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

合集下载

上海市松江区届初中考模语文试卷+答案 (一)

上海市松江区届初中考模语文试卷+答案 (一)

上海市松江区届初中考模语文试卷+答案 (一)近日,上海市松江区初中考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被正式公布。

这份试卷以难度适中而著称,为考试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已经学到的知识。

一、试卷结构这份试卷是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形式出现的。

第一部分包括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这三部分是以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的方式出现的。

第二部分涉及了写作,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题目和材料进行作文。

二、内容分析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包括了三篇文章,每篇文章带有不同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测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要求他们对所读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对于课上的练习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2.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部分包括了一篇短文,学生需要在空缺处填入最佳答案。

这一部分考察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沟通能力。

3.语法填空语法填空部分要求学生使用所学语法知识对文章中的空白处进行填写。

学生需要掌握复合句、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感叹句等语法知识,这是这个部分的重点。

4.写作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题目和材料进行作文。

这个部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判和点评,也能够把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三、答案分析从答案的解说中可以看出,这份试卷希望通过学生的回答,体现出他们的语言水平以及语言思维能力。

其中许多题目的解说还有备选答案,这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用语和文学语言的运用质量以及优劣,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

在本次考试中,试卷难度适中,能够考查学生平时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个测试,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了解到各自的优势所在并且加以发挥。

上海市2021届松江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上海市2021届松江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松江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1.01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4.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小松来到湿地公园,看到翻飞的鸟儿、水中的鱼儿,脑中浮现出《岳阳楼记》中“,”的画面。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文选自《》。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甚矣,汝之不惠!8.下列对甲乙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上述诗文都写到了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不同困难。

B.面对困难,甲诗作者和愚公都有一个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

C.甲诗中的“停、投、拔、顾”等动作,是诗人内心苦闷的表现。

D.乙文中的“长息”表明愚公为智叟所表现的顽固思想感到悲哀9.甲诗中的“”和乙文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都告诉我们的道理。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上海市松江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语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你的高谈阔论....,而是你说做就做的执行力。

B.即使影子的黑暗吞没了太阳的光亮,我们也不必战战兢兢....,因为心中有阳光,处处皆灿烂。

C.望着朋友们离去的背影,她的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惘然..。

D.流光溢彩的重庆洪崖洞依偎在长江边,令人叹为观止....到了极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应该从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中汲取..教训。

B.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信息与信心成为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

C.勤洗手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上行下效....的措施之一。

D.小区是否实行封闭管理要因地制宜....,把工作做得更周到细致一些。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下列各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的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积点德吧。

上海松江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

上海松江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

上海松江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松江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坐观垂钓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4.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5.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6.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悲伤白发生!7.词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2分)8.下列明白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词人期望重回沙场的心情。

B.“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将士的英勇。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说明作者差不多拥有了为国建功的美名。

D.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虚,虚实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感叹。

(三)阅读下文,完成9一11题(8分)狼(节选)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9.课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1.下列明白得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屠户果断杀死了第一匹狼,是因为他早已明白那狼是以假寐来诱骗他。

2021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4.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小松来到湿地公园,看到翻飞的鸟儿、水中的鱼儿,脑中浮现出《岳阳楼记》中“,”的画面。

【答案】1.雪拥蓝关马不前2.山光悦鸟性3.应是绿肥红瘦4.苔痕上阶绿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解析】共16分,前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2分,错、漏、改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此部分考察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鸥”、“鳞”的字形书写。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文选自《》。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甚矣,汝之不惠!8.下列对甲乙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024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作文“成为你自己”审题立意及范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4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作文“成为你自己”审题立意及范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4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作文“成为你自己”审题立意及范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4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作文“成为你自己"审题立意及范文【真提回放】四、写作(60分) 25.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应被他人的标准和期望所束缚。

“成为你自己”,体现出对个体独特性的重视和呼唤。

请以“我成为了我自己"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一、深度解读素材本质【核心主题】“我成为了我自己”这一全命题作文,主题鲜明地关注个体的独特性与自我认同,强调在成长过程中,应摆脱他人的标准与期望,勇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真正的自我塑造与自我实现。

【关键词解析】“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强调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才能、经历、价值观等,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不应被他人的标准和期望所束缚”:指出社会、家庭、同伴等外部因素可能对个体产生压力,形成对他人的期待与标准的过度迎合,从而忽视或压抑自身独特性。

