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

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

关 键词 : 免耕栽培 ; 稻草覆盖还 田; 晚稻
中 图分 类 号 :5 l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600 (02 1—0 10 10 —6X 2 1)304 —2
晚 稻 免 耕 稻 草覆 盖还 田栽 培 是 一 项 保 护性 耕
试 验 前作 早稻 于 7月 8日机 械 撩穗 收 获 , 获 收
速效 K 9 /g 8mg 。 k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茎 蘖动 态 .
苗情动态观察结果见表 1 。从 表 1中可 以看
1 . 试 验 设 计 2 试验设 3 个处 理 : 翻耕 , ① 稻草不还 田( K) C ; ②免耕 ,0 5 %早稻草覆盖还 田;③免耕 ,0 %早稻 10
表 1 免耕 条 件 下不 同量 稻 草 覆 盖 还 田对 晚 稻 茎 蘖 动态 的影 响
的分 蘖速 度 。 株高增 长速 度变 化趋 势与分 蘖基本 相
收稿 日期 :020— 7 2 1—4 2 作者 简介 : 罗子 毛(95 )女 , 16一 , 湖南桃 江县人 , 艺师 , 农 主要
从 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
湖 南 桃 江 4 30 ;3 桃江 县鸬 鹚渡 镇农 业技 术推广 站 , 南 桃江 4 30 ) 14 5 . 湖 142
摘 要 : 为探 索免耕 稻草覆盖还 田对晚稻生产的综 合效应 , 采用 田间小 区试 验研 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 田和 5%N ̄ o
还 田对晚稻生长 、 产量和土壤容重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免耕不 同用量稻草覆盖还 田虽然分蘖前 期由于稻 草未分解 , 禾苗生长较慢 ,
与处理 1 产量差异不显著。 这说明免耕条件下不同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但是,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耕作和灌溉,并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方式——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技术原理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是通过改变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中的耕作和水灌溉方式,来降低耕作成本、缩短生长周期、节省用水量、改善土壤环境和土壤生态,最终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需要先进行大面积的田间耕作,然后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水分补充。

而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则是直接在土壤表面直接播种,不进行传统的大面积耕作。

同时,通过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可在保证水稻的生长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源的浪费,并且减少土壤对于稻谷的危害。

栽培步骤采用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土地准备:在农业生态环境基础上选好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地,在种植之前,需要先进行土地的清理和肥料的施用,以提高土壤质量。

2.播种:直接在适宜的土壤表面进行播种。

稻草和稻壳作为覆盖物,有助于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土壤肥力的流失,并且还对于净化土壤和提高土壤结构也有很好的作用。

3.布置灌溉系统: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充分的水分供应,而灌溉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水分供应量。

在布置灌溉系统时,可以根据自然季节和土壤状况合理给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施肥: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生长期间的养分供应,有助于生长周期的推动。

在施肥时,也可以根据自然季节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

5.打药:打药是为了在生长周期间防治病虫害。

在打药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控制量和方法。

技术优势•省时省力:采用免耕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农夫的劳动量,降低种植成本,同时也缩短了生长周期。

•节水节肥:采用水稻免耕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农田用水量,同时也减少了化肥施用的量,减少了农业用水的污染。

•环保育种:采用水稻免耕种植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地环境和植物的生长力,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

晚稻免耕抛栽与稻草堆沤还田技术

晚稻免耕抛栽与稻草堆沤还田技术
维普资讯
粮食作物
江西农 业科 技 2O O2年第 1 期
晚稻 免 耕 抛栽 与稻 草堆 沤 还 田技术
郭 琢 华
( 川 县 农 业技 术 推广 中 心 遂 330 ) 490
19 —20 9 9 0 0年 我们 在 我县 于 田镇 、 江 枚
三是 堆沤 稻 草 , “ 秆 灵 ” 秆 。按每 用 腐 腐 lO g O k 鲜秆 用 “ 腐秆灵 ” . 0 3—0 4 g对 水至 3 .k 5
立 即排 干水层 , 于当天 傍晚或第 2 并 d早晨 露 水 未干 前 每 67 2 “ 无 踪 ” 5 r 6m 用 克 2O L对 水 a
5g k。在孕 穗期 根 据 禾 苗 势 长相 , 67 每 6m
用谷 丰 威 1 作 叶 面 肥 喷 施 。在 施 完 基 肥 瓶
后 , 田面脚迹 耙 平 即可抛秧 。 将

