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必洛尔与第2代β受体阻断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奈比洛尔对高血压患者big-ET、CRP及HbA1c的影响

奈比洛尔对高血压患者big-ET、CRP及HbA1c的影响朱艳辉;胡万宁;王希柱;宋巧凤;肖四海;陈荣花;江文艳【摘要】目的探讨奈比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炎症反应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奈比洛尔组和阿替洛尔组,每组40例.阿替洛尔组口服阿替洛尔,25~50 mg/次,2次/d;奈比洛尔组口服奈比洛尔,5 mg/次,1次/d.共治疗12周,观察2组血压、内皮功能、炎症反应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奈比洛尔组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内皮功能及炎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与阿替洛尔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在奈比洛尔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洛尔组治疗后有所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奈比洛尔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及抑制炎症反应,对糖代谢无明显影响,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0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奈比洛尔;big-ET;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作者】朱艳辉;胡万宁;王希柱;宋巧凤;肖四海;陈荣花;江文艳【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4Lindholm等[1]在2004年的临床分析中,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产生了质疑。
质疑β受体阻滞剂大多源于第2代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是否具有器官保护作用。
本研究基于第3代β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具有额外的血管扩张特性,观察其对血压、内皮功能、炎症反应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是否具有器官保护作用,有无糖代谢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患者选择β受体阻滞剂提供依据。
新的β阻滞剂:奈必洛尔改善心肌病冠脉血流储备

新的β阻滞剂:奈必洛尔改善心肌病冠脉血流储备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年(卷),期】2007(15)6
【摘要】奈必洛尔是第3代β1受体阻滞剂。
以往研究证明,该药能减少心力衰竭病人病死率与病残率。
该文观察21名临床稳定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平均射血分数为35.7,以Doppler超声心动图观察,有年龄、性别、配对健康人做对照研究,发现奈必洛尔治疗1月后明显降低心率、血压。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每搏搏出量无变化。
【总页数】1页(P526-526)
【关键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奈必洛尔;冠脉血流储备;β阻滞剂;Doppler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β1受体阻滞剂;衰竭病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
【相关文献】
1.奈必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疗效观察 [J], 李水花;吴农田
2.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对急性主动脉瓣返流时冠脉血流及冠脉血流储备的实验研究[J], 冯玉红;李治安;王新房;谢明星;吕清
3.冠脉造影正常者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析:经胸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与冠脉内超声和多普勒的对照分析 [J], 杨娅;Thomas Bartel;李治安;Raimund Erbel
4.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无创性评价肥厚型心肌病的冠脉血流及冠脉血流储备 [J], 杨
娅;李治安;王新房
5.奈必洛尔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J], 赵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奈必洛尔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6No.8March 2019[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HL007)。
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治疗方面应考虑心血管危险、靶器官损伤等因素,平稳降压治疗,尽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
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的一线降压药,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领域,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使心排出量减少,进而达到降压的作用[2]。
β受体阻滞剂已历经三代,二代β受体阻滞剂对β受体具有选择性,对β1受体亲和力更强,包括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3]。
三代β受体阻滞剂不仅仅具有高选择性,且具有更佳的血管扩张功能[4]。
众多研究提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获益小于其危害风险,而国内指南中仍将β受体阻滞剂奈必洛尔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效果比较的Meta 分析赵群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淄博255036[摘要]目的通过Meta 分析的方法,比较奈必洛尔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检索建库至2015年12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筛选奈必洛尔与美托洛尔等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获取患者用药后血压变化、心率变化、不良反应等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481例高血压患者。
