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作物秸秆是指庄稼收割后剩余的根茎、叶子和秸秆等植物遗物。
在农业生产中,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广泛用于土壤覆盖、饲料料、燃料等领域。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经济效益低等,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现状1. 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较低,大量的秸秆被随意焚烧、堆放或直接丢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收储运体系,秸秆处理更加困难,这就加剧了资源的浪费。
2. 环境污染严重未经有效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易导致环境污染。
一方面,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对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秸秆的露天堆放容易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给环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社会经济效益低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混乱处理不仅带来了环境问题,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经济效益的降低。
农作物秸秆本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但是由于秸秆的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导致了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应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管理,建立健全的农作物秸秆收购、储存、运输等体系。
鼓励发展专业的秸秆收储运企业,引导农民将秸秆卖给专业公司,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 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农作物秸秆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采用秸秆还田、临时集散点处理、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作物秸秆处理的认识和重视,引导他们采取科学合理的秸秆处理方法,如还田、压塑秸秆砖等,减少焚烧、露天堆放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秸秆利用现状与问题对策

秸秆利用现状与问题对策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炊事呈现了多样化趋势,有用电、有用气,逐步替代了秸秆燃料生火做饭,农村秸秆出现大量富余。
夏、秋两季农民将多余的农作物秸秆在田头直接焚烧,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资源。
因而,加快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开展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针对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仪征市秸秆资源潜力和综合利用现状2008年,仪征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约75万亩,年产生秸秆约28万吨。
近年来,在国家、省和市政府积极推动与支持下,仪征的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
大力倡导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等多种形式利用,同时,发展食用菌产业,利用秸秆做营养基料发展食用菌,并通过大力发展秸秆户用沼气池工程充分利用秸秆,积极探索和开发秸秆炭化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来综合利用秸秆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
一是秸秆还田。
大力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技术、超高茬麦(油)套稻技术等,动员有条件的大户结合农机补贴,购买农业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2008年-2009年两年共投入2799万元,争取农机补贴1289万元,秸秆还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量1.21万吨。
二是过腹还田。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我市农户将大量秸秆经过机械粉碎或直接做饲料,大力发展养羊、养牛等畜牧业,实现过腹还田。
并利用牲畜粪便,增加土壤肥力。
2008年-2009年全市共饲养牛0.062万头、养羊10万只,实现年消耗秸秆约3.29万吨。
三是食用菌基料。
重点在新城、月塘、刘集等乡镇利用农作物秸秆含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质的特点,用秸秆作基料培育蘑菇、珍稀食用菌等0.126万亩,载培面积6万平方米,年产量2万吨,实现销售2.4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生物质能源概述 •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构建 •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实施路
径
contents
目录
•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实施效 果预测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设立生物质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对在 生物质能源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 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拓宽生物质能源产业融资渠道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在主板、创 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 资本向生物质能源产业集聚,推动形成多元 化的投资格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状况分析;2)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 业发展现状分析;3)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构建;4) 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多 学科理论,对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
