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备课资料: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设计:第3章 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教案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教学实际思路
首先以转基因鲤鱼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为何物?与DNA有着怎样的关系?进而举例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并且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板书设计
第3章
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三、总结。
生物必修Ⅱ人教新课标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材详解

生物必修Ⅱ人教新课标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材详解
要点精析
1DNA片段
基因的基本单位也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3
4.遗传信息与基因的关系
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遗传信息,任意两个不同基因(包括等位基因)其本质差异均在于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5.基因的基本功能
(1)遗传信息的传递:发生在传种接代过程中,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由亲代到子代的传递。
——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由亲代细胞传向子代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现由亲代个体传向子代个体(以配子作亲子代间的传递桥梁)。
(2)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通过遗传信息的表达控制个体发育过程:
疑点释解
DNA分子在结构上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1
(1)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不变。
(2)碱基通过氢键配对方式始终不变,即A-T,G-C。
2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但是碱基对的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碱基对的排列顺
序可以有多种,如n对碱基可以有4n种排列顺序,从而构成多种DNA分子。
3DNA分子中都具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特定的排列顺序中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①许多②DNA片段③遗传效应④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⑤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⑥特定排列顺序
⑦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备课参考

1.人类遗传信息的揭秘过程1990~1998年的8年时间是人类基因组第一阶段(作图),包括遗传图和物理图。
这两张图的制作使得人类基因组这样一个巨大的DNA生物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可以操作的部分。
1998年后进入第二阶段,即测序阶段。
测序大体上也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98年到2000年6月是工作框架图(草图)阶段,其覆盖基因组的区域达到90%,在测序的序列里,DNA碱基对测序精度的错误率低于1%以下,也就是准确率要达到99%以上。
测序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的完成图(现在宣布的就是完成图)。
完成图的标准要求覆盖基因组绝大多数区域,测序区域的错误率要低于万分之一,即准确率要达到99.99%。
2000年6月26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首次绘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2001年2月12日,六国科学家联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及初步分析结果。
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已完成的序列图覆盖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区域的99%,精确率达到99.99%,这一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多。
至此,人类基因组计划共耗资27亿美元,比原先预计的30亿美元有明显节省。
2.遗传密码与遗传信息的区别遗传信息是指子代从亲代所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发育的讯号,一般指DN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类型的直接信息,存在于信使RNA(mRNA)上,即碱基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是信息RNA翻译的模板,而遗传信息是转录为RNA的模板。
本章自我检测详解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解析:DNA是遗传物质,但是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RNA。
答案:×2.解析:每个新的DNA具有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和一条母链,所以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3.解析:DNA的复制是在间期完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它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又为第4章《基因的表达》作了铺垫。
本节在高中生物课标中的要求是: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
在内容编排上包括了“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两部分内容。
在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中,教材通过资料分析的4个实例使学生认识基因与DNA的关系。
资料1、3是从数量上说明基因是DNA片段;资料2、4是从现象上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综上所述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得出如下结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在“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部分,主要是提供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算的方法,认识DNA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多样性的关系,得出DNA分子中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的结论,从而推出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学生渴望知道基因和DNA是什么关系,基因的本质是什么。
而基因是分子遗传学的奠基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遗传变异知识的基础。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通过分析资料、小组合作讨论来生成基因的概念。
同时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联系,如肥胖基因、荧光蛋白基因、抗虫基因(Bt基因)等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图片,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知识抽象,借助数学方法推理脱氧核苷酸排列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同时通过DNA指纹图谱鉴定罪犯的案例,让学生体验到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3)说明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资料分析方法的学习。
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第3章第4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基因与DNA的关系以及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是如何通过复制在上下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遗传物质本质的再认识。
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关系的深度理解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理解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多样性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规律(初步提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减数分裂中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相交换片段、DNA的结构与复制。
但是本节内容相对抽象和微观,学生难以获得直观的感受,且容易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拟采用“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物质可视化”、“课堂资源情景化”的策略,如通过NCBI网站检索人类的染色体信息、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等。
三、教学目标1通过给定的相关资料,采用分析、比较、讨论、提取等方法,形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很多个基因的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碱基排列顺序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说明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通过资料分析说明碱基并不随机排列,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以及进化的观念。
3通过了解DNA指纹技术,解释DNA多样性和特异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教学难点:1.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DNA上特定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上有基因和非基因片段部分)。
2.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多样性的关系(既有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又并不随机)。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二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二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了解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2)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介绍DNA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1、以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入手,通过数学比较、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将课本所举的重复例子进行整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3、联系实际生活,引入DNA指纹技术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认知DNA 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打下基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我们在第2章第二节学习了摩尔根果蝇实验时,知道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随染色体传给后代;在第三章中我们证明染色体的成分中,只有DNA才是遗传物质。
那么基因等同于DNA吗?基因和DNA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通过课本资料分析,理清基因与DNA关系仔细阅读课本P55-56的4则资料,思考这些资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资料1: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总数只是DNA分子碱基对总数的一部分,因此,________________。
资料2:________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资料3:进一步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4:进一步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1、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2、DNA分子储存的遗传信息与它结构中的什么有关?3、由4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足以储存生物体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吗(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高中生物】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确山二高 年级 学科共案 时 间: 星 期:主 备 人: 使用人:【教学主题】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2.应用数学方法说明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知识梳理】 【学点1】说明基因与DNA 关系的实例1、资料1,大肠杆菌的DNA 与基因: DNA 分子数目________基因数,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________DNA 碱基总数。
说明基因是DNA 的________。
2、资料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包含__________,控制着荧光蛋白的_______,说明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3、资料3,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2常染色体+X+Y 共 条染色体上的DNA 的 ,这些染色体上,大约有31.6亿个碱基对,其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不超过2%。
说明基因是DNA 的_______,基因位于_______上。
4、资料4,不少人认为,人和动物的胖瘦是由 决定的,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HMGIC 基因与肥胖 ,说明基因具有_________。
〖总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 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学点1学习情况检测〗1、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是( )A.核酸B.核苷酸C.脱氧核糖核酸D.脱氧核苷酸2、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基因存在于下列结构中的 ( )A.染色体 B.叶绿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3、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新研究表明:人体24条染色体上含有2万到3万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A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B 、 一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 、 基因是染色体片段D 、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学点2】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1、基因与DNA 分子存在何种数量关系?一个DNA 分子上有 基因,每个基因都是特定的 ,有着特定 ,染色体DNA 基 因 脱氧核苷酸是基因的结构单位,每个单位由_____、_____、和碱基组成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是遗传的功能结构单位,其中的____________排序代表遗传信息 是主要的____________,含有许多基因 是DNA 的____________ ,每个染色体上有_____个DNA 分子这说明DNA必然蕴含大量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同步精品讲义 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生版)

