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

合集下载

药分习题13-15章

药分习题13-15章

第十三章茛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茛菪烷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是.与三氯化铁反应 .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丙二酰脲反应反应.药物水解后,与硫酸重铬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苯甲醛,而逸出类似苦杏仁的臭味的药物是氢溴酸山茛菪碱 .异烟肼 .硫酸奎宁 .盐酸氯丙嗪 .地西泮3.中守在的茛菪烷类原料药都采用的鉴别方法是鉴别反应鉴别鉴别 .硫酸盐鉴别反应 .溴化物鉴别反应.影响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相 .酸性染料的种类 .有机溶剂的种类.酸性染料的浓度 .水分的影响.在冰醋酸非水介质中,硫酸阿托品与高氯酸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是:.能与二氯化汞的乙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阿托品 .后马托品 .氢溴酸东茛菪碱.异烟肼 .苯巴比妥检查氢溴酸东茛菪碱中其他生物碱采用的方法是自身稀释对照法对照品对照法法法法.以下药物没有旋光性的是.氢溴酸东茛菪碱 .阿托品 .丁溴东茛菪碱.甲溴东茛菪碱 .氢溴酸山茛菪碱硫酸阿托品中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是标准品对照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标准品对照法自身稀释对照法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药物含量,如果溶液过低对测定造成的影响是.使浓度太低,而影响离子对的形成.有机碱药物呈游离状态.使浓度太高.没有影响.有利于离子对的形成(二)配伍选择题[]法 .酸性染料比色法 .硝酸银电位滴定.非水溶液滴定法 .双相滴定法以下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是;;;.硫酸阿托品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硫酸阿托品制剂含量测定方法.氢溴酸东茛菪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丁溴东茛菪碱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法法法.与三氯化铁呈色反应以下药物杂质检查的方法是;.氢溴酸东茛菪碱其他生物碱的检查.丁溴东茛菪碱有关物质的检查[].重氮化偶合反应反应 .麦芽酚反应 .硫色素反应 .与三氯化铁呈色以下药物的特征鉴别试验是;;.链霉素.维生素.氢溴酸山茛菪碱(三)多项选择题.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要在流动相中加入与呈解离状态的待测组分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制剂,分析碱性物质时常用的离子对试剂有.戊烷磺酸钠 .庚烷硫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和维生素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和维生素

O
N H
次黄嘌呤
黄嘌呤
N N H
尿酸
O HN ON
H
H N
N H
O
黄嘌呤(2,6-二羟基嘌呤),存在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H ON
NHNNH NhomakorabeaO
HO N N
N
N
H
OH
咖啡因 具有利尿和 O
CH3 NN
兴奋中枢
N
N
神经作用 H3C
O
CH3
O
HN
NH
O NH NH O
尿酸
酮式(为主)
OH
6
1N
5
N7
2
4
8
反应活性部位有何不同? 3. 核酸中存在的嘧啶衍生物有哪些?嘌呤衍生物呢? 4. 什么是维生素?维生素是如何分类的? 5. 对人体重要的维生素有哪些?其生理功能分别有何表现?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和维生素
主要内容:重点学习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典型性质; 了解磺胺类药物、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
由碳原子与其它原子(O,S,N 等)组成的具有一定程度芳香 性的稳定的环状化合物叫杂环化合物。(属非苯型芳烃)
2. 有几个相同杂原子时,一般从连氢的杂原子开始编号,
并使杂原子的位置数字之和最小。
3. 有几个不同杂原子时,按 O→S→-NH → =N 顺序编号。 4. 少数稠杂环有特定的编号方法,与上述规则不相符合。
呋4
3
喃5O 2
1
4
5
3
6
2
N
1
吡啶
4 N3
5
2
N H
1
咪唑
43
5
2
S

《药物分析》课程课后答案

《药物分析》课程课后答案

《药物分析》课程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2.D3.B4.C5.C6.C7.C8.B9.C 10.C11.C 12.A二、问答题(略)第二章药物的性状与鉴别试验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B5.D6.B7.E8.B(二)多项选择题1.AE2.ABCDE3.ABDE二、问答题(略)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E2.E3.D4.A5.D6.E7.B8.D9.E 10.D11.E 12.A 13.C 14.B 15.B 16.B 17.C 18.D 19.E 20.D(二)配伍选择题1.D2.A3.B4.C5.E(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CDE3.BCE4.AB5.BDE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1.0.1%2.2g3.2ml第四章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B5.C6.C7.B8.B9.D 10.C 11.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E3.AB4.ABCDE5.ABCDE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1.98.8%。

