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约束管理制度
ICU管理制度

ICU管理制度一、引言ICU(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重要的治疗场所,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文档旨在规范ICU的管理制度,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保证ICU的高效运作和优质服务。
二、ICU管理原则1. 患者安全第一:ICU管理要坚持患者安全至上的原则,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和治疗。
2.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ICU管理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证合规运行。
3. 团队协作:ICU管理要积极促进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实现协同治疗和综合护理。
4. 持续改进:ICU管理要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流程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三、ICU管理制度3.1 人员管理1. 人员配备:ICU需要合理配置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保证24小时全天候服务。
2. 岗位责任: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职责,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培训和考核:ICU人员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时,进行定期考核,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
3.2 资源管理1. 设备和药品管理:ICU要做好设备和药品的采购、存储、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完好可用,药品充足且有效期合规。
2. 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监督和控制ICU的经济支出和收入,防止浪费和滥用。
3.3 患者管理1. 入院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患者的入院登记和评估,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2. 护理管理: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护理服务,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饮食管理、疼痛管理等。
3. 医疗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包括医嘱执行、手术操作、病情记录等。
4. 出院管理: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患者的出院安排和转院安排,确保患者的顺利过渡和继续治疗。
3.4 质量管理1. 质控制度: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和指标,定期评估和监控质量情况。
2.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再次发生。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ICU(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院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负责治疗和监护重症患者。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ICU管理制度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流程。
I. 入院管理1. 患者接收:当患者从急诊科或其他科室转入ICU时,负责接收的医护人员应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患者接收工作。
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核实诊断、评估病情、记录护理相关信息等。
2. 病历文书:患者入住ICU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建立电子病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等重要信息。
所有医护人员都应熟悉并掌握正确的病历记录方法。
II. 医疗操作1. 监护设备操作:ICU内的监护设备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
医护人员应熟悉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医院制定的操作流程正确连接、调试和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2. 药物管理:ICU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量药物治疗,因此药物管理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必须了解药物的使用剂量、途径和注意事项,并遵守给药速度、时间和频次等规定。
3. 病情监测:ICU患者的病情监测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异常状况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检查结果等,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录入患者病历。
III. 护理管理1. 人员配置:ICU护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配置。
负责制定人员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员应确保每个班次都有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并保持沟通和配合的良好状态。
2. 感染控制:ICU是感染控制的重点区域,医护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指南和制度执行消毒操作,包括洗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隔离措施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病情交接:ICU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所以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接要求十分严格。
在交接班时,原班人员应如实向接班人员交代患者病情、特殊需求、治疗计划等重要信息。
IV. 紧急处理1. 紧急事件应急:ICU是处置紧急事件的重要场所,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紧急处理机制。
ICU病房管理制度

九、ICU病房管理制度
ICU病房是危重病人集中之地,这里集中了全院最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为了您的亲人和他人的早日康复,请遵守下列规章制度:
1、ICU病房是一个相对无菌环境,不经病房管理者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2、上午10:00之前是查房和处理医嘱时间,谢绝参观、会客;
3、ICU病房为无陪护病房,非规定时间禁止探视,家属在家属休息室休息;
4、禁止在病房周围使用移动电话和大声喧哗,禁止吸烟;
5、病人送饭时间,早:6:00—7:00,午:12:00—1:00,晚:5:
30—6:30;探视时间:下午3:00—4:30;
6、每个进入ICU病房的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
7、探视家属必须遵守医护人员的规定,不得随意乱动,注意保持
室内卫生,每次每个病人仅限2名探视家属.。
呼吸内科icu工作规章制度

呼吸内科icu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呼吸内科ICU工作秩序,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呼吸内科ICU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呼吸内科ICU的工作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第一,服务至上”。
第四条呼吸内科ICU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ICU的高度警惕和医疗救治能力。
第五条医院将根据呼吸内科ICU的工作特点,设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
第六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必须保守医疗机密,禁止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第九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严禁吸烟、饮酒、涂抹指甲油等行为。
第十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需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救治。
第二章值班制度第十一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分为白班和夜班,均需遵守医院的值班制度。
第十二条值班医生应按时到岗,接替上一班次医生工作,熟悉患者病情,保证医疗工作的连续性。
第十三条值班医生在岗期间,应时刻关注ICU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值班护士应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保证按时巡视患者,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值班期间,应遵守纪律,遵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第十六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值班期间,禁止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必要时需找到替班人员接班。
第十七条值班期间发生意外或急救情况时,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应迅速做出决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呼吸内科ICU医护人员需坚守医德,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呼吸内科ICU医生应遵循临床路径,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第二十条呼吸内科ICU护士应认真执行医嘱,做好患者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
ICU管理制度

