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一、惯性和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二、惯性:原来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同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注意: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大小是由物体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运动状态无关。
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③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到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
惯性是每个物体都有的,不需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案例分析】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静止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顿D.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国庆黄金周”,小华全家乘火车到上海游玩。
因旅途劳顿,在火车上,小华经常要喝水。
他把茶杯放在列车内的一个水平桌面上,突然,他发现杯内的水面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A.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②或④4.我国火箭技术近2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三号”送入太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对江西“泰和乌鸡蛋”的研究是这次太空实验项目之一。
“神舟三号”在太空中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泰和乌鸡蛋”的质量(填“变”或“不变”),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牛顿第一定律与力的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与力的平衡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即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力的平衡,它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本文将探讨牛顿第一定律与力的平衡的相关内容。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与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为:“一个物体如果受到的合力为零,则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不会自发地改变它的运动状态,需要外力的作用才能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推箱子的现象。
当我们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箱子时,箱子开始运动,这是因为我们施加了一个产生运动的外力。
同样地,当我们停止推箱子时,箱子会逐渐减速并最终停下来,这是因为外力的减小导致合力为零,从而使箱子保持静止。
这一现象可以被牛顿第一定律很好地解释。
二、力的平衡及实例分析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在力的平衡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有三个基本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力的平衡:1. 弹簧的拉力平衡当一个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它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这是因为弹簧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而拉力的大小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因此,合力为零,弹簧不会发生运动。
2. 平衡木上的人当一个人站在平衡木的中间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保持平衡。
这是因为他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支持力是平衡木对人的反作用力,它的大小和方向与重力相等且相反,使人能够保持平衡。
3. 静止的书本当我们放置一本书本在桌面上时,它保持静止。
这是因为书本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零。
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书本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力的平衡是由合力为零所导致的。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平衡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平衡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平衡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本文将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及其与平衡状态的联系。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合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这个状态可以是运动状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物体的质量使得其具有惯性。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性质。
其次,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原因是没有产生任何加速度的力。
二、平衡状态与牛顿第一定律在牛顿第一定律中,平衡状态被视为特殊的例子。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其速度为零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1.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保持静止的状态。
在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并且物体的力矩也为零。
这是因为力与力矩的平衡是实现静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举个例子,当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时,桌子会对书施加一个向上等大的支持力,这与地球引力的作用力相抵消,使得书在静止的状态下保持平衡。
2.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动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之比仍然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比如,当一个小车以恒定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它受到了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外力,但这个合外力与小车的质量之比等于零,因此小车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看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都是平衡状态的特例,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要求。
三、其他相关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行驶时,乘坐车内的乘客会因惯性而向后倾斜,当车辆急刹车或加速时,乘客会感到身体的向前或向后的推动力,这也是惯性定律的体现。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
惯性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若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条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惯性定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静止状态的保持: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继续保持这一运动状态。
惯性定律也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一个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加速度的参考系。
在这个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总是成立的。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中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核心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 a ]其中,( F )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m ) 表示物体的质量,( a )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从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力的作用:力是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了外力,它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将会发生改变。
2.质量:质量是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程度。
质量越大,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越大,即相同的力作用在质量大的物体上,其加速度会比质量小的物体小。
3.加速度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意味着,如果外力改变了方向,加速度也会相应地改变方向。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力的相互作用定律,表述如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且这些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性。
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我们的手感受到了墙的推力,而墙也感受到了我们手的推力。
牛顿力学中的惯性与力的平衡

牛顿力学中的惯性与力的平衡惯性和力的平衡是牛顿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的意义和应用,并解释它们在牛顿力学中的关系。
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保持静止;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性质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即“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具体来说,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即物体越不容易改变其状态。
例如,我们推动一个小石头和一个大石头,大石头的惯性更大,需要更大的力才能改变它的状态。
这是因为大石头的质量更大,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对一个物体施加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二、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作用力之和等于零的状态。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它的加速度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各个方向的力相互抵消,它们的合力为零。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动一个物体,并且没有其他外力作用于它时,物体将保持静止。
这是因为我们的推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相互抵消,使物体达到力的平衡状态。
三、惯性和力的平衡的关系惯性和力的平衡是牛顿力学中密切相关的概念。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是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才能实现的。
而力的平衡状态也是在受到的各方向力相互抵消时才能实现的。
