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对比 看看你适合读哪一种高中?

合集下载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对比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对比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对比作者:李林森郝睿彭宗欣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14期摘要物理教材是连接物理课程与物理教学的媒介,其编写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将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学:原理与问题》和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中的“加速度”部分的内容呈现方式、习题和例题、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两版教材的特点,拟为教师在教学中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提供借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掌握学习技巧。

关键词中美教材;高中物理;教材对比中图分类号: G633.7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 . 2020 . 14 . 470 引言《物理学:原理与问题》目前是大部分美国高中的指定教材,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是我国使用率最高的物理课本。

“加速度”这部分内容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连接着“运动学”与“动力学”部分的物理知识。

因此,各国物理教科书都非常注重对这一章节知识的编排,想通过对此章节的有合理呈现,加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物理概念的学习。

中美两版教材都将“加速度”编排在“运动的描述”后面、“匀加速直线运动”之前。

因此,学生在学习前的元认知基本相似,学习该节内容的目标和作用也基本相同。

下面就美国的《原理和问题》和我国人教版《物理》(必修1)中关于“加速度”內容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研究。

1 教材对比研究1.1 教材插图内容对比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描述性的特点,为了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所以,在物理概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有助于启迪学生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

美国的《原理与问题》和人教版物理《必修1》在教材“加速度”物理概念引入部分,都很看重对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两版教材都引用了相对应的运动类型的图片,但两版教材对插图的引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将其进行对比(见下表1)。

中西方教育之差异

中西方教育之差异


结论: 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和美国的不同。有 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的教育是在培养科学家,是想 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科学家。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 的。一个班的学生中,最后成为有成就的科学家的人 可能很少,甚至没有,多数学生都会从事基础行业的 工作。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仅 只有科学家才是人才,凡是有某种特长的人都可以称 之为人才。在中国高中,同一年级的学生(高一、高 二)所学的科目都是一样的,即每个同学受到的教育 是一样的,学生的个性因此而受到束缚。中国高中应 安排多元化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向,并注重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而不只是把学 生看成是一个计算器,一台做考试题机器。

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其初中为两年制,所以 中学阶段的教育总共也为六年,和中国的一样。 美国的高中生每天只上六节课,从周一到周五, 每天早上7:30上课,下午2:15放学。关于选课, 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学监指导,一般的原则是 只要在高中四年内学完必修课,并通过各学科 的考试,其余的上课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学任何课程。例如,陶艺课,舞台效果,戏 剧表演,乐器,法律,会计等。一般的美国学 生在刚入学时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自己 的未来,在完成必修的基础课程的同时,学生 们将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着手进入专 业领域,为以后的学业和工作打基础。


事例2课程类型 中国高中的课程以基础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 解题能力,以应对会考、高考。 美国高中设立多元化课程,除了基础课必修以外,其 余课程学生可按自己兴趣选修,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 挥出自己的特长。学生们课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 其上课地点也不拘于教室,有时有出游课(Field Trip)。 其实,无论是中国的高中,还是美国的高中,其目的 都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受教育,使学生在离开 学校后,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中国高中和美国高中 所教授的课程不完全一样:中国的高中重视学习知识, 重视课本,重视习题,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美国的 高中重视能力,重视实践,重视学生自身的价值。

美国AP化学教材与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美国AP化学教材与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美国AP化学教材与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一、教材内容1. 美国AP化学教材美国AP化学教材是为高中学生准备的,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包括化学反应、化学结构、化学方程式、化学性质等内容。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化学的各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教材还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是为中学生准备的,也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但在内容方面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材的内容围绕化学的基本理论展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二、教学方法美国AP化学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化学的各个领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还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育理念美国AP化学教材和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在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美国AP化学教材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在全球化的今天,教育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教育资源和教学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现状,还能够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教育资源和经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对美国AP 化学教材和我国人教版化学教材的比较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和思考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和思考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和思考作者:洪冠芳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3年第07期1 教材介绍江苏省普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以下简称为中国教材)。

美国高中(9~12 年级)主流物理教材是《物理:原理与问题》( Physics : Principles and Problems)(以下简称为美国教材)。

此教材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出版。

现在国内有很多想要去美国读大学的高中学生都会选择这本教材。

这套教材一共有上中下三册,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文选择上面 2 套教材作为中美物理教材的比较对象,试图通过分析比较,研究两种教材的各自特点,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对教师参与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能有所促进和帮助。

本文会对比这两种版本教材内容设计,插图设计,实验设计,题目(包括例题和课后习题)设计4个方面。

2 比较教材的内容设计从内容上看,两种教材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是一致的,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及计算、常见接触面的摩擦因数,以及典型的匀速运动时的推力或拉力大小。

