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联考试题(理综)word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2011届高三联考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免费下载

安徽省2011届高三联考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免费下载

安徽省2011届高三联考模拟卷一(理综)考试范围:学科内综合,第二轮复习用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科学家2010年5月20日宣布,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细菌DNA,并将其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名为山羊支原体的细菌体内,最终使植入人造DNA的细菌重新获得生命,繁殖成世界上首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胞”即“人造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合成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B.该人造细胞的增殖过程不出现染色体,其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C.山羊支原体的细菌保留了核糖体等细胞质成分D.该人造细胞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下列生理过程不需消耗A TP的是()A B C D3.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有()A.OP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等B.L→M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图2细胞可能处于CD段或OP段D.基因突变只能发生在BC段和FG段4.甲(男性)有一罕见的伴X的隐性基因(家族其他人未见),表现的性状为M。

乙(男性)有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其他人未见),该病只在男性个体中表达,性状为N。

对两种病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女儿会出现M性状,乙的女儿不会出现N性状B.甲的儿子不会出现M性状,乙的儿子可能出现N性状C.甲的孙子可能出现M性状,乙的孙子可能出现N性状D.甲的外孙可能出现M性状,乙的外孙不可能出现N性状5.下图所示一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

安徽省2011年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

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S:32 Pb:207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均高度有序,且通过自我调控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序性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其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群落是某一区域所有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能量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2.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织物纤维,具有抗菌等功能。

在竹纤维织物工艺流程中需要除去淀粉浆料。

下表表示在60℃、pH=7等适宜的情况下,枯草杆菌淀粉酶浓度对退浆效果(失重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淀粉酶浓度对退浆效果的影响(60min)A.枯草杆菌淀粉酶耐热性强,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B.在生产上淀粉酶浓度为3g·L-1时可以达到较好的退浆效果C.延长淀粉酶浓度为1g·L-1一组的退浆时间,可进一步提高失重率D.淀粉酶浓度超过3g·L-1,底物已与酶充分结合,所以退浆效果增加不明显3.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三次联考(理综)word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三次联考(理综)word版

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 20分。

第Ⅱ卷共11题,共18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 6 Na 23 Cr 5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属于分解者B.植物受精卵中的高尔基体被破坏,可能会导致多倍体的出现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长,细胞凋亡后细胞周期变短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的保存2.英国和印度科学家发现一种“超级病菌”。

这种特殊细菌含有超级耐药基因,能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可使该病菌能抵御几乎所有的抗生素。

下列关于“超级病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病菌”与人的关系是互利共生B.感染“超级病菌”后,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C.“超级病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抗药基因可能位于质粒上D.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而成为“超级病菌”3.某探究小组利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子,将它们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测量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吸收和释放CO2的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植物在恒温等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B.当光照强度为x(b< x<d)时,每天光照12 h,两种植物均能正常生长C.相对植物甲来说,植物乙可视为阴生植物,可通过a和c两点来判断D.当光照强度为e时,植物甲和植物乙叶片消耗CO2的比值为8:74.酶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有机物,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蛋白酶是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B.RNA聚合酶、DNA连接酶和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C.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PCR技术中使用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扩增DNA片段5.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A TP多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A TP之和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C.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必须通过线粒体产生的A TP供能D.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返回无机环境说明能量也可以循环利用6.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发育等过程与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很大关系,下图为刺槐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时期,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休眠期后含水量逐渐增加,细胞代谢增强B.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鲜重逐渐增加,干重却在减少C.上图可以看出,种子萌发和发育等过程中各种激素先后起调节作用D.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细胞分裂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7.有科学家预测,氨能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联考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联考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联考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亳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id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 just now?A.They cooked a fish.B.They went fishing.C.They had a meal.2.What does the man mean?A.He had a wonderful party.B.He wanted to have a party the next weekend.C.He didn't want to attend the party at all.3.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A.To repair the lock by herself.B.To have Mr. Black fix a new lock.C.To buy a new door at Mr. Black's.4.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volleyball?A.Great.B.Violent.C.Boring.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most probably?A.In a hospital.B.In a school.C.At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安徽省2011届三校第二次联考理综试卷(理综)