01
制定优惠税收政策
02
加强信贷支持
03
建立政府奖励机制
对生物质能源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 力。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物质能源产业 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 务方式,为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更加 灵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 :
魏 文 胜
山西 省 高 平 市
农委
能 源 是 人 类 赖 以 生 存 的 物 质基 础 ,是 国 民
一
、
高平市秸秆产量及秸秆利用传统技术现状
经 济 的基 本 支撑 。我 国是 能 源 消 费 大 国 , 目前
能源 中 ,生物质 能具有 可再 生和 环境友 好等 双重 开 发清 洁能 源 ,缓 解居 民生活 用能 ,实 现综合 利
属 性 ,是 唯一可 存储 和运输 的可 再生能 源 ,是 国 用。我市 的秸 秆利 用率达 到 了7 3 %,远 高于 全国 家重 点鼓 励发展 领域 之一 。农作 物秸 秆作 为生物 平 均水 平 的3 3 %,但 其 中大 部分 未经技 术处 理 , 质 能资源 的主要 来源 之一 ,是 目前世 界上仅 次于 综合利用的潜 力巨大 。 煤炭 、石油 以及 天然 气 的第 四大能源 之一 ,在世
厂 ,名 噪一时 的糠醛 厂也都 因为环境 污染 的 问题
2 8 Ⅵ 哪. e h o m e . g o v . c n
糊 戆
瓣 鞯 嚣 8 确 赫 拣 赫 嚣 繇 l 新农村新 能源
或 关 门大吉 ,或迁 移他 乡。遍数秸 秆 利用 的传 统 性 差 , 目前 其原 料 多是玉 米芯 ,成 本较 高 ,如能
秆 能源化利 用涂上 了一抹 亮色。历经5 年 的时间 , 我市成 为全 国秸秆 沼气工程规模最大 ,数量最多 ,
效果最好 的典范 ( 农业部 专家语 )。
现在共建成 已运行的该类工程7 处 ,在建的2 处 ,使 效 益显著。
三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前景展 望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第10期对现阶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展开讨论与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秸秆利用对策,以期为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秸秆产出量与日俱增。
然而,农作物秸秆虽是优质的生物质资源,但若缺乏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采用焚烧、丢弃等方式,不仅不利于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甚至会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所需重视的问题之一。
有调查表明,自2014年以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得以推广和普及,各地区狠抓并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逐渐探索与当地发展情况的秸秆综合利用路径,推进农作物秸秆向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方向发展,降低当地秸秆焚烧量。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2020年作物秸秆生产量为116.15万t、2021年为124.98万t、2022年为176.25万t。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并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以期为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1.1秸秆资源情况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与此同时,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也在逐年递增。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2022年秸秆产生量为176.25万t,比2020年增加60.1万t,其中水稻秸秆109.21万t,占总资源的61.96%;玉米秸秆30.82万t,占总资源的17.49%;油菜秸秆23.41万t,占总资源的13.28%;其他秸秆(包括小麦、马铃薯、甘薯、花生、大豆、甘蔗、其他)12.81万t,占总资源的7.27%。
1.2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通过禁止禁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凸显生态效益;通过就地消化、离田利用,优化资源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8%以上。
以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产业化发展为主,促进生态、社会与经济等多项效益的融合发展,以提高耕地质量为准则,最大限度减少秸秆还田量,促进秸秆利用方式向梯形等级发展,保障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8%。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秸秆焚烧作为一种能源利用和环境治理的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秸秆焚烧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秸秆焚烧的现状1. 秸秆资源丰富: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秸秆产量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超过8亿吨。
2. 治理需求迫切:秸秆不当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
在农作物收割后,如果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常常成为乱堆乱放的垃圾,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并且秸秆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3. 技术难题:秸秆的高湿度、体积大、含有难分解的有机质等特点,使得其焚烧利用技术面临一系列挑战。
传统的秸秆焚烧技术存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污染问题。
