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程周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程周主编第13章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程周主编第13章教案

13 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课题】13.1 基本放大电路【教学目标】描述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结构,解释其工作原理。

知道静态工作点及波形失真的概念。

知道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概念。

【教学重点】1.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与波形失真。

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放大电路动态工作情况。

2.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2.三极管的放大、饱和与截止状态。

【二、引入新课】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只有在构成放大电路以后才有实际意义。

共射放大电路只是其中较常用、较简单的一种,只有全面掌握本节内容,才能更好地学习电子技术。

【三、讲授新课】13.1.1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结构1.基本的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如图13.1 所示。

图13.1 基本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VT 是NPN 型三极管,起电流放大作用。

U CC 是放大电路的直流电源,一方面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另一方面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R B是基极偏置电阻,与U CC配合决定了放大电路基极电流I B 的大小。

R C是集电极负载电阻,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转换为电压的变化量,从而实现电压放大。

C1、C2 是耦合电容,起“隔直通交”的作用。

12.共射放大电路:发射极是输入、输出回路的公共端。

信号源、基极、发射极形成输入回路;负载、集电极、发射极形成输出回路。

* 13.1.2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交流信号为零时,电路中各处存在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工作状态。

静态工作点:静态时三极管的I B、I C、U CE 值。

直流通路:直流信号在电路中流通的路径可画出的电路,如图U CC UBEI BB R BU CCI BB R BI C I BU CE U CCR C I C12mA 0.04 mA 40 A300I C = I B (50 0.04 ) mA 2 mAU CE U CC R C I C = (12 2 4) V 4V2.动态工作情况(1)输入交流信号不为零时的工作状态。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__程周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__程周
图1.4 例1.1附图
结论:参考点选择不同,电位也不同,但两点之间的电压不变,即 电位与参考点有关,而电压与参考点无关。
11 10:39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3电动势
✓电动势的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 极所做的功 W与其电量 Q 之比称为电动势,用 E 表示,即
14 10:39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5电功率
✓用电设备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用字母 P 表示,即
P
W
UI
RI 2
U2
t
R
✓电功率的单位:瓦(W)或千瓦(kW)
15 10:39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5电功率
16 10:3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电阻
17 10:3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电阻
18 10:3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电阻
19 10:3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2常用电阻元件
图1.7 常见电阻元件的外形 20 10:3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2常用电阻元件
21 10:39
图1.9 电阻的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24
10:3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4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
✓如果电阻是固定值,遵循欧姆定律,这样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是 一个表示该段电路特性而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的常数,否则就是非线性 电阻。
✓电能的单位:焦耳,用J表示;实际应用中也用千瓦时(kW h)(俗 称度)表示。1 kW h表示功率为1 kW 的用电器工作1 h所消耗的电能。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全)程周高教第二版D3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全)程周高教第二版D3

第3章三相交流电路【课题】3.1 三相交流电源【教学目标】知道三相电源的概念。

【教学重点】1.三相交流电源的概念。

2.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

【教学难点】三相四线制供电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及矢量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1.单相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2.正弦交流电旋转矢量表示法。

【二、引入新课】从理论上讲,把三个单相正弦交流电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三相交流电源,但实际工作中,它是由三相交流电发电机产生的。

【三、讲授新课】3.1 三相交流电源1.三相交流电源:三个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的单相交流电源按规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电源。

2.三相交流电路(简称三相电路):由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负载共同组成的电路。

3.星形联结(也称为Y形联结):连接方式如图3.1所示。

电源对外有四根引出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

图3.1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4.中性点:在图 3.1所示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中,将三个绕组的末端U2、V2、W2连接在一起的点。

实际应用中常将该点接地,所以也称为零点。

5.中性线:从中性点(或零点)引出的导线,也称零线、地线。

用字母N表示。

6.端线(相线):三个绕组的始端引出的导线,也称火线。

分别用字母U1、V1、W1表示。

7.三相三线制:如果只将三相绕组按星形联结而并不引出中性线的供电方式。

8.相电压:将负载连接到每相绕组两端(即连接在端线和中性线之间),负载可得到的电压,用U P表示。

其正方向规定由绕组始端指向末端,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 U =U P sin tu V=U P sin ( t- )u W=U P sin ( t- )其波形图和矢量图如图3.2所示。

(a)波形图(b)矢量图图3.2 三相电源相电压波形和矢量图9.线电压:将负载连接到两相绕组端线之间(任意二根端线之间),负载得到到的电压,用U L表示,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 UV =u U -u Vu VW=u V -u Wu WU=u W -u U用矢量法进行计算U UV=U U–U VU VW=U V –U WU WU=U W–U U矢量图如图3.3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程周主编第11章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程周主编第11章教案

111 常用半导体元件【课题】11.1 二极管【教学目标】知道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描述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解释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1.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难点】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特性。

