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教案中华上下五千年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内容和结构,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内容和结构,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上下五千年》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教具:PPT、课件、课堂练习题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展示一幅中国历史的时间轴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探讨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Step 2:导入新知(10分钟)Step 3:阅读活动(30分钟)选择教材中的一个章节或一个重要事件,请学生阅读,并在图表或文本中标记关键信息。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
Step 4:思辨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书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中国历史有持续五千年之久?中国历史中的哪些事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结论。
Step 5:写作活动(3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上下五千年》为素材,撰写一篇文章。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指导,如如何选取重点事件,如何组织文本结构等。
Step 6: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并提供互相的反馈和建议。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探索中国历史。
五、教学延伸1.设计相关扩展阅读任务,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并进行分享和讨论;2.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亲身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和厚重性;3.包括《上下五千年》的相关题材和内容的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和讨论,拓宽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和写作成果等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思辨能力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大课堂展示,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写作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包括描述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读过那些中国历史故事?谁能简单的给大家讲讲?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3、老师也喜欢看《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两个故事我很喜欢,同学们想听吗?
二、交流读书感受、方法。
自读课文。
在小组中交流:
1、说说你读了那些历史故事,有何收获?
2、你运用了那些读书方法?
三、明确读书目标。
1、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
2、持之以恒,坚持1—2个月读完一本书。
3、做好。
四、制定读书计划。
1、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2、同座交流。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可选)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及作者,并知道同一种书有不同的版本。
2、通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3、指导学生归纳“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4、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书?(在学生发言时与学生交流,从而感受读书是要经过选择的)(师板书:阅读要有选择)2、同学们的阅读面可真广,正是这些书籍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
二、初步了解书籍。
1、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不少同学已对它有了一些了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介绍自己对书籍的了解时,教师穿插讲解本书的作者、书中记录的朝代、版本、目录)2、小结: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我们看到祖国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的灿烂。
三、指导读好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一)同读一个故事,分享读书方法。
1、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这本书里。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打开书一看究竟了。
2、正如卖考莱说的:“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推荐一个故事《屈原沉江》,(板书:读书要讲方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读这个故事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
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

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提高阅读速度;
2、学会精读文章中表现思想情感的语句;
3、培养自主鉴赏人物形象和赏析表达方式的能力;
4、初步领悟读书笔记的写法。
教学重点:培养自主鉴赏人物形象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读书笔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背诵朝代歌;
2、回顾历史故事,简单讲述;
3、介绍《上下五千年》。
二、简介《中华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1、介绍书籍的编排方式;
2、介绍最早版本的主要内容;
3、介绍作者XXX教授。
三、归纳读书方法。
1、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方法;
2、建议先读序;
3、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总结读书方法。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指导学生共同阅读;
2、引导学生选做读书笔记。
四、学生结合所做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所得。
学生可以从故事的内容、积累的成语、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以及提出自己的疑问等方面来交流。
五、明确读书要求,并制定读书计划。
我们需要养成阅读的惯。
六、小结:
1、随着我们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透彻。
要真正达到XXX通今,我们需要一生来通读这本书籍。
2、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首小诗,希望同学们能够爱上阅读。
七、作业:
请大家学会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
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

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篇: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一、以“朝代歌”导入1、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朝代歌》,还记得吗?谁来背背看?出示《朝代歌》,齐读。
同学们,假如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比作一个人的年龄,我们的国家已经将近5000岁啦!二、回顾故事内容,接受考查。
1、前一段时间大家阅读了《上下五千年》的上古——秦汉部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老师今天先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2、学生抢答。
根据图片提示回忆你所读过的《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说故事的内容。
(1)荆轲刺秦王(2)黄帝战蚩尤(3)武王伐纣(4)苏武牧羊3、老师再来考考你,谁能将这些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1)黄帝战蚩尤——上古(2)武王伐纣——周朝(3)荆轲刺秦王——战国(4)苏武牧羊——汉朝老师想听听,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内容的?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把你做得好的地方展示给大家看。
小结:读书做记号,把认为重要的地方用各种符号画出来。
板书:做记号勤于摘抄;板书:摘抄师推荐读书笔记:同学们,我们读不同的书,就可以做不同的笔记。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简单的笔记,可以边读边归类,把朝代与故事名对应起来记录。
板书:归类大家看这个表格。
出示:表格秦朝秦始皇筑长城张良博浪沙行刺密谋沙丘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拉起了子弟兵小结:这样的读书笔记能让大家对朝代及主要的历史事件有个清晰的梳理,你学会了吗?三、交流人物之最最近,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在读《上下五千年》,读着读着,仿佛一个个人物都鲜活了起来。
我仿佛看到了正在跋山涉水的神农氏;看到了击剑而歌的冯愋;看到了一腔悲愤的屈原;看到了与人们意念中的“鬼”做斗争的王充。
相信你也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情绪涌上心头,敬佩、鄙视、同情、憎恶、惋惜……那就来说说你的感受吧!我最敬佩的人是,因为。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5《中华上下五千年》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5《中华上下五千年》教学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篇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文章,通过对中国从古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成就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拓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读文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教学难点:1. 文章内容繁多,学生难以全面掌握。
2. 历史知识的拓展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瑰宝,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理解文章内容。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知识拓展: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拓展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或文化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展示海报。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1. 《中华上下五千年》2. 内容提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成就3. 重点词汇:文明、历史、人物、事件、成就等。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题: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知识拓展题:布置相关的历史知识拓展任务,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案

