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SO排放和酸雨形成A.燃煤“气化”、“脱硫”、“钙基固硫”等措施有利于减少2B.华为5G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C.高锰酸钾、双氧水以及医用酒精均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NaNO保鲜防腐D.肉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加入适量2【答案】C【详解】A.燃煤“气化”、“脱硫”、“钙基固硫”等措施可以把SO2转化为固体化合物,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A正确;B.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B正确;C.高锰酸钾溶液、“84”消毒液均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酒精没有强氧化性,酒精能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是蛋白质变性,消毒原理不同,C错误;D.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肉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亚硝酸钠可保鲜防腐,D正确;故答案选C。
2.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f均可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B.c和g可用于蒸发结晶C.b和e可用于蒸馏D.d和h可用于减压过滤【答案】C【详解】A.U形管不能盛放浓硫酸干燥氯气,应该用固体干燥剂,A错误;B.用于蒸发结晶的是蒸发皿,不能是表面皿,B错误;C.b和e分别是蒸馏烧瓶和冷凝管,可用于蒸馏,C正确;D.可用于减压过滤的是布氏漏斗,不是普通漏斗,D错误;答案选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①蔗糖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和电解质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①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①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介于1nm到l00nm之间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A【详解】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①正确;①Na2O2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①正确;①蔗糖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①正确;①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是盐而不是碱,①错误;①根据粒子直径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①错误;①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相互之间存在排斥现象,这是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①错误;综上所述①①①三个说法正确;故选A。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A. A shop assistant. B。
A policeman。
C. A postman。
2. How old is the man’s daughter?A。
Six months old。
B. One year old。
C。
Two years old。
3。
When did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Spain?A. In spring。
B. In summer。
C。
In autumn。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first?A. A restaurant.B. A cinema.C. A hospital.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lecture?A. It was interesting。
B。
It was far beyond his understanding。
C. It was long but easy to understan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6. What does the man usually do at home?A。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卷命题人:周艳华审题人:李新华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 =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3.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B.使用催化剂后,整个反应的速率快慢由步骤2决定C.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也不能改变E1、E2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4.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g)+Br2(g)2HBr(g);ΔH<0。
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B. 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C. 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增加Br2(g)通入量的方法D. 若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一定不移动5.对于如下反应,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B(g)+C(g)D(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3 =K1 + K2B.△H3=△H1 +△H2C.加催化剂,反应①的反应热降低,反应速率加快D.则增大压强,K1减小,K2增大,K3不变6.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1415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化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命题人:段建媛审题人:李新华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第Ⅰ卷选择题一、(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无关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Ba(OH)₂·8H₂O晶体与NH₄Cl晶体的反应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1B.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则20.0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 ===2CO2(g) ΔH1;2C(s)+O2(g) =2CO(g)ΔH2,则ΔH1>ΔH24. 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B.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D.如由右图所示的能量变化判断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5.已知:MOH为一元弱碱,2MOH(aq)+H2SO4(aq)=M2SO4(aq)+2H2O(l)△H1=-24.2kJ·mol-1H+(aq)+OH-(aq)=H2O(l)△H2=-57.3kJ·mol-1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为()A. +33.1kJ·mol-1B. -81.5 kJ·mol-1C. +45.2 kJ·mol-1D. -33.1 kJ·mol-16. 某同学量取50 ml 0.5 mol/LNaOH溶液和30 ml 0.5 mol/L H2SO4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数据比57.3 kJ·mol-1大,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7.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NO2、N2O4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两种气体N原子为12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3.设阿伏加德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 LC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B.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C.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D.1 L 0.1 mol/L 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1N A4.在25℃时,在一刚性容器内部有一个不漏气且可滑动的活塞将容器分隔成左右两室。
