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5导学案设计:2.3中国的海洋灾害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5导学案设计:2.3中国的海洋灾害

‘杨家园则中学导学稿(案)科目地理课题 2.3 中国的大海灾祸审核史地政组设计者班级(高二 ) 年级(文)班姓名学详细1.认识并说明中国风暴潮、灾祸性海浪、赤潮、等灾祸的散布和造成的危害。

习目标2.学会应运地图来说明灾祸的散布状况。

目要点中国风暴潮、灾祸性海浪、赤潮、等灾祸的散布和造成的危害标难点应运地图来说明灾祸的散布状况学习过程一、选择题2018年2月24日下午,天津市大海监测预告中心公布信息受冷空气与西南倒槽共同影响,自夜间开始,渤海湾将出现 2.0 ~2.5米的中到大浪,渤海湾出现0.6 ~1.2 米的增水,联合所学知识达成1~ 4 题。

1.此次预警防备的大海灾祸最有可能是()①风暴潮②赤潮③海啸④灾祸性海浪自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预警中的大海灾祸,在我国发生频次最小的季节是()学A .春B.夏C.秋D.冬3.从引起要素上看,以下省级行政区中,极少出现预警中的大海灾祸的是()检 A .辽宁B.山东C.江苏D.广东测4.在此次大海灾祸中,以下海疆灾祸强度最大的是()A .①B.②C.③D.④受第 19 号台风“尼格”(10 月 05 日) 影响,浙江省大海监测预告中心依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水灾祸应急方案》,公布Ⅳ级警报 ( 蓝色 ) 、Ⅲ级警报 ( 黄色 ) 。

阅读以下图,达成 5~7 题。

5.浙江此次公布的是 ________灾祸预警 ()①风暴潮②灾祸性海浪③海啸④海冰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从成因上看,此次预警中的大海灾祸极少出此刻 ________季节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7.在此次灾祸中, M 遭到的损失很大,主要原由是 ()①位于长江口②位于杭州湾顶部③经济发达④人口浓密A .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自阅读博客“情也如歌”中的两段文字,达成8~9 题。

地球感冒了,打了一个喷嚏,它是朝着东南方向打的,那剧烈的气流卷起高楼一学样的万米巨浪,那激烈的震荡让海底裂开一道空隙。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高二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_第五节_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_word版有答案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高二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_第五节_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_word版有答案

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情景导入先思考———————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

自然灾害以地震、台风、泥石流为主;风雹、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思考探究:(1)中国有哪些自然灾害?提示: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2)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基础知识要记牢———————1.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原因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2.类型的差异(1)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

(2)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

(3)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

(4)海洋灾害:以东海海域最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

(5)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3.危害程度的差异(1)原因:除了受自然灾害活动强度影响外,还与人口和受灾财产等承灾体的类型、价值及其时空分布等密切相关。

(2)地域特点:东部省区损失大,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较小。

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坏效应最为显著。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原因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差异[拓展提升]东部灾害区是我国的重灾区,表现为:①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洪水、暴雨集中;②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③灾害种类多;④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五(湘版)教案: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太康一高地理教师朱爱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2.能在中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空间分布区域,归纳总结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归纳方法根据教材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根据各自然灾害的具体分布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2.体验合作学习过程,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3.在中国地图上整理、归纳各个灾害实例总结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培养强化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方面国情的了解,激发学生认识灾害、研究灾害的学习动机,认阵思考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和应对策略。

, 2. .通过了解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的特点,使学生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

, 3. .通过了解自然灾害差异大的特点,使学生养成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难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的原因及灾害的地区分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年入夏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我国很多地方先后发生自然灾害:西南区多地洪灾并伴有泥石流、湖北洪灾、东北洪灾;四川地震并伴有水灾,新疆伊犁、和田、昌吉地震,甘肃地震并伴有水灾;……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滑坡、虫灾等灾害尤为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有何特点?分布情况怎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生活动:教师将各组指定为我国的不同地区,如: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南区等,归纳出本区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主要发生时间。

各组选一个负责人,汇报本组的学习结果,并将学生说出的自然灾害按地区汇总到黑板上。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含答案)地震的分布与危害——————情景导入先思考———————尽管2015年不是地震的“大年”,但截至12月24日中国仍发生了3级以上地震598次,平均每天1.66次。

其中,最多是新疆248次,其次西藏89次,第三是台湾地区68次。

思考探究:由图可知,我国地震分布有何特点?提示: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基础知识要记牢———————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1.地震的分布特点分布范围广;很不均匀,且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2.我国主要地震带a环太平洋地震带;b喜马拉雅地震带;c华北地震带;d东南沿海地震带;e南北地震带;f西北地震带;g青藏高原地震带;h滇西地震带。

3.地震的危害地震是造成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重,危害大。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上。

二、我国东西部地震多少与灾情比较———————应用体验不可少——————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

