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肺经讲解12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十二条经络ppt课件

.
9
肩髃 位置手伸平肩窝处 作用最易受风寒的穴位,此穴拔罐会
很黑,淤血多,防止进风寒、睡觉时应穿上 短袖。 迎香 位置鼻头旁
作用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 气味,鼻出血
.
10
小贴士
牙痛:右侧牙痛时就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 反之,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 右侧痛掐右侧耳垂一分钟,左侧痛掐左侧耳 垂。
.
17
足太阴脾经
.
18
主治疾病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消化不良、便秘、痢疾; 妇科病的痛经、闭 经、附件炎、盆腔炎; 其他疾病的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
19
脾经主要的穴位
隐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 作用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
痛经,有止血的疗效。(可灸此穴,无艾灸 可以香烟代替) 太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骨下
作用治疗出血症,贫血症,血瘀症
.
21
手少阴心经
心经的循行置
心经始于极泉穴,结束于少冲穴 .
22
治疗疾病
治疗心血管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
23
心经主要的穴位
极泉穴 位置腋窝下正中 作用调节心律,探知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探知方
法:用拇指去拨动,电麻感到手指即这条经络是通的,拨 动只痛不麻,不传导,就是有淤阻,不痛不麻为心血严重 供血不足) 少海 位置肘横纹内侧边缘处
作用(合穴)治内腑,对心脏调节很有好处,交通 心肾(此穴血性属水,水在五行中属肾)减缓心律降低血 压 灵道 位置腕横纹小指侧上1.5寸骨边
作用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缓解心律,平静 心神 阴郗 位置腕横纹小指侧上骨边0.5寸
作用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经络幻灯肺经PPT课件

第二章
• 手太阴肺经属于手三阴经之—,在脏腑联系中, 对应肺;在十二时辰中,对应寅时(3—5点);它 上疏肝经之郁结,中化脘腹之湿浊,下补肾中之 亏虚,是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经脉。
• 该经的运行线路:
• 起自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 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 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 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 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侥侧端。
• 从人体结构看,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在 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络属 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所谓表里即是互相 贯通、相互影响的意思。
• 有哪些简单的养肺方法呢? • (1)“笑”:“常笑宣肺”。 • (2)利用几种呼吸方式进行清肺养肺。 • 第一种是腹式呼吸法; • 第二种是缩唇呼吸法; • 第三种是直接吸入水蒸气法使肺脏得到滋润;
•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
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 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状。
• 对此,《黄帝内经》指出:“诸气者,皆属于肺。” 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 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肺经 调理得好,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 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因此有“调诸脏即是治 肺”的说法。
• 二、寅时养肺最适宜
• 在十二时辰中,寅时是指凌晨3~5点,此时正好 是肺经当令,也是人们熟睡的时候。
• 到寅时,人体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肾各需要 多少,都是由肺经分配完成的。
• 从寅时开始,大地阴阳开始发生转化,由阴转阳, 这时人们仍需保持熟睡,寅时睡得好的人,第二 天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
• 鱼际穴位部位:
• 手太阴肺经属于手三阴经之—,在脏腑联系中, 对应肺;在十二时辰中,对应寅时(3—5点);它 上疏肝经之郁结,中化脘腹之湿浊,下补肾中之 亏虚,是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经脉。
• 该经的运行线路:
• 起自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 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 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 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 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侥侧端。
• 从人体结构看,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在 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络属 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所谓表里即是互相 贯通、相互影响的意思。