左室充入氮气,右室充入氢气与氧气的混和气体,活塞恰好停留在离左端的1/5处(图1),然后引燃氢、氧混和气体,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温度,活塞恰好停在中间(图2),如果忽略水蒸气体积,则反应前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剂失去电子变成还原产物B.氧化剂被氧化成还原产物C.氧化剂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D.还原剂是化合价下降得到电子被氧化的物质6.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B.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2++SO 42-=== BaSO 4↓C.CO 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O 2+2OH -=== CO 32-+H 2OD.CuO 与盐酸反应:CuO +2H +===Cu 2++H 2O8.欲配制下列四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A.NH 4+、NO 3-、Al 3+、Cl -B.Na +、CH 3COO -、K +、NO 3-C.MnO 4-、K +、SO 42-、Na +D.Ca 2+、Mg 2+、HCO 3-、CO 32- 9.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不是1∶2的是( )A.O 3+2KI +H 2O===2KOH +I 2+O 2B.3NO 2+H 2O===2HNO 3+NOC.3S +6NaOH===Na 2SO 3+2Na 2S+3H 2OD.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10.将NO 3-+Zn +OH -+H 2O → NH 3+Zn(OH)42- 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 2O 的系数是( )A.2B.4C.6D.8 11.一只盛有CO 、O 2、N 2混合气体的气球放在空气(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 )中静止不动,则混合气体中O 2的体积分数是( )A.75%B.25%C.50%D.无法计算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分子间距离决定B.相同温度时,CO 2和N 2O 若体积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一定相同C.100g 浓度为18mol/L 的浓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浓度大于9mol/LD.14 mol/L 的H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 mol/L 的H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大于40%1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1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Na 2SO 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 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 2 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⑤ 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③②①⑤④B .①②③⑤④C .②③①④⑤D .③⑤②①④15.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 2+2W 2+===2X -+2W 3+; Z 2+2X -===2Z -+X 2;2W 3++2Y -===2W 2++Y 2。
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N-14 Na-23 Fe—56 Cu—64 Cr-52 Al-2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
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在大气中可形成胶体B.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因此是电解质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75%的酒精溶液,双氧水,84消毒液都能高效灭活新冠病毒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3PO2属于二元酸 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属于正盐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3 g钠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混合物,转移电子数目为0。
2N AB。
18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 AC。
常温常压下,28 g的乙烯和环己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 AD.1 L 1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和Cl—的数目均为N A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OH)3溶于HI溶液:2Fe(OH)3+6H++2I- =2Fe2++I2+6H2O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 +CO2+3H2O = 2Al (OH)3↓+CO32-C。
向[Ag(NH3)2]OH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 [Ag (NH3)2]+ + CI-= AgC1↓+ 2 NH3↑D.向K2MnO4溶液中加入醋酸生成KMnO4和MnO2:3MnO42- + 4H+= MnO2↓+ 2MnO4 - +2H2O5.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链延长)。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应向其中加入少量浓盐酸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D.用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2、表示下列用途或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Al3++3HCO3-= 3CO2↑+ Al(OH)3↓B.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CO32-+ H2O HCO3-+ OH-C.明矾净水原理:Al3++3HO Al(OH)3+3H+D.NaHCO 3的水解:HCO3-+H2O H3O++CO3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 + 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0.01 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C.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D.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中,平衡常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g)+3H2(g) 2NH3(g) ΔH = -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B.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H2)= 2υ正(NH3)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增大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5.下列各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A.pH都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B.K2S溶液中c(K+)与c(S2-)之比C.