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浓区(北纬22.93度,东经120.54度),震源深度16.7 km。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①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上②发生在亚欧板块③是地壳张裂造成的④是地壳挤压造成的A.②④B.③④C.①④D.②③2.在同一次地震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活动频繁B.西部人口稠密、聚落众多C.西部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D.西部经济发达解析:1.A 2.C第1题,此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上,正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海洋灾害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海洋灾害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中国的海洋灾害——————情景导入先思考———————2019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

与近10年(2004~2019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9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1.台风风暴潮(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1.灾害性海浪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我国的风暴潮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拓展提升]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可能性小的原因(1)我国海区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海底平坦宽阔,海水一般较浅,海底摩擦力较大,不易发生海啸。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高二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_第三节_中国的海洋灾害_word版有答案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高二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_第三节_中国的海洋灾害_word版有答案

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中国的海洋灾害——————情景导入先思考———————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

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1.台风风暴潮(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1.灾害性海浪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我国的风暴潮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①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

②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黏液,粘在[拓展提升]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可能性小的原因(1)我国海区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海底平坦宽阔,海水一般较浅,海底摩擦力较大,不易发生海啸。

高二地理选修5教案

高二地理选修5教案

高二地理选修5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的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

在盆地的中部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

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

喀什的气温与降水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课件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

章末整合提升教材P33复习题1.(1)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这是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的。

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构造断裂活动强烈,多地震发生。

地震是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可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

(2)我国泥石流、滑坡发生的原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的作用以及山地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等。

但滑坡的产生主要是内力使岩层断裂破碎,在斜坡重力作用下形成的。

(3)泥石流的危害:冲毁城镇、乡村、矿山,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损坏农作物、耕地及林木。

有时也堵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洪涝灾害。

(4)滑坡的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

2.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可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作答。

教材P40思考1.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多、高原和山地少。

2.自然原因:东部季风区季风环流不稳定,易引发洪灾;社会经济原因: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繁荣,经济密度大,一旦受灾,损失严重。

教材P42复习题1.中国的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的形成主要是台风的巨大风力引起的。

比如,2002年9月7日18时30分,第十六号台风“森拉克”在浙江温州苍南县登陆时,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0米/秒,受其影响,台湾东北部、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南部海域普遍出现了1~3米的风暴潮,给福建、浙江等省带来了巨大损失。

教材P48复习题1.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可根据家乡实际情况来答。

2.如下表所示:鼠害控制技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人工器具捕杀鼠药天敌(如鹰、隼、蛇)等综合多种技术教材P48思考1.某些生物,一旦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新的地区,脱离了原来的生存环境,就有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给新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含答案)虫害的分布与危害——————情景导入先思考———————(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

填坑堑皆盈。

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记录了我国哪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状况?提示:蝗虫灾害。

——————基础知识要记牢———————1.蝗虫(1)特点:群聚群迁;集群庞大;远距离迁飞。

(2)危害:在迁飞过程中,蝗群片刻工夫就会把一大片庄稼吃成光秆,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3)分布: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4)防治:化学防治:包括飞机喷药、地面喷药和撒放毒锌等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牧鸡食蝗和微孢子虫灭蝗等方法。

2.水稻螟虫(1)特点: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水稻螟虫在我国的发生范围正在扩大,暴发频率增高,危害不断加重,而且有向北方扩散的趋势。

(2)危害:从幼虫起就能钻入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取食营养物质,造成水稻枯鞘、枯心,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死亡。

(3)防治:①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②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放养水稻螟虫的天敌。

③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喷洒农药。

3.黏虫(1)危害对象:黏虫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棉花、甜菜、白菜等。

(2)危害:黏虫危害严重时,可将农作物的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3)发生与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四次大规模黏虫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南到东北的广大东部地区,在西北、西南地区也时有发生。

(4)防治:①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等。

②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③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喷洒农药。

4.松毛虫(1)危害对象:松毛虫是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

(2)特点:危害大,每年松毛虫成灾面积约200万公顷,减少林木产量300万立方米。

(3)危害: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农作物虫害形成的原因二、我国的蝗灾水、旱、蝗虫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农业自然灾害,蝗虫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三、森林虫害的发生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2.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蝗虫的习性是()A.群聚和群迁B.单独行动C.群聚和独迁D.不群聚也不群迁解析:1.B 2.D 3.A第1题,地震持续时间最短,约几秒;火山略长;洪涝持续几天到几个月之久;干旱可达几月到几年不等。

第2题,干旱高温有利于蝗虫孵化,引发蝗灾,而洪涝多雨有利于蝗虫生长。

第3题,蝗虫具有群聚和远距离迁飞的特点,所到之处对农田、草场和森林造成严重威胁。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蝗灾属于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水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

近年来,受异常气候、土壤沙化和盐碱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蝗区不断产生,老蝗区蝗灾反复,蝗灾发生逐年加重。