奈必洛尔与二代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患者后收缩压[MD =0.18,95%CI (-1.50,1.86),P =0.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压[MD =1.07,95%CI (0.24,1.90),P =0.01]、心率[MD =-4.20,95%CI (-5.19,-3.20),P <0.0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MD =0.52,95%CI (0.27,0.99),P =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eta分析:ARNI相比ARB具有更强的降压作用

Meta分析:ARNI相比ARB具有更强的降压作用专家述评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衰治疗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性意义。
从机制上讲,ARNI干预了两个系统,一个抑制了RAAS系统,一个是增强了利钠肽系统。
研究发现,利钠肽系统同时具有降压的作用,其降压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1)肾性机制:ARNI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脏排钠排尿(2)血管机制:ARNI促进血管舒张、抵抗血管收缩(3)神经内分泌机制:抑制RAAS并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那么利钠肽系统的增强,会让ARNI比ARB具有更强的降压作用吗?基于这个方向我们课题组撰写了一篇Meta分析,通过对12项RCT研究,共计包含6064名患者的分析表明,ARNI具有比ARB更强的降压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相关结果7月29日发表于《Cardiology》。
研究背景脑啡肽酶(NEP)会降解血管活性肽,包括利钠肽和缓激肽。
脑啡肽酶抑制剂(NEPI)可以增加这些物质的含量。
RASI和NEPI联合抑制剂在降低血压方面优于单独使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可以同时阻断RAS激活和利钠肽降解,从而产生更强的抗高血压作用。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高血压患者中ARNI是否具有比ARB更强的降压作用。
研究方法我们搜索了自1999年9月至2019年7月的ARNI与ARB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随机对照研究,也包含上尚未发表的研究。
研究需测定SBP、DBP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
最终分析了12项研究,包含6064名患者,入选研究的基线特征如下。
研究结果一、 100mgARNI相比ARB(缬沙坦80mg/奥美沙坦10mg)可以降低SBP 1.58mmHg、DBP 0.66mmHg二、 200mgARNI相比ARB(缬沙坦160mg/奥美沙坦20mg)可以降低24小时动态SBP 3.69mmHg、24小时动态DBP 1.71mmHg三、 400mgARNI相比ARB(缬沙坦320mg/奥美沙坦40mg)可以降低24小时动态SBP 4.31mmHg、24小时动态DBP1.69mmHg四、ARNI降压作用与剂量相关 400mg优于200mg优于100mg研究讨论1981年de Bold等发表研究指出,心房心肌提取物有利钠作用,提示心脏有内分泌功能。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综述doc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综述doc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是为了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降压药的分类二、降压药的研究进展1.利尿药:利尿药是一类通过增加尿液排泄以减少体液量的抗高血压药物。
目前常用的利尿药物有利尿酮、噻嗪类、襻利类等。
研究发现,利尿药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以及降低外周阻力的药物。
该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同时也可用于控制高血压。
然而,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冠脉痉挛等。
3.钙通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是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来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降低血管平滑肌紧张和心肌收缩力度。
常用的钙通道阻断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
研究发现,钙通道阻断剂能够有效降压,改善心肌缺血。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本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效应,降低外周阻力和液体聚集。
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并且对心肌缺血、肾脏保护等具有积极作用。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的结合来减少外周阻力和液体聚集。
目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有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研究发现,该类药物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并且对心脏、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是为了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具有不同的降压机制和药效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降压机制、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副作用,并将个体化治疗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年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发展现状

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血压调节药物市场也相应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降压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简介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s)是一类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少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药物,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的药物。