ICU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ICU的管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ICU(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
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1.主管医生负责ICU的整体管理,包括协调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监督医疗质量,处理突发事件等。
2.护士长负责协调ICU的护理工作,包括人员调配、护理操作的指导和监督等。
3.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和权限由医院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进行规定。
三、人员配备和培训1.为了确保ICU的正常运转,医院应根据床位数和病情的复杂程度,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2.医院应提供持续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以提高ICU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四、设备和药品管理1.ICU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保证设备完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2.药品管理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五、警报系统和监测设备1.ICU应配备可靠的警报系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
2.监测设备应进行定期校准和检查,并保持灵敏和准确。
六、感染控制和卫生管理1.ICU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洗手、戴手套、穿戴防护服等操作规范。
2.ICU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七、工作流程和记录要求1.ICU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疗操作,确保病历的完整和准确。
八、突发事件处理和应急预案1.ICU应制定突发事件处理和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停电、病人抢救等情况的处理措施。
2.医护人员应定期演练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医疗质量监督和评估1.医疗质量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ICU的质量评估,包括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等。
2.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十、违纪处理和责任追究1.对于违反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按照相应的纪律处分规定进行处理。
ICU约束管理制度

ICU约束管理制度ICU约束管理制度是指在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对患者行为与活动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患者在ICU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和安全保障,同时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自身安全。
一、权限与责任1.ICU医护团队应严格按照ICU约束管理制度执行各项工作。
2.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患者的行为与活动。
3.医生负责制定患者的约束管理计划,包括约束方式、持续时间和评估标准等。
4.护士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护理计划执行约束措施,并且定期评估患者的约束情况。
5.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知识,提高约束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约束管理的原则1.尊重患者的权益和尊严,遵守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2.采取最小限度的约束措施,避免过度约束和不必要的伤害。
3.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健康状况,采用适用的约束方式和器材。
4.不断进行约束的评估和调整,根据患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约束调整。
5.倡导多学科协作,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进行沟通和协商,尽量减少内外因素对患者的约束需求。
三、约束方式及实施要求1.常规约束:适用于患者的不协作行为,包括手术固定带、束身带等。
实施要求:应定期更换和松紧固定带,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2.化学约束:适用于患者的极度不安、暴力行为,需给予镇静药物。
实施要求: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进行适当的监测和评估。
3.机械约束:适用于患者的极度不安或者有自杀倾向的行为。
实施要求: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和不适。
4.环境约束:适用于患者的活动范围限制,如固定在床上或者禁止离开ICU。
实施要求:应定期放松环境约束,提供身体活动和社交交流的机会,避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不适。
四、约束管理的评估与记录1.患者的约束情况应定期评估,包括约束的理由、方式、持续时间和效果等。
重症监护病房(ICU)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管理制度
一、护士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管病房医师给予协助。
二、护士衣着统一规范,严格控制非本室人员的出入。
三、护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四、护士对病人实行24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急救护理措施准确及时。
五、各种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记录完整、整洁。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七、熟悉掌握各项急救操作技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并予以抢救。
八、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九、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保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十、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外借或移出ICU。
十一、及时向家属提供确切病情,并给予支持和安慰,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亲近病人。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以下简称ICU)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ICU是医院内负责重症患者抢救、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病房,其操作规范将严格遵从该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ICU的管理机构由医院设立,负责ICU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第四条ICU设置一名负责人,具备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负责统筹协调ICU的工作,并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
第五条ICU的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师等,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执业资质。
第六条ICU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并确保连续学习和专业本领提升。
第七条ICU应建立健全的人员轮班制度和假期休假制度,确保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合理布置和休息。
ICU应设立科室例会,定期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看法和措施。
第九条ICU应建立健全的纪律教育制度,严格执行ICU的管理规定,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章设备设施第十条ICU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确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第十一条ICU设施应符合卫生、安全和防护要求,包含空气净化系统、消毒设备等。
第十二条ICU应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和修理保养。
第十三条ICU的设备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四条ICU的药品管理应严格依照医院的药品管理制度执行,确保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第四章病房护理第十五条ICU应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确保质量和安全。
