75=23625N故初选压力机 J23-10 4)卷圆按自由弯曲时的V 形弯曲件弯曲力计算 查书《冲压模具设计指导》(3.3.14)知k=1.3自F =t r kbt b +σ6.02=5.225.44505.2633.16.02+××××=20475N式中b 为弯曲件的宽度(mm );t 为弯曲件的厚度(mm );r 为内圆弯曲半径(mm );b σ为弯曲件的抗拉强度(MPa );K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3。

所以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初选压力机 J23-6.3。

5)弯曲按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计算查书《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表3.3.6知 q=40~60 MPa取q=60MPa A≤4.36×63=274.68N(弯曲件被校正部分的投影面积)F=q×A=60×274.68=16480.8N校故初选压力机 J23-101.2.5编制冲压工艺过程卡详见: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2.1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本模具为卷圆工序模,模架为后侧导柱模架,详细请见模具装配图。

2.2 模具设计计算2.2.1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确定压力中心的位置本模具为卷圆模,压力中心为卷圆部分的圆心。

2.2.2 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凸模)下模板:210×280×45 mm 上模板210×280×35 mm凸模固定板 140×100×20 mm 上垫板 140×100×10 mm凸模尺寸:80×30×85 mm凹模镶块A:100×20×95 mm凹模镶块B:100×50×952 mm2.2.3 计算模具闭合高度模具闭合高度=35+45+10+85+48.5=226.25 mm2.2.4 校核压力机(1)校核模具闭合高度模具闭合高度为Hm=35+45+10+85+48.5=226.25 mm初选压力机Hmax=150mm Hmin=115mm150-5=145mm 115+10=125mm175mm>165mm 130mm<165mm因此,满足 Hmax-5mm<Hm>Hmin+10mm,所以不满足闭合高度要求,故需重新选择压力机。

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以及符合Hmax-5mm >Hm<Hmin+10mm的要求,选择压力机JD21-100。

(2)校核公称压力Fg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附录A得所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Fg=1000KNF自=20.475KN F自〈Fg所以公称压力Fg满足要求。

(3)校核滑块行程卷圆长度为30.24mm查J11-100的开式双柱固定台压力机的滑块行程为10-120mm满足“滑块行程大于预弯高度的2~2.5倍”,所以滑块行程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