【二、引入新课】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体。

但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会随温度、光照及所掺杂质不同而显著变化。

特别是掺杂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导电类型,这是今天能用半导体材料制造各种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基本依据。

二极管就是由半导体制成的。

半导体按所用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按内部结构可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二极管;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通常所说的二极管是指普通二极管。

【三、讲授新课】11.1.1 二极管的外形、结构与符号二极管的外形、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11.1所示。

(a )外形 (b )内部 (c )符号图11.1 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引脚由P 型半导体一侧引出,对应二极管符号中三角形底边一端。

二极管的阴极引脚由N 型半导体一侧引出,对应二极管符号中短竖线一端。

强调指出:符号形象地表示了二极管电流流动的方向,即电流只能从阳极流向阴极,而不允许反2方向流动。

11.1.2 二极管的电流、电压关系1.正向偏置与导通状态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11.2(a )所示,二极管阳极接高电位,阴极接低电位,二极管正向偏置。

此时调节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二极管表现出不同电压下具有不同的电阻值,记录每个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从而描绘成曲线,即得到图11.2(b )所示的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1)二极管VD 两端正向电压小于0.5 V 时,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对应的电压称为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或阈值电压(通常硅管约为0.5 V ,锗管约为0.2 V )。

电子电工教案第一章全部

电子电工教案第一章全部

总第 节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一、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整顿常规 二、引入一个手电筒基本的组成包括哪些东西? 三、讲授新课1. 电路:一个基本的电流回路。

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电路的基本结构2. 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导线、开关。

(1)电源:将非电能形态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供电设备。

(2)负载:将电能转换成非电能形态的用电设备。

(3)连接导线:传送信号、传输电能。

(4)辅助设备:保证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例如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及保障安全用电的熔断器),而且使电路自动完成某些特定工作成为可能。

3.电路的作用(1)电能的传输与转换; (2)电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4.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闭路) (2)断路:(开路) (3)短路:(捷路)看手电筒组成学生举例哪些是电源哪些是负载熟记电路符号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如图,图中的R1 R2 R3 R4 R5就是混联形式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2 基尔霍夫第一定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图3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应用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第节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图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2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2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思考:日常生活中手电筒有哪些部分组成?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兴趣导入
新知讲授 1.1 电路
知识讲解
1.、提问导入
一节干电池,若干导线、开关、小灯泡一个,你如何能够自如的控制灯泡的发光与熄
灭?电源的两端能否用导线直接相连?
2、课程知识讲解
任务:认识直流电路的基本结构电路的基本结构
1.电路:一个基本的电流回路。

电路如图 1.1 所示。

图 1.1电路的基本结构
2.电路组成: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

(1) 电源:是将非电能形态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供电设备,例如,发电机、电池等。

(2) 负载:是将电能转换成非电能形态能量的用电设备,例如,电动机、照明灯等。

(3) 连接导线:传送信号、传输电能。

(4) 辅助设备:保证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例如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及保障安
全用电的熔断器),而且使电路自动完成某些特定工作成为可能。

2.电路的组成:。

电工每周培训计划制定

电工每周培训计划制定

电工每周培训计划制定第一周:安全培训这是电工培训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电工工作中面对的是高压电、大电流等危险作业环境,所以安全培训必不可少。

在这一周的培训计划中,可以组织专业的安全培训师来进行培训,讲解电工作业中的各种危险源、事故案例、避险措施等,让电工们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理念。

同时,可以邀请消防专家开展灭火器使用培训,教授电工如何使用灭火器灭火,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第二周:电路知识培训电工在工作中需要对各种电路进行施工、维修和排故,因此对电路知识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周的培训计划中,可以邀请电路专家进行讲解,介绍常见电路的构成、特点、故障排除方法等。

同时,可以设置电路模拟实训环节,让电工们亲自动手操练,加深理解和掌握各种电路知识。

第三周:新技术应用培训电工行业是一个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周的培训计划中,可以邀请电工行业的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的技术应用,如智能化电工设备、物联网技术在电工行业的应用等。

同时,可以组织电工们进行新技术设备的操作实训,让他们真正掌握最新技术的应用方法。

第四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电工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在这一周的培训计划中,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电工们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可以邀请职业发展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电工职业规划、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帮助电工们在职业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以上就是电工每周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安排,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可以帮助电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适应行业变化,更好地为工作服务。

希望本文对电工们的培训计划制定和安排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出色。

《电工与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大纲-1周

《电工与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大纲-1周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训练》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非电类各专业实习周数:1周实习负责系: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非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一)实训性质:《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训练》课程是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非实验课,是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2.后续课程:特种设备安全、石油仪表及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电气技术二、实训目的通过《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训练》实习使学生获得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1.认识实际电子元件,掌握用万用表测试常用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会正确使用、查阅元器件手册,熟悉电子元件的主要参数;会筛选电子元件,会正确处理和使用电子元件。