2.101.1%,符合规定。

第五章药物制剂检验技术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3.ABCE二、问答题(略)第六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A5.E(二)多项选择题1.AB2.ABD3.ABCD4.ACD5.AD二、问答题(略)第七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A5.D6.C7.C8.C9.C 10.A 11.B 12.C 13.D 14.D 15.B(二)多项选择题1.ABDE2.BCDE3.ACD4.ABC5.ABCDE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99.8%。

第八章胺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D5.D6.A7.E8.D9.A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CD4.ABCD5.ACD二、问答题(略)三、计算题102.8%,符合规定。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药目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药目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第一章:抗微生物药(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2、苯唑西林3、氨苄西林4、派拉西林5、阿莫西林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二)头孢菌素类:1、头孢唑林2、头孢氨苄3、头孢呋辛钠4、头孢曲松钠(三)氨基糠苷类:1、阿米卡星2、庆大霉素(四)大环内酯类:1、红霉素2、阿奇霉素(五)其他抗生素:1、克林霉素2、磷霉素(六)磺胺类:1、复方磺胺甲唑片(七)喹诺酮类:1、诺氟沙星2、环丙沙星3、左氧氟沙星(八)硝基呋喃类:1、呋喃妥因(九)抗结核药:1、异烟肼2、利福平3、吡嗪酰胺4、乙胺丁醇5、链霉素6、对氨基水杨酸钠(十)抗麻风药:1、氨苯砜(十一)抗真菌药:1、氟康唑2、制霉素(十二)抗病毒药:1、阿昔洛韦2、利巴韦林3、抗艾滋病用药3-1齐多夫定3-2司他夫定3-3拉米夫定3-4去羟肌苷3-5奈韦拉平3-6依非韦伦3-7茚地那韦第二章:抗寄生虫病药(一)抗疟药:1、氯喹2、伯氨喹3、青蒿素类药物3-1蒿甲醚3-2青蒿琥酯3-3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4青蒿素哌喹片3-5复方磷酸萘酚喹片3-6阿莫地喹(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1、甲硝唑(三)抗利什曼原虫病药:1、葡萄糖酸锑钠(四)抗血吸虫病药:1、吡喹酮(五)驱肠虫药:1、阿苯达唑第三章:麻醉药(一)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2、布比卡因3、普鲁卡因(二)全身麻醉药:1、氯胺酮第四章: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一)镇痛药:1、芬太尼2、哌替啶(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1、对乙酰氨基酚2、阿司匹林3、布洛芬4、双氯芬酸5、吲哚美辛(三)抗痛风药:1、别嘌醇2、秋水仙碱第五章:神经系统用药(一)抗帕金森病药:1、金刚烷胺2、苯海索(二)抗重症肌无力药:1、新斯的明(三)抗癫痫药:1、卡马西平2、丙戊酸钠3、苯妥英钠4、苯巴比妥(四)脑血管病用药及降颅压药:1、尼莫地平2、麦角胺咖啡因片3、甘露醇(五)镇静催眠药:1、地西泮(六)其他药物:1、胞磷胆碱2、尼可刹米3、洛贝林第六章:治疗精神障碍药(一)抗精神病药:1、奋乃静2、氯丙嗪3、氟哌啶醇(二)抗焦虑药:1、艾司唑仑(三)抗抑郁药:1、阿米替林2、多塞平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用药(一)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2、硝酸异山梨酯3、硝苯地平(二)抗心律失常药:1、美西律2、普罗帕酮3、普鲁卡因胺4、普萘洛尔5、阿替洛尔6、美托洛尔7、胺碘酮8、维拉帕米(三)抗心力衰竭药:1、地高辛2、去乙酰毛药苷(四)抗高血压药:1、卡托普利2、依那普利3、硝普钠4、流酸镁5、尼群地平6、吲达帕胺7、酚妥拉明8、复方利血平片9、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五)抗休克药:1、肾上腺素2、去甲肾上腺素3、异丙肾上腺素4、间羟胺5、多巴胺6、多巴酚丁胺(六)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辛伐他汀第八章:呼吸系统用药(一)祛痰药1.溴已新2.氨溴索(二)镇咳药1.喷托维林2.复方甘草制剂(三)平喘药1.沙丁胺醇2.氨茶碱3.茶碱第九章:消化系统用药(一)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1、复方氢氧化铝2、雷尼替丁3、法莫替丁4、奥美拉唑5、枸橼酸铋钾(二)肋消化药:1、乳酶生(三)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1、颠茄2、山莨菪碱3、阿托品4、多潘立酮5、甲氧氯普胺(四)泻药及止泻药:1、开塞露2、酚酞3、蒙脱石(五)肝胆疾病用药:1、熊去氧胆酸2、联苯双酯(六)其他:1、小檗碱第十章:泌尿系统用药(一)利尿药1.呋塞米2.氢氯噻嗪3.螺内酯4.氨苯蝶啶(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1.