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合集下载

《画家和牧童》说课设计

《画家和牧童》说课设计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一、说教材《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儿童故事,讲述了唐代时期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所在.二、说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结合本课自身的特点,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感受、学习戴嵩虚心的品质及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人士挑战的精神。

3,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画家的高超画技。

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三,说教学设计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1,由《斗牛图》导入新课,从图片引出“戴嵩”,知道他“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著名的画家。

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找到句子以后,让学生充分读句子说感受。

我又出示了图片来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练习说话,知道“夸赞、称赞、赞扬”是近义词,一个意思用了3个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2,词文结合,积累词汇本课有一些对学生来说较陌生词语,为此,我鼓励学生将词语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随文积累重点词汇。

如,在理解画家戴嵩虚心的特点时,我让学生找到表现他虚心的句子,在讲到戴嵩虚心请教小牧童时,让学生以实际的“拱手”动作来表演,调动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拱手”一词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画家和牧童》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画家和牧童》的第二课时。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品词析句、情感体验中读懂人物》,我将按照教材、学情、目标、流程和教学过程等几大环节,向各位老师做简要阐述。

说教材《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课文讲述了唐朝著名画家戴嵩为好友作画,当所有的人都在夸赞这幅画的时候,一个牧童却勇敢地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

课文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充满童真童趣。

本文具有以下特点:1.文本整体思路清晰,课文分为前后两部分。

首先是写戴嵩画技高超,接着写戴嵩品格谦逊,这也正是戴嵩著名所在。

2.对戴嵩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段多样化,有直接描写人物动作神态,也有侧面描写的衬托,从他身边仰慕者的表现侧面反应他的绘画水平高超。

调研结果:情况分析:我对全班27人进行了调研,根据前测不难看出,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自主阅读初步对人物作出评价。

但评价不够深刻,只停留在表面。

例如:课文第一句就写了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学生直接写“著名”的占55%。

还有26%的人学生写的是戴嵩是个虚心的画家,37%的学生写的是牧童是个勇敢的孩子,这些评价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至于为什么“虚心”,为什么“勇敢”却不十分清楚。

所以本节课我要通过引领学生品词析句,通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关键词语的学习方法,以及感悟人物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来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说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理解并积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词语。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精选3篇)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精选3篇)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精选3篇)画家和牧童说课稿篇1《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学校语文二班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叙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英勇地指出闻名画家戴嵩画中消失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判的事。

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同学去朗读、去品尝,使同学真实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一、识字教学:趣有法,法好玩识字教学要激发同学的爱好。

首读课文,我让同学圈出自己不熟悉或读不准的生字,由于目标明确,同学乐于做。

接着,请同学小组内沟通学习,“看看怎样和这些字宝宝交上伴侣”,同学兴致高,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但是,仅仅依靠爱好是不够的,识字教学必需让同学把握肯定的方法,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胜利的乐趣。

这一课中,要求同学会认的字很有代表性,同学简单在已有阅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和制造识字规律。

看看怎样和这些字宝宝交上伴侣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认“戴”字,同学不光能读这个音,还能说“戴帽子”戴手套”“戴领巾”等等,老师鼓舞大家边做动作边说词,真是学得既轻松又坚固。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学用这种做动作识字的方法又解决了“抹”“翘”“拱”等几个字。

老师给同学欣赏,同学就会给老师惊喜,孩子们在高涨的热忱中不断发觉各种识字的好方法,如“驱”“墨”是由原来熟悉的两个字加起来组成的,“蝇”是由原来学过的“绳”字换偏旁得来的,“惭”和“愧”连在一起是一种感受,不一而举。

二、课文学习:读中品,品中读让同学读书,让同学自由、充分地读书,这一点老师简单做到。

但是,要同学情愿读、擅长读、读后有收获,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

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的详细指导是:1、教同学赏析。

低班级同学阅读力量的培育和提高,一条重要途径是指导精读。

对于关键词句,要赏析,要学会咬文嚼字,不能一目十行或整个吞枣似的阅读。

课文中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欣赏”,这里的“一……就……” 就值得品尝,去掉这两个字念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的说课稿5篇

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的说课稿5篇

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的说课稿5篇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的说课稿 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要进行的是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画家和牧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形式讲述了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的一幅画作引发的一段故事,通过戴嵩虚心接受小牧童批评的事例,弘扬了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同时也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应追求真实、贴近生活的原则,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中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尤其是对于知识和艺术的态度上更要秉持谦逊接纳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戴嵩与牧童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价值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戴嵩的画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画家和牧童》。