乡实施 了晚 稻 免耕 抛 栽 与 稻 草 堆 沤 还 田示
范 。晚稻免耕 栽 培 就是 早 稻 齐 泥 收割 后 , 稻 田不魏耕 , 喷施 “ 克无 踪 ” 草 剂 , 足基 肥 , 除 麓
5 k 备用 。然 后 把稻 秆 平 铺于 田边 角上 , 0g
铺成 宽约 1 5 厚 约 1e 、 2 的秆 堆层 , .m、 5r 长 m a 再取适 量 已对承 的“ 腐秆 灵” 均匀 淋 ( 撒泼 ) 或 于 稻秆 上 ; 着铺 第 2层 1e 接 5 m厚 的稻 秆并淋

物的活 性 , 能有 效 地抑 制杂草 生长 , 又 减少 水 分蒸发 , 防治 水 土流失 。它与 稻 草 翻耕 还 田 相 比, 减少 了硫化 氢 、 还 甲烷等有 害物质 的形 成与 为害 。采 用 该 项 技术 还 可 达 到 省工 、 节 水、 节肥 、 土 、 产 的 目的 。现 将 其关 键 技 沃 增

湖南稻草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湖南稻草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每 公 顷 增 产 稻 谷 5 0 3 g增 产 率 为 4 5 一2 .% 。 1 —255k 。 .% 27
关键词 : 稻草还田 ; 资源 ; 利用方式
中圈分 类号 :1 14 24 S4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6 6 X 20 )2 00—0 10 —00 (06 0 —05 3
方法 的优点 是劳 动强 度 不大 , 草就 地翻 压 , 省碎 稻 节
代 中期 , 省 稻 草还 田面积 发 展 到 近 7 全 0万 h 2 其 m, 方 式 以碎草撒 施还 田为 主 。8 0年代 初期 开 始 , 随着
草 、 草用工 。 草还 田均匀 , 利 晚稻生 长 发育 , 撒 稻 有 深
民增 产增 收具 有 十分 重大 的现 实意 义 。
显 著下 降 , 草 还 田面 积 迅 速 增 加 ,9 3年 全 省 稻 稻 18
草 还 田面 积 发 展 到 近 10万 h 同 时 , 级 农 业 0 m。 各
部 门也 开 始 了 稻 草 还 田方 式 和 利 用 效 果 的 研 究 。
( ) 数 的 3 .% 。20 市 总 36 04年 , 省 水 稻 播 种 面 积 全
4 00 4. 9万 h 2 稻谷总 产 量 2 9 5亿 k , 均单 产 为 m, 5. g平 3 24 k/ 6 2 按 谷 草 比 l 1计 算 , 产 干 稻 草 9 . g6 7 m , : 年
h m2

1 稻草秸秆 的资源 与利用现状
湖 南 是农业 大 省 , 国家 重 要 的 粮 、 、 生 产 基 棉 油 地, 国家级 粮食生 产大 县就有 4 仅 1个 , 占全 省 县
早稻 草覆 盖 、 稻 免耕 栽 培 面积 4 .7万 h 2 晚 10 m,

水稻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效益分析

水稻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效益分析

水稻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效益分析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每年的水稻收成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然而,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田间水、肥、田、杂草等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土壤质量下降等。

因此,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应运而生。

本文从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三大优点入手,对其效益进行分析。

一、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产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首先可以提高土壤质量。

传统农耕模式中,农民们不断犁地开沟,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而保护性耕作模式中,采用免耕或少耕的方式,减少土壤肥力流失,且能保持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让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从而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据统计,相较于传统耕作模式,利用水稻秸秆覆盖技术可以增产10-20%。