• 有哪些简单的养肺方法呢? • (1)“笑”:“常笑宣肺”。 • (2)利用几种呼吸方式进行清肺养肺。 • 第一种是腹式呼吸法; • 第二种是缩唇呼吸法; • 第三种是直接吸入水蒸气法使肺脏得到滋润;
•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
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 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状。
• 对此,《黄帝内经》指出:“诸气者,皆属于肺。” 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 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肺经 调理得好,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 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因此有“调诸脏即是治 肺”的说法。
• 二、寅时养肺最适宜
• 在十二时辰中,寅时是指凌晨3~5点,此时正好 是肺经当令,也是人们熟睡的时候。
• 到寅时,人体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肾各需要 多少,都是由肺经分配完成的。
• 从寅时开始,大地阴阳开始发生转化,由阴转阳, 这时人们仍需保持熟睡,寅时睡得好的人,第二 天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
• 鱼际穴位部位:
十二经络-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胃,与脾相表里,仓廪之官。《素问·刺法论》曰:“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仓廪:仓,谷藏也;廪,发放。仓廪,即管理财物并按时发放的官员。
五味:酸、辣、苦、甜、咸各类食物的总称。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降为和。胃管理食物予以加工,再按时向人体输送 营养。
❖ 心在人体之中掌管神明,在五行中为火。心之有空,人才能明。五脏之中肝 、脾、肺、肾,皆有月字旁,表明是肉体,唯独心不是肉体,因为其性空。 五脏之中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此四脏为实 在肉体,开于空窍。心开窍于舌,因主体为空,开于实窍。
❖ 心为空体,故主神明。
❖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当心处于空静状态之中,血脉平稳、通畅,故面有光 华。
黄帝内经养生学
黄帝内经养生学
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 和脏器,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 用:“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 通。”
手 太 阴 肺 经
肺为相傅之官,容易感冒拍肺经
心者君手主太之阳官小,肠经心未烦时心(痛13找点到心1经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 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髓上 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养分停 止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养生之道:小肠经在运转的工夫段, 小肠亚安康多表现为:腹泻、吸收功用下 降、易颈部疼痛、头部头痛、耳鸣、风湿 等、如呈现下腹部胀气或疼痛、易出汗和 便秘、严重风湿病等景象那就要留意本人 的身体。在饮食上可以多选择红豆、西瓜、 南瓜、冬瓜、鸡肉等。
胃,与脾相表里,仓廪之官。《素问·刺法论》曰:“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仓廪:仓,谷藏也;廪,发放。仓廪,即管理财物并按时发放的官员。
五味:酸、辣、苦、甜、咸各类食物的总称。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降为和。胃管理食物予以加工,再按时向人体输送 营养。
❖ 心在人体之中掌管神明,在五行中为火。心之有空,人才能明。五脏之中肝 、脾、肺、肾,皆有月字旁,表明是肉体,唯独心不是肉体,因为其性空。 五脏之中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此四脏为实 在肉体,开于空窍。心开窍于舌,因主体为空,开于实窍。
❖ 心为空体,故主神明。
❖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当心处于空静状态之中,血脉平稳、通畅,故面有光 华。
黄帝内经养生学
黄帝内经养生学
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 和脏器,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 用:“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 通。”
手 太 阴 肺 经
肺为相傅之官,容易感冒拍肺经
心者君手主太之阳官小,肠经心未烦时心(痛13找点到心1经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 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髓上 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养分停 止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养生之道:小肠经在运转的工夫段, 小肠亚安康多表现为:腹泻、吸收功用下 降、易颈部疼痛、头部头痛、耳鸣、风湿 等、如呈现下腹部胀气或疼痛、易出汗和 便秘、严重风湿病等景象那就要留意本人 的身体。在饮食上可以多选择红豆、西瓜、 南瓜、冬瓜、鸡肉等。
中医经络之——手太阴肺经完整版 PPT

孔最 Kongzui(LU 6)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
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前臂部放
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侠白 Xiabai(LU 4)
配穴 【
】
1.配曲池,肩髎治肩臂痛。
2.配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宗,通经活络止 痛
,主治正中神经痛。