特拉唑嗪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用药(一)抗贫血药:1、硫酸亚铁2、右旋糠苷铁3、维生素 B124、叶酸(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2、双嘧达莫(三)促凝血药:1、凝血酶2、维生素 K13、氯甲苯酸(四)抗凝血药及溶栓药:1、肝素(五)血容量扩充剂:1、右旋糠酐(40、70)第十二章: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一)下丘脑垂体激素及其类似物1.绒促性素(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2.泼尼松3.地塞米松(三)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1-1、中性胰岛素注射液1-2、胰岛素注射液1-3、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1-4、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2.二甲双胍3.格列本脲4.格列吡嗪(四)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五)雄激素及同化激素丙酸睾酮甲睾酮(六)雌激素及孕激素黄体酮甲羟孕酮第十三章:抗变态反应药1.氯苯那敏2.苯海拉明3.赛庚啶4.异丙嗪第十四章:免疫系统用药1.雷公藤多苷2.硫唑嘌呤第十五章:维生素、矿物质类药(二)维生素:1、维生素 B12、维生素 B23、维生素 B64、维生素 C5、维生素 D2(三)矿物质类:1、葡萄糠酸钙(四)肠外营养药:1、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第十六章: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一)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口服补液盐2.氯化钠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氯化钾(二)酸碱平衡调节药1.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碳酸氢钠(三)其他1.葡萄糖第十七章:解毒药(一)氰货物中毒解毒药:1、硫代硫酸钠(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1、氯解磷定(三)来硝酸盐中毒解毒药:1、亚甲蓝(四)阿片类中毒解毒药:1、纳洛酮(五)鼠药中毒解毒药:1、乙酰胺第十八章:生物制品1破伤风抗毒素2抗狂犬病血清3抗蛇毒血清3.1抗蝮咜毒血清3.2抗五步蛇毒血清3.3抗银环蛇毒血清3.4抗眼睛蛇毒血清4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4.1重组乙型肺炎疫苗4.2卡介苗4.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4.4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4.5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4.6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4.7麻疹减毒活疫苗4.8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4.9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4.10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4.11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3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4.14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4.15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4.16钩端螺旋体疫苗第十九章:诊断用药1、泛影葡胺2、硫酸钡干混悬剂第二十章:皮肤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红霉素软膏2、阿昔洛韦软膏3、咪康唑二、角质溶解药1、尿素2、鱼石脂3、水杨酸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软膏四、其他1、维A酸第二十一章:眼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氯霉素滴眼液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3、阿昔洛韦滴眼液4、红霉素眼膏(二)青光眼用药:1、毛果芸香碱2、噻吗洛尔3、乙酰唑胺(三)其他: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2、硫酸阿托品眼膏第二十二章:耳鼻喉科用药1、麻黄碱2、氧氟沙星3、地芬尼多第二十三章:妇产科用药(一)子宫收缩药:1、缩宫素2、麦角新碱3、垂体后叶注射液(二)其他:1、硝酸咪康唑栓2、甲硝唑第二十四章:计划生育用药1、避孕药1-1、环丙孕酮1-2、炔诺酮1-3、左炔诺孕酮1-4、甲地孕酮1-5、庚酸炔诺酮1-6、炔雌醇1-7、壬苯醇醚。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的发展及本课程的任务。

