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管理与成本会计》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会计职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点归纳

会计职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点归纳

会计职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点归纳一、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目的成本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计量、分析和报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会计学科。

它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各级经营管理者在企业决策中有关成本、利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二、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1. 计算成本的方法(1)费用直接法:将费用直接计入成本,适用于费用确定难度较小的场景。

(2)制造成本法:将制造成本计算好后加上辅助生产费用,适用于制造企业、加工企业等。

(3)生产成本法:将制造费用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适用于生产企业。

2. 成本核算的方法(1)作业成本核算法:通过作业卡片将产品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作业上。

(2)批量成本核算法:将某一个周期内产生的一批产品的间接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上。

(3)标准成本核算法:将企业在产品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来,用于成本控制。

三、成本会计的要素和对象1. 成本会计要素(1)原材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并转变成产品的物质。

(2)直接人工: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

(3)制造费用:指生产过程中间接参与产品制造而产生的费用。

(4)销售费用:指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

(5)管理费用:指为企业管理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6)财务费用:指企业为融资或投资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2. 成本会计对象(1)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成本对象:指在成本核算中需要进行成本分配和成本计算的对象。

四、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目的管理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决策和评价的会计学科。

它的基本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内部运行状况、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等信息,以便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五、管理会计的分类1. 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是以成本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评价等内容。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成本会计是指对企业运作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系统记录、分析和控制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

它帮助企业有效管理成本,同时提供决策参考。

下面将对成本会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成本的分类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被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工资等。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间接材料、间接工资等。

根据归集方式,成本还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是会随着产品或服务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工资等。

固定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二、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的核算方法有两种,即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而间接成本法则是通过将间接成本归集到成本池中,再按一定的分配基数进行间接成本的分配。

对于间接成本核算,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拟制辅助生产成本中心,并通过成本分配率的计算将成本转移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上。

三、成本与决策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成本会计为企业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通过掌握产品的成本构成,企业能够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既保证了企业盈利,又满足了市场需求。

四、成本与绩效评估成本会计不仅提供了对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还可以用于绩效评估。

通过对成本的追踪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绩效,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

通过比较成本和成本所带来的效益,可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企业提供改进经营的方向。

五、成本与预算成本会计与预算编制密切相关。

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和分析,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预算编制时,需要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预算,形成全面的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和资源,并在经营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

同时,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可以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管理与成本会计复习要点

管理与成本会计复习要点

16.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成本形态具有P178 17.混合成本分解的常见方法P178 18.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法具有的特征P172 19.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包括P193 20.全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包括P189 2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P223 22.在目标利润分析中,影响企业利润变动的因素有P245 23.决定保本点大小的因素P226 24.在预测中,影响销售量的外部因素P265-266 25.成本预测的方法有P278-283 26.在决策中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P302 27.在决策中无需考虑的无关成本P303 28.不考虑货币实践价值的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P344-346 29.现时经济生活中常用的年金问题有P337 30.成本差异的分类P429-437
四、简答题(4小题,每题7分)
1.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的内容 20 2.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差异 25 3.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26 4.制造费用的分配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49 5.什么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有什么特点? 84 6.什么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平行结转分步法?它有何特点? 111 7.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法?其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 222 8.预测分析的基本原则 262 9.预测分析运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63 10.简述决策的一般程序。294 1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按照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335 12.什么是投资项目引起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有何作用 340、343 13.什么是全面预算?编制全面预算有何作用? ( 全面预算对企业经营的作用) 392393 14.简述标准成本法及其作用 423 15.什么是责任中心?设置责任中心的原则是什么? 455
管理与成本会计复习要点

(word完整版)成本与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word完整版)成本与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生产经营耗费的补偿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4、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成本会计的职能 具有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完善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完善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完善内部结算制度、 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费用的分类按经济内容分: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社会保险及其他工资性支出、设备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动方面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和计入损益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按成本与业务(即成本性态)的关系分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归集辅助生产耗用的各种要素费用,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人工费和修理费用等.(2)跨期费用的归集,主要有生产产品的专用工具费用的摊销以及报纸杂志订阅费用的摊销等。

(3)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服务费用的相互结转。

(4)多品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原则1、谁受益谁负担2、分配方法力求简便、合理、易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直接分配法:即直接将辅助生产明细账归集的费用(待分配费用)按其对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提供的数量进行分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其一般计算公式为:采用直接分配法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是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中进行分配,所以计算工作简便.但由于不能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关系,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

