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天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快乐寒假)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知识点复习修辞手法运用

初一语文知识点复习修辞手法运用

初一语文知识点复习修辞手法运用在初一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将对初一语文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进行复习,并探讨它们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观点。

例如,在描写风景时,可以用比喻手法来增加描写的色彩。

原句:夜空中,星星闪烁。

改写句:夜空中,像点点明珠散落其中的星星,犹如花瓣洒满大地。

通过比喻手法,原本简单的描述变得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二、夸张手法夸张手法在初一语文中常用来渲染情感或者强调事物的特点。

通过夸张的表达,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并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如,在写一个人的体力超强时,可以使用夸张手法。

原句:他很有体力。

改写句:他的体力简直可以和超人媲美,无论跑多远的步都不能击倒他。

通过夸张描写,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这个人的出色表现,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三、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不同之处,来凸显一个事物的特点的修辞手法。

在初一语文中,对比手法可以用来向读者传递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写一个人勇敢面对困难时,可以使用对比手法。

原句:他勇敢地面对了困难。

改写句:面对巨大的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战胜了一切阻挠。

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这个人在困境中的勇敢与坚韧。

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这种精神。

四、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一种通过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排列,以加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初一语文写作中,排比手法常用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或者美感。

例如,在写一个动人的故事时,可以使用排比手法。

原句:她善良、勇敢、聪明。

改写句:她具备了善良的心灵、勇敢的精神和聪明的头脑,她是人间的天使。

通过排比手法,突出了这个人物多个优秀特点,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2018年5月16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年中考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
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

1。

正确使用词语-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正确使用词语-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1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1.【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B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

C .那些屏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D .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2.【2018年中考山东潍坊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B .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C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 .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3.【2018年中考四川南充卷】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

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B .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

C .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 .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4.【2018年中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 智慧, 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困境 启迪 抚慰B .困境 启发 抚恤C .困难 启迪 抚恤D .困难 启发 抚慰 【参考答案】 1.B 2.A。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1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1.【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2.【2018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3.【2018年中考吉林卷】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C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D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梁实秋《雅舍小品》) 【参考答案】 1.B 2.D 3.A 【试题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

诗歌鉴赏(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复习)

诗歌鉴赏(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复习)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届中考山东济宁卷】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送别
范澄
酒尽津鼓①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学科#网
【试题分析】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1。

初中语文中的修辞手法解析及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的修辞手法解析及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的修辞手法解析及解题技巧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理解并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性质、特点或关系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抽象概念变得更加形象、易于理解。

在阅读理解中,遇到比喻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题:1. 理解比喻句的意思: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物体进行比较来说明其特点,理解比喻所用的物体是关键。

2. 分析比喻句与原文的关系:比喻句往往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或加深原文中的意思,需注意比喻句的逻辑关系。

3. 推导比喻的含义:根据比喻的意思,可推导出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意义。

二、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以产生某种效果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阅读理解中,理解夸张的含义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弄清楚夸张的目的:夸张手法常常用于传递情感或强调问题的严重性,理解夸张在文章中的目的是解题的关键。

2. 辨别夸张与真实情况的对比:夸张手法往往与真实情况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可进一步理解夸张表达的意思。

3. 推测夸张表达的影响:夸张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判断夸张对文章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三、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共鸣力。

在阅读理解中,理解拟人的技巧有:1. 理解拟人所用的非人事物:拟人需要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理解被拟人化的事物有助于解题。

2. 推断拟人的目的和影响:拟人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推断拟人的目的和对文章的影响可以解题。

3. 判断拟人的意义:拟人常常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主题思想,正确判断拟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将一系列相同句式、相同结构的表达方式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第04天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快乐寒假 含解析 精品

第04天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快乐寒假 含解析 精品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 The reason _________ he resigned was ________ he didn’t get on well with the boss.A. that, that`B. why, thatC. for which, whichD. why, what【参考答案】B【归纳拓展】2. You have to explain ________ you were absent from school yesterday.A. whatB. whichC. whereD. why【参考答案】D1. The reason ________ he didn’t come was ________ he was injured.A.that, becauseB.why, thatC.why, becauseD.that, that2. Do you know the reason he explained to his teacher for his mistakes?A.whyB.whichC.whatD.where3. The family spent a great deal of money decorating their new house, and that is they have been stuck indebt so far.A.becauseB.howC.whenD.why4. Instead of making many excuses you can't reach your goal, just hold to your dream and never give up.A.thatB.whichC.whereD.why5. The reason he was late for the meeting was he was held up by traffic jam during the rush hour.A.why; becauseB.that; thatC.why; thatD.that; because2. B【解析】考查定语从句。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1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2017届中考山东省济宁市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胡记面馆(1)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

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

”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

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

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

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

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

统共拉八次。

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

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

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

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

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

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届吉林省中考卷】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

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每联不少于5字)。

篇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示例:上联:快乐盈草园 下联:书声溢书屋 【试题分析】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 .元坊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C
.他擦过的玻璃,就像没有玻璃那样亮。

D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2.对下列句子后面括号内所给的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 A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四季的雨给大地带来的滋润。

B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细亮、细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