中华上下五千年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案【中华上下五千年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2. 培养阅读和交流能力;3.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引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2. 阅读材料:选择相关的历史文献、故事、传说等,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领域。
3. 阅读讨论:学生分组阅读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交流展示:每一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5. 总结回顾:对本次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强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步骤:1. 课程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量与之相关的问题。
2. 阅读材料选择和分发(10分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选择相关的历史文献、故事、传说等材料,并将其分发给学生。
3. 小组阅读和讨论(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和讨论,每一个小组根据分发的材料,共同探讨其中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内容,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交流展示(30分钟)每一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交流展示。
代表可以用PPT、口头演讲等形式,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包括对材料的理解、观点的分析等。
5. 教师点评和补充(10分钟)教师对每一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量和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6. 总结回顾(10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回顾,强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材料理解程度;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交流表达能力;3. 学生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相关历史文献、故事、传说等材料;2. PPT演示工具;3.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文化杂志等,加深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了解;2. 学生可以进行个人或者小组研究项目,深入探索某个历史时期或者领域的内容;3. 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亲身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五下,阅读,教案

教 学 过 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假如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比作一个人的年龄,我们国家将近 5000 岁 啦!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五千年 人物长幅,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 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历 史故事呢? (学生讲,老师可相机演示: 《大禹治水》 《卧薪尝胆》 《李广射虎》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故 事的幻灯。) 2.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其实,它们还只 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 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 引出课题《上下五千年》并板书。 【设计意图: 导入不只是为了引出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话题,同时 也可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及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程度。 】 二、走进作品,走近作者。 出示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能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许多同学已迫不及待地对它进行了了解,能说 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可能会说: 1、我浏览了一下书目,发现书中的内容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与我们 所背诵的朝代歌的时间一样。 2、《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各种版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上下五 千年》出现了很多版本,时间也延续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国初期。 „„ 教师相机演示: (1)最早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 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 璀璨。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 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 上没有虚构。《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从远古到清 朝的鸦片战争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无疑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华上下五千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及作者,并知道同一种书有不同的版本。
2、通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3、指导学生归纳“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4、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书?(在学生发言时与学生交流,从而感受读书是要经过选择的)(师板书:阅读要有选择)
2、同学们的阅读面可真广,正是这些书籍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
二、初步了解书籍。
1、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不少同学已对它有了一些了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介绍自己对书籍的了解时,教师穿插讲解本书的作者、书中记录的朝代、版本、目录)
2、小结: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我们看到祖国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的灿烂。
三、指导读好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一)同读一个故事,分享读书方法。
1、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这本书里。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打开书一看究竟了。
2、正如卖考莱说的:“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
推荐一个故事《屈原沉江》,(板书:读书要讲方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读这个故事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
(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方法。
)
3、教师总结读好一个故事的读书方法:
4、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些读书方法来阅读这个故事吧,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读书心得,看看从中能有哪些收获。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读懂这篇文章:
(1)文章讲了谁?讲了什么事?(2)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
(3)你掌握了那些历史知识?(4)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发?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古人云“读史可以明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天空,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了解历史,拓展见识。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
(生自读,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汇报交流,学生结合所做的积累卡汇报读书所得。
四、拓展全书阅读
1、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读好一个故事的阅读方法,但要想读好整本书,这些方法还是有些欠缺的,针对整本书的阅读,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2进一步引导归纳总结读好整本书的读书方法:
五、小结延伸:
1、老师希望同学们让读书成为习惯,(板书:读书要成习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潜心阅读《上下五千年》,让我们一起把书里蕴含的故事读得更深,更精,更细。
2、今天的课外阅读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启迪呢?
3、我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在读中悟理,读中增知。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板书)
4、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希望同学们爱上阅读
附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学会阅读读书要讲方法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读书要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