2、自主学习:学生初步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圈画生字新词,通过互动问答帮助他们理解词义。

3、深入研读:分段解读课文,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故事情境,理解画家与牧童的行为动机与人格魅力。

4、讨论总结:组织学生围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权威?”、“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提炼故事主题,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延伸拓展: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

以上是我对《画家和牧童》这一课的教学设想,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层层递进、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提升语文素养,又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熏陶。

《牧童》说课稿【5篇】

《牧童》说课稿【5篇】

《牧童》说课稿【优秀5篇】《牧童》说课稿篇一《画家和牧童》这则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故事,选自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首选课文,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文字、精彩的人物对白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敢于向大人物质疑的牧童形象,以及一个善于接受他人建议的大画家戴嵩的形象。

故事情节简单适合二年级阅读,根据文本语言特色和二年级孩子认知特点,确定本课时两点教学目标:1.会读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积累词语。

2.读通课文,关注对话朗读,在想像、对比中,感受牧童挑战权威敢于质疑的品质。

古代的小故事,难免与孩子生活形成差距,基于学情,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在对话的品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这也是本课时的难点。

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人物的背景制作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根据这样的目标、重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的理念,设计五个环节的教学。

一、读题质疑,走进故事。

二、整体读文,词语积累。

三、研读“称赞”,感受画技。

四、重点品读,体悟品质。

五、认真书写,总结延伸。

下面具体说说五个板块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读题质疑,走进故事。

扎实的课堂从课题开始,有效的课堂也从课题开始。

直接板书,质疑,理解牧童和画家,利用“牧童骑黄牛”迁移回忆“牧童”,画家围绕“家”,说说怎样成为家?在说说认识画家的画技。

在充分的感知后,基于学生的预习,出示本课中的画家:戴嵩。

识记“戴”,读准“嵩”。

质疑的第一个方面直接梳理后,继续交流,发现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有名一个无闻,对比中感受人物地位、年龄、阅历诸多的不同。

一个题目告诉我们那么多的信息。

让学生了解题目重要的同时,激发孩子对课文学习的期待,在无痕中渗透学法,在此基础上走进课文,扎实细致、行之有效。

第二板块整体读文,词语积累。

低段教学中生字、写字是重点之一,这个板块我从两个部分达成目标。

第一、自由读文,提出“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要求,难读的多读几遍”的要求,这样每一次读书都给予明确确的目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牧童》说课稿精选八篇

《牧童》说课稿精选八篇

《牧童》说课稿《牧童》说课稿「篇一」一、说学情定目标《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

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识字是重点,但不是教学的难点。

怎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成为我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基于以上分析,我拟定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读16个生字,学会“呆、批评”等字的书写。

在阅读中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能力目标:促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不断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只有在交往中学会谦虚,在合作中敢于说真话的品质”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一)课题书写,揭示课题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也是打开孩子心扉的窗口,必须得写好它,读好它。

教师书写课题时也要求学生书空,并指导书写“牧”字(“牧”字右边的反文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

),然后指导读题。

适时引出画家叫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卡片出示,指导读词)。

过渡:进入环节二(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整体感知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识字是重点,但不是教学的难点。

首读课文,我让学生利用生字拼音读通课文,为强化和巩固认读生字,随后我将课件出示16个认读生字,指生认读。

学生兴致高,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是,仅仅单个识字是不够的,识字教学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让他们懂得这些字在句中的应用。

因而,我将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为精读课文扫除障碍,这个环节也将为品读课文埋下伏笔。

(①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小学二年级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画家和牧童说课稿小学二年级画家和牧童说课稿(通用5篇)小学二年级画家和牧童说课稿1一、说教材《画家和牧童》是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高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课文以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实事求是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文理念,是一篇有益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好课例。

二、说学情本课教学的活动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现欲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其中也有少数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不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充当听众,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及时加以引导,使之全面、有效地学习的全过程。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诚恳虚心和牧童敢于向权威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具体教学设计1、课前导入在执教本课第一课时时已经落实好本课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这几个目标,而本课要认的二类字及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因此考虑用复习生字词这一实用的教学手段导入第二课时。

2、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

一开始,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画家戴嵩”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文本,与文本的对话,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畫家和牧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

這篇生動的兒童故畫,講述了唐代時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故事。

讚揚了牧童率直不盲從,實畫求是,敢於挑戰權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於面對錯誤,虛心謹慎,勇於接受批評的優秀品質。