ICU应建立健全的护理文化,加强护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十七条ICU的护理人员应具备执业资格,严守职业道德和患者隐私保密规定。
第十八条ICU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订立个性化护理计划,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第十九条ICU的护理记录应规范、准确、完整,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动和护理措施。
第二十条ICU应建立健全的感染防备和掌控制度,包含手卫生、装备消毒、环境清洁等,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黎记弟
什么是约束
国际上没有通用的定义。 美国卫生保健财政管理局 ( Health Care Finance Administration,HCFA) 将身体约束定义为:使用 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 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靠于 患者身体,使其不能轻易 移除,从而限制其自由活 动,防止其碰触自己身体, 这是目前被引用较多的身 体约束的定义。
ICU 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对非计划性拔管的 作用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
国外文献显示,被约束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并没 有下降,且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5.6% ~ 91% 不等。 Happ的文献回顾也显示,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者 被约束率为41% ~ 91% 不等。Birkett 等在澳大 利亚进行的一项历时7 年的研究发现,发生非计划 拔管时,患者被约束率为47% ~ 67% 之间。
用于 脊髓 损伤 的患 者
用于不 合作患 者的床 边检查 或者操 作
用于具 有行为 或者精 神障碍 的患者
ICU 患者身体约束的使用结果
身体约束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身体约束是很多国家ICU 预防患者非计划拔管 的医疗干扰(主要是患者自主的非计划性拔管) 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 认为有效的身体约束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重 要措施,但国外针对身体约束对非计划性拔管 作用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
实施要点:
评估 患者
操作 要点
患者 指导
Step 1
Step 2
Step 3
操作前评估
必要性 约束时间
病情及意识
评估
约束带种类
肢体活动度
局部皮肤完整性
ICU约束决策轮及等级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 )在2003 年制定了“约束必要性等级技术评估”的临床指南, 该指南可以帮助临床护士有效地对危重患者身体约束
两膝之间衬棉垫 约束带横放于两膝 两头带各缚住一侧膝关节 宽带两端系于床缘 清洗双手,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 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膝部约束带的使用
要点与说明
1、约束带松紧度适宜,以能 伸进1~2指为宜 2、肢体约束时,要使肢体处 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 度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应用的适应症,维护患者自 尊。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护具的目的、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如非必须使用,则尽可 能不用。 2、保护具只宜短期使用。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 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用时需注意患者的卧 位,保持肢体及关节处于功能位,并协助患者 经常更换体位。
注意事项
的必要性进行正确评估,对身体约束的正确实施起到
了良好的作用,是有效且实用的工具。
ICU约束决策轮及等级
2006年,加拿大某ICU提出了“ICU约束决策轮及 等级”的工具。该图中关于约束行为等级、设施等级、 独立等级的划分,与JCAHO的评估指南基本一致。
解释
ICU约束决策轮及等级
行为等级包括三级:
ICU约束决策轮及等级
独立等级包括三级: Ⅰ级指独立,包括能坐在椅子上、能负重、能平稳 行走; Ⅱ级指不完全独立,包括坐在椅子上会滑动、依靠 辅助负重、步态不稳或不熟悉辅助装置、心动过缓、 头晕目眩; Ⅲ级指依赖,包括不能负重、不稳定性骨折、神经 肌肉无力、生命体征不平稳。
如何约束?
1992 年,HCFA 把防止 患者坠床的床档也定义为 一种身体约束。
约束的目的:
目的
对自伤、可能伤 及他人的病人限 制其身体或肢体 活动,确保患者 安全,保证治疗、 护理顺利进行
防止患者过度活 动,以利于诊疗 操作顺利进行或 者防止损伤肢体
主要用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ne
two
three
four
降低患 者意外 拔管率
ICU 身体约束的安全使用
身体约束的规范使用
基于ICU身体约束研究的相关结果,尽量减少身 体约束的使用已成各国ICU医护人员的共识。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会明确提出了9 条身体约束使 用的实施准则 英国重症监护护士协会也于2004 年出台了一项 针对成人ICU 身体约束使用的声明 各单位ICU 也制定相应的身体约束使用规范与 决策流程(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尚没有身体约束 的使用规范 )
约束带
约束套
患者约束带 操作流程
肩部约束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 暴露患者双肩 双侧腋下垫棉垫 袖筒套于患者两侧肩部 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 长带系于床头 清洗双手,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 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肩部约束带的使用
腕(踝)部约束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 暴露患者腕(踝)部 棉垫包裹腕(踝)部 绷带打双套结套在棉垫外 绷带系于床缘 清洗双手,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 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宽绷带(约束腕部或踝部)
膝部约束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
匹兹堡大学的Nicholas 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入选标准和更大规模的调查,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模式对使用身体约束组和 对照组进行匹配后,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除抑郁外,身体约束对人的认知功能、 跌倒、独立行走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发生压 疮和肌肉挛缩等均有影响。
身体约束对患者的伤害
Evans 等针对约束相关伤害的系统性评价发现: 身体约束可直接导致患者躯体的伤害,如神经损 伤,身体功能减退,肌肉耗损,增加医院感染、 压疮、便秘、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甚 至会导致窒息和死亡。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包括: 焦虑、恐惧、躁动不安、抑郁状态、嗜睡等。
身体约束对患者的伤害
注意事项
6、随时评价保护具使用情况: (1)能满足保护具使用患者的身体基本需要,患 者安全、舒适,无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坠 床、撞伤等并发症或意外发生 (2)患者及家属了解保护具使用的目的,能够接 受并积极配合 (3)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顺利进行。
Ⅰ级指病理生理性的或治疗性的无意识、瘫痪,清醒且定
向力正常,由医务人员或其他重要人员不间断的陪护;
Ⅱ级指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单纯烦躁;
Ⅲ级指烦躁或攻击性。
ICU约束决策轮及等级
设施等级包括两级: Ⅰ级是指非威胁生命的治疗,包括外周静脉输液、鼻 胃管、导尿管、监护导联、氧气面罩或鼻导管、单纯 引流、单一的敷料、氧饱和度探头、血压袖带、直肠 造瘘袋或导管、胃造口引流、动脉导管; Ⅱ级是指威胁生命的治疗,包括颅内压监测或脑室引 流管、肺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主动脉球囊反搏、 机械通气、胸腔导管、临时起搏器、三腔两囊管、耻 骨导管、静脉滴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药物。
3、使用时,约束带下需垫衬垫,固定松紧要适宜, 需较长时间固定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活动 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 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正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 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解除约束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