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 走月亮-课时练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走月亮》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2.《走月亮》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在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抽穗(huì suì) 跳跃(yào yuè) 闪烁(lèshuò) 熟练(shóu shú)二、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 jia fēng sú wā dì pú tao( ) ( ) ( ) ( )tián kòng dào gǔ táo qì xīn xiān(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柔和温和1.春风()地吹着,唤醒了生命的绿色。
2.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
铺满洒满3.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4.秋天的落叶()了我家门口形成了一条浅黄色的大街。
四、形近字组词。
淘()卵()坑()稼()掏()卯()吭()嫁()五、照样子写词语。
坑坑洼洼:()()()月影团团:()()()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柔和()风俗()满意()反义词:柔和()满意()成熟()七、写出三个倒顺词。
(如:事故)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写出句子。
1.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写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水塘抱着月亮。
(把句子写生动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走月亮》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______的事,表达了_________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同步练习(共11题)一、选择题(共6题)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闪烁A.shuòB.shuō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穗()A.suìB.shuì5.给括号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6.虫(卵)A.luǎn B.fǔ7.为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8.稻穗()A.suǐB.suì9.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10.熟睡()A.shóu B.shú11.选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A.温和B.柔弱二、填空题(共2题)12.看拼音,写汉字。
13.dào 穗14.根据拼音把词语补充完整。
táo 气三、句子运用(共2题)15.按要求写句子用“新鲜”的不同意思造句。
(1) 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2) 没有变质。
16.17.按要求写句子请根据“成熟”的不同意思分别写一个句子。
(1) 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2) 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四、阅读理解题(共1题)18.阅读课文《看戏》选段,回答问题。
她开始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下来,()在地上,()到空中,()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1) “颦”的意思是()。
A.皱眉头B.悲伤(2) “ ”与“逼近”、“柔和”和“ ”两组反义词,表现了艺术家演唱的高超技艺。
(3)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下来,在地上,到空中,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A.溅B.落C.滚D.滴(4) 她是京剧中的女英雄,他是艺术家。
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1. 【答案】A2. 【答案】A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B6. 【答案】A二、填空题(共2题)7. 【答案】稻8. 【答案】淘三、句子运用(共2题)9. 【答案】(1) 记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感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 走月亮》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2 走月亮一、读拼音,写词语。
táo xǐ é luǎn shí zhuāng jià fēng sú()()()()tiào yuè pú táo shuǐ dào chéng shú()()()()二、词语巧搭配。
可爱的()新鲜的()柔和的()细细的()美丽的()明亮的()三、照样子,写两个词语。
1.月光闪闪(ABCC式)2.沉甸甸(ABB式)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月儿是那样..柔和。
(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明亮,月光是那样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仿写一个拟人句)3.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走过……(续写句子)五、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练习。
1.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①第一句主要从(嗅觉听觉)角度来描写,第二句主要从(嗅觉听觉)角度来描写。
②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写一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2.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这句话表达了“我” 的感情,阿爸回来了,“我”的心情是。
3.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句话中连续出现的“照亮了”,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目光欣赏了月光下的、月光下的、月光下的。
这种修辞手法叫。
六、课外阅读。
晒月亮(节选)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
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
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
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
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
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课后作业-《走月亮》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稻穗.(suì huì)运载.(zǎi zài风俗.(sú shú)跳跃.(yuè yāo2.让生字走进语境。
()(1)小树呀,我给你tián shàng()土,铺上é luǎn shí(2)小狗,我qiān()你去看房后的zhuāng jiɑ(),去看架上的pú tɑo()。
3.照样子写词语。
(1)例:村道(坑坑洼洼)星星()小溪()(2)例:(柔和)的月光()的花瓣()的果子()的溪水()的春光()的月夜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小路……①句中连续出现的“照亮了”,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目光欣赏了月光下的、月光下的、月光下的。
这种修辞手法叫。
②同学们围绕该不该去掉文中的“也照亮了”争论起来。
你同意谁的说法?()A.可以去掉。
前面和后面的句子都有照亮了的景物,这个词语后面没有,是多余的。
B.不能去掉。
这个词语仿佛让我们看到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在寻找、观察月光下景物的可爱样子。
(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①第一句主要从(嗅觉听觉)角度来描写,第二句主要从(嗅觉听觉)角度来描写。
②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写一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5.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写比喻句: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苹果。
(2)写拟人句: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苹果。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以“走月亮”为线索,是一篇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散文。
()(2)课文主要描写了月亮的形态变化。
()(3)课文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四次提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 走月亮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重叠构造调整山崩地裂B.焦急逐渐触角横七坚八C.凌空善良严历若有所思D.屈服捶打攀登堤心吊胆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B.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C.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D.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3.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他迷恋昆虫,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
①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①《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①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4.课文《走月亮》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原因是()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候是在夜晚。
B.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又在结构上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C.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5.有时候我们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有了灵感,这真是()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填空题6.读句子,完成练习。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1)句中“___________”体现稻穗穗大、穗重,丰收在望。
(2)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_________________。
7.黄金搭档。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月亮( )的夜晚( )的果子( )的香味( )的溪水( )的水塘三、语言表达8.《走月亮》一文中,作者和阿妈一起在月下行走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走月亮-第2课时(含答案)