在惯性和力的平衡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反作用力,它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换句话说,当物体受到一个外力时,它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样,外力与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使物体达到力的平衡状态。
同时,由于物体的惯性,它会保持原先的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起来,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和力的平衡是密不可分的概念。
惯性决定着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能力,而力的平衡是在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力相互抵消时实现的。
第四讲牛一二力平衡(老师)

1.理解并掌握惯性2.重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3.学会利用二力平衡解题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不是力,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均无关.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3.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20-40分钟)题型一惯性例1. 如右图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A.汽车速度太慢B.汽车转弯C.汽车突然启动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解析:本题考查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现代汽车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与车身相撞,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防止此类伤害,使用安全带能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安全气囊会自动充气弹出,使人不致撞到车身上.答案:D题型二牛顿第一定律例2. 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时,则物体就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当石块离开桌面时,将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题型三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例3.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可判断出只有D选项中的两个力的作用点是在同一物体(苹果)上的.故选D.答案:D例 4.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与该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是________;与该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的是______________.解析:书放在桌面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对书受力分析: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所以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书对桌面有压力,桌面对书就有支持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答案:书的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题型四二力平衡例5.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形磁铁附近的一铁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的重力和铁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地面对铁块的支持力和铁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跟地面对铁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铁块受到磁铁的吸引力跟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铁块的重力和铁块对地面的压力方向均向下,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作用在磁铁上,水平向左,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铁块上水平向左,这两个力即非相互作用力又非平衡力,铁块受到磁铁的吸引力和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答案:B(20-40分钟)A1.(2015•安徽中考)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2.(2015•广东中考)如题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利用了惯性,下列事例利用惯性的是(多选)( )A.射击时,子弹离开枪口仍能高速向前飞行B.河里嬉水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把身上水抖掉C.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紧了4.(2015•襄阳中考)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车门较近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倒,他应将身体 ( )A.保持直立B.向汽车运动方向倾斜C.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倾斜 D.任何站姿都可以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 昔日高档小轿车,今朝进入百姓家.下列有关小轿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B.轿车在水平路面加速行驶时,使轿车前进的力是路面施加的C.轿车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故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D.人用力推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但未推动,是因为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8.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甲图中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9. 起重机吊着一个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拉力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____F2;这两种状态都是________状态.10.用力推动一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玩具小车,小车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__;但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又会停下,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作用的原因.11.滑雪是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有的地方,人们用鹿拉滑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已知滑雪板与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滑雪板与人总重力的0.02倍,滑雪板与人的总质量为180 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在水平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雪板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N,鹿的拉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参考答案:1-5 C D ABCD B D 6-8 B B C 9.等于平衡 10. 惯性摩擦力 11. 1 800 361.(2015•广东中考)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②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③汽车拐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④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⑤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A.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 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苹果从树上落下B. 汽车匀速转弯C. 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 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5. “足球进校园”推进了校园足球的发展,如图所示是我市某校足球比赛中,小华飞身鱼跃将球顶进球门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相对于球门是静止的 B.小华落地滑行中不受摩擦力C.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球离开人体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6.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述了惯性的概念。
惯性是物体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个定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1.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将保持静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那么它将保持这个速度和方向,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概念解释•惯性:惯性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改变的性质。
一个具有较大惯性的物体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比如速度或方向。
•外力:外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总和。
这些力可以是摩擦力、弹力、重力等。
应用实例1.汽车刹车:当汽车司机踩刹车时,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斜。
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试图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车速的突然降低改变了乘客的运动状态。
2.运动器材: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比如跑步或游泳,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改变他们的运动状态,因为他们的身体具有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动力定律,描述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F = ma ]其中,( F )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 m ) 是物体的质量,( a ) 是物体的加速度。
概念解释•合外力:合外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的矢量和。
这些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质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需要更大的力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和方向。
它描述了物体速度的改变情况。
应用实例1.抛物运动:当一个物体被抛出时,它的运动是受到重力的影响。
重力是一个恒定的外力,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也是恒定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
2.火箭发射:火箭发射时,喷射燃料产生的推力远远大于火箭的质量,因此火箭的加速度非常大。
这种高加速度使得火箭能够快速离开地球表面,进入太空。
力的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

力的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对于我们身边的物体,它们通常处于两种状态之一:静止或者运动。
而这种状态是由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所决定的。
