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其它海洋参数的遥感反演海洋遥感
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广袤无垠的蓝色星球上,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
海洋不仅是生命的摇篮,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广阔性,对其进行全面、准确和及时的观测一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海洋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海洋的窗户,使我们能够从太空俯瞰海洋,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海洋遥感技术是指利用电磁波与海洋表面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卫星、飞机、船舶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对海洋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观测。
它具有大面积、长时间、同步和动态监测等优点,能够弥补传统海洋观测方法的不足。
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海洋遥感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遥感手段可以探测海底地形地貌,为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遥感技术还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为海洋矿产的开采提供指导。
此外,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评估,海洋遥感也大显身手。
它可以监测海洋水温、叶绿素浓度等参数,从而推断出鱼类的栖息地和洄游路线,为渔业捕捞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中的油膜、垃圾漂浮物等进行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污染源,为海洋污染的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遥感技术还能够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如珊瑚礁的分布和生长情况、红树林的面积变化等,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海洋气象和气候研究中,海洋遥感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海洋的温度、盐度、海流等因素都会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海表温度、海冰覆盖范围、海面风速等数据,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海洋与大气的能量交换过程,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预测能力。
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海洋遥感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为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气候灾害提供预警。
海洋遥感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填空1.海面亮温:低于实际物体的温度指物体的辐射功率等于某一黑体的辐射功率时,该黑体的绝对温度即为亮度温度。
2.发射率:观测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同观测物体具有相同热力学温度的黑体的辐射能量之比根据发射率,=1黑体,0~1灰体3.大气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来自地球外表的小的液体或固体颗粒。
气溶胶类型:海洋型、陆地型、火山爆发自然〔陆地海洋火山〕;人为〔汽车尾气、污染物〕4.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此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散射率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瑞利散射的强度随着波长变短而迅速增大。
对可见光的影响较大。
米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气溶胶引起的,对波长依赖性很小无选择散射:云,所有光都被散射回来5.大气层结构简答,根据温度分布,垂向划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外大气层1)对流层:有各种天气现象,强烈对流/温湿分布不均匀/航空活动区,对遥感最重要2)平流层/同温层:天气现象少/空气稳定/水汽、沙尘少,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对遥感的辐射传递几乎没影响4)热成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度电离状态,短波电磁波被电离层折返回地面6.一类水体:浮游植物及其共变的碎屑主导海水光谱特性;二类水体:除浮游植物外的其他物质在海水光谱特性中起主导作用海洋初级生产力:把无机碳变成有机碳的单位时间的速率,和叶绿素浓度、光照、光照时间、光穿透距离有关7.遥感反射比〔可见光、海色遥感〕:公式、向上辐亮度和向下辐照度之比,Rw和Ed之比归一化离水辐亮度:假设太阳在正上,把大气分子散射衰减消除的离水辐亮度8.黄色物质:有色可溶有机物,陆源〔植被,棕黄酸〕,海洋〔动物死亡分解〕9.生物光学算法:通过离水辐亮度去推导海水中的各主分浓度的算法。
由海水上面的离水辐亮度推导叶绿素浓度、泥沙浓度、k490衰减系数、透明度等。
10.大气校正:由传感器接收到的辐亮度计算出离水辐亮度的过程Lt是卫星接收的总辐射;第一项是离水辐亮度,接下来三项是大气路径辐射,分别是气溶胶的,分子的,两者都有的,Lwc是白冒,Lsr是太阳耀斑。
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

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随着人类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气、水体、土地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其中,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共同关注。
如何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及对海洋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成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遥感技术正逐渐成为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
一、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利用空间遥感和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来获取、分析和提供海洋环境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具有远距离、广覆盖、高精度等特点,可以监测海洋环境变化及其状况,实现海洋环境的精确控制和保护。
目前的海洋环境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遥感、潜水器遥感、全息式遥感、无人机遥感和激光遥感等。
二、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1、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能够精确探测海洋环境污染源和区域。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出大面积的海面漂浮物和水体蓝藻等,而无人机遥感则可以准确探测出石油泄漏、氨气泄漏、化学品泄漏等代表性海洋环境污染源。
2、海洋生物资源监测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可帮助监测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例如卫星遥感可以对海洋草地和珊瑚礁进行大范围的遥感监测,无人机遥感可以对海洋鱼群大小、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精准探测。
3、海洋气候变化监测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也可以帮助监测海洋气候变化。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出海面的温度、盐度、水深和海流等要素,以及波浪、海浪、暴风雨等海洋环境气象要素;而无人机遥感则可以在海上高空巡视,获得大范围的气象遥感信息。
三、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未来展望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新型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也将有所提高和改进。
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遥感监测技术相结合,可以进行更准确、更高效的海洋环境监测。
结语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为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方面,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进行准确的海洋环境监测和分析,是实现海洋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海洋技术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