安徽省2011届三校第二次联考理综试卷(理综)

巢湖一中六安一中淮南一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包括20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动物细胞内的ATP可能全部来自细胞质基质B.真核细胞内的生物膜能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C.植物细胞衰老后,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质不再流动D.神经元细胞的突触小体释放出的化学递质直接进入人体的内环境2.下列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该种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3.用基本培养基对某种细菌进行培养,定时测试细胞数目,并在a、b两点分别加入2种营养物质,甲和乙是细胞中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2011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教与学)

2011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教与学)

2011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解析1.答案:A解析:考查细胞器的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核糖体知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能加工。

2.答案:B解析:考察细胞分化。

由信息知胰岛样细胞由自体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胰腺组织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分化的细胞,基因与体细胞相同,所以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及胰腺组织的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物不同。

3.答案:C解析:蔬菜的贮藏应该是选择呼吸速率低的环境中,以及自身成熟慢的特点A选项有利于叶片贮藏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消耗的有机物少,且贮藏时间长。

B,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叶片提前衰老的速度快,不利于贮藏. D从图上的曲线可以读出t1>t2,所以D错4.答案:C解析:考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5、答案:D解析:考察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

甲图以DNA两条单链均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为模板,且产物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DNA复制,乙图表示转录。

A. 转录不是半保留方式,产物是单链RNA;B. 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

C.DNA复制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的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

D.项一个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发生。

6、答案:B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B选项不正确,发生于火山,冰川泥,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12N14O16Mn55 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

加工修饰的场所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C.胰岛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岛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 - 安徽- word 解析版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 - 安徽- word 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2011安徽理综·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 ( )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15. (2011安徽理综·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 =A +2B λ+4C 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16. (2011安徽理综·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x t t t t t t ∆+-【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所以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υ1等于平均速度,即为:υ1 =υ1 =1x t ∆ ........................................ ①物体在后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所以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υ2等于平均速度,即为:υ2 =υ2 =2x t ∆ ........................................ ②速度由υ1变化到υ2的时间为:Δt =1212222t t t t ++= ........................... ③ 所以加速度为:a =tυ∆∆=21tυυ-∆=1212122()()x t t t t t t ∆-+ ............. ④选项A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联考试题(理综)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亳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第I卷选择题(本卷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N—14 O—16 Cl—35.5 Na—231. 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植物根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 性激素容易通过细胞膜,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 细胞器膜和核膜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D.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是因为B细胞膜上只具有结合特定抗原的受卞C2. 有关细胞呼吸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等质量的糖元和脂肪,后者产生的002更多B.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C. 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过程D. 逋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细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终散失到无机环境中3. 有关基因位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残翅雌蝇与长翅雄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都是长翅,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灰身雌蝇和黑身雄蝇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均为灰身,说明相关基因位于细胞质中C.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都是红眼,说明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 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 研究表明,青蛙在蝌蚪时期,体内的含氮废物主要以氨的形式通过鳃排出;发育为青蛙以后,体内的含氮废物主要以尿素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青蛙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但整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 蝌蚪体内的氨首先产生于组织细胞中,然后经过内环境进入外界环境中D. 青蛙在不同发育时期排出含氮废物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5. -氣基丁酸(GA-BA)作为哺^^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据图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 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 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 GABA受体实际上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D.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6. 为了控制牧区草场上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中牧草与害虫、蜘蛛与害虫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B 通过图中的生物防治,使流向人类的总能量有所提高C 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至少能获得牧草所固定能量的10%D 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数量已经很少,说明生物防治的效果相当理想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宏观物体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它们的组成微粒都是电中性的原子或分子B 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C “低碳经济”就是要提倡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8. 下列装置不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约含有0.6N A个碳原子B 7.8gNa202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 aC 25°C时,1L PH=13的KOH溶液中含有N A个OH-D 1mol铜与足量硫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 a10.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泡沫灭火器中CO2的产生:B, 氢氟酸刻蚀玻璃:^C, 熔融状态下的NaHSO4能够导电:_D, O.1mol • L-1 NH4CU溶液呈酸性:11. 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现将2molS〇2、1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SO2催化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可使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 进入接触室的原料气必须预先进行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D. 使用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提高SO2的转化率12.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O.1mol . L-1 NaHSO3溶液:“B. O.1mol . L-1 (NH4)2SO4溶液:C. 25。

