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二) 设计-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新部编本08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新部编本08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二、教材简析:本课的主题是明清时期文学和艺术的突出成就,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是初一学生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多,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获得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三、教学准备: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名著,有关书画的图片,表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2、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明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二、新课教学:(一)古典小说的高峰学生阅读127-128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1、哪些同学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简介)2、请同学们动手制作表格。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范文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掌握相关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明清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分析明清文化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2.自主学习(1)发放教材,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科技:李贽的《性学大全》、李时中的《农政全书》、徐光启的《天工开物》等;文学:《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艺术:京剧、昆曲、园林建筑等。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明清时期文化成就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

背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对外交流;特点: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

4.案例分析(1)让学生分析明清文化成就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为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明清文化有什么认识和感悟?”明清文化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我们要尊重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6.作业布置(1)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代表人物。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3.教学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出现冗余和重复。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科技成就方面,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哪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吗?”引导学生探讨书中的冶金、火药、陶瓷等技术成就。

《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说课稿

《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说课稿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课标规定为一课时,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下面我从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内容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有二: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社会危机。

一方面,本时期的发展是以前历朝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相对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农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文化空前繁荣,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是当时中国赶超世界潮流,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有利契机。

但是,明清时期在对外政策上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

这样在经济上压制了海外贸易,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了思想也阻隔了对外交流,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落伍,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从科技文化上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繁荣和强大,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有助于理解即将学习的近代历史上遭受西方列强的不断欺凌的原因,培养“以古鉴今”的能力。

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②通过对科技成就中继承和总结这一时代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了解秦长城和明长城,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列表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收集有关北京城和明长城的资料,体会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特色。

②通过列表比较《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以及特点,加深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新部编本06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新部编本06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明代三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其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戏剧家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书画上明朝董其昌的“颜骨赵姿”,徐渭的泼墨作画。

清朝的“扬州八怪”。

2.思想教育目标:1.归纳明代三大古典小说及其作者,培养学生的归纳、列举能力。

2.概括明朝文学艺术的时代特点,分析小说、戏剧、书画繁荣的原因。

3.能力培养目标:1.市民文学的兴盛是明朝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起的必然结果。

2.明朝文学艺术的主流是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罪恶,歌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代著名的奇书、戏剧、及其作者。

难点:分析明代小说、戏剧繁荣的原因及主要的思想特点。

三、教学过程明清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

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小说作家、书法家和画家,把我国在小说、书画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明清时期艺术的殿堂,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进入了繁荣阶段。

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边看边回忆对于这些小说的了解,请学生来自己介绍介绍这些小说。

出示总结的表格作品时间作者特点《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中期吴承恩充满浪漫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清朝曹雪芹我国古典小说高峰二、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及思想艺术特色。

2.能列举明清时代书法、绘画成就。

3.列表归纳本课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知识归类的方法。

4.分析、比较明清小说、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反映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由于明清小说初中学生都有些了解,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介绍(可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着重介绍一部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弄清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

2.推荐学生借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学生读本),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

3.用交换历史信息、讲故事、唱京剧、访问身边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等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当时形成的京剧,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明清古典小说、戏剧。

2、难点:(1)明清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2)《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3)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时期的文化特点。

三、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自主学习与分组协作学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1.图片资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京剧人物的图片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名著(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借阅老师推荐书目。

(2)课前分小组演绎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形式不限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复习导入:师:1、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生:思考回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师:2、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明朝科技成就既虽仍位居世界前列,但只是总结传统的古典科技,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七下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及课件

七下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及课件

七下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及课件佚名资料来源:点击数:263 更新时间:2021-2-26 1:23:49 点击::莲山课件目的知识与才能:1.要求学生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通过对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古建筑群中的杰作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

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对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对待历史问题的才能。

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资料〔故宫、长城〕,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恢宏的长城建筑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如何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多角度对待历史问题。

3.在学生对三位科学家有所理解的根底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制表格,从多方面归纳比拟,使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宏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获得出色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宏伟的北京紫禁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难点:科技成就如何表达时代特色。

处理方法: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故宫概貌,使学生从形的方面抓住其布局特点和建筑特征,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磅礴的长城建筑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比拟明长城和秦长城的不同。

2、充分利用教材,老师引导讲解,学生自制表格,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又能形成师生间的互动。

3、明清科技成就反映的时代特征是难点,应从北京城的布局及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入手,认识它们反映了明清时期皇权至上、唯皇帝至尊的时代特征。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一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一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宁夏银川市第4中学夏正建(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牡丹亭》。

“吴门三家”。

“吴派”和徐渭的绘画。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牡丹亭》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封建统治,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足以引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由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性上有什么共同点?”的思考题,以培养其比较分析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朝古典小说、戏剧及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

难点:明朝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中的第一部分—进步的科技和思想。

内容涉及到二个举世闻名的古建筑,四位著名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巨著,还有四位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

(教师依次提问:,要求学生回答,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的第二部分—小说、戏剧的繁荣和书法、绘画的成就。

(板书:第27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二)—小说、戏剧的繁荣和书法、绘画的成就)(板书:一、灿如群星的古典小说)我国的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魏晋时代,文人们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

唐朝时,文学有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形式(传奇)。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

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长篇小说。

明代古典小说的蓬勃发展是在前代的小说基础上,逐渐成为明代文学的主流。

3.讲授新课(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195第一段文字)(板书:基础、主流、形式、内容、代表作)(教师请学生就课文内容逐一回答,以掌握明朝小说的发展特点)明朝古典小说是在前代传奇、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doc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doc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3分钟)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明朝的建筑科技成就,请一位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戏剧、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新课一、古典小说的高峰(20分钟)1、老师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断,学生指出里面塑造的主要人物。

并加以介绍。

2、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这四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并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

3、以《三国演义》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4、指导学生列表(包括书名、作者、创作时间、小说题材等)比较归纳出四部小说的共同特点。

明代三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5、列举明末三大奇书及作者?(1)三国演义罗贯中 (2)水浒传施耐庵 (3)西游记吴承恩二、戏剧的繁荣(6分钟)1、戏剧:汤显祖《牡丹亭》2、《永乐大典》----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朝时期的古典小说、戏剧和《永乐大典》的编纂与特点。

通过比较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方面的共同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在学习文化史的知识时要结合政治、经济的特点,加深对文学家、艺术家的思想是受时代影响的认识。

通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牡丹亭》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上一节课中的《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回答略)三部书都总结了前人成果,都有大量插图。

那么,明朝的小说、戏剧、书法、绘画是不是同样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呢?它们又是怎样反映明朝这个时代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灿如群星的古典小说(板书)
(判断答案并订正错别字)
(根据表格小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强调所揭示的思想)但是,我们在阅读这几部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把愚忠愚孝、江湖义气学来,更不能迷信神佛。

至今,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人民仍然喜爱这几部书的精彩故事,孙悟空这个形象连欧美人民也很喜爱。

二、繁荣的戏剧(板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需要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戏剧在明朝有了很大发展。

明朝戏剧家中最著名的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汤显祖,《牡丹亭》是他最负盛名的剧作。

《牡丹亭》全剧长55,描写了壮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的女儿,不满封建礼教,游园后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后思念成疾而死;托梦给柳梦梅。

柳梦梅精心调护,杜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终于结为夫妻。

汤显祖通过这部戏,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提问)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小黑板上的表格并将原遮着的《牡丹亭》一栏露出。

)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都有反封建的内容。

小结
明朝的古典小说、戏剧等在继承前人传承之上,有所发展。

其中不少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这是由于明朝的时代特点决定的。

明朝有哪些特点呢?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思想的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必然带有反封建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