海洋技术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海洋,这个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广阔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既充满了神秘的魅力,又具有无尽的资源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海洋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其中海洋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为我们打开了洞察海洋的新视角。
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众多先进海洋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地获取海洋信息。
海洋遥感是指利用传感器对海洋表面和海洋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参数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和监测。
它具有大面积、同步、实时、动态等优点,可以快速获取海洋的各种信息,如海面温度、海流、海浪、海洋叶绿素浓度、海洋污染等。
然而,要实现这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分析,离不开一系列海洋技术的支撑。
首先,传感器技术是海洋遥感的核心之一。
为了能够准确地感知海洋中的各种参数,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宽波段等特点。
例如,在测量海面温度时,常用的红外传感器能够捕捉到微小的温度变化;而在监测海洋叶绿素浓度时,则需要使用能够分辨不同波长的光学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的研发和改进,需要依靠先进的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
比如,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可以使传感器更加微型化和集成化;而先进的光学镀膜技术则可以增强传感器对特定波长的选择性和透过率。
其次,卫星平台技术对于海洋遥感也至关重要。
卫星作为搭载传感器的载体,其轨道高度、轨道类型、姿态控制和数据传输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遥感数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为了实现全球海洋的有效监测,需要多种类型的卫星协同工作,如极轨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和低轨卫星等。
极轨卫星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局部观测数据,而地球同步卫星则能够实现对特定区域的连续监测。
同时,卫星的姿态控制技术要确保传感器始终对准目标区域,减少数据误差。
此外,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海量的遥感数据及时传回地面接收站,以便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
海洋遥感的基本原理

海洋遥感的基本原理海洋遥感是利用航天器、舰艇、气象雷达等遥感手段从空间获取海洋地球物理参数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磁波在海洋中传播过程的监测与分析,推测海洋的地球物理变量。
海洋遥感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海洋遥感主要靠接收和解译海洋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其中包括主动辐射和被动辐射两种方式。
主动辐射是通过向海洋表面发射电磁波,然后测量反射回来的波束来获取海洋信息。
其中,合成孔径雷达(SAR)是最常用的主动辐射海洋遥感技术之一,其通过分析海洋场景中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可以获取到海洋的海浪、表面风速、水温、海流、海洋气象、海洋污染等信息。
被动辐射是指通过接收地球表面自然辐射出的电磁波来获取海洋信息。
其中,微波遥感被广泛用于海洋测温、海洋色素、悬浮物、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等。
海洋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光谱、辐射传输和物理反演的原理。
首先,海洋中的表面、水体和底床等物体对电磁波有不同的散射、吸收和发射特性。
通过选择适当的光谱波段(如可见光、红外光、微波等),可以更好地观测到不同物体的特征。
其次,电磁波在海洋中的传播过程受到气体和水分子的散射、吸收和发射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海洋中悬浮物和溶解物质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通过光谱的遥感数据进行辐射传输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来研究。
最后,基于光谱数据和辐射传输模型的物理反演方法,可以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和数学算法来计算和估计地球物理参数,如海表面温度、色素浓度、悬浮物浓度等。
海洋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多光谱、高光谱和超光谱等数据融合应用,从而提高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推测能力。
同时,海洋遥感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和模型进行数据同化,以提高海洋数值模式的预报精度和可靠性。
总之,海洋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和分析海洋中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来推测和估计海洋的物理参数。
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海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

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海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海洋信息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海洋表面、海洋底部以及海洋大气等不同要素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海洋科研、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监测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涵盖广泛,涉及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等多个方面,对于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海洋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对海洋区域进行观测和监测,通过接收、记录和解译传感器所获取的电磁波信号,获取海洋表面、海洋底部以及海洋大气等不同要素的信息。
海洋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微波遥感、红外遥感、激光遥感等多种手段,其中微波遥感在海洋遥感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场、海温、海冰、海洋色彩等参数的监测。
二、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资源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对海洋渔业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等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为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海洋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通过对海洋地质构造和沉积物的遥感监测,为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数据支持。
三、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实现对海洋水质、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污染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水质参数如叶绿素浓度、浮游植物种类等的监测,及时发现海洋环境变化和异常情况。
此外,海洋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四、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灾害预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实现对海洋台风、海啸、赤潮等灾害事件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气象要素如风速、风向、海浪高度等的监测,及时预警海洋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
其它海洋参数的遥感反演--海洋遥感