这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现状在全球范围内,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持续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最近几年这一类药物的销售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主要原因包括:1.高血压患者数量增加: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对降压药物的需求。
2.临床应用广泛: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其疗效可靠,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3.创新药物的不断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物不断问世,更加适应患者个体化治疗需求,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4.制度保障: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政策措施,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推动了降压药物市场的发展。
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尽管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1.市场竞争加剧: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药企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分散。
2.不良反应限制了药物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包括心率下降、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这些不良反应限制了药物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应用。
3.医保政策的制约: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药品的医保政策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使得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市场仍然充满了机遇:1.研发新型药物:通过不断地研发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满足患者不同的治疗需求。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李云娜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6
【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明山街道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高、操作简单、用药安全性高的优势。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李云娜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明山街道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
【相关文献】
1.前列舒通与α受体阻滞剂对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再评价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剂量对高龄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4.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5.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β受体阻滞剂间的选择应用

β受体阻滞剂间的选择应用作者:崔文艺刘慧英李国臣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0期[摘要]由于β受体阻滞剂种类较多,结构不同,所以导致不同疾病的应用上呈现了相对差异性。
本研究列举了比索洛尔或奈必洛尔治疗高血压、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阿罗洛尔治疗震颤、美托洛尔治疗门脉高压。
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注意区别对待以便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偏头痛;甲状腺功能亢进;震颤;门脉高压[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45-03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
β受体阻滞剂根据与β1、β2和α受体的不同作用分为3种类型:(1)非选择性阻滞剂(如普奈洛尔、替米洛尔以及索托洛尔),同时拮抗β1和β2受体;(2)心脏选择性或β1选择性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以及纳比洛尔),主要选择性拮抗β1受体;(3)同时拮抗β和α受体的阻滞剂(如拉贝洛尔和卡维地洛)。
根据β受体阻滞剂亲脂性和亲水性的不同,β受体阻滞剂又分成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
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和吲哚洛尔),是指当该药竞争性与β受体结合后,在阻滞受体的同时,还能较弱地激活受体某一部分,减弱β受体阻滞的整体作用。
总之,种类繁多的β受体阻滞剂特点各异,不同药物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即同一类β受体阻滞剂,并不等于具有相同的效果,所以临床应用时注意区别对待以便取得较好的疗效。
1 比索洛尔或奈必洛尔治疗高血压既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舒张期高血压与体重及外周阻力增加密切相关,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最理想的药物就是β1受体阻滞剂,因此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的降压效果更具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导报 2016 年 8 月第 35 卷1. 