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优质稻米产量传统农耕模式中,农民们大量利用化肥农药,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而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农民改变了使用化肥农药的方式,采用了生物有机肥,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种地时,农民还采用了“三植保持一覆盖”技术,即“前茬地覆盖,后茬地压实、积淀水田和远离水田”的技术,使田间有机废弃物得到利用,并且减少了湿地经济危害,使水稻生长环境更加适宜,水稻对于病虫害等自然敌害的抵抗力提高,产量随之提高。

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传统农耕模式中,农民要不断投入劳力、资金维护土壤肥力,同时还要反复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品,并且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而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农民可以使用丰富的自然有机肥料,通过化纤的手段获取肥料,同时廉价地使用水稻秸秆来覆盖农田,利用田间水和太阳和自然风干处理,从而减少农民的投入成本。

据调查,利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增收收益可节约500元左右。

总之,“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有着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改善土地质量,环境变好,成本低廉。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晚稻的生态效应研究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晚稻的生态效应研究
LIZh u—s n , PENG a o gl W n—g i u ,TANG Hai a 2 ZHANG —y g —t o Yi an 2

( . ha gF n o nyA rclua B ra ,Y nfn 15 0 RC; 1 S u n egC u t g i trl ue u o geg 4 1 0 ,P u
无 草免耕 比较 , 除稻草覆盖 免耕甲烷 释放量较高外 , 其他则表现 出相似的趋势。
关键词 : 稻草覆盖 ; 免耕栽培 ; 晚稻 ; 生态效应
中图分 类号 :5 13号 :0 6—0 0 2 0 )5 0 0—0 10 6 X( 0 20 —0 3 3
维普资讯
湖南农 业科学
2 0 ,5 :0 3 0 2 ( )3 - 2
Hu a cl rl c cs n nA ̄i t a Si e uu e n
稻 草 覆 盖 免 耕 栽 培 晚稻 的 生 态 效 应 研 究
李竹松 彭晚桂 汤海涛2张一杨2 , , ,
2 Hua ol n et i rIsi t,C a gh 1 15 P C) . n nS ia dF riz t u le n t e h n sa4 0 2 , R A src: eut so e bt1 C mpr t p laino c rw i si( S ) wi p lai f c rw bt tR sl w dta: ) o ae wi api t f i s a l AR S , t a pi t no es a a sh d h c o re t no h c o i r t o isr c( R S ) wae mprtr erae ~5dges d it prtr t r erae ~3dges ns l uf e A S S , tr e eaue cesd3 ere ns le eauea c d esd1 ere o a t d a o m 5 n c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浅析摘要:根据新田县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水稻节水栽培的必要性。

节水栽培有节水、增产、防病虫、省工等优势,提出节水灌溉,旱蓄晚灌,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改进栽培技术等节水栽培的措施。

关键词: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1前言新田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耕地面积1.85万hm2,境内山区面积大,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城境内没有大的河流,最大的水库只有一个中型水库,其供水区域并不大。

我县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年度之间差异较大。

水稻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单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干旱灾害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我认为应推广水稻节水栽培,在水资源利用上,应充分接纳降水,上季为下季用,扩大双季稻栽培面积,确保我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水稻节水栽培的优势2.1节水可以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由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对水和肥的需求是不同的,实践证明:水稻从最后一片剑叶出齐到齐穗这一阶段不能脱水,田间水深必须在2cm以上的水层,否则的话水稻不能正常抽穗,从而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而其它各生长发育时期只要保持田间湿润,田面不要露白即可。

根据水稻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需水的不同情况,我们进行水分管理也就是节水灌溉也称间隙灌溉,这样浅、湿、干交替灌溉比常规灌溉方式每667m2单季可节水50m3以上,从而可以避免很多山塘未插晚稻之前早已干涸的现象。

2.2节水栽培可以提高单产通过水稻节水栽培,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氧化层,而这一层土壤的通透性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强,根系发达,有利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茎叶生长健壮,谷米结实度高,据报道,节水栽培可比常规灌溉方式增产4%左右。

2.3节水栽培可增强水稻的抗病防病力水稻节水栽培通过对水稻各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水分管理,从而抑制了无效分蘖的产生,大大地改善了通风和透光性。