但是国内教材提到了滚动摩擦以及关于流体的阻力,这是美国教材没有涉及的。

先从对概念的定义来谈一谈。

两种教材都是通过二力平衡来引出静摩擦力的,但是中国教材提到了相对运动趋势,而美国教材只说:“当两个表面不发生相对运动时,其中一个表面施加在另一个表面上的力。

”相对来说中国教材较容易理解一些。

但对于静摩擦力的理解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再来谈谈对公式的给出。

中国教材先讲静摩擦力,用实验来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在0-Fmax之间,但对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太多的说明,一般教师在讲解时都会提到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时不做说明我们默认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然后再介绍滑动摩擦力,而且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成正比。

美国高中留学生并不比国内轻松

美国高中留学生并不比国内轻松

美国高中留学生并不比国内轻松小编为大家介绍留学美国读高中的详细内容,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几乎所有在美国学校读书的中国孩子都说,在美国读高中并不比在国内轻松。

来自浙江的小浩是通过香港基金会的一个合作项目来到圣保罗读书的,幸运的他拿到了半奖机会,4年可以少交10万美元。

小浩已经在圣保罗学习了两年。

小浩说,来美国之前一直以为这里的学生学习很轻松,但来了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轻松不轻松跟自己选课多不多有很大关系。

如果对自己要求不高,选的课少,可能就不会很忙;但如果选的课程多,难度大,压力也会很大。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五个类别的课程,包括数学、科学、艺术、英语(英国文学)和一门第二外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

”就像大多数勤奋的中国学生一样,小浩给自己加码,选了7类课程。

一般学生每天要上五节课,下午3点半左右下课,之后有两个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

另外,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俱乐部,如果积极参加活动,再加上放学后要写作业,那么一天就会过得很紧张。

而且美国很多学校周六上午是要上课的。

“这里活动特别多,在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和社团也很重要,因为申请名校都需要考查全面素质。

”小浩的目标是麻省理工或者普林斯顿。

鹿园中学的学生每天放学后要进行两小时课外活动或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包括到农场帮忙、照顾流浪动物、到敬老院或者妇女救助中心服务。

和其他寄宿高中一样,鹿园中学也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英语和数学都要学习四年,科学和第二外语必须学习三年,历史学习两年,艺术要修两个学期。

每个孩子每天至少要上五节课,参加运动队的孩子周末通常要去打比赛。

完成体育训练、艺术训练,晚上还要做功课,鹿园的学生也和中国学生一样,常常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

到耶鲁大学上研究生课程小班化授课和讨论式教学几乎是所有寄宿高中的共同选择。

不过美国中学教育真正的精髓在于分层教学,满足学生所有的潜能需求。

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是根据学生程度提供跨年级选课,而对于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校方也会不惜成本从校外请教师,或者联系大学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全国重点高中前十名排名

全国重点高中前十名排名

全国重点高中前十名排名全国重点高中前十名排名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全国重点高中前十名排名,文章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该校成立于1950年,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拥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以及开展国际课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2、河北衡水中学河北衡水中学(Hengshui High School of Hebei),简称衡水中学或衡中,始建于1951年,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三所重点高中之一。

2014年11月,学校占地230亩,有8000名在校生,600名教职工,其中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7人、特级教师13人。

3、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该校在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9月,初名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截至2016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高中部占地390亩,有教学班83个,学生近5000人,在职教职工382人;初中部占地95亩,有教学班30个,学生1700多人,在职教职工110余人。

4、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长郡中学(Changjun High School of Changsha)是一所由长沙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盘点上海排名最靠前的高中 个个都是实力超群 想进名校都不难

盘点上海排名最靠前的高中 个个都是实力超群 想进名校都不难

盘点上海排名最靠前的高中个个都是实力超群想进名校都不难上海前5的高中都是实力超群的,被录取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名校!第一所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中学,上海中学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部学生。

上海中学建校历史久远,从建校以来就保持着不败的神话,本部学生重点大学录取率超过99%。

国际部学生报考国内外大学录取率100%,不过上海中学也是一所很难进的中学。

学校在本市一直是第一,不管是什么样的排名都无法撼动它第一的位置,能够考上上海中学是很多上海孩子的梦想,毕竟能够进入这样的顶尖中学,也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了名校!第二所必须要提的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上海附中,上一期咱们介绍过北大附中和清华附中,这些顶尖名校的附属中学里本身就有很多本校的老师教授们的子女们在这里读书,他们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长大,不仅仅学习成绩好,还有各自的特长。

而复旦附中的也是上海的四大名中之一,学校学科实力很强,而且学校以宽松自由的管理模式出名,老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很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

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相比,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而上海外国语高中比较特殊。

是教育部直属的七年制寄宿制中学、半寄宿制外国语学校。

上海外国语高中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也是相当国际化的。

除英语外,还提供六种语言,包括法语、德语、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

很多学生毕业后直接出国读本科,留在国内的学生有20%以上进入了清北复交四大名校。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上海四大名校之一。

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

学校的教学设施很好,校园环境一流,住宿条件超过很多大学的标准。

与国内很多高中不同,二附中从不占用学生的体育课和课余时间。

孩子们有非常丰富的课余生活,这也是学校教学方法的成功之处。

孩子们可以在体育课上学习瑜伽、排球、华尔兹和各种运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前身为上海市第一工农速成中学,创建于1954年。