尺泽 Chize(LU 5)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
4.其它:膀胱括约肌麻痹(小便失禁)。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向前臂或手部 放
散。
尺泽 Chize(LU 5)
【配穴】: 1 配合谷,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
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2 配肺俞,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
气喘。 3 配委中,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
管 扩张。 2.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
一 定的诊断价值。 【刺灸法】 剌法: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
中府 zhongfu(LU 1)
手太阴肺经
三、腧穴
肺经的主要穴位有(11个穴位)中府、云门、 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 少商等。
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别,
鱼际拇指白肉际, 少商甲角如韭叶。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最新十二经络穴位图鉴课件ppt

• 理解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
①润:是针对“燥”而言,防风并无“滋 润”作用;
②润剂:是指防风“性质平和,微温不燥” 而言。
羌活
《药性论》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止痛——风寒感冒。
①解表散寒力强,又能祛风胜湿,止痛,对于外 感风寒夹湿的表证尤为适宜; ②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 冒兼太阳头痛(后头痛)者较为适宜。
手太阳小肠经
•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
•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 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足三阳经
一、足阳明胃经 二、足少阳胆经 三、足太阳膀胱经
束肺之喘咳。
痹、风寒痹痛、经闭痛经)。
3.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 3.助阳化气:阳气不化,水湿为患
证者。
之痰饮病、蓄水证。
解表宜生用,平喘多炙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虚汗、虚喘忌用。
※为桂树的嫩枝。
紫苏
《名医别录 》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发汗解表散寒之力不及麻黄、桂枝,较为缓和。 因其外散风寒,内行气滞,故对风寒表证而兼 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肠胃型感冒)较 为适宜。
【功效】
• 发汗——解表
【主治】
• 〔外感〕表证(感冒)——恶寒发热、头身
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
【配伍】
• 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
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 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
【使用注意】
十二经络ppt课件

知周:知,用口陈述;周,密也,善用其口则密,周密之意。知周之意,是用口做周密 的陈述。“知周”是对君主之官而言。 谏者,多别善恶以陈于君。谏仪官需备有三德:一正也,以明是非,以辨善恶;二义也, 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具有薄云晴天气概;三大度,公而无私。
肺开窍于鼻。
肺藏魄。魄,阴神也,人之精神状态。人,精气足,则体魄健全。
治宜祛风宣肺,清热润燥,肃肺化痰,温肺化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等法。
4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11大:0肠0-传1:0导0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
手太阴肺经 子卯时时(鼠5点到7点)兔 胆者卯中时正大之肠官蠕,,废排物毒积渣滞滓出找;胆“经肺与大肠 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 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形态,完 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养分、排出渣滓 的进程。清晨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有助 排便。
假如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不断分泌胃酸。 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 囊炎等风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理胃肠 功用。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 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7
胃,与脾相表里,仓廪之官。《素问·刺法论》曰:“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仓廪:仓,谷藏也;廪,发放。仓廪,即管理财物并按时发放的官员。 五味:酸、辣、苦、甜、咸各类食物的总称。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降为和。胃管理食物予以加工,再按时向人体输送 营养。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 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的生存靠食物,食物靠胃的加工方可被 吸收,所以胃是人所需要的气与血的大海。 既然五脏六腑之气皆如江河归于胃之大海,善医者用下泻法,将病聚于胃泻掉 ,可事半功倍。 胃为六腑之主,胃燥则六腑不宁。胃为火炉,万火之源,不可燥热。 治疗可分别采取温胃散寒、清胃泻火、益气建中、消导化00-13:00