由于田间湿润度小,可有效地防止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施药次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水稻免耕技术是继抛秧新技术以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改革,使农民不再使用犁耙整地,而是通过合理的轮作,秸秆还田,使用施肥,免耕剂和化学除草等综合措施,使大田能达到无草的目的,能进一步减轻了耕种水稻的劳动强度,又为农作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达到增产,低耗为目的。

棉洋镇农业站在二0一0年早造在联西村宫背塅进行了杂交水稻免耕抛秧法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为50亩,亩产为508公斤,比翻耕面积减产2.5公斤,减幅为4.8%,晚造通过试验和示范带动,并带动全镇十个村,面积达800亩,均获得成功,产量均在500公斤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免耕抛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慢延,已被大部分群众所接受。

双季稻免耕抛秧法是指在收获完上一季作物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首先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和免耕剂同时使用,进行灭除稻田中杂草植株,及落粒谷幼苗,摧枯禾稼或绿肥作物后,灌水层并施有机质肥或碳铵磷肥等数化肥沤田数日,然后排浅水3~5cm,进行排浅水3~5cm进排浸15天后进行抛秧,再按水稻抛秧的大田管理技术要求进行肥水管理及使用芽前除草剂第二次化学除草,最终达到大田中无杂草,水稻长势良好的方法。

一。

使用免耕的好法:1、保护土壤培肥地力,免耕可以减少在犁耙整地耕作而引起的土壤微生粒和肥料的流失。

2、稳定耕作层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免耕是使用禾头,杂草通过用除草剂、免耕剂在耕作层表面腐烂,形成良好的耕作层,稳定供应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3、减轻劳动强度,免耕不用犁耙整地耕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免耕使原作物根系和杂草根系残留于土壤中,形成了气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封通透性。

5、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消耗。

二.免耕法的缺点:1、杂草萌发快,生长迅速。

2、杂草数量较多。

三.免耕必须解决问题:1、早造免耕要解决好大田杂草枯死,不要再生。

2、早造免耕应在设有犁冬晒白的基础上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稻 草 还 田 ; 稻 ; 耕 栽 培 ; 晚 免 节水 灌 溉
中 图分 类 号 :¥ 1 . 3. 5 1 3 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58 (0 6 0 —2 00 1 0 —2 0 2 0 ) 30 2 —3
稻草 覆盖 还 田免 耕节水 栽培 就是 在早 稻收割 后不
温 和泥 温就 明显 降低 。 测定 , 据 采用 稻草覆 盖 比不采 用
稻 草 覆 盖 的水 温要 低 3 4 5 1 , m 深 处 泥 温 低 . ~ . ℃ 5c 1 2 - . " 1 m 深 处泥温低 1 5 2 O 表 1 。由 . "' 2 4 C,0c .~ .  ̄ C( )
作 者 简 介 : 国华 (9 5 )男 , 南 宁 远 人 , 艺 师 , 事 肖 1 6一 , 湖 农 从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3期 表 2 不 同 处 理 的 晚 稻 株 高 和 分 蘖 数 比 较
作 物 研 究 表 3 不 同 处 理 植 株 鲜重 和 根 系 比较
对 分 蘖盛期 水稻 植株进行 测定 , 结果表 明 , 采用 稻
草覆 盖 免 耕 湿 润灌 溉 的平 均 每蔸 地 上 部 鲜重 达 9 . 86
g, 比对 照要 高 出 1 . , 均 每蔸 地下 部 鲜重 达 2 . 3 3g 平 62
g 比对照 高 出 5 5g 平 均 每蔸 白根 数 2 . , . , 7 8条 , 比对照 多 出 1. O 1条 , 仅 白根数 多而且 粗 ( 3 。 不 表 )
稻 上 的应用效 果 , 者 于 2 0 笔 0 5年 在本 县鲤 溪镇 大枧 头
漫 灌 ( 照 ) 处 理 2为稻草 覆 盖 还 田免 耕 插秧 湿 润 灌 对 , 溉 。供试 组 合 为金 优 1 1 插 植规 格为 1 . m×2 . 9, 6 7c 33
村对该 技术进 行 了试 验研究 与示 范 , 果表 明 , 草覆 结 稻
盖 还 田免耕 节水栽 培 技术 是欠水 地 区晚稻节 水栽 培 的

