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陆地与海洋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复习

荷兰(hé lán)的围海大坝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 “低地国”,全国约四分之 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围海 大坝(dàbà)为荷兰造就了大片 土地。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大陆漂移假说(jiǎ : shuō)
2亿年(yìnián)前
6500万年前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魏格纳 现在
最长的山脉 最大的平原 最大的高原 最大的盆地
约9 000千米 安第斯山脉
560多万平方千米
亚马孙平原
(píngyuá n)
巴西(bā xī) 高原
500多万平方千米
刚果盆地
337万平方千米
所在大洲
亚洲(yà
zhōu)
南美洲
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方法 提炼 (fāngfǎ)
判别大洲的方法: 1.大洲的轮廓图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10132、主全赤纬要道部度(穿(最zqhuǔá过yn高àboù)()位c的位huā于n大于ɡu东北洲ò)的半半_大_球球_洲_的的_是大_大__洲__洲__是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赤全 跨要道部经位穿位度于过于最西的南广半大半的球陆球大的是的洲大_大洲__洲是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__________洋面积正在缩小。二、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míngchēng)、分布,轮廓及分界线。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B、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Image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课件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9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活动3:熟悉并学画各大洲的轮
廓 略图 (lúnkuò)
亚洲
2021/12/9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亚洲(yà zhōu)的轮廓略 图
欧洲
2021/12/9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布。
2、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的概念。
3、洲际分界线
2021/12/9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9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9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亚欧大陆
2021/12/9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2021/12/9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太平洋
2021/12/9
北冰洋
二 活 动 赤(ch道ìdào)太 平 洋
北冰洋
大
西 大
洋 西
太 平 洋
印度 洋
洋
(huó
1、读图说出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道穿过(chuān ɡuò)哪几个大洲?
32、021亚/12洲/9 、欧洲、非洲位于哪个半球?而北美、南美洲呢?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2、赤
(2)、洲际分界线
洲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ɡélínɡ lán dǎo)
格 陵 兰 岛
2021/12/9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再见 ! (zàijiàn)
2021/12/9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1节。说说陆地(lùdì)占多少,海洋占多少。从南北半球看:陆地(lùdì)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24张ppt

A亚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 )
A亚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
填图: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北美洲
①
④
欧洲 亚 洲
①
③
大洋州
②
南极洲
0°
欧 洲
非 洲
180°
亚 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 美 洲
23.50N
00
南 美 洲23.50S
P41活动题
读图3.5和图3.6,陆地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东半 球;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 和南美洲,横跨东西半球 的大洲是南极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最小 的大洲是大洋洲 。
课堂反馈
1.地球表面由 陆地 和 海洋 两部分组成。
2.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分别是(71% )和
( 29% )。
3.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C )
A.
B.
C.
D.
北美洲
非洲
亚洲
南美洲
课堂反馈
B • 4、不是位于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D •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陆地的存在形态
大陆
群岛 半岛
半岛
海峡 岛屿
岛屿
海 峡
群岛
格陵兰岛
亚欧大陆
德雷克海峡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澳大利 亚大陆
莫桑比克海峡
七大洲
看谁认得多
4400
3000
2400
亚洲
非洲
《陆地和海洋》课件

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可持续发 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地和海洋带来了新的挑战 与机遇。
促进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 发展
我们应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发 展的方式,保护和利用陆地和海 洋资源。
二、陆地和海洋的特点对比
陆地和海洋在水分分布比例、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差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水分分布比例
陆地:水分较少,主要以地表 水源为主。
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充满了 各种奇妙的生物。
气候差异
陆地:气候变化多样,从寒冷 的北极到炎热的沙漠。
三、陆地和海洋的关系与互动
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态系统联系和相互影响。
《陆地和海洋》PPT课件
欢迎来到《陆地和海洋》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陆地和海洋,探 索它们的特点、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它们的环境。
一、介绍陆地和海洋的概念
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两个主要的自然环境,拥有独特的特点和分布。
陆地
特点:稳定的地壳,适合陆栖生物居住。
海洋
特点:广阔的水域,适合水栖生物生存。
1
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依存,互为资源来源。
2
陆上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人类活动、城市化和农业对海洋造成污染和威胁。
3
海洋环境对陆地的影响
海洋对陆地的气候、水循环和自然灾害有重要影响。
四、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
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 环境问题和威胁
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 化等问题威胁着陆地和海 洋。
2 保护行动和措施
加强环境法规、推广可持 续发展和降低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
3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地理PPT