第2课《走月亮》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基础百花园一、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2.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 )3.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1.柔和:造句:2.漫步:造句:3.运载:造句:4.气息:造句:5.闪闪烁烁:造句:提升训练营三、课内阅读。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2.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3.写出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四、课外阅读。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
我们变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面就浮起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月亮。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意思,2. 本段文字在描写月亮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请写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内容各一句。
动态:静态:3.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思维大练兵五、小练笔。
你和妈妈之间一定也有浓浓的亲情,那就请你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一下吧。
要求:语句通顺,事情具体出,感情丰富。
字数在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拟人解析:一个“抱”字,形象的把小水塘当作人来写,所以是拟人。
2.比喻解析:本题是稻田,喻体是银毯,比喻词是像,所以是比喻。
3.排比解析:排比的特点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2 走月亮

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shǒu tián kònɡé luǎn shí()()()zhuānɡ jia fēnɡ sú tiào yuè pú tao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古老细细闪闪烁烁柔和()的月光()的溪水()的传说()的星星三、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把字句:被字句: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一句话。
3.续写句子。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2 走月亮第一课时答案一、牵手填空鹅卵石庄稼风俗跳跃葡萄二、柔和细细古老闪闪烁烁三、1.把字句:月光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被字句:高高的点苍山被月光照亮了2.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校园的教学楼,照亮了楼前美丽的操场,照亮了校门前长长的小路。
3.走过月光蒙蒙的小路,走过一排排整齐的大树旁边。
第二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1.我qiān()着妹妹的手,到河边七捡é()luǎn()石。
2秋天,zhuāng jia()()成熟了,满地金黄;果园里的pú tao ()()像颗颗珍珠,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二、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洒满.月光的小路。
()A满足;B骄傲;C全部,达到极点。
2.稻谷就要成熟.了。
()A熟练;B植物果实长成;C清楚。
三、课文多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课文反复出现,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
B.显得非常重复。
C.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四、课内阅读。
细细的溪水,流着(),流着()。
灰白色的()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作)小船,运(载裁)许多()……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课 走月亮 同步课时练(有答案,含解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第二课走月亮一、看拼音,写字词。
1.每天傍晚,我喜欢qiān()着爸爸妈妈的手去公园散步,走在é luǎn()石铺成的小路上,闻着淡淡的花香,心情格外舒畅。
2.秋天到了,田野里zhuāng jiɑ()成熟了,稻浪翻滚,果园里的pú tɑo()犹如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农民们huān hū què yuè()。
二、填入反义词。
陈旧——()失望——()现代——()稚嫩——()明亮——()三、照样子写词语。
坑坑洼洼(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月光闪闪(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四、选词填空。
明亮柔和(1)月儿是那样(),月光是那样()。
铺满洒满(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3)秋天的落叶()了我家门口,形成了一条浅黄色的大街。
运载搬运(4)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许多新鲜的花瓣。
(5)几只蚂蚁正忙着往洞里()食物。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点苍山()的月亮()的花瓣()的小水塘()的传说()的夜晚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2.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3.月儿是那么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七、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续写句子。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月亮是那样柔和,照亮了....村间的大道...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和小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走月亮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shǒu tián kònɡé luǎn shí
()()()
zhuānɡ jia fēnɡ sú tiào yuè pú tao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古老细细闪闪烁烁柔和
()的月光()的溪水()的传说()的星星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把字句:
被字句:
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一句话。
3.续写句子。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2 走月亮第一课时答案
一、牵手填空鹅卵石庄稼风俗跳跃葡萄
二、柔和细细古老闪闪烁烁
三、1.把字句:月光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被字句:高高的点苍山被月光照亮了
2.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校园的教学楼,照亮了楼前美丽的操场,照亮了校门前长长的小路。
3.走过月光蒙蒙的小路,走过一排排整齐的大树旁边。
2 走月亮
第二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我qiān()着妹妹的手,到河边七捡é()luǎn()石。
2秋天,zhuāng jia()()成熟了,满地金黄;果园里的pú tao ()()像颗颗珍珠,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二、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洒满.月光的小路。
()A满足;B骄傲;C全部,达到极点。
2.稻谷就要成熟.了。
()A熟练;B植物果实长成;C清楚。
三、课文多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课文反复出现,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
B.显得非常重复。
C.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四、课内阅读。
细细的溪水,流着(),流着()。
灰白色的()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作)小船,运(载裁)许多()……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划去。
3.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4.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
2 走月亮答案
一、1.牵鹅卵 2.庄稼葡萄
二、1.C 2.B
三、B
四、1.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月光鹅卵石新鲜的花瓣采过野花的地方
2.做裁
3.水塘,溪水,鹅卵石
4.天上的月亮倒映在小水塘中,水中就有无数的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样。
四上语文背诵与积累全册汇总
一、古诗背诵
1.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雪梅》
宋·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课文段落背诵
1.《观潮》第3—4自然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3.《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词语积累
静悄悄慢吞吞黑乎乎兴冲冲白花花空荡荡闹哄哄
人声鼎沸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若隐若现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人声鼎沸闷雷滚动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惊天动地人山人海横七竖八呼风唤雨狂风暴雨
腾云驾雾吞云吐雾随遇而安精疲力竭奔流不息
愤愤不平大惊失色垂头丧气无可奈何庞然大物
无缘无故事到临头通情达理合情合理哄堂大笑
冰天雪地重整旗鼓得心应手手舞足蹈摇头晃脑
不动声色若有所思接连不断连绵不断面如土色
疑惑不解热闹非凡左顾右盼左邻右舍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志存高远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尽忠职守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白发苍苍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步履蹒跚不知所措提心吊胆心急如焚
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磕头求饶土地荒芜人烟稀少
四、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 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步履蹒跚
五、名句背诵
1.关于“理”的名句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关于“爱”的名句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4.关于“惜时“的名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5.关于“立志”的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6.关于“诚信”的名句。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颜渊《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