2.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

3.了解电子焊接知识和工艺流程,掌握手工焊焊接技术,能合理、安全、牢固地进行电子元件的插装和焊接,做到焊接点的焊接可靠,掌握收音机的组装方法。

4.了解无线电基础知识、收音机的原理和基本结构,能读懂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建立整机和系统的概念。

5.了解收音机的调整方法,能对组装收音机进行测试和调整,掌握整机的统调方法,使组装的收音机能正常使用。

6.学会分析收音机常见电路故障及处理的方法。

7.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实习完成后应对实习进行总结,将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排除方法和体会写一份总结报告。

四、实训方式与方法1.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焊接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实物讲解常用电子元件、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焊接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各类电子元器件,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使用电烙铁和焊接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2 电流的方向 电路图中标注的电流方向通常都是参考方向,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规定。
7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1电流 电流既是一种物理现象,又是一种表示带电粒子定向运 动强弱的物理量。
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与通过这 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Q t
电位的表示方法:用字母V表示,不同点的电位用字母V加下 标表示,如VA。
计算电位时应指定一个参考点,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0,原则 上零电位点是可以任意指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强电的电路,以大地为参考点,用符号 表示;在弱点中以装置的外壳或底板为参考点,用符号 表示。
10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A);毫安(mA)、微安(A) 1 A = 103 mA = 106 A
8 06:47
1.2 电路的常和效应如表1.2所示
06:47
9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2电位与电压
1.电位
空间中的每一点都有一定的高度,电路中的每一点都有一定的 电位。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负电荷)
带电粒子 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正、负电荷)
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6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1电流
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确定,为此可以预先假定一个电流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在电路中用箭头标出。求解电路时应根据假定的电 流参考方向进行。如果电流值为正,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 向一致;如果电流值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如图 1.2所示。
电能的单位:焦耳,用J表示;实际应用中也用千瓦时(kW h)(俗 称度)表示。1 kW h表示功率为1 kW 的用电器工作1 h所消耗的电能。
14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4电能
电能的测量 图1.6所示为家用电能表的表盘, 它是记录用电设备消耗电能的仪表。
图1.6 家用电能表及接线
2. 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关系
图1.9 电阻的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15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5电功率
用电设备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用字母 P 表示,即
P W UI RI 2 U 2
t
R
电功率的单位:瓦(W)或千瓦(kW)
16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5电功率
17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2.2电位与电压 2.电压
电压的定义:电路中A、B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电压的方向:规定由高电位点(标“+”)指向低电位点(标“-” )。
图1.3 电压及电动势的方向
电压(电位)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为伏特(用V表示),常用的还有 毫伏(mV)、微伏(μV)。
11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3
06:47
1.1 电路
观察图1.1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电流所流过的路径称为电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 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负载、导线及开关。
电源:将非电能形态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供电设备。如发电机、 电池等。
负载:将电能转换成非电能形态能量的用电设备。如电动机、 照明灯等。
例1.1 如图1.4所示,求分别以C点和A点为参考点时,A、B、 C三点的电位以及UAB 。
图1.4 例1.1附图
结论:参考点选择不同,电位也不同,但两点之间的电压不变,即 电位与参考点有关,而电压与参考点无关。
12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3电动势
电动势的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 极所做的功 W与其电量 Q 之比称为电动势,用 E 表示,即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2常用电阻元件
图1.8 色环标记表示电阻参数
23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3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由实验可知,电阻元件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24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3欧姆定律
连接导线:传递信号、传输电能。
实际应用中,电路还必须有一些辅助设备,如控制电路通、断的 开关及保障安全用电的熔断器等。
4 06:47
1.1 电路 电路图中几种常见器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
5 06:47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1电流
电流的定义: 电路中带电粒子有规则地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多媒体资源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非电类少学时)
程周 主编
1
06:47
1 直流电路
1 1.1电路 2 1.2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3 1.3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4 1.4电阻的连接 5 1.5基尔霍夫定律
2 06:47
1.1 电路 观察与思考
图1.1 手电筒的结构与电路图
EW Q
E 的单位是伏(V) W的 单位 是焦 (J)
Q 的单位是库(C)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从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即非静电力移动正电 荷方向,如图1.5所示。
06:47
图1.5 带电源的电路示意图
13
1.2 电路的常用基本物理量
1.2.4电能
电场力做的功就是电路所消耗的电能。
W = QU = UIt
1.3.1电阻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电阻表示。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 面积A成反比,即
ρ为比例系数,称为电阻率,单位是欧·米(·m) 电阻率ρ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导体的电阻率<10-6 ·m,绝缘 体的电阻率> 107 ·m,半导体的电阻率在10-6 ·m和107 ·m之间。
18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电阻
19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电阻
20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2常用电阻元件
图1.7 常见电阻元件的外形 21 06:47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2常用电阻元件
22 06: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