肺开窍于鼻。
肺藏魄。魄,阴神也,人之精神状态。人,精气足,则体魄健全。
治宜祛风宣肺,清热润燥,肃肺化痰,温肺化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等法。
4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11大:0肠0-传1:0导0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
手太阴肺经 子卯时时(鼠5点到7点)兔 胆者卯中时正大之肠官蠕,,废排物毒积渣滞滓出找;胆“经肺与大肠 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 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形态,完 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养分、排出渣滓 的进程。清晨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有助 排便。
假如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不断分泌胃酸。 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 囊炎等风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理胃肠 功用。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 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7
胃,与脾相表里,仓廪之官。《素问·刺法论》曰:“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仓廪:仓,谷藏也;廪,发放。仓廪,即管理财物并按时发放的官员。 五味:酸、辣、苦、甜、咸各类食物的总称。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降为和。胃管理食物予以加工,再按时向人体输送 营养。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 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的生存靠食物,食物靠胃的加工方可被 吸收,所以胃是人所需要的气与血的大海。 既然五脏六腑之气皆如江河归于胃之大海,善医者用下泻法,将病聚于胃泻掉 ,可事半功倍。 胃为六腑之主,胃燥则六腑不宁。胃为火炉,万火之源,不可燥热。 治疗可分别采取温胃散寒、清胃泻火、益气建中、消导化00-13:00
十二经络调理法ppt课件

3
大肠经
调理大肠经有清热活血、润肤养颜等功效。 可调理及预防头面、五官、胃肠病、热病 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头痛、 便秘、泄痢、上肢外侧前缘疼痛等。
4
胃经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身体所需的一切营 养物质均来源于胃,所以经脉通畅有胃气, 脾胃共同化生的营养物质就充足,机体就 健康,生命力就旺盛。
十二经络调理方法
一、我现在为您调理的是肺经 肺主一身之气,人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肺
的呼吸。肺的呼吸功能正常,就会使人气 足神旺,精力充沛,皮肤润泽,面容姣好 洁净,声音甜美清纯,鼻咽清爽润泽。如 果肺经脉气失调,就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 使人气虚乏力、精神不振、大脑缺氧、记 忆力减退、还会出现呼吸不利,出现胸闷 咳喘,咳痰咯血等症状
8
脾经
保养脾经,有健脾旺血,美体养颜等功效。 可调理及预防脾、胃、妇科,前阴病证及 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如呕吐、胃痛、腹 胀、泄泻、月经不调、崩漏、遗尿、尿闭、 水肿等。
9
心经
心主一身血脉,日夜不停工作,使血液在身体内 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劳苦功高,所 以我们要善待心脏。心脏功能正常,使人面色红 润,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如果心脉失调,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心气 不足,面色就会晃白无华;心血不足就会面色萎 黄,血瘀就会使面色暗紫生斑。所以面部是否荣 华与心的功能关系密切,如果心脉失调还会严重 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出现失眠多梦,健忘, 精神萎靡,无聊厌世,还会出现胸闷气喘,胸翳、 心慌、心悸、五心烦热、心前区刺痛等。
如果脉气失调,可出现脘腹胀痛,食欲 不振,嗳腐吞酸;胃气上逆,可出现呃逆引起的疾病。
5
胃经
胃经上的足三里穴,是人体保健大穴。古人说: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经常保养胃经,保养 足三里,可使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健旺,人体的 “后天之本”就充盈,身体营养充足,防御疾病 的能力强壮,从而使人容颜不老,延年益寿。
大肠经
调理大肠经有清热活血、润肤养颜等功效。 可调理及预防头面、五官、胃肠病、热病 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头痛、 便秘、泄痢、上肢外侧前缘疼痛等。
4
胃经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身体所需的一切营 养物质均来源于胃,所以经脉通畅有胃气, 脾胃共同化生的营养物质就充足,机体就 健康,生命力就旺盛。
十二经络调理方法
一、我现在为您调理的是肺经 肺主一身之气,人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肺
的呼吸。肺的呼吸功能正常,就会使人气 足神旺,精力充沛,皮肤润泽,面容姣好 洁净,声音甜美清纯,鼻咽清爽润泽。如 果肺经脉气失调,就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 使人气虚乏力、精神不振、大脑缺氧、记 忆力减退、还会出现呼吸不利,出现胸闷 咳喘,咳痰咯血等症状
8
脾经
保养脾经,有健脾旺血,美体养颜等功效。 可调理及预防脾、胃、妇科,前阴病证及 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如呕吐、胃痛、腹 胀、泄泻、月经不调、崩漏、遗尿、尿闭、 水肿等。
9
心经