故事情節曲折,人物角色鮮明。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進行對比,在讀、議、演、評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在。

二、學情分析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

教師可佈置學生收集戴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差距懸殊,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

另外還應抓住情節上的曲折變化,組織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入境悟情,加深對內容和人物品質的深刻體驗,從而受到文中人物優秀品質的影響和啟迪。

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畫家和牧童》說課稿: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有關誇讚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中畫家面對錯誤,謙虛謹慎,牧童實事求是,敢於挑戰權威的優秀品質.同時積累課文中誇讚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插圖展開想像,讓學生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積累有關誇讚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難點:結合插圖展開想像,引導學生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五、教學方法:1、說教法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全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教師和學生談話,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教學法:課堂中逐步引導學生,逐漸深入課文。

3、點拔教學法: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2、說學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画家和牧童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生动的儿童故画,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着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

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在。

二、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

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

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喜欢画什么呢?
2、大家喜欢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一位画家特别爱画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欣赏他的两幅画吧。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

3、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呢?
4、这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就是我国唐代着名的画家戴嵩。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关于他画牛的故事。

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学生齐读。

二、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1、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吗?
2、本领如此高超的大画家和一个小小的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着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着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

3、大家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着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

你从课文哪里知道呢?请你再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来。

4、学生默读课文。

5、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
A、找到了这句话的小朋友请举手,请大家自己读一读,找一找,你从哪个字词中感受到他的高超本领。

B、如果你是一位欣赏的观众,看见戴嵩的画挂出来了,你会怎么招呼别人也来欣赏?如果你是唐朝的有钱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C、可见,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他的画也很受欢迎。

你们能用朗读来表现人们对戴嵩画的喜爱吗?(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
D、是呀,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一个句子。

E、小朋友的句子说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我们再读这句话相信会读的更好了。

F、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
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知道戴嵩画画得很快。

1、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沉思片刻)2、请我们班的小画家也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3、看画:哪个地方是用浓墨涂抹来画的,哪个地方是用轻笔细描来画的。

4、指导朗读:画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读的也要不一样,谁来读读。

个别读,齐读)
5、你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吗?
6、戴嵩的画很快画成了,围观的人是怎么夸赞的?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7、出示句子,你想学着谁的样子夸一夸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生读――评价――齐读)
8、分角色朗读并加上动作。

9、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
不是,还有很多人。

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夸赞什么呢?
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是课文说的"纷纷夸赞"。

10、正在大家纷纷夸奖之时,你听到了什么了?看到了什么?
人们都夸奖戴嵩的画画的好,可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却大声地说:画错了画错了,这声音是多么的与从不同.真像一声炸雷,把人们惊呆了.围观的人听了小牧童话,有什么表情?请看图,他们又会对小牧童说些什么?
11、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在想什么呢?
12、假如你是戴嵩呢?你又会在想什么?
13、真正的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同桌互相读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谁能读出和蔼的语气?
指名读。

(学生脸带微笑,向前稍倾做问)男、女赛读。

这说明戴嵩怎样?(说明戴嵩很虚心,很能接受别人的见意,哪怕是小小的牧童)
14、牧童又是怎样解释的?指名读小牧童为什么敢指出?(因为他经常放牛,平时注意观察,对斗牛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指导学生练读牧童的话,读出对话的语气,读出小牧童那种直率,勇敢的语气
15、还从哪里知道戴嵩是个虚心的人。

(戴嵩连连拱手道,一般什么情况下拱手,你能做做拱手的动作吗?)戴嵩为什么感到惭愧?
生:因为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他的画却被一个小孩看出来是错的,所以心里很不好受。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好。

看,惭愧两字都有什么旁?
(竖心旁)惭愧就是心里不好受。

谁来读好戴嵩的话?(指名读、自由读。


16、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你想怎样来把整篇课文读一遍呢?(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愿意读戴嵩的举手、、、、、、、、、
四、拓展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想对牧童说,我真佩服你,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了不起!我要想你学习!
生:我想对牧童说,你观察生活真仔细。

我还想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要向牧童学习,观察生活,不要不懂装懂。

生:我想对戴嵩说,戴嵩你不愧是个着名的画家,能虚心地听取小牧童的意见,我相信你能画出更好的画的。

师:除了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谁说?
生:我还想对所有的画家说,你们都要认真观察才能画出更好的画。

生: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我们都应该向牧童学习,敢于指出不足。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他能虚心地听取牧童的意见,小牧童敢地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大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