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对比

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对比

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对比中国式教育和美式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对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1. 教育理念:中国教育强调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纪律性,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要按部就班,逐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倡导多元化、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管理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

2. 教学方式:中国教育注重教师教学,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开放、自主和多样,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发挥,非常看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班级规模:在中国,大部分学校的班级人数较多,通常在30人左右。

而在美国,每个班级的人数则较少,通常在20人以下。

4. 科目设置:美国教育模式强调科目的选择和组合,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科目设置而非仅仅是一些基本必修课程,更注重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

中国教育则通常在中小学和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知识的纵向积累。

5. 评价标准:美国评价学生的标准较多,既包括课程学习成绩,也包括学习素养、学习习惯、体育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的表现。

中国教育则通常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分数和最终考试结果。

6. 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更强调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在特定的框架内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

美国的教育制度则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批评、迎接挑战。

总之,中国式教育和美式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之间的碰撞。

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如何结合两者的优点,取长补短,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然,以下是对于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在具体实践中的进一步对比:7. 课外活动: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艺术、社会服务等。

这些活动被视为培养学生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方式。

而在中国,虽然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但往往更侧重于学术类活动,如学科竞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高中对比看看你适合读哪一种高中?
随着国内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和对素质教育持续增加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孩子到底要在国内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还是到美国去读高中。

由于中美教育体制和理念在中学阶段表现出非常大差异性,使得高中在中国读还是在美国读,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从几个主要的方面看看中美高中对比,最主要的几点差异,以便在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上,更好地做出选择。

——学术知识:中国基础教育中,学生学术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基础知识的扎实,对于后期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近年来,很多美国的教育学者主张美国中学教育应该学习中国的地方;
——抵抗艰苦环境及高压的能力:中国的高中生经历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学习和竞争的过程,无疑是异常艰苦的,不同地域教育的差异也好,枯燥重复的不断练习也好,都是对抗压能力的挑战,在这方面,美国高中的学生虽然也有很多学业和竞争的压力,但压力的类型和要面对的问题,是非常不同的;
——实践创新自主等综合能力:美国高中的非常突出的优势,是在于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学校也普遍重视学生的人格养成,注重领导力,人生信念,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养成;
——前沿科技和信息:美国高中阶段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前沿的科技实践的,可能不一定很深入,但是对于学生是一个兴趣的引导,和对未来的一个准备,这一点在中国的高中可能接触的会少一些;
——申请美国本科名校:美国名校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是来自美国本土、世界各地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的竞争;名校通常要求优异的高中平均成绩、过硬的语言能力及其它依据课外活动、个人经历、个人陈述文章和对既定问题的回答,来展示出的学生的综合实力,这一点上,美国高中的整体经历无疑会成为加分项。

最后,为大家介绍一所美国精英寄宿中学,FS2017寄宿排行榜第二名,扎克伯格、小布什母校:菲利普斯埃克赛特学院。

菲利普斯埃克赛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
基本信息:
学校类型:男女混校
宗教背景:无
建校年份:1781 年
学校面积:619 英亩
招生年级:9-12 年级
学生人数:1079 人
录取率:19%
平均班级人数:12 人
师生比例:1:5
寄宿生比例:80%
国际学生比例:11%
高级教师比例:82%
地理位置:
所在州新罕布什尔州
附近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塔夫茨大学;距离波士顿1 小时车程。

学校简介: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是一所男女同校的私立中学,招收9 -12 年级寄宿及走读学生。

该校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镇,建于1781 年,是美囯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

在过去200 多年的历史中,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英格兰上层阶级和美国政界精英,以其具创新性的圆桌教学法应用为特色,通过提出问题及进行讨论来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入学筛选极其严格,历年平均录取率为19%,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录取到常春藤盟校。

学校特色:
作为上流社会和政治精英的首选学校,美国最古老的学校之一;
该学院的校友包括19 名州长、5 名美国参议员、5 名奥运运动员、2 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美国总统,甚至包括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Quora 创始人亚当迪安杰罗在内的科技巨头;
在学术上,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开发并倡导哈克尼斯教学法,该教学法鼓励学生和老师围坐在圆桌旁交流讨论,学生是课堂交流和讨论的主体;
学校提供超过450 门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并有超过150 个学生俱乐部及团体。

著名校友:
Franklin Pierce 美国第14 任总统
Robert Todd Lincoln 亚伯拉罕林肯的儿子,美国战争部长
John Knowles 作家,《独自和解》作者
Booth Tarkington 美国小说家、剧作家,两次赢得普利策小说奖
Mark Zucherberg Facebook 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Adam D'Angelo 计算机科学家、Quora 联合创始人
Lloyd Shapley 2012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Dan Brown 畅销书作家,《达芬奇密码》作者
毕业生去向:
阿默斯特学院、巴布森学院、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布朗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威廉与玛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埃默里大学、乔治城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汉密尔顿学院、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莱斯大学、斯坦福大学、三一学院、塔夫茨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圣母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范德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韦尔斯利学院、卫斯理大学、耶鲁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