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在中国不同地区的虫神庙有不同的名称。

(1)据图中显示的信息,说出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蝗灾与气候的关系。

(2)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蝗灾的分布特点。

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

第(2)题,主要是联系所学知识从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方面具体回答。

答案:(1)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

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

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出现严重蝗灾。

(2)利用农药、毒锌等进行化学防治,也可利用牧鸡、微孢子虫灭蝗等进行生物防治。

[教材问题提示]P43思考提示 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2.可以利用我国历史上各地遗留的虫王庙来判断各地的旱灾情况。

鼠害的分布与危害——————情景导入先思考———————思考探究:(1)图片中反映的是什么灾害?提示:鼠灾。

(2)我国鼠害有什么特点?提示: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损失较重。

——————基础知识要记牢———————1.鼠害的特点我国农牧区鼠害十分严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一般超过2 000万公顷,损失粮食150亿千克。

2.鼠害的危害包括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破坏森林和草场、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传播疾病等。

3.鼠害的防治(1)物理防治:采用人工器具捕杀害鼠的方法。

(2)化学防治:利用药物杀死害鼠。

(3)生物防治:利用害鼠的天敌(鹰、隼、蛇)、寄生虫控制或杀灭害鼠种群数量的方法。

(4)综合防治:综合采用多种防治技术,以达到更理想的防治效果。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我国鼠害的特点、地域差异及灾情二、鼠灾的防治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

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

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

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A.家鼠B.田鼠C.草地鼠D.森林鼠2.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3.鼠灾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解析:1.B 2.B 3.D第1题,材料中提到的损失主要是粮食损失,因此应主要是由田鼠造成的。

第2题,禽流感主要是由鸟类传播,因此不属于鼠灾危害。

第3题,灭鼠工作应该采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措施,A项会使鼠类抗药性增强,同时会杀灭其天敌。

B项单靠人力捕捉远远不够,C项不利于生态保护。

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了解到,进入2016年5月份以来,内蒙古发生大面积鼠害,截至5日,鼠害面积达8 734.68万亩,严重危害面积3 645.46万亩,涉及12个盟市27个旗县区。

在草原鼠害较重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入春以来,草原鼠害达800多万亩。

正处牧草返青的季节,但到处是裸露的黄褐色的地表和令人触目惊心的鼠洞。

最高有效洞口数达每公顷2 800个,严重地区每公顷达到1 400多只鼠。

(1)由材料可知,我国鼠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鼠害地域差异显著,可分为两大鼠类危害区。

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材料中所提到的鼠类危害区属于____________。

(3)草场过载与鼠害加剧有无关系?为什么?(4)画出草地鼠害与草场退化恶性循环示意图。

解析:本题以时事材料为基础考查我国鼠灾的形成、分布和危害。

从材料可知鼠害的形成和干旱的环境有关。

在草原区的主要鼠种为亚洲中部的耐旱鼠,如小家鼠和黄鼠等,其存在会使草原退化,并和过度放牧的人类活动共同形成恶性的循环过程。

答案:(1)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区广草场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为鼠类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2)喜湿鼠类危害区耐旱鼠类危害区耐旱鼠类危害区(3)草场过载与鼠害加剧有关系。

其原因为草原过载,会导致草场退化,进而使鼠害加剧。

(4)画图略。

[教材问题提示]P48思考提示 1.某些生物,一旦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新的地区,脱离了原来的生存环境,就有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给新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失。

2.(1)危害性严重,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有突发性和渐发性之分。

(3)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具有区域性特征。

(4)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

一、选择题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生物灾害损失粮食约200亿千克、棉花400万担,种植业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森林虫害受灾面积700万公顷,经济损失达50亿元。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虫灾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A.虫灾一般指昆虫造成的灾害,因身材小,不会造成较大的灾害B.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C.蝗灾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D.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2.对我国农作物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虫灾是()A.黏虫B.蝗虫C.蚜虫D.稻飞虱3.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B.干旱C.雷暴D.洪涝解析:1.B 2.B 3.B第1题,发生虫灾的害虫是昆虫,虽体积小,但数量多、繁殖快,对农作物及牧场造成严重的威胁。

蝗灾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卷土重来。

鼠灾危害人体健康。

第2题,蝗虫种类多,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是危害最严重的虫灾。

第3题,蝗虫易在干旱、温热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我国北方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致使蝗灾十分严重。

读中国部分生物灾害局部分布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1、2、3、4图例所代表的生物灾害依次是()A.稻瘟病、小麦锈病、棉铃虫病、落叶松毛虫B.飞蝗、稻瘟病、小麦锈病、油松毛虫C.落叶松毛虫、小麦锈病、云南松毛虫、棉铃虫病D.小麦锈病、棉铃虫病、稻瘟病、落叶松毛虫5.在塔里木河流域易遭受的生物灾害是()A.水稻病、马尾松毛虫、棉铃虫病B.小麦锈病、棉铃虫病、飞蝗C.水稻病、鼠灾、飞蝗D.小麦锈病、松毛虫、棉铃虫病解析:4.D 5.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生物灾害的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