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目标导航1.通过P57-58页思考与讨论的相关资料分析,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举例说明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认同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多样性和特异性相统一的观点。
知识精讲知识点01 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分析1.由资料1、3可以看出:基因的碱基数目只是DNA碱基总数的一部分,每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只有部分碱基参与基因组成。
基因是DNA的片段。
2.由资料2可以看出:绿色荧光性状受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且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3.综合分析资料1、2、3可以知道:基因是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知识点02 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1.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①多样性:DNA分子中共有4 种类型的碱基,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可以成千上万,形成的碱基对的也可以千变万化,若某个DNA分子具有n个碱基对,则DNA分子可有4n种组合方式,从而构成了DNA分子碱基排列的多样性。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即DNA分子的特异性。
3.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与DNA的关系: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4.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知识点03 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
2.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由有遗传效应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能力拓展考法01 准确理解基因①从功能上讲: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从本质上看: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
③从结构上看: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或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资料
1.人类遗传信息的揭秘过程
1990~1998年的8年时间是人类基因组第一阶段(作图),包括遗传图和物理图。
这两张图的制作使得人类基因组这样一个巨大的DNA生物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可以操作的部分。
1998年后进入第二阶段,即测序阶段。
测序大体上也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98年到2000年6月是工作框架图(草图)阶段,其覆盖基因组的区域达到90%,在测序的序列里,DNA碱基对测序精度的错误率低于1%以下,也就是准确率要达到99%以上。
测序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的完成图(现在宣布的就是完成图)。
完成图的标准要求覆盖基因组绝大多数区域,测序区域的错误率要低于万分之一,即准确率要达到99.99%。
2000年6月26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首次绘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2001年2月12日,六国科学家联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及初步分析结果。
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已完成的序列图覆盖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区域的99%,精确率达到99.99%,这一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多。
至此,人类基因组计划共耗资27亿美元,比原先预计的30亿美元有明显节省。
2.遗传密码与遗传信息的区别
遗传信息是指子代从亲代所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发育的讯号,一般指DN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类型的直接信息,存在于信使RNA(mRNA)上,即碱基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是信息RNA翻译的模板,而遗传信息是转录为RNA的模板。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备课资料:3-4 基因是有
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解析:DNA是遗传物质,但是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RNA。
答案:×
2.解析:每个新的DNA具有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和一条母链,所以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3.解析:DNA的复制是在间期完成的。
答案:×
4.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就携带着遗传信息。
答案:×
选择题
A
识图作答题
1.2 4 2
2.反向平行互补
3.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碱基脱氧核糖
二、知识迁移
A在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只提供了遗传物质,其他的原料都是由细菌来提供的。
三、思维拓展
提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它们的DNA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越相似,反之,则越不同。
在进行DNA分子杂交实验过程中,两个杂合链杂交区越多,就说明它们之间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越相似,也就是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