力的平衡是指在物体上作用的各个力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表示:若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直观地理解,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干扰,它将会保持其原有的状态。
无论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只要外力为零,物体将一直保持其状态不变。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示例。
想象一下,有一个平衡的弹簧秤。
如果我们在弹簧秤的两边分别挂上相等的质量,那么弹簧秤将保持平衡状态,指示器将指向0。
这是因为挂在弹簧秤两边的重力相等,且方向相反,因此它们互相抵消,产生的合力为零。
除了重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力也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力的平衡。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物体轻轻地推到一边时,物体会开始移动。
然而,当物体遇到摩擦力的阻碍,它将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
这是因为摩擦力和推力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在力的平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力的合成。
当我们施加多个力于一个物体时,这些力可以相互作用并产生合力。
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合力不为零,则物体将发生加速度,进而改变其状态。
这一观点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具体体现。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不仅限于力的平衡,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会保持其运动状态。
例如,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干扰,如施加刹车力或碰撞到其他物体。
总之,力的平衡是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的。
这一定律表明,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的平衡不仅包括各个力相互抵消的情况,还包括力的合成和物体状态的改变。
了解力的平衡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停止,以及力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惯性的利用(请你会说明道理)
斧柄的固定
战 斗 机 投 弹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二 力 平 衡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同体 等大
反向
合 力 为 零
共线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受力情况
不受力 合力为0 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物体运动情况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 不改变
注意:
(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 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 变,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 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一切物 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4.竖直向上托起的排球,离开手后能继续 向上运动,这是由于(C ) A. A.排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排球受到惯力 C.排球具有惯性 D.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5、氢气球下面吊着一个重物升空,若氢气球 突然爆炸,那么重物将( A ) A.先竖直减速上升,后竖直加速下落 B.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 D.匀速竖直上升
2、一个运动的物体,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 怎么样? 做匀速直线运动 3.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 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 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 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该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 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巩固练习
1. 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 D ) A.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叫做惯性。 B. 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 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 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7、物体水平向右做变速运动,假如 、物体水平向右做变速运动, 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它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 将( ) A.沿竖直方向下落 沿竖直方向下落 B.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C.仍然水平向右做变速运动 仍然水平向右做变速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无法确定运动情况确的是( D ) A.物体处于静止,一定不受外力 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作匀速直线运 动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作匀速 直线运动
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F1=5N F2=5N A F1=5N C F2=5N F1=3N B F2=5N
一对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 受力物体 力的变化
作用在不同的两 个物体上 同时产生、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一个力变化(增大、 一个力变化(增大、 减小), ),另一个力 减小),另一个力 不一定变化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 于平衡力的是 。
小贴士:解释惯性现象的三 句话
1、原来的状态是什么 2、条件发生了什么改变 2 3、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不改变
(4)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 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5)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 或者说“物体受到了惯性”是错误的。 (6)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 物体惯性也大。
如图, 如图,在两边的 绳套上挂等重的 钩码, 钩码,将塑料板 稍向下移动, 稍向下移动,使 两个拉力的方向 并不相反。放开塑料板, 并不相反。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 向上移动 待 。 相反 塑料板静止时, 塑料板静止时,两个拉力的方向 。 由此又可以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 由此又可以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 力的方向必须 相反 。
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 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 是一对平衡力吗?
F F
它们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 物理书49页3题:在平直公路上匀 速行使的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 用?为什么说它们是互相平衡的? 在乙图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V
N
F2
F1
G
• 提高题: 某工人用100N的力水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 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N, 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再改用150N的 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N, 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 。
生活中的二力平衡例子:两人推门 生活中的二力平衡例子:两人推门,门 不动
F2
F1
例:某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此时鱼受到的 某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 这一对力。 这一对力。而绳子拉鱼 平衡力是 绳的拉力 和 重力 的力和鱼拉绳子的力是 的力和鱼拉绳子的力是 作用力 和 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如图, 如图,在两边的绳 套上挂等重的钩码。 套上挂等重的钩码。 并将塑料板扭转一 个角度, 个角度,使拉塑料 板的细绳相互 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塑料板, 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塑料板,塑 待塑料板静止后, 料板将 转动 。待塑料板静止后,两边的细 不在)同一直线上。 绳 在 (在,不在)同一直线上。 由此可经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 由此可经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 必须在 同一直线上 。
C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 对书的支持力. 对书的支持力.
2.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 2.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 天花板上吊一盏灯 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 拉力 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 类似的题目: 庞老师用400N的力,想要竖直向上提起张梓 博(重600N),则小张受到的合力为___N。 再改用700N的力,此时小张受到的合力为N, 方向为_______。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 、 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 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 断裂时,小球将( 断裂时,小球将(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如图, 如图,在两边的 绳套上挂不等重 的钩码。 的钩码。放开塑 料板, 料板,塑料板 滑向一边 。 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 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放开塑料板 后,塑料板将 保持平衡 。 由此可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 由此可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 的大小必须 相等 。
牛一定律、惯性和二力平衡
复习课 2011-09-15
探究实验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条件控制: 条件控制: 同一斜面、 同一斜面、相同高度
这样能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这样能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相同
方法: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理想实验法
回忆并记忆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