心主一身血脉,日夜不停工作,使血液在身体内 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劳苦功高,所 以我们要善待心脏。心脏功能正常,使人面色红 润,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如果心脉失调,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心气 不足,面色就会晃白无华;心血不足就会面色萎 黄,血瘀就会使面色暗紫生斑。所以面部是否荣 华与心的功能关系密切,如果心脉失调还会严重 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出现失眠多梦,健忘, 精神萎靡,无聊厌世,还会出现胸闷气喘,胸翳、 心慌、心悸、五心烦热、心前区刺痛等。
如果脉气失调,可出现脘腹胀痛,食欲 不振,嗳腐吞酸;胃气上逆,可出现呃逆引起的疾病。
5
胃经
胃经上的足三里穴,是人体保健大穴。古人说: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经常保养胃经,保养 足三里,可使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健旺,人体的 “后天之本”就充盈,身体营养充足,防御疾病 的能力强壮,从而使人容颜不老,延年益寿。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肝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肝功能不适 2.失眠
3.足底疼
4.生殖系统疾患
5.眼睛疾患
6.胆结石
7.腰疼
8.胸肋疼痛
9.胸闷
10.肋膜炎
11.膝关节炎
12.下腹痛
13.膝盖无力酸麻 14.月经不调
15.排尿困难
1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1.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 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 21点到23点(亥时)是三焦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1. 23点至1点(子时)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2. 凌晨1点-3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
14
2019/12/20
15
4
心经
心经主宰人体的君王,起始于心中,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穴位起 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
心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心悸亢进
2.失眠心烦
3.便秘
4.手臂关节疼痛
5.心气虚弱
6.胸闷
7.咽痛
8.耳鸣
9.心肌缺血
Hale Waihona Puke 10.心肢痛11.忧愁
12.心脏瓣膜疾病
13.健忘
14.神经衰弱
15.四肢沉重
15.胸肋疼痛
16.晕车
17.月经不调
18.失眠心烦
11
19.调节内分泌三木裸体
胆经
胆经是我们身体上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身体的两侧,从头到
脖子,再下行至腰、腿、足,每侧44个穴位。
胆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眼睛疾患
2.颜面神经病及麻痹
3.耳部疾患
4.偏头痛
5.妇科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7];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8]。
1、历代医家对“是动”、“所生”病的论述 a、《难经》以气血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依据 b、张景岳以运气学说为指导,认为“是动”为“常”,
“所生”为“变” c、张隐庵是以脏腑经络和病因来划分“是动”、 “所生” d、近代以脏腑经脉划分 e、当今部分学者认为:是动病是本经发病;所生病是本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凹陷处(如图示)。取法:仰掌, 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肱 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
〔主治〕
1. 近治作用:肘臂挛痛(如: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2. 远治作用:肺系实热证: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
3. 特殊作用:急性腹痛吐泻
降压作用 〔操作〕直刺0.8~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配穴举例〕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1
目的要求
1.掌握《灵枢·经脉》经脉循行的原文,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
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2.熟悉十二经病候,络脉、经别的内容,奇经八脉的分布、病候
和作用。 3.了解经筋的内容,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1]大肠,还循[2]胃口[3], 上膈属[4]肺。从肺系[5],横 出腋下[6],下循臑[7]内,行 少阴、心主[8]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9],入寸口, 上鱼[11],循鱼际,出大指之 端。 其之者[12],从腕后,直出 次指内廉,出其端。
前缘→寸口→上鱼际→大拇指桡侧端 6. 表里经相接:腕后1.5寸(列缺)→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7. 止点:止于拇指末节桡侧端(少商穴)
8. 属络表里关系:属肺;络大肠(阴经属脏络腑)
9. 气血流注顺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10. 气血的多少:少血多气肺;内旺于寅时(3:00~5:00 a食m指)末端
多为预后不良
经脉病
脏腑病
3、主要病候
1生理功能
肺脏
2病理变化
本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症候