A.
B.
C.
D.
(1)请你为大家设计一条从我国上海出发(向东) 的环球旅游路线,并说出途中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上海
上海—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亚洲—上海
活动3
北半球
⑤
⑥
④
③
北⑨极 ②
⑦
①
⑧
南半球
⑪ ⑩⑮
南极 ⑫
⑰
⑯ ⑭
⑬
请看地图
南美洲
大西洋 北美洲
太
平
北冰洋
洋
非洲 欧洲
亚洲
印度洋
北半球
非洲 大西洋
2.四大洋面积大小比较(万平方千米)
四大洋面积大小比较顺口溜: 太大印北 记住了吗?
请看地图
北冰洋
太 平 洋 大洋洲
北美洲 大 西 洋
南美洲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 西 洋
印度洋
太 平 洋 大洋洲
南极洲
南极洲
活动2
⑪
⑥ ⑨
⑧
⑦
⑬
⑫ ②
①
③ ⑩④
⑤
请看地图
南美洲
大西洋 北美洲
太
平
北冰洋
洋
非洲 欧洲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 2 运用地图识记七大洲轮廓及大洲大洋大小排列顺序。 3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一.观察: 地球卫星照片
思考: 以什么颜色为主?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什么?
陆地+海洋能看出海洋与陆地哪个面积大?
亚洲
印度洋
北半球
非洲 大西洋
南美洲 太 平 洋
印 南极 度 南极洲 洋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1

1.1 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地球
地球表面 的形態是 陸地和海 洋
地球的內部結構
1.地殼:平均厚度約為三十 五公里。陸地地殼較海洋地 殼厚 ,例如西藏高原下的 地殼厚約七、八十公里,而 海洋地殼平均為五~八公里。 2.地幔:約從地殼下部至二 千九百公里。 3.地核:五千一百公里地球 中心。
岩石變質
石灰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理石
變質岩的作用
羊脂白玉
蜜蠟黃玉
地 殼 物 質 的 循 環
它們是重要的循環
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亙 轉化,組成地殼的物 質是在不斷運動和變 化中。
總結
一.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殼
地幔
地核
二.岩石的組成
化學元素 礦物
岩石
三.三大類岩石
岩漿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四.三大類岩石的相亙轉化
侵入岩
在地下形成 的花崗岩,需 要很長時間 才能變硬, 它們含有大 大量晶體
地表碎屑物被風、流水 等搬運後沉積起來,經 壓緊固結作用而成
沉積岩的類型
煤
石頁砂礫灰岩岩岩
沉積岩層是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沉積覆蓋動物屍體時形成化石
岩層歷史的鑑定
在5億多年前在 淺海中進化, 三頁虫約在 2.45億年前滅 絕
為何少了一層B層????
變質岩
地殼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漿活動、地殼活動 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使原來岩石的成分、 性質發生改變的岩石,稱為變質岩。
火山岩
玄武岩在 地面很快 冷卻, 只含 有小晶體
地殼中的礦物很少單獨存在,它們常按一定規 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觀察花崗岩)
岩石在生活中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1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奥教版

5.能画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2021/12/9
第二页,共十九页。
一.陆地(lùdì)和海洋
观察(guānchá)下面的世界海陆分布图,您能 发现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 积大?
海洋 的面积大 2021/12/9
(hǎiyáng)
第三页,共十九页。
1.从课本中您知道陆地面积占 地球(dìqiú)表面积是多少?而海洋占地 球表面积又是多少呢?
线吗?
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021/12/9
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我能行熟活悉动常2 见您的会世画界世界地简图图吗?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yà zhōu)
大 非洲
太
西
洋
平
印度洋
大洋 洲 (dàyáng)
洋
北
美
洲
(měi
大
zhōu)
西
南
美 洲洋
2021/12/9
南极 洲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课堂练习
1.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 29%是陆地.
B.大西洋;
C.印
D.北冰洋.
6.下面哪个(nǎ ge)大洲没有被赤道穿过: ( A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 ( A)
A.太平洋; 度洋;
B.大西洋; D.北冰洋.
2021/12/9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C.印
8.读下面大洲大洋图回答:
(1)大洲名称(míngchēng):非A洲(fēi
≈ 太平洋
18000
印
度
+ 大
洋
西
高一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与海洋人教版全国通用