成本会计重要知识点

成本会计重要知识点

成本会计重要知识点成本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类费用的计量、核算、分析和控制。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了解成本会计的重要知识点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为获取产品和服务所支出的资金或货币等资源的价值。

根据成本的属性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等。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而固定成本则是不随产量变动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

可控成本是指企业可以通过管理措施来控制和影响的成本,而不可控成本则是不能通过企业的管理措施来直接控制的,如通胀率变化所带来的成本上升。

二、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的核算是指计算和归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费用的过程。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等。

作业成本法是按照每个作业或产品的特点,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具体分摊到各个成本对象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一批量较少、多样化和订单式的产品。

加权平均法是根据历史成本数据和产量数据对各个成本元素进行平均计算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大、单一产品和连续生产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作为产品的主要成本,而将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作为产品的附加成本,从而计算产品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直接成本占比较大和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的企业。

三、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成本的变化和波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常用的成本分析和控制方法包括差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绩效评价等。

差异分析是指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成本与管理会计基础记忆点

成本与管理会计基础记忆点

关卡6:本钱与治理会计根底考点:本钱会计根底〔一〕本钱会计的概念本钱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求得产品的总本钱和单位本钱而核算全部生产本钱和费用的会计活动。

本钱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产品本钱,是对本钱方案执行的结果进行事后的反映。

(提示)企业生产类型不同、治理要求不同,对产品本钱计算的影响也不同,并将影响甚至决定产品本钱核算对象确实定。

〔二〕本钱会计的计算原理1.产品本钱核算的要求〔1〕做好各项根底工作〔原始记录、制定分配标准、本钱预算等〕〔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为正确计算产品本钱,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①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②本钱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③本期本钱费用和以后期间本钱费用④各种产品本钱费用⑤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本钱上述五方面本钱费用的划分应遵循受益原则,“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上述本钱费用划分的过程,也是产品本钱的计算过程。

〔3〕依据生产特点和治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本钱计算方法产品本钱计算的方法必须依据产品的生产特点、治理要求及工艺过程等予以确定。

目前,企业常用的产品本钱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本钱法等。

〔4〕遵守一致性原则企业产品本钱核算采纳的会计政策和估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在本钱核算中,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要前后一致,使前后各项的本钱资料相互可比。

〔5〕编制产品本钱报表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本钱报表等。

2.产品本钱核算的一般程序产品本钱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本钱核算的要求,逐渐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本钱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过程。

〔1〕依据生产特点和本钱治理的要求,确定本钱核算对象。

〔2〕确定本钱工程。

企业计算产品生产本钱,一般应当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本钱工程。

〔3〕设置有关本钱和费用明细账。

《管理与成本会计》重点简答汇总

《管理与成本会计》重点简答汇总

《治理与本钱会计》重点简答汇总课程代码:045331、本钱核算的根本程序(1)确定本钱核算对象(2)选择适当的本钱计算方法(3)确定本钱工程(4)确定本钱计算期(5)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归集(6)编制产品本钱计算单2、辅助费用的分配方法?(1)直接分配法---适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的情况(2)交互分配法---及时性不好(3)方案本钱分配法---适用方案单位本钱制定得比拟精确的情况(4)代数分配法---适用生产车间较少或电算化企业3、熟悉以下的名词:单步骤生产---又称简单生产,是指在工艺技术上不能间断的生产,或者不能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如发电、铸件、煤气生产等。

多步骤生产---又称复杂生产,是指在工艺上可以间断,由假设干个加工步骤组成的生产。

连续式多步骤生产---是指原材材料要经过假设干个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才能制成产成品的生产。

如造纸、纺织、冶金等。

装配式多步骤生产---是指将各种原材料平行的进行加工,制成产成品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再将零部件装配成产品的生产。

如汽车、电子、机械等大量生产---是指不断地重复制造品种相同的产品的生产,如采掘、酿酒、造纸等成批生产---指按照规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每隔肯定时期重复制造某种产品的生产。