4. 政策支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对秸秆焚烧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防控技术政策》明确提出加强秸秆焚烧治理,提高利用率。
二、秸秆焚烧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秸秆焚烧技术逐渐发展。
例如,生物质颗粒燃烧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成颗粒状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气化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成合成气,用于发电、制热等领域;焚烧尾气处理等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减少污染排放。
2. 综合利用:将秸秆焚烧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实现综合利用也是未来的趋势。
例如,秸秆焚烧可以与焚烧电厂相结合,通过发电的方式将秸秆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另外,秸秆还可以作为肥料、动物饲料等农业用途。
3. 精细化管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意识的增强,秸秆焚烧将向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秸秆焚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焚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确保环境安全。
4.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秸秆焚烧治理技术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秸秆焚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5. 国际合作:秸秆焚烧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要共同合作来推动技术创新和经验交流。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建议

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近些年秸秆产量随着粮食等主产品单位产量的不断提高迅速增加,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逐渐被弱化和淘汰,大量剩余秸秆的处理成为农业生产中凸显的问题,一些农民采取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焚烧或随意堆弃,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还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
秸秆资源数量多,开发价值大,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农作物秸秆目前主要有五种利用途径(简称五料)。
饲料,喂家禽;肥料,施于田;燃料,直接用于燃烧或经气化、沼化集中供燃;基料,用于培养食用菌;原料,用于制作工业纸浆,新型建材板等。
一是过腹还田。
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饲喂畜禽,通过发展畜牧增值增收,同时,秸秆过腹还田。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形成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发展道路。
二是秸秆还田。
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加以利用是目前最普遍的利用方式。
还田利用方法有三种:秸秆堆沤还田、机械化秸秆还田和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施于田。
三是能源建设。
目前主要有两种秸秆转化为燃气的方法:一是秸秆气化。
即通过作物秸秆缺氧燃烧,产出以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二是秸秆厌氧发酵产出沼气。
即通过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
这些气体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通过PVC管道送往农户。
四是生产食用菌。
由于秸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很适合做多种食用菌的培养料,通过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不仅可以很好地减少秸杆焚烧现象,而且蘑菇产后废料经过堆制发酵是很好的有机肥,可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还可以用于其他农作物、花卉果树、畜牧业的生产。
五是工业原料。
秸秆经辗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中加压成型处理,制成各种各样的低密度纤维板材。
秸秆还可代替木材和棉花生产高质量的人造纤维浆粕,可作为化纤制品和玻璃纸生产等的主要原料,使用后可自然生物降解,无毒无害,还能用作饲料和肥料,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植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地区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资源。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
本文将就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1. 秸秆回收利用率较低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秸秆回收利用率仍然较低。
农民们通常习惯于将秸秆直接焚烧或者丢弃在地里,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秸秆处理成本高秸秆的收集、储存和处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而且由于秸秆本身比较轻薄,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导致了秸秆的再利用过程中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足目前我国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仍然比较滞后,没有形成系统的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导致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存在的问题1. 环境污染目前由于农民习惯于焚烧秸秆或者直接丢弃在地里,导致了沙尘暴、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