C时的100 mLCH3CO〇Na溶液:D; 0.2mol • L-1 NaA溶液与O.1mol • 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13. 如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为NaCl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的滤纸,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电池充电、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闭合幵关K时,b电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池充电时,电极B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B. 电池放电过程中Na+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C. 闭合开关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D. 当b电极上析出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时,有0.1 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14. 如图所示,一条红色光线和另一条紫色光线,以不同的角度同时沿不同的半径方向射入同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其透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点沿OC方向射出.则可知A. AO频率较小B. AO是紫光C. AO穿过玻璃砖所需时_较短D.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变为红光,则千涉亮条纹间距变小15. 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物块质量为m,从某点给它一个初速度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A、B、C三点到O点速度为零。

A、B、C三点到O点距离分别为x1、x2, x3,时间分别为t1、t2、t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C. D.16, 上海世博会期间,为方便各国来宾的消费,上海市推出了世博会专用信用卡,信用卡的磁条中有一个个连续的相反极性的磁化区,每个磁化区代表了二进制数1或O,用以储存信息。

刷卡时,当磁条以某一速度拉过信用卡阅读器的检测头时,在检测头的线圈中会产生变化的电压(如图1所示)。

当信用卡磁条按图2所示方向以该速度拉过阅读检测头时,在线圈中产生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17, 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m所需回复力是静摩擦力提供的,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当A、B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x时,此时A受的回复力f的大小为A.f=0 B.f=k xC, f =X D f=..X18A. B,C. D.19.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v、h、r分别表示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距地面的高度、轨道半径。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 .v= B. a= C. D.20. 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点电荷所带电荷分别为Q1 =+q和Q2= -3q (q〉0),它们相距为L, A、B两点均在Q1、Q2的连线上,且在Q1左边的某位置,现将一试探正电荷+q0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力可能先做正功再做负功B. 电场力一定做负功C. 电势能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D. 电场力一定是始终减小第II卷(本卷包括11小题,共180分)21. (18分)实验题I.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_进行测量•(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工件的厚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mm. II.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实验中.他把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力。

(1) 为减小把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力而带来的误差.还应釆取的措施有()A. 连接钩码与小车的细线应与木板平行B. 小车的质量应足够小,钩码的质量要足够大C. 应使木板无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D. 小车的质量M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满足M远大于m(2) 某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来探究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小车速度的定性关系。

平衡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如图乙所示。

让钩码带动小车加速运动,打下一条纸带,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并处理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III.下图为一直线运动加速度测量仪的原理示意图,可以测量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加速度。

A为一“U”型底座,其内部放置一绝缘滑块B; B的两侧各有一弹簧,它们分别固连在A的两个内侧壁上;滑块B还与一阻值均匀的碳膜电阻CD的滑动头相连(B与A之间的摩擦及滑动头与碳膜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电阻CD及其滑动头与另外的电路相连(图中未画出)。

工作时将底座A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使弹簧及电阻CD均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平行。

当被测物体加速运动时,物块B将在弹簧的作用下,以同样的加速度运动。

通过电路中仪表的读数,可以得知加速度的大小。

已知滑块B的质量为0.60kg,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2.0Xl02N/m,碳膜电阻CD的全长为9.0cm,被测物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20m/s2(此时弹簧仍为弹性形变);另有一电动势为9.0V、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直流电源,一理想指针式直流电压表及开关、导线。

设计一电路,用电路中电压表的示值反映加速度的大小。

要求:①当加速度为零时,电压表指针在表盘中央,且此时两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②当物体向左以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加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为满量程;③当物体向右以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加速运动时,电压指针指在最左端电压示数为零的位置。

(所给的电压表可以满足要求。

)(1) 完成电路原理图。

(2) 完成下列填空:(不要求有效数字)①所给的电压表量程为_________V;②当加速度为零时,应将滑动头调在距电阻的C端______cm处;③当物体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lOm/s2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