2 检 索 策 略 以 “ nebivolol、 bystolic、 Nebilet、 Lobivon、 Silostar、 Atenolol、 Tenormin、 Metoprolol、 Lopresor、 Seloken、 Betaloc、 Bisoprolol、 Concor、 Zebeta、 hypertension” 为英文检索词ꎬ以“ 奈必洛尔、阿替洛尔、 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博苏、康忻、 高血压” 为中文检索词ꎬ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 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 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ꎬ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14 年 9 月ꎬ并辅以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ꎮ 以 PubMed 为例ꎬ其具体检索策略如下:#1 Nebivolol OR Bystolic OR Nebilet OR Lobivon OR Silostarꎻ # 2 " Nebivolol " [ Mesh] ꎻ# 3 # 1OR # 2ꎻ # 4 Atenolol OR Tenormin OR Metoprolol OR Lopresor OR Seloken OR Betaloc OR Bisoprolol OR Concor OR Zebetaꎻ#5 " Atenolol" [ Mesh] OR " Metoprolol" [ Mesh] OR " Bisoprolol" [ Mesh] ꎻ#6 # 4OR #5ꎻ#7 " Hypertension" [ Mesh] OR Hypertensionꎻ# 8Random ∗ꎻ # 9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 Publicasion Type] AND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 Topic” [ Mesh] ꎻ#10 #8 OR #9ꎻ#11 #3 AND #6 AND #7 AND#10ꎮ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两名评价者分别阅读 文献题目及摘要ꎬ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ꎬ 进一步阅读全文ꎬ决定是否纳入ꎬ并提取资料ꎮ 提取资 料内容包括:① 试验设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ꎻ②干 预措施、主要及次要结局指标、失访及处理ꎻ③ 反映研 究质量的指标ꎮ 如文献的资料不全ꎬ尽可能与原作者 联系获取ꎮ 如遇分歧ꎬ讨论或听取第三方意见解决ꎮ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根据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 5.1.0 版推荐的随机对照试验量表对每篇纳入的文献 进行评价ꎬ并交叉核对评价结果ꎬ如有分歧ꎬ则与第三 方协商解决ꎮ 评价内容包括:①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ꎻ ②分配隐藏的实施情况ꎻ③是否使用盲法ꎻ④结果数据 完整性ꎻ⑤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ꎻ⑥是否有其 他偏倚来源ꎮ 每条按照实际情况分为“是”“否”“ 不清 楚” ꎮ 1.5 统计分析 使用 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 RevMan 5.3 版 软 件 进 行 Meta 分 析ꎮ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比 值 比 ( odds ratioꎬOR) 及 其 95%CI 表示ꎬ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差( mean deviationꎬMD) 及 其 95% CIꎮ 对各研究进行 异质性 检 验ꎬ 若 不 存 在 异 质 性 或 异 质 性 较 小 ( I2 ≤ 50%ꎬP ≥ 0. 1) ꎬ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 量ꎻ若异质性较大( I2 >50%ꎬP<0.1) ꎬ分析异质性产生 的来源和原因ꎬ如仅有统计学异质性时ꎬ采用随机效应 模型合并效应量ꎬ否则仅行描述性分析ꎮ
������886������
Herald of Medicine Vol������ 35 No������ 8 August 2016
奈必洛尔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 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朱海1 ꎬ王志禄2 ꎬ元朝波1 ꎬ白海渊1
(1.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ꎬ兰州 730000ꎻ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ꎬ兰州 730000)
代谢方面的影响ꎬ为奈必洛尔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平行对照试验ꎬ无论是否描 述具体的随机方法ꎮ 1.1.2 研究对象 年龄≥ 18 周岁并且符合« 中国高 血压防治指南» [5] 或« WHO 高血压指南» [6] 规定的原 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ꎮ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使用奈必洛尔ꎬ对照组使用 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以及比索 洛尔)ꎮ 两组剂量不限ꎬ疗程>4 周ꎮ 并且两组实验过 程中均未使用其他对血压有较大影响的药物ꎮ 1.1.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① 治疗前后的收缩 压及舒张压ꎻ② 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ꎮ 次要结 局指标:治疗前后心率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及血糖改变生化改变ꎮ 1.1.5 排除标准 ①排除含有脑血管病、冠心病、冠 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力衰竭、 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患者的研究ꎻ ②加入了其他干预 措施、联合用药、随访周期过短( ≤4 周) 的研究ꎻ③研 究类型无法确认的研究、结果数据不完整或有瑕疵的 研究ꎻ④对重复发表的文献ꎬ仅收集随访时间最长、数 据最完全的研究ꎻ⑤对于同一试验报告不同结果的多 个文献ꎬ仅收集有可用数据的研究ꎮ
关键词 奈必洛尔ꎻβ 受体阻断药ꎻ高血压ꎻMeta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72.4ꎻ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781(2016)08-0886-07 DOI 10.3870 / yydb.2016.08.021
β 受体阻断药通过影响中枢和周围肾素 ̄血管紧 张肽 ̄醛甾酮系统ꎬ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发挥降 压作用ꎬ其降压作用强效且迅速ꎬ但近年来其在高血压 治疗中的地位却引起了质疑ꎮ 2013 年« 欧洲高血压学 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 [1] 虽仍旧推荐 其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ꎬ但也指出传统 β 受体阻 断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能力不足ꎬ且不良反应居多ꎬ 同时展望奈必洛尔等第 3 代 β 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 用ꎮ 研究表明ꎬ奈必洛尔可以直接刺激一氧化氮合酶 (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ꎬeNOS) ꎬ使局部一氧 化氮水平增高ꎬ从而扩张血管[2] ꎮ 此外ꎬ有证据表明 其具有抗氧化作用ꎬ这些都可能会为高血压患者带来 额外的益处[3] ꎻ而且ꎬ国外已有研究证明了奈必洛尔 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4] ꎮ 本次 Meta 分析旨在对奈必洛尔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 尔、美托洛尔以及比索洛尔) 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 试验文献进行综合ꎬ对比二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