如服装、印刷。

单件生产---是批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性质特别的产品。

如船舶等。

本钱复原---是指将产成品本钱中以综合工程反映的自制半成品本钱,逐渐分解为按原始本钱工程反映的本钱。

4、为正确计算本钱,应正确划分哪几种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是否应计入产品本钱和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企业应建立哪些原始记录?(1)反映材料物资的原始记录(2)反映产品的原始记录(3)反映国有资产的原始记录(4)反映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6、本钱会计的主要内容?(1)本钱的预测和决策;(2)进行目标本钱计算;(3)进行责任本钱核算;(4)实行变动本钱计算法;(5)作业本钱计算法的应用;(6)本钱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成本会计 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 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复习资料成本会计复习资料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领域。

一、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的会计工作。

它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准确计量和记录,形成成本账户,为成本分析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成本分析是指对成本数据进行比较、分类和解释,了解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的原因,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制度和方法,对成本进行监控和调整,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降低。

二、成本会计的方法成本会计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单独生产,它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通过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为定价和决策提供依据。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连续生产,它将成本分配到各个生产过程中,通过计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为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为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成本会计的应用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定价提供依据。

通过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产品的成本,制定合理的售价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

通过对成本的监控和调整,企业可以发现成本偏差和浪费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成本会计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7月《管理与成本会计》复习要点
上篇
第一章
第二节
1、成本的概念。

P9
第二章
第一节
1、工业企业核算的要求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P17(5个方面)
2、定额管理制度的概念。

P21
第三节
1、成本会计的基本程序。

P26(6个程序)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概念。

P26
3、确定成本计算期的概念。

P27
第三章(计算)
第一节
1、例3 ,P41
第三节
1、例5、P51
第四节
1、例6,P55
第四章(计算)
第二节
1、分配费用的方法。

P67(六种)
2、例1,P68
3、例5,P73
第五章
第一节
1、企业的生产按工艺技术的特点划分。

P78
2、企业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

P79
3、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P80
4、表5-1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特点。

P83
5、制造成本的概念。

P83最后一段
第四节
1、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概念。

P99
2、成本还原的概念。

P105
3、分项结转分步法。

P108
4、表5-35 P117-118
下篇
第一章
第二节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P151
2、管理会计的方法。

P159
第二章
第二节
1、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点。

P169
2、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概念以及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P171
3、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概念及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P172
4、变动成本的概念及特点。

P172
5、混合成本的概念。

P177
6、相关范围的概念及对成本性态的影响。

P177
第二节
1、例6,P179
2、散布图法的基本原理。

P180
3、例6,P183 (改可得:b=12*116899-994*1394)/(12*84124-9942) 第三章
第一节
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P187
2、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P191
第二节
1、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P195
第三节
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以及局限性,P203
2、例4,P205
3、全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P208
第四章
1、例4,P231
2、例6,P234
3、例7,P236
第三节
1、例11,1,计算降价后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销售量。

P249
第五章
第二节
1、定量销售预测法包括哪些。

P268
第四节
1、销售百分比法的概念。

P284
2、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取决于哪些因素。

P285
第六章
第二节
1、狭义的差量成本的概念。

P297
2、机会成本的概念。

P298
3、假计成本的概念。

P299
4、现金支出成本的概念。

P299
5、重置成本的概念。

P300
6、相关成本的概念。

P302
第三节
1、例5,P306
第四节
1、例12,P316
第一节
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P335
2、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的概念。

P338 第一段
第二节
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概念。

P344
2、净现值的概念。

P347
3、例10,P347
4、内含报酬率法的概念。

P350
5、外部收益率的概念。

P353
第三节
1、例19 。

P359
第八章
第一节
1、全面预算的概念。

P392
第二节
1、财务预算的概念。

P404
第三节
1、弹性预算的概念。

P409
第四节
1、增量预算法的概念。

P412
2、零基预算法的概念。

P413
第九章
第一节
1、标准成本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P422
第十章
第一节
1、责任会计的概念。

P448
2、责任会计的作用。

P450
3、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

P452
第四节
1、成本中心的业绩考评的基本内容。

P476
2、例5,P478
3、表10-15 计算。

P482
4、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

P486
练习册(计算题)
1、P31,1、3、5
2、P35,1、2、3
3、P39,2
4、P40,3
5、P45,1
6、P53,1、4、5(4、240改成2400;5、1250改成12500)
7、P57,1、2、3、4(1、9800改成98000)
9、P65,1、2
习题集小题目全看,考试不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