1肺主气、司呼吸; 2宣发卫气; 3通调水道; 4肺朝百脉,主治节。 5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6与大肠相表里。
1.肺的宣降功能失调 2.咳甚伤及肺络 3.肺气虚 4.肺气不宣→表虚不固
呼吸不利、咳、喘 咳血; 少气不足以息.; 伤风、肩背部寒冷,疼痛
该穴为肺经合水穴,根据 《难经·六十八难》: “合主 逆气而泄”。故本穴具有清 肺热,泻肺火之功效。
1.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2.配委中放血治急性吐泻。
孔最 Kongzui LU6
(郄穴)
〔命名〕孔指通,最指好,有第一的含义, 穴属肺经之郄 ,该穴主治“热病不汗 出”。灸此可宣通肺气,开泻腠理,犹 如通中发汗.最为第一。因名孔最。
(一) 经脉循行
①中焦→络大肠→胃的上口→膈 肌→属肺→肺系→胸壁外上方→ 上臂的内侧前缘→入肘→前臂的 内侧前缘→入寸口→鱼际边缘→ 食指末节的桡侧端(少商) ②腕部支脉:腕后1.5寸(列缺) →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二)循行小结
1. 起点:起于中焦(胃脘部); 2. 循行走向:属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3. 分布规律:分布于胸腹部及上肢内侧前缘 4. 体内相联系的脏腑器官:胃、大肠、肺、肺系(气管、喉咙) 5. 体表主干:胸壁外上方→上臂内侧前缘→肘前缘→前臂内侧
经腧穴所能治疗的疾病。
2、“是动”、“所生”理解
分析项目 病因 病程 病位 正邪消长 性质 转归
预后
是动病 多为外因引动或诱发 发病急、病程短 多在外、在表 正气不虚;正盛邪实 多为阳、热、实证 因邪盛于正而入里,损及 脏腑转为所生 良好
所生病 是动未愈转化而来 脏腑自病 发病缓慢、病程长久 多为里证 正气损伤、正虚邪盛、邪减正衰 多为里、虚、寒证 有时为是动病的演生
〔操作〕直刺0.8~1.2寸。或三棱针泽点田刺氏出谓血本。穴灸之可疗肛痔。
〔配穴举例〕 1. 配曲泽、肺俞治疗咯血。(《资生经》:孔最、曲泽、肺俞,疗唾 血。) 2. 配定喘、天突、丰隆治疗哮喘。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取法:尺泽与太渊连线 中点上1寸。
〔功能〕润肺止血,解表清热。 〔主治〕
阴经的郄穴常用来治疗血证; 阳经的郄穴常用来治疗气形两 伤的病证。
1. 肺系病证:咯血,咳嗽,气喘,潮热,咽喉肿痛;
2. 经脉病:肘臂挚痛;
3. 痔疮。
由于为本经郄穴。加之肺与大肠相表里, 故刺之又能疗痔及痔疮出血,所以日本人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4],其成息贲[5]者,胁急、吐血。
返回
腧穴分布图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中府 Zhongfu
(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处。
〔主治〕 ①咳嗽 气喘 ②胸痛 胸部胀满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 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 。
LU1
尺泽 Chize LU5
三、手太阴经别
手太阴之正[1],别入渊腋[2]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 上入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3]。
四、手太阴经筋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1], 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 缺盆,结肩前髃[2];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3] ,合 贲下,抵季胁。
咽喉疼痛
胸部胀满Βιβλιοθήκη 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4、主治概要
脏腑病
肺——咳嗽,气喘,咯血等 胸——胸闷,胸痛等 喉——咽喉肿痛等
呼吸系统
经脉病
上臂 臑臂 前臂
手
内侧前缘痛、 厥冷、掌中热
经脉循行部位
二、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之别[1],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2],并[3]太阴之 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4]掌热,虚,则欠欪[5],小便遗数[6]。取 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11. 外线(有穴通路):中府→少商(左右各11穴)
•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
少商。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1],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2]中痛,甚则 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5]者,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8]。
1、历代医家对“是动”、“所生”病的论述 a、《难经》以气血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依据 b、张景岳以运气学说为指导,认为“是动”为“常”,
“所生”为“变” c、张隐庵是以脏腑经络和病因来划分“是动”、 “所生” d、近代以脏腑经脉划分 e、当今部分学者认为:是动病是本经发病;所生病是本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凹陷处(如图示)。取法:仰掌, 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肱 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
〔主治〕
1. 近治作用:肘臂挛痛(如: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2. 远治作用:肺系实热证: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
3. 特殊作用:急性腹痛吐泻
降压作用 〔操作〕直刺0.8~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配穴举例〕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1
目的要求
1.掌握《灵枢·经脉》经脉循行的原文,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