2.化学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第二章麻醉药(2学时)教学内容:1.全身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

2.局部麻醉药的发展,主要结构类型和常用局麻药。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4学时)教学内容:1.镇静催眠药的发展及主要结构类型。

2.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制备、构效关系及代谢途径。

3.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发展、结构、性质及构效关系。

4.其它类型重要催眠药的结构及临床应用。

5.抗癫痫药的结构类型及重要抗癫痫药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6.抗精神失常药的发展及分类。

7.抗精神病药的结构类型及常用药物。

8.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的类型及常用药物。

第四章非甾体抗炎药(4学时)教学内容:1.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类型。

2.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体内代谢及作用机理。

第五章镇痛药 (4学时)教学内容:1.吗啡的结构、性质及半合成衍生物。

2.全合成镇痛药的结构类型及常用药物。

3.内源性镇痛物质。

4.镇痛药的构效关系。

第六章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 (2学时)教学内容:1.中枢兴奋药的分类及发展。

2.黄嘌呤类、酰胺类及其它类型。

3.利尿药的分类及发展。

4.磺酰胺类及苯并噻嗪类、苯氧乙酸类及其它类型。

第七章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4学时)教学内容:1.抗过敏药(组胺H1受体拮抗剂),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哌嗪类、三环类药物的结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

2.抗溃疡药(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结构、发展、分类、构效关系。

3.典型药物西咪替丁等的性质及应用。

4.质子泵抑制剂。

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2学时)教学内容:1.拟肾上腺素的发展、分类和构效关系。

2.典型拟肾上腺素药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3.拟肾上腺素药的稳定性和代谢。

4.儿茶酚胺类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4学时)教学内容:1.拟胆碱药: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抗胆碱酯酶药。

第十四章 影响组织代谢药物

第十四章 影响组织代谢药物

组胺受体效应及抗组胺药的效应
组胺受体 器官效应 肠道:收缩 支气管:收缩 血管:扩张 冠状血管:扩张 心房肌:收缩加强 房室交界:传导减慢 胃壁细胞:胃液分泌增加 血管:扩张 冠状血管:扩张 心房肌:收缩加强 窦房结:心率加快 抗组胺药效应
苯海拉明、异丙嗪、 氯苯吡胺、曲吡那 敏,用于皮肤、黏 膜过敏反应疾病的 治疗。 作用强度及时问: 氯苯吡胺>异丙嗪 >曲吡那敏>苯海 拉明。 中枢抑制作用:异 丙嗪>苯海拉明> 曲毗那敏>氯苯毗 胺
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这是长期过量应用引起的水盐、糖、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结果。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症 状可逐渐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诱发或加重感染 长期使用可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易诱发 细菌感染,甚至使体内潜在性或局部的感染扩散,故一般感染 性疾病不宜用。 3.停药后的不良反应 (1)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大量应用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作 用,抑制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突然停药后肾上腺皮质不能立 即恢复正常分泌,出现精神沉郁、肌无力、低血糖和低血压等症 状,故须缓慢停药,必要时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促进肾 上腺皮质机能恢复。 (2)反跳现象 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 缓解,突然停药后原病复发或恶化,称为反跳现象。这并非肾上 腺皮质机能不全,此时可恢复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再缓慢停药。
网状带
束状带 球状带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抗利尿激素(AD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糖皮质激素(GCS)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非特异、全过程抗炎作用):
(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炎性物质释放;