2 试 验 示 范 结 果
2 1 有 效 降低 了稻 田的水温 和泥温 , . 有利 于 晚稻插 后 返 青分 蘖
种好 形式 。
1 试 验 示范 方 法
大 田对 比试 验和 示范 在宁远 县鲤 溪镇 大枧头 村进 行 。 村有水 田4 . m。 2 0 该 1 9h 。 0 5年实 插早 稻 3. m。 6 2h , 晚稻 3 . m。 采用 稻 草覆盖 还 田的面 积3 . m。 占 4 5h 。 36 h , 全 村晚 稻面 积 的 9 . , 中采用 稻草 覆盖 还 田免 耕 7 4/ 其 9 6 湿 润灌 溉节 水栽 培 技术 的 面积达 3 . m。 占全 村 晚 1 9h , 稻面 积 的 9 . %。对 比试 验在 一丘 面积 为 11 3 6m。 25 3.
的大 田进行 , 置 2 处 理 , 理 1为无草 犁 耙后 插 秧 设 个 处
经 过犁 耙 田直 接栽 插 晚稻 , 并将 早 稻 草直 接 施 于 晚稻 行 间进 行覆 盖 还 田, 时在 灌溉 方 式 上 改传 统 的 漫灌 同 为湿润 节水灌 溉 的水 稻栽 培技术 。为 探索该 技术 在 晚
于温度 降低 有利 于 晚稻插后 的返青 和 分蘖 。
表 1 不 同处 理 田 间 不 同 时 间温 度 ( ) 较 ℃ 比
2 2 促进 晚稻 营养 生长 .
腐 烂 分解 释放较 多 的养分 , 分蘖数 明显 增多 , 最终有 效 穗 多 , 高增长则 在 观察期 内 明显 快 于对照 ( 2 。 株 表 )

要 :2 0 0 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 了稻草覆盖还 田晚稻 免耕 节水栽培技术试验 示范, 结果表 明, 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
田免 耕节水 栽培技术 可 以降低 田间水温 和泥温, 有利 于插 后返青 分蘖 , 有效改善 水稻的经济性状 , 能 从而 明显提高晚稻 的 产量 。同时可 以减 少灌水 次数 , 节约大量灌溉用水 , 具有 较好 的经济 、 社会 和生态效益 。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2O 2
CR OP R SE CH E AR
20 () 0 6 3
稻草覆盖还 田晚稻免耕 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肖国华 , 欧阳先辉 , 同旺 , 万成 , 文军 , 陈 刘 姜 奉爱 金
( 宁远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 南 宁 远 4 50 ) 湖 2 6 0
21 2
加 ∞ ∞
5 O

2 3 改善水 稻 经济 性状 .
考 种 结果 表 明 , 用 稻草 覆 盖 还 田免 耕 湿 润灌 溉 采 栽 培技 术可 以改 善水 稻 的经 济性状 。 与对 照相 比 , 株高 增 加 3 1c , . m 每蔸有 效 穗增 加 0 3穗 , . 每穗 总 粒数 增加 6 1粒 , . 每穗 实 粒 数增 加 7 7粒 , 实 率 提 高 2 1 百 . 结 .个
2 2 2 增强 了水稻 根 系活力 , .. 有利 于水稻 生 长健 旺
2 2 1 植 株株 高增 长 快 , 蘖加 快 .. 分
试 验结 果 表 明 , 用 稻草 覆 盖 还 田免 耕湿 润 灌溉 采
高 效节水 栽 培技术 的晚稻 , 水稻 分蘖 后期 由于稻 草 在
收 稿 日期 ;0 60 —2 2 0— 7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晚 稻栽 插 时正 处 在 夏天 高 温季 节 , 高气 温有 时 最 可 达3 ℃ 以上 , 田的水 温 和泥温则 更高 , 9 稻 这严 重影 响 了晚稻 的返青 和 分蘖 。 采用稻草 覆 盖还 田后 , 由于稻 草 遮 挡住 了大 部分 直射 阳光 , 晴天 特别 是 晴 天 中午 的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