收稿日期 2015-01-04 修回日期 2015-02-10 作者简介 朱海( 1988-) ꎬ男ꎬ天津人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心 血管病循证医学ꎮ 电话:0931 - 8281783ꎬE ̄mail:cardiozhuhai@ sina.comꎮ 通信作者 王志禄(1961-) ꎬ男ꎬ甘肃会宁人ꎬ主任医师ꎬ教 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心血管病循证医学ꎮ 电话:0931-8281783ꎬ E ̄mail:wangzhilu@ medmail.com.cnꎮ
摘 要 目的 系统比较奈必洛尔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及比索洛尔) 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 与安全性ꎮ 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 数据库ꎬ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 2014 年 9 月ꎮ 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及 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独立筛 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ꎬ采用 RevMan 5.3 版软件进行 Meta 分析ꎮ 结果 共纳入 9 项研究ꎬ 1 069例患者ꎮ 奈必洛尔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比较ꎬ二者在降低患者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ꎬ而降低患 者舒张压的疗效ꎬ前者显著优于后者[ MD = 0.77ꎬ95%CI(0.13ꎬ1.42) ꎬP = 0.02) ] ꎮ 奈必洛尔对亚洲患者心率的影响较小 [ MD = -4.06ꎬ95%CI( - 5.33ꎬ- 2.78) ꎬP< 0.000 01) ] ꎻ但可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 [ MD = 3.89ꎬ95% CI (2.97ꎬ4.81) ꎬP<0.000 01) ] ꎬ而对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 及血糖的影响ꎬ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ꎮ 奈 必洛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 OR = 0.55ꎬ95% CI( 0.33ꎬ0.94) ꎬP = 0.03] ꎮ 结论 奈必洛尔具 有良好的抗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ꎬ可用于治疗以舒张压显著升高的高血压患者ꎬ但由于纳入的病例数量较少ꎬ结论有 待于进一步论证ꎮ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搜索到相关文献 445 篇ꎬ采 用 Endnote 软件及手工去重 168 篇后共 277 篇ꎬ通过 阅读文献标题及摘要ꎬ排除病例报道、综述、动物实验、 会议文献、与本次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 献等共 218 篇ꎬ初筛纳入文献 59 篇ꎬ进一步阅读全文 排除非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仅含摘要的文献、不 能获得全文的文献、研究对象患有排除标准所述疾病 的文献、加入了其他干预措施的文献、研究结果数据不 全的文献共 50 篇ꎬ最终入选文献 9 篇ꎮ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各研究用药情况及随访 周期不完全相同ꎬ各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资料见表 1ꎬ 方法学质量评价见表 2ꎮ 所有研究报道了基线资料具 有可比 性ꎬ 除 1 个 研 究[14] 未 报 道 血 压 分 级ꎬ 1 个 研 究[12] 未报到收缩压分级外ꎬ其余研究对象均为Ⅰ、Ⅱ 级高血压患者ꎮ 共纳入 1 069 例患者ꎬ各研究样本量 从 52 ~ 315 例不等ꎮ 所有研究均报道了治疗前后的收 缩压、舒张压数值或其差值ꎬ有 4 个研究[8ꎬ10ꎬ12ꎬ14] 统计 并报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ꎻ8 个研究[7ꎬ9 ̄15] 描述了 治疗前后心率或差值ꎻ3 个研究[9ꎬ12 ̄13] 描述了治疗前后 生化指标的变化ꎮ 使用修改后的 Jadad 评分量表评价 各纳入研究的质量ꎬ1 ~ 3 分视为低质量ꎬ4 ~ 7 分视为 高质 量ꎬ 故 纳 入 的 9 项 研 究 中ꎬ 有 6 项 为 高 质 量 ꎬ3 [7ꎬ8ꎬ10ꎬ12 ̄14] 项为低质量[9ꎬ11ꎬ15] ꎮ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收缩压 纳入的所有研究均报告了两组治疗 前后的收缩压或其差值ꎬ共 1 069 例患者ꎮ 异质性检 验结 果 显 示 两 组 研 究 结 果 间 无 异 质 性 ( P = 0. 74ꎬ I2 = 0%) ꎬ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ꎮ 结果 显示奈必洛尔组与第二代 β 受体阻断药组收缩压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MD = - 0.26ꎬ95% CI ( - 1. 53ꎬ1. 01) ꎬ P = 0.69) ] ꎮ 见图 1ꎮ 2.3.2 舒张压 纳入的所有研究均报告了两组治疗 前后的舒张压或其差值ꎬ共 1 069 例患者ꎮ 异质性检 验结果显示两组研究结果间无异质性( P = 0. 37ꎬI2 = 8%) ꎬ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ꎮ 结果显示 奈必洛尔组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组舒张压差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MD = 0. 77ꎬ 95% CI ( 0. 13ꎬ 1. 42 ) ꎬ P = 0.02) ] ꎮ 奈必洛尔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差值大于第 2 代 β 受体阻断药组ꎮ 见图 2ꎮ 2.3.3 心率 8 个研究报告了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或 其差值ꎬ共 754 例患者ꎮ 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研 究结果间异质性较大( P < 0.000 01ꎬI2 = 84%) ꎬ故采用 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ꎮ 结果显示奈必洛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