相同温度下0.2mol/L醋酸溶液与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之比D.10mL0.5mol/L的盐酸与5mL0.5mol/L的盐酸溶液中的c(H+)之比6、已知室温时,1mol/L某一元弱碱MOH在水中有0.001%发生电离,则该一元弱碱溶液导电能力最接近于A.1mol/LHNO3溶液 B.水自身电离出C(H+)=10-9mol/L的盐酸C .pH 为6的盐酸 D.1×10-3mol/L NaCl 溶液 7、常温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 .若a =b ,则c(NH 4+)=c(Cl -) B .若a >b ,则c(NH 4+)>c(Cl -) C .若a >b ,则c(OH -)>c(H +) D .若a <b ,则c(OH -)<c(H +)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 +、Fe 2+、Cl -、NO 3-B .c(H +)=10-12 mol ·L -1的溶液:K +、Ba 2+、Cl -、Br -C .c(OH -)/ c(H +)=1012的溶液中:NH 4+、Al 3+、NO 3-、CO 32-D .由水电离的c(H +)=1.0×10-13mol ·L -1的溶液中:K +、NH 4+、AlO 2-、HCO 3-9、室温下0.1mol/L 的NH 4CN 溶液的pH 等于9.32。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卷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at time is it now?A. 8:25.B. 8:45.C. 9:15.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 shop.C. In a hotel.3.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will go into town.B. He doesn’t live with his parents.C. He has moved to a new house.4. What lesson will the woman miss?A. Art.B. Maths.C. Geography.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repairman.B. The stairs.C. An elevato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Use the manager’s printer.B. Have a meal together.C. Fix her computer.7.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the morning.B. In the afternoon.C. In the evening.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now?A. Rainy.B. Cloudy.C. Sunny.9. Where will the tourists go first after they leave Big Ben?A. Madame Tussauds.B. Tower of London.C. The London Eye.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1.对于反应4Fe(OH)2(s)+O 2(g)+2H 2O(l)=4Fe(OH)3(s) △H= - 444.3kJ/mol ,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焓变 B. 温度 C. 压强D. 熵变 【答案】A【解析】反应4Fe(OH)2(s)+O 2(g)+2H 2O(l)=4Fe(OH)3(s) △H= - 444.3kJ/mol ,△H <0,且△S <0,而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H-T •△S <0,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注意△G 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2.将浓度为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 B. Ka(HF) C. c(F -)/c(H +)D. c(H +)/c(【答案】D【解析】A 、弱酸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n(H +)增大,但c(H +)减小,选项A 错误;B 、弱酸的Ka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a 不变,选项B 错误;C 、因为在同一溶液中,所以c(F -)/c(H +)=n(F -)/n(H +),随溶液的稀释,弱酸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弱,水电离出的H +逐渐增多,所以c(F -)/c(H +)逐渐减小,选项C 错误;D 、在同一溶液中,c(H +)/c(HF)=n(H +)/n(HF)随溶液的稀释,HF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 +)增大,n(HF)减小,所以c(H +)/c(HF)始终保持增大,选项D 项正确。
3.下列各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A. pH 都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B. K 2S 溶液中c(K +)与c(S 2-)之比C. 相同温度下0.2mol/L 醋酸溶液与0.1mol/L 醋酸溶液中的c(H +)之比D. 10mL0.5mol/L 的盐酸与5mL0.5mol/L 的盐酸溶液中的c(H +)之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pH 都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A 正确;B 、K 2S 溶液中由于S 2-水解c(K +)与c(S 2-)之比大于2:1,B 错误;C 、醋酸是弱酸,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相同温度下0.2mol/L 醋酸溶液与0.1mol/L 醋酸溶液中的c(H +)之比小于2:1,C 错误;D 、10mL0.5mol/L 的盐酸与5mL0.5mol/L 的盐酸溶液浓度都是0.5mol/L ,c(H +)之比为1:1,D 错误;答案选A 。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4.A B C D.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混合Al 2(SO 4)3与NaHCO 3两种溶液通过双水解产生CO 2,故A 错误;B .CuSO 4溶液加热过程中加热促进Cu 2+的水解,但生成的酸为不挥发性硫酸,蒸干后得胆矾与水解无头,故B 错误;C .配制AlCl 3溶液时应加稀盐酸抑制Al 3+水解,故C 错误;D .NH 4Cl 溶液因NH 4+水解显酸性,能除铁锈,故D 正确,答案为D 。
考点:探究实验原理,涉及盐类水解;5.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和c(OH -)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溶液的pH 可能是5B. 此溶液不存在C. 该溶液的pH 一定是9D. 该溶液可能pH=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5℃时,纯水电离产生的c(H +)和c(OH -)的乘积为1×10-14,若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和c(OH -)的乘积为1×10-18,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若溶液呈酸性,c(H +)∙c(OH -)=1×10-18,c(OH -)(水)2=1×10-18,c(OH -) (水)=1×10-9,所以c(H +) (酸)=1×10-5所以pH=5,若溶液显碱性,则c(H +) (水)2=1×10-18,c(H +) (水)=1×10-9,所以pH=9。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A 。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的影响及与溶液的pH 的关系的知识。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 +、Fe 2+、Cl -、NO 3-B. K w /c(H +)=0.1 mol·L -1的溶液:Na +、K +、SO 32-、NO 3-C. c(OH -)/ c(H +)=1012的溶液中:NH 4+、Al 3+、NO 3-、CO 32-D. 由水电离的c(H +)=1.0×10-13 mol·L -1的溶液中:K +、NH 4+、AlO 2-、HCO 3-【答案】B【解析】A 、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 +、Fe 2+、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 错误;B 、K w /c(H +)=0.1 mol·L -1的溶液为碱性溶液,Na +、K +、SO 32-、NO 3-以及氢氧根离子都可以大量共存,选项B 正确;C 、c(OH -)/ c(H +)=1012的溶液中,c (H +)=10-13mol/L ,溶液显碱性,OH -与NH 4+、Al 3+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 错误;D 、D .由水电离的c(H +)=1.0×10-13mol ·L -1的溶液是酸或碱溶液,在碱溶液中,NH 4+与OH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溶液中,H +与AlO 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CO 3-与H +和OH -均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 项错误。