而且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资源浪费秸秆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随之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3. 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三、建议探讨1. 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该加大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例如可以研发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技术,将秸秆生产成颗粒燃料,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燃料,降低环境污染。
2. 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提供相应的经济奖励和税收减免政策。
还可以通过财政拨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和农民合作社等相关主体对秸秆的综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农 作 物秸 秆 资 源 概况
. 能源的生物质能源已经迫在眉睫。对 生物质能的研 1 1 我 国农 作 物秸 秆资 源现 状 我 国平均每年生物质能源消耗量随消耗单位和 究开发 主要有物理 转换、 化学转换、 生物转换 3大 见 )农 类。涉及到气化、 液化、 热解 、 固化、 和直接燃烧等技 地 区 的不 同而 变 化 ( 表 1 , 作 物 剩 余 物 的 消 耗 量要 远 大于林 木 , 不论 是家 庭 消 耗还 是 非 家 庭 消耗 , 术 。对 木 质生 物 质 能源 的利 用 方 法 主 要 有 : 材 燃 薪 2 】 烧、 乙醇 发酵 、 解 液 化 、 解 气 化 等 方 法 。国 家 天 农 村都要 远 高于 城市 【 。由于农 作 物 秸 秆 资源 不 能 裂 热 集 能源 浪费 现象 十分 严重 。 保工程 的实施 ,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 得 到充分 的 、 中的利 用 , . 上受 到 了 限制 , 于是 人 们 更 多地 把 目光 关 注 在农 业 12 内蒙古 自治 区农 作物 秸秆 资 源现状 内蒙 古 自治 区地处 祖 国北 部边疆 , 幅员辽 阔 , 横跨 剩余 物 的加工 和 利用 上 , 中 , 作 物秸 秆 以其 无 与 其 农 华 西北 , 毗邻 8省市 区 , 近京、 靠 津二市 , 壤 接 伦 比的绿色 环保特性 、 源源不断 的原料来源和低廉 东 北 、 北 、 蒙两 国, 总土地 面积 183万 , 1. 占全 国总面积 的 的生 产成 本 而 拥 有 极 其 可 观 的市 场 前 景 和 商 业 机 俄 、 23 为我国第三大省区 。广袤 的农 田, J 美丽的草 遇 , 生物 质 材 料 中最 好 的利 用 对 象 之 一 J 而对 1.%, 是 。 茂密的森林 , 宽阔的水面, 丰富的资源, 蕴藏着极其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又可分为纤维化利用和能源化利 原, 用两种 。本文着重对 内蒙古 自治区农作物秸秆能源 巨大的生产潜力。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 化利用 现状 及 前景进 行 综述 。
李 月, 王喜 明
(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业工程学院 , 呼和浩特 001 ) 108
摘 要 : 内蒙古 自治 区是 1个 生物质 资源蕴含 丰富的省 区。本 文主要对 自治 区内秸秆生物质 资源分布及 利用情况进 行 了调研和 汇总 ; 简单介绍 了区内利用能源作物秸 秆生产高 附加 值化工 产 品 一生物 质燃料 乙醇和 利用 农作物 秸秆 进 行生物质热 电联产 、 供热、 电情况 的现状和前 景。 发 关键词 : 内蒙古 自治 区; 农作物秸秆 ; 燃料乙醇 ; 生物质 能源 中图分 类号 : ¥1. 2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3 7 (0 8 0 — 1 8— 4 10 5 5 20 ) 1 0 4 0
( o eeo oer n i ei ,n r noi gi l rl n e i , u ht 10 8 C ia C lg l fF r t syE gn r g In Mog l e n e aA r u ua  ̄ mt H ho 0 0 1 , hn ) ct U y
Ab t c . T e I n rMo g l src n bo s e o r e .I h s p p r h e l y o e ds i u o n t iai n o nH i— sr t a h n e n o a i i h i ima sr s u c s n t i a e .t e r ai ft i t b t n a d u i z t f8 w b o i t h r i l o
b o—f e i ul
s p li g u py n .
K y wo d e r s: I n rmo g l ; sr w; f e c h l n e n oi n a ta u la o o ; l
随着世界森林 资源 的逐年减少, 生态环境 的逐 年恶化 , 京都条约 的签订与实施 , 寻找可以替代化石
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在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更多地把目光关注在农业剩余物的加工和利用上其中农作物秸秆以其无与伦比的绿色环保特性源源不断的原料来源和低廉的生产成本而拥有极其可观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机遇是生物质材料中最好的利用对象之一l
维普资讯
—
bsdbo ul l h l ak do p rddce c r ut) adtes a s i asbsdeeg e e t n pw r n et ae i —fe a o o ( i u gae hmi po cs , t w o s ae nrygnr i , o e dh a c n f l a d n h r bm ao a
第2 9卷
第1 期
内 蒙
古
农
业 J2 .
M a . OO r2 8
20 08年 3月
J u a o In r o rl f n e Mo g l Agiutrl U ies y n no a i r l a nv ri c u t
内蒙古 自治 区农 作 物 秸 秆 能 源 化 利 用 现 状 及 展 望
T TA HE S TU S AND PROSPECT 0N UTl I ATl N ENERGY LZ ON l 0F CR0P S TRA S l NNE MONGO l W N l R LAN
LIYu e, W ANG —mi Xi ng
mB S r s u c s w r n e t ae n ve e .I t r r td t e p e e t i ain d t e f t r r s e t e p o u t n o ima s S o 1 e e i v s g td a d r i w d ti e p ee h r s n t t sa h u e p o p c t r d c i f o s e e i e n su o n u f oh 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