药物分析笔记

药物分析笔记

目录第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1)第十五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6)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10)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13)第十六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5)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19)第九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 (22)第八章.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24)第七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 (27)第十章.巴比妥及苯并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30)第十一章.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 (32)第十三章.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33)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35)第二章.药物鉴别试验 (38)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41)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45)第五章.体内药物分析 (49)第十八章.药物分析概论 (51)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概论 (53)第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1维生素A一.结构与性质(一)结构1.维生素A结构为具有一个共轭多烯酸侧链的环乙烯2.天然维生素A主要是全反式维生素A3.VitA→VitA2(-2H),VitA1→VitA3(-H2O)(二)性质1.溶解性(与CHCl3,乙酸中微溶,在水中不溶)2.不稳定性(制成酯,凉暗处保存,充氮气或加入合适的抗氧剂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紫外吸收特性(具有共轭多烯的侧链结构,在325-328nm有最大吸收,可用于鉴别或含量测定)4.与三氯化锑呈色(VitA在三氯甲烷中能与三氯化锑试剂作用,产生不稳定蓝色,可用于鉴别或用比色法测量)二.鉴别试验(一)三氯化锑反应(Carr-Price反应)1.原理: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三氯甲烷溶液中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机制:行成不稳定的蓝色碳正离子(二)紫外吸收光谱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个共轭双键,其无水乙醇溶液在32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当在盐酸催化下加热,生成脱水维生素A(vita3),最大吸收峰向长波长位移(红移),同时在350-390nm的波长间出现三个吸收峰。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课件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课件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课件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和健康保健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维生素类药物是以维生素为主要成分的药物。

本文就维生素类药物进行分析,介绍其药理作用、适应症、副作用等相关知识。

一、维生素A类药物维生素A类药物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维持视网膜视力、保护上皮组织、维持正常成长及免疫功能等。

常用维生素A类药物包括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A注射液等。

维生素A类药物适应症包括夜盲症、角膜软化症等。

但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头痛、皮肤瘙痒、运动不便等症状。

因此,应注意维生素A类药物的正确用法。

维生素B类药物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多种成分。

维生素B类药物在人体内起到辅酶的作用,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

常用维生素B类药物包括维生素B1片、硫胺素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维生素B类药物适应症包括神经炎、急慢性肝炎、贫血等。

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过敏、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D类药物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3,具有增加钙吸收、促进骨骼成长等生物作用。

常用维生素D类药物包括维生素D3溶液、维生素D3软胶囊等。

维生素D类药物适应症包括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剂量过大时,可能引起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的药物,对于人体健康保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使用维生素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正确用法,避免过度、长期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不应将维生素类药物作为万能药,采取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才是维持健康的最佳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查测验: 14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
用户
已提交 14-5-31 下午2:07
名称 14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 状态 需要评分 分数
成绩尚未公布。

已用时间
总时长为 0 小时 45 分钟,允许超出 0 小时、5 分钟、52 秒。

说明
问题 1
得 10 分,满分 10 分
紫外法测定维生素A 含量时,测得λmax 在330nm ,A/A328比值中有一个比值超过了规定值±
0.02
,应采用什么方法测定
所选答案: A. 用皂化法(第二法) 正确答案:
A. 用皂化法(第二法)
维生素A 的含量测定:取本品适量,用环已烷稀释成20.46μg/mL 的溶液,在规定波长处测得吸收度见下表。

已知:校正公式A328
(校正)=3.52 (2A328 −A316 − A340),换算因子=1900,维生素A 的规格为每1g 含维生素A 50万单位。

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λ(nm ) A 药典规定的吸收度比值 300 0.324 0.555 316 0.495 0.907 328 0.560 1.000 340 0.472 0.811 360 0.229 0.299
所选答案: C. 104.0%
正确答案: [无]
维生素B1与下列哪个试剂反应产生扇形白色结晶
所选答案: C. 苦酮酸 正确答案:
C. 苦酮酸
维生素A具有易被紫外光裂解、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等性质,是由于分子中含有
所选答案: A. 共轭多烯醇侧链
正确答案: A. 共轭多烯醇侧链
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所选答案: D. 维生素B1
正确答案: D. 维生素B1
维生素A 在盐酸存在下加热后,在350-390nm波长间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这是因为维生素A发生了
所选答案: C. 去水反应
正确答案: C. 去水反应
维生素C能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去氢抗坏血酸和金属银黑色沉淀,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所选答案: D. 二烯醇基
正确答案: D. 二烯醇基
需检查特殊杂质游离生育酚的药物是
所选答案: B. 维生素E
正确答案: B. 维生素E
2.6-二氯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终点时溶液
所选答案: C. 由无色→红色
正确答案: C. 由无色→红色
精密称取维生素C约0.2g,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持续的蓝色。

此操作中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的目的是
所选答案: B. 消除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消除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