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副词
常见的100个偏义复词

常见的100个偏义复词1.单相思2.无线电3.失望4.明天5.真实6.自由7.欢迎8.掌心9.黑暗10.薄情11.深情12.冰凉13.战争14.和平15.尖锐16.淡忘17.无聊18.匆忙19.随缘20.完美21.苍白22.微笑23.失眠24.睡梦25.勇敢26.怯弱27.启示29.清澈30.浑浊31.关心32.轻松33.不屑34.不舍35.热情36.冷漠37.友情38.爱情39.遗憾40.幸福41.充实42.虚空43.感动44.失落45.欣赏46.羞愧47.明亮48.昏暗49.坚强50.软弱51.倔强52.傲慢53.真诚54.虚假55.麻木56.敏感57.冷静58.害怕60.脆弱61.珍贵62.廉价63.善良64.邪恶65.尊重66.轻蔑67.受伤68.伤心69.欺骗70.真假71.强大72.渺小73.无辜74.有罪75.真实76.虚幻77.犹豫78.果断79.深爱80.浅爱81.愉快82.不快83.友善84.冷漠85.成功86.失败87.默许88.争执89.忠诚91.激情92.冷静93.悲喜94.欺骗95.诚实96.虚伪97.满足98.失望99.平衡100.倾斜。
三个词类——偏义副词、同义副词、连绵词

判断方法 3、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拆开后,都单独有意义,且能与别的字构成另外 的词。但拆开后的字义与该联绵词本身的意思没有联系,它们也不可能用 双音合成词的任何一种构词方式组合成该词的意思。比如,“仓促”这一 联绵词,拆成“仓”、“促”两字,它们的意思分别为: 仓 (1)仓房,仓库(2)姓。 促 (1)时间短:短促、急促。(2)催,推动:督促。(3)靠近:促膝谈心。 但是,“仓”的两个义项与“促”的三个义项无论用双音合成词的哪种构 词方式组合,都不能表示“仓促”所含有的“匆忙”的意思。“仓”、 “促”这两个字,只是该联绵词的书面语言符号罢了。再如“马”单独有 意义,“虎”单独也有意义,但它们各自的意义同样与联绵词“马虎”的 意义无关。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于是 行旅不至,人物无资”(因此商人不来这里做 买卖,当地的人贫穷并且物资缺乏。)中的 “行”、“旅”,都是“来往的旅客”的意思。
示例 ①夫差将欲听与之成(高一册《勾践灭吴》)(意思就是“夫差将欲听 (之)与之成”。 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这里,“将”和“欲”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又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初三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和“讥”连用,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 ③老臣病足……故愿望见太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的脚有 毛病,不能够快跑。) “愿”和“望”都是“希望”的意思。如《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 沟壑而托之。”又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 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 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 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 词。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偏义复词知识汇总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偏义复词知识汇总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偏义复合词呢?区分偏义复合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3、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兄”“逼迫有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有弟,故知“父兄”“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兄”。
偏义复词详解及练习

偏义复词详解及练习一、偏义复词的定义偏义复词是指说两个相关(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构成一个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只起到陪衬作用,不表示意义。
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第2册第6课《孔雀东南飞》课下注释中出现了这个概念。
我们还以这一课为例,先来复习一下: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公姥:偏义复词,偏在:姥,公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偏义复词,偏在:作,息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偏在:兄,父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
4.我有亲父母,逼迫见父兄。
父母:偏义复词,父母偏在:兄,父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
父兄同上也是偏义复词。
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牛马:偏义复词,偏在马,牛只起陪衬作用。
其实偏义复词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只是我们习焉不察罢了。
举出例子:1.窗户:偏在窗,户是陪衬无意义。
2.国家:偏在国,家是陪衬无意义3.动静:偏在动,静是陪衬无意义。
4.厉害:偏在害,厉是陪衬无意义。
5.好歹:偏在歹,好是陪衬无意义。
6.兄弟:偏在兄,弟是陪衬无意义。
7.人物:偏在人,物是陪衬无意义。
8.舍得:偏在舍,得是陪衬无意义。
9.忘记:偏在忘,记是陪衬无意义。
10.没有:偏在没,有时陪衬无意义。
二、初高中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举例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义复词,偏在同,异是陪衬,无意义。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司马迁《鸿门宴》)3.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出是陪衬,无意义。
4.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园圃:偏义复词,偏在园,圃是陪衬,无意义。
5.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苏轼《石钟山记》)浅深:偏义复词,偏在深,浅是陪衬,无意义。
6.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契阔:偏义复词,偏在阔,契是陪衬,无意义。
7.商人重利轻离别,去来江口守空船。
高考复习文言偏义复词

11、远近(取“远”之意) 12、浅深(取“深”之意) 13、生死(取“死”之意)利害(取“害”之意) 14、陵迟(取“迟”之意) 15、毁誉(取“毁”之意) 16、公姥(取“姥”之意) 17、弟兄(取“兄”之意) 18、父兄(取“兄”之意) 19、文章(取“文”之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 、“质量”、“舟楫”、“狐狸”、“妻子” 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 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 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 ”,“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 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 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选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赤壁之战》) 2.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3. 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 4.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 人臣执事,何长短自言乎(《汉书》) 6.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 7.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8.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9、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10.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芙蕖》)
其四.从句意考虑,偏词复义形式上是两个词, 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 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像下面的例子,同 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却不同: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2、无羽毛以御寒暑 同是“寒暑”两个字,在例5中是一个两 个单音词,在例6中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 “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 能离开语境。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专题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专题一、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例四: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白头吟》)——“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例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鹏鸪天•送人》)——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
“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
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 之意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例三:言其利害。
(毛遂自荐)——偏的还是利。
偏义复词曾经在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 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 曾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 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 “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三古今异义词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垄断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自信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实弹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不好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即使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留意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老子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丈人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有志节操守的男子无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更不用说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地方扶老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出身低微,行为鄙鲁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深入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有意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有时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鞠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恭敬,谨慎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夹杂着稍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渐渐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活泼玩皮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于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此,在这上大风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中心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以为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不避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县官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或者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出来给……看约束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信约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上前;进,进献因而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趁机美人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嫔妃以往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扬言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父母兄弟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他实际上横行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面朝北,指臣服殷勤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关切、问候中国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指现在中原地区不过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不超过形成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形势形成从事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官名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妻子儿女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刚刚开始所以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风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形体齐备故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所以,事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旧例口舌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代指言辞无聊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处境困窘,没有依靠慷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崤山以东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祖辈与父辈智力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慧和力量至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自作主张处分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安排,处置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迎接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接相连生人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活着的人可怜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可爱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秋天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日的天空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因此写作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骤然冲出。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专题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专题一、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例四: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白头吟》)——“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例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鹏鸪天•送人》)——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
“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
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 之意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例三:言其利害。
(毛遂自荐)——偏的还是利。
偏义复词曾经在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 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 曾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 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 “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词的偏义:偏义复词
三,课文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4.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5 .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6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7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8.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9 . 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0 . 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
11 .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2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3.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14.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5.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