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2.熟悉十二经病候,络脉、经别的内容,奇经八脉的分布、病候
和作用。 3.了解经筋的内容,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1]大肠,还循[2]胃口[3], 上膈属[4]肺。从肺系[5],横 出腋下[6],下循臑[7]内,行 少阴、心主[8]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9],入寸口, 上鱼[11],循鱼际,出大指之 端。 其之者[12],从腕后,直出 次指内廉,出其端。
前缘→寸口→上鱼际→大拇指桡侧端 6. 表里经相接:腕后1.5寸(列缺)→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7. 止点:止于拇指末节桡侧端(少商穴)
8. 属络表里关系:属肺;络大肠(阴经属脏络腑)
9. 气血流注顺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10. 气血的多少:少血多气肺;内旺于寅时(3:00~5:00 a食m指)末端
多为预后不良
经脉病
脏腑病
3、主要病候
1生理功能
肺脏
2病理变化
本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症候
1肺主气、司呼吸; 2宣发卫气; 3通调水道; 4肺朝百脉,主治节。 5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6与大肠相表里。
1.肺的宣降功能失调 2.咳甚伤及肺络 3.肺气虚 4.肺气不宣→表虚不固
呼吸不利、咳、喘 咳血; 少气不足以息.; 伤风、肩背部寒冷,疼痛
该穴为肺经合水穴,根据 《难经·六十八难》: “合主 逆气而泄”。故本穴具有清 肺热,泻肺火之功效。
1.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2.配委中放血治急性吐泻。
孔最 Kongzui LU6
(郄穴)
〔命名〕孔指通,最指好,有第一的含义, 穴属肺经之郄 ,该穴主治“热病不汗 出”。灸此可宣通肺气,开泻腠理,犹 如通中发汗.最为第一。因名孔最。
(一) 经脉循行
①中焦→络大肠→胃的上口→膈 肌→属肺→肺系→胸壁外上方→ 上臂的内侧前缘→入肘→前臂的 内侧前缘→入寸口→鱼际边缘→ 食指末节的桡侧端(少商) ②腕部支脉:腕后1.5寸(列缺) →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二)循行小结
1. 起点:起于中焦(胃脘部); 2. 循行走向:属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3. 分布规律:分布于胸腹部及上肢内侧前缘 4. 体内相联系的脏腑器官:胃、大肠、肺、肺系(气管、喉咙) 5. 体表主干:胸壁外上方→上臂内侧前缘→肘前缘→前臂内侧
经腧穴所能治疗的疾病。
2、“是动”、“所生”理解
分析项目 病因 病程 病位 正邪消长 性质 转归
预后
是动病 多为外因引动或诱发 发病急、病程短 多在外、在表 正气不虚;正盛邪实 多为阳、热、实证 因邪盛于正而入里,损及 脏腑转为所生 良好
所生病 是动未愈转化而来 脏腑自病 发病缓慢、病程长久 多为里证 正气损伤、正虚邪盛、邪减正衰 多为里、虚、寒证 有时为是动病的演生
〔操作〕直刺0.8~1.2寸。或三棱针泽点田刺氏出谓血本。穴灸之可疗肛痔。
〔配穴举例〕 1. 配曲泽、肺俞治疗咯血。(《资生经》:孔最、曲泽、肺俞,疗唾 血。) 2. 配定喘、天突、丰隆治疗哮喘。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取法:尺泽与太渊连线 中点上1寸。
〔功能〕润肺止血,解表清热。 〔主治〕
阴经的郄穴常用来治疗血证; 阳经的郄穴常用来治疗气形两 伤的病证。
1. 肺系病证:咯血,咳嗽,气喘,潮热,咽喉肿痛;
2. 经脉病:肘臂挚痛;
3. 痔疮。
由于为本经郄穴。加之肺与大肠相表里, 故刺之又能疗痔及痔疮出血,所以日本人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4],其成息贲[5]者,胁急、吐血。
返回
腧穴分布图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中府 Zhongfu
(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处。
〔主治〕 ①咳嗽 气喘 ②胸痛 胸部胀满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 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 。
LU1
尺泽 Chize LU5
三、手太阴经别
手太阴之正[1],别入渊腋[2]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 上入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3]。
四、手太阴经筋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1], 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 缺盆,结肩前髃[2];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3] ,合 贲下,抵季胁。
咽喉疼痛
胸部胀满Βιβλιοθήκη 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4、主治概要
脏腑病
肺——咳嗽,气喘,咯血等 胸——胸闷,胸痛等 喉——咽喉肿痛等
呼吸系统
经脉病
上臂 臑臂 前臂
手
内侧前缘痛、 厥冷、掌中热
经脉循行部位
二、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之别[1],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2],并[3]太阴之 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4]掌热,虚,则欠欪[5],小便遗数[6]。取 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11. 外线(有穴通路):中府→少商(左右各11穴)
•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
少商。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1],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2]中痛,甚则 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5]者,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