【深层含义】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识别、珍视并发展自我独特性,如何在面对外界压力时坚守自我,最终实现“成为你自己"。

它倡导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勇敢追求个性化的人生道路。

二、审题的具体步骤与实用方法【审题三步法】读题:理解“我成为了我自己”的主题,把握题目要求描述个体独特性的认知、追求及实现过程。

析题:提炼主题——认识自我、坚持自我、实现自我,思考具体的自我探索经历、面对外部压力的应对方式,以及最终实现“成为我自己"的标志性事件或转折点。

扣题:确保文章内容始终围绕“我成为了我自己”这一主题,展示自我认知、坚守与实现的过程,突出“成为你自己"的关键节点与内心体验。

【审题注意事项】主题集中:文章应聚焦于“我成为了我自己”的主题,通过具体事件展现自我认知、坚守与实现的过程,突出个体独特性的价值。

2021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上海松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4.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小松来到湿地公园,看到翻飞的鸟儿、水中的鱼儿,脑中浮现出《岳阳楼记》中“,”的画面。

【答案】1.雪拥蓝关马不前2.山光悦鸟性3.应是绿肥红瘦4.苔痕上阶绿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解析】共16分,前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2分,错、漏、改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此部分考察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鸥”、“鳞”的字形书写。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文选自《》。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甚矣,汝之不惠!8.下列对甲乙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答案

2022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答案

2022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答案1、泰山的别名是()[单选题] *岱(正确答案)泰岳宗2、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校对(jiào)默契(qì)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愚钝(yú)热忱(chéng)忍俊不禁(jīn)C.濒临(bīn)卑鄙(bǐ)恪守(kè)春寒料峭(qiào)(正确答案)D.蛮横(hèng)粗拙(zhuō)襁褓(qiǎng)鲜为人知(xiān)3、1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棘手、机遇、极乐鸟、集腋成裘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读音相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zhì惫懒bèi内帏wéi宫绦tāo(正确答案)B、盥洗guàn两靥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嫡亲dí便宜行事biànD、溺爱nì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6、1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楼阁”仅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8、补全句子:翻山()岭[单选题] *岳跃越(正确答案)阅9、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修辞格是()[单选题] *夸张夸张拟人比喻(正确答案)10、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了一个严实。

[单选题] *包围裹(正确答案)盖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12、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与原文不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0.01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道狭草木长,。

(《归园田居》)2.,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3.晓镜但愁云鬓改,。

(《无题》)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早晚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上述诗文的作者虽然都是(朝代)人,但从两人所处的时期来看,(人名)早于(人名)。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 / 5初三语文第1页共5页(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书斗鱼予客建业①,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鬐鬣具五彩②,两腮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畜之③,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鬐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

连数合,复分。

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

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

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注释】①客建业:旅居南京。

②鬐鬣(qíliè):腹鳍和背鳍。

③缶:这里泛指缸。

④秋隼(sǔn):秋天的猎鹰。

⑤冥顽不灵:糊涂顽固不开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鬐鬣具.五彩()(2)连数.合,复分()11.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一项是(3分)A 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B 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C 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D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12.本文先描述了斗鱼的和,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

(5分)二、现代文(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周国平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

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

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

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

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2 / 5初三语文第2页共5页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语言上的良好作风来自于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

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只是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语法的正确和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

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

④媒体、网络语言有时缺乏这种文字上的教养。

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这诚然是件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网络语文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就的文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该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13.第②段划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因为所以B 不仅而且C 如果那么D 虽然但是14.第②段加点字“洁癖”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5.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6分)16.第④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17.第②③段两段的位置不宜互换,理由是。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肉连俊超①风从北方来。