高一地理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教学过程]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组成岩石的矿物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岩石及其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壳物质循环各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地壳的变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地壳运动板块构造:板块的概念、分布、边界类型、产生的地形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受到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
实例:世界许多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皱山脉。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石岩体就会破裂,并且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做断层。
实例:东非大裂谷,我国华北坡大断崖。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称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背斜,向斜,断层与石油,地下水分布的关系,以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
在工程建设方面,如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能在相关图中识别出断层,背斜和向斜。
三、海水温度和盐度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河流、川径流和洋流的影响。
影响世界大洋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从北半球副热带海区(20--30)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纬度:淡水注入海区,使盐度降低。
暖流和寒流经过,使盐度降低。
运用“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说明世界盐度,温度分布规律原因。
四、海水运动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洋流的形成洋流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洋流的分布世界洋流模式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具有重大意义对气候:暖-增湿增温,如北大西洋暖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陆地与海洋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2-3题。
2. 大理石()A. 由变质作用而形成B. 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 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 形成于地壳硅镁层3. 图3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A. 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 ②地年降水量最少C. 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 ④地比①地(07年四川卷)图1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4~5题。
4.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5.由图1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21℃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回答6-8题6.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7.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8.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
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9—10题。
9.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A.东西向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D.西北——东南向10.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读图2回答11—12题。
11九州—帕劳海岭A.位于亚欧板块上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12.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附近1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8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图中数字修正)(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米。
(3分)图中A城市名称是___,它是____ (国家)的首都。
(4分)(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6分)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7分)答:(1)8263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3)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745014、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0分)(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
③处的地形属 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项选择) A .渭河谷地 B .长江三蛱 C .汾河谷地D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 地层为含水层,a 、b 、d 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处(填数码)打井较 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
近年,世界石油价格持续走高。
回答15-16题。
15.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
从P 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 “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 .天然气 水 石油 B .水 石油 天然气 C .石油 天然气 水 D .天然气 石油 水16.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
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 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 .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C .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D .航行期间,雨少晴多图3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读图3完成17题:17.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 冲击扇 B 河流沿岸平原 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咸固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图12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圈回答18-19题(双选)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 .b 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 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 19.在c A .沙尘暴 B .水土流失 C .泥石流 D .土地荒漠化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
回答20--21题。
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20. 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A. 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B. 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C. 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情时、仰观D. 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21. 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 侵蚀、沉积B. 溶蚀、搬运C. 搬运、沉积D. 风化、侵蚀 (07年江苏地理卷)图3 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
读图回答22 一23题。
22.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岩浆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变质作用23.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
这种山景属于 A .喀斯特地貌景观B .水文地理景观图C .地质地貌景观D .人文景观24.(36分)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
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6分)(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12分)(3)简述M 河的水文特征。
(8分)(4)在开发利用M 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 和环境的关系?(8分)(1)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
(3)M 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4)该河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
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图3图4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25—26题。
25.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 .a 图B .b 图C .c 图D .d 图 26.a 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河流沉积作用 B .湖泊沉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图10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27---28题。
(双选) 27.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B .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C 赤道海区热量收人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D 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28.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B .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C .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D .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读图1。
完成第29题。
29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D.0-1km 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
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据此回答30---31 题 。
30.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A :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B .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C .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D .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31.从图4中可以看出A .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B .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C .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D .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32.(36分)读图11---12,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 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8分)(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5分)(3)简述北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5分)答:(1)北海的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
两者油气资源丰富;北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2)南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量较多且全年分配均匀;常年受西风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07年江苏地理卷)33.图14为“1271 - 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分)(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 经过A 、B 、C 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 型分别是A ,B ,C 。
其中A 地的气候特征是 。
(5分(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 处位于 板块 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分) (3)途经的F 处比E 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分) 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34、e 海域与f 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A .T e >T f ; S e >S fB .T e >T f ; S e <S fC .T e <T f ; S e >S fD .T e <T f ; S e <S f辐射热量 (J/m 2d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读图2,回答35~36题:35.图2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降水B 暖流C 寒流D 径流3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 2月B 5月C 7月D 10月(07年江苏地理卷)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37-38题。
37.a 位于A.太平洋 B.亚洲大陆C.非洲大陆 D.印度洋38.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07年海南地理卷)39、(10分)图8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