答案选B 。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中和10 mL 0.1mol•L -1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 -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用量不同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C. 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 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答案】C【解析】A、10 mL 0.1 mol·L-1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含有的CH3COOH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中和时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相等,选项A错误;B、醋酸为弱酸,根据越稀越电离,要使二者pH相差1则应有10 c2<c1,选项B错误;C、由pH知NaOH溶液中c(OH-)等于醋酸溶液中c(H+),因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故NaOH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小于醋酸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故两者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选项C正确;D、电离平衡常数Kb=c(NH+4)⋅c(OH−)c(NH3⋅H2O)c(NH4+)·c(OH-)c(NH3·H2O),温度一定时Kb是一定值,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溶液中c(NH+4)c(NH4+)增大,故c(OH−)c(NH3⋅H2O)c(OH-)c(NH3·H2O)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HCl溶液;②pH=2的CH3COOH溶液;③pH=12的NaOH溶液;④pH=12的氨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③>④>②>①B. 取体积相同的溶液①、②、③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少C. 四种溶液中的KW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D. 将Va L溶液①与Vb L溶液③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3,则Va∶Vb=11∶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①②都是酸,因为醋酸是弱酸,因此pH相同时,稀释相同倍数盐酸的pH大于醋酸的,但都小于7,③④都是碱,氨水是弱碱,稀释相同倍数氨水的pH大于强氧化钠的,因此所得溶液的pH:④>③>①>②,故错误;B、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盐酸、氢氧化钠都是强电解质,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盐酸产生氢气的量比氢氧化钠的少,醋酸是弱酸,在相同的pH情况下,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即产生氢气的量大于盐酸,①最少,故说法正确;C、水电离产生的c(H+)=c(OH-),①②中水电离产生c(H+)=c(OH-)=10-12,③④中水电离产生的c(OH-)=c(H+)=10-12,因此水电离出的c(H+)相同,故说法正确;D、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因此有(Va×10-2-Vb×10-2)/(Va+Vb)=10-3,解得:Va:Vb=11:9,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pH的计算等知识。
9.常温下若NH4Cl溶液中c(NH4Cl)<0.1 mol·L-1,则pH>5.1。
现用0.1 mol·L-1盐酸滴定10 mL 0.05mol·L-1氨水,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A. 10 mLB. 大于5 mLC. 5 mLD. 小于5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按照酸碱恰好中和反应:HCl+NH3•H20=NH4Cl+H20进行计算,可知需消耗盐酸体积为5ml,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溶液PH值大于5.1,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范围,不变色,故应继续向其中滴加盐酸方可发生变色,所以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大于5mL,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的选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名师点晴】明确中和滴定原理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解题关键,按照酸碱恰好中和反应进行计算,可知需消耗盐酸体积为5ml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溶液PH 值大于5.1,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范围,不变色,故应继续向其中滴加盐酸方可发生变色。
10.在体积都为1 L ,pH 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各投入0.65 g 锌粒,则下图所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体积都为1L ,pH 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n(CH 3COOH)>n(HCl)=0.01mol ,0.65g 锌粒的物质的量=0.65g÷65g/mol=0.01mol ,锌和酸反应Zn+2H +=Zn 2++H 2↑,盐酸酸溶液中氢离子不足,锌剩余0.005mol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平衡状态下的氢离子不足,但随着反应进行,醋酸又电离出氢离子进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定比盐酸多,开始时由于氢离子浓度相同,开始的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过程中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始终比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所以反应速率快;反应后,醋酸有剩余,导致醋酸溶液中pH 小于盐酸溶液中;A .产生氢气的量从0开始逐渐增多,最终由于醋酸电离平衡的存在,生成氢气的量比盐酸多,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同量锌反应速率快,故图象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B .反应开始氢离子浓度相同,反应速率相同.曲线从相同速率开始反应,但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反应过程中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始终比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所以醋酸溶液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快,所以图象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C .刚开始时,溶液的pH 值为2,由于醋酸电离平衡的存在,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所以醋酸反应速率始终大于盐酸反应速率,反应后,醋酸有剩余,所以生成的氢气的量比盐酸多,故C 正确;D .反应开始氢离子浓度相同,反应过程中醋酸存在电离平衡,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始终比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故D 错误;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