这是在年关急于赶路的风,在狭窄的街道上横冲直撞,企图把我们从这条街道清理掉。

这是年前最后一个集市,所有的卖家都在今天以低贱的价格打发掉所剩无几的存货。

②我站在自行车旁,看守着父亲提过来的青菜。

街很深,我看到提着一捆芹菜的父亲从人潮中“漂浮上来”。

他把芹菜放在我身边,抬头看了看天,说:“看好菜,我再去割点儿肉。

”然后转身又潜入人海中。

3 / 5初三语文第3页共5页③父亲再次回来的时候,手里没有提肉,而是叼着一支烟卷。

母亲跟在他身边,拿着一小捆韭菜和一块豆腐。

父亲把买来的菜整理到车后座上,然后招呼弟弟过来,说:“走,回家。

”弟弟绕着两辆自行车转了一圈,说:“你们买的肉呢?妈说要包肉馅饺子的。

”④母亲看了父亲一眼,脸上露出一丝难色。

母亲走到弟弟身边说:“咱的钱丢了,过几天再给你买肉。

走吧,回家,听话。

”弟弟往后退了几步,靠在那家店铺的门上,摆弄着手里的陀螺。

我走到父亲身边,爬上了他的自行车前梁。

母亲又看了父亲一眼,说:“要不你去咱姐家借十块钱吧。

”父亲没说话,转头环顾着四周,默默抽了几口烟。

然后他把烟头扔进近旁的水洼里,掉转车头,骑上车,头也不回地说了声:“你在这儿等着。

”⑤父亲带着我离开了集市。

我们的自行车拐了几道弯,走上了一条熟悉的街道,最后拐进了一个熟悉的家属院。

我知道大姨家就住在三号楼的一楼。

父亲停好自行车,对我说:“你看着车。

”然后他拽了一下衣襟,拍打了下裤子上的尘土走进了三号楼。

⑥我听不到父亲在大姨家说话的声音,我希望他赶紧向大姨开口借钱。

这时我听到了大姨的声音:“就你们家还吃肉呢!我们吃的还是素馅儿。

”然后我听到一个声音,是手掌拍打在桌子上发出的声音。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出来了。

他抱起我放在车前梁上,出了家属院,按原路返回。

母亲和弟弟在原地等着我们。

母亲问:“借了?”父亲什么也没说,掏出十块钱给母亲,等她买回肉,仍然一声不吭地骑车出城,朝家走。

⑧弟弟一到家就欢呼起来,嚷嚷着要吃饺子。

母亲说,明天才是大年三十。

晚上父亲把肉放在竹篮里,然后把竹篮挂在屋梁上。

全家人睡前都看了一眼悬在半空的竹篮,像瞻仰一位远道而来的圣人,然后我们才各自安心上床。

夜里我听到弟弟大口地吞咽口水,翻了几次身。

母亲在黑暗的房间里问父亲:“姐借给你钱的时候咋说的?”父亲在床上发出点儿动静,似乎是翻了一个身。

⑨我在长久的静寂.....中沉沉睡去了。

当我在窗外一片明亮的雪光映照下醒来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在门口说话。

我走到屋门口,看见白猫死在地上。

母亲说:“是刘柱家的吧,他们家也有一只白猫,咱家的可没这么肥。

”这时弟弟发现了原本挂在屋梁上的竹篮滚落在屋角,竹篮里空空荡荡。

父亲从白猫身上的一处烧伤认出了它是我们家的猫,他说:“这(A畜生,B猫)撑死了!”⑩那个年三十的下午,我们把白猫拎到雪地里,为它刨了一个坑儿。

父亲把白猫丢进土坑,它鼓胀的肚子使它看起来有着酒足饭饱之后懒洋洋的得意神气,它仿佛只是躺在温暖的阳光中惬意地睡午觉。

(有删改)18.第④段划线句主要借助人物的动作描写,展示了父亲从到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19.第⑧段全家人对肉的态度就像“瞻仰一位远道而来的圣人”,原因是:(4分)(1);(2)。

4 / 5初三语文第4页共5页5 / 5初三语文第5页共5页 20.结合上下文,对第⑨段全家人在“长久的静寂”中的表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弟弟虽馋着肉却也担心着家里还钱的事情。

B 母亲一直在揣测借钱时姐姐对父亲的态度。

C 父亲因借钱的事内心难以平静却又隐忍着。

D 我关注着家里的动静并无奈着生活的艰难。

21.第⑨段划线处选 更合适,理由是 。

(4分)22.请结合全文,对第①段划线句作简要的赏析。

(5分)三、综合运用(12分) 材料一: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也是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近年来,为了留住民族的文化基因,让中华文化的脉络绵延不断,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陈楠及其团队用甲骨文设计表情包,受到了公众的好评。

材料二:《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

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23.下列不可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两项是 、 。

(4分)A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B 中国古长城C 《本草纲目》D 西安兵马俑24.请根据甲骨文“人”的字形,推断出另外两个甲骨文的现代汉字的写法。

(4分)人(1) (2)25. 陈楠和他的团队用甲骨文设计表情包,其精妙之处在于 。

(4分)四、写作(60分)26.题目:顿悟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