化
✓ NDSI=(RefMODIS4-
雪
被
RefMODIS6)/(RefMODIS4+ RefMODIS6)
指 数
> 0.4;
✓ RefMODIS2 > 0.11;
✓ RefMODIS1 > 0.1
2023/12/10
8.2 海冰与冰山现象旳遥感探测
2.海冰与冰山旳遥感探测
(1)光学传感器旳观察措施
研究表白:频率在1.4GHz旳L波段是测量海水表面盐度 旳最佳波段,该波段对海表温度和风速旳敏感度较低。同步 能够采用S波段和C波段来修正海表盐度测量时海表温度和风 202速3/1旳2/1影0 响。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旳影响原因分析
(2) 极化 方式 和入 射角
Ellison模 型得到旳 入射角40 度时,海 表亮温对 盐度旳敏 感度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旳影响原因分析
Ellison模型得 到旳海表亮温 对盐度旳敏感 度随入射角旳 变化
2023/12/10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旳影响原因分析
(3)盐度反演精度与亮温旳关系
在相对高温和高盐旳条件下,亮温对盐度更为敏感, 盐度旳反演效果很好(见图)。
• 较大旳亮温误差造成较大旳盐度反演误差;
• 云旳影响
1.4GHz频段上,云旳辐射和散射可利用瑞利散射模式解释。
2023/12/10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旳影响原因分析
(4)其他影响海表微波辐射测量误差旳原因
• 表面粗糙度旳影响
可利用雷达和辐射计旳组合数据,降低其影响。
• 电离层旳影响
物理参数反演方法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

物理参数反演方法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而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了解海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而物理参数反演方法作为海洋遥感的重要工具,其应用不仅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海洋经济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物理参数反演方法简述物理参数反演方法是指通过遥感仪器测量的光谱辐射或图像亮度,利用物理模型和反演算法,反推出能够解释被测物体或介质的各项参数。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特定气体、水体、地表材料等物理模型的理解,建立反演模型与算法,利用遥感测量的数据,反演得到物理参数或地表特征参数,确立物体或介质的性质。
物理参数反演方法与传统地物分类、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不同,在于其不仅能反演得到表面覆盖物的分类,还能对其物理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深度。
二、物理参数反演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1. 海洋水色参数反演海洋水色参数反演是利用遥感数据得到海洋中的各项水色参数,包括海表面反射率、浊度、叶绿素a浓度等,以提高水环境监测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水体吸收和散射光的物理特性,建立海洋光学模型,通过遥感测量,反演解析海水的组成成分和含量。
海洋水色参数反演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海洋中的生物量,有效评估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为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水温和海平面反演水温和海平面反演是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得到海洋中表面水温和海平面高程,以了解海洋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预测和预防灾害事件。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海水表面的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特性,建立反演模型,通过遥感测量得到海水表面温度和海平面高程,以反映海洋环境随时间、空间的变化。
3. 海洋盐度反演海洋盐度反演是利用海洋遥感数据反演得到海洋中的盐度分布图,以了解海洋环境的盐度变化、海流分布和生态系统演变。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海水的电磁特性,建立反演模型,通过遥感测量得到海面辐射亮度的分布,进而推算出海洋盐度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第八章 其它海洋参数的遥感反演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海冰与冰山现象的遥感探测 海洋溢油污染的遥感监测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1.海洋盐度测量的重要性
海水盐度是监测和模拟海洋循环的一个重要变量, 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
海水盐度对渔业养殖、水质资源的调查发挥着重要 作用,是研究大洋环流、 海洋动力学、降雨量及季节气 候预测、水声学的重要参数。
正在研制专门测量盐浓度的卫星,其精度将达0.2-0.3psu。
8.2 海冰与冰山现象的遥感探测
1.概述
(1)海冰探测的意义
海冰几乎占全球海洋表面的1/9。 • 海冰对海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全球气候的变
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 海冰的消融会造成整个洋面的上升,因而造成某些沿
海地区被淹没。
8.2 海冰与冰山现象的遥感探测
e i(,,T s,S s) s s1 i() 1 R i()2
由基尔霍夫 定律和Fresnel 定律得
可由德拜方程得出,(,T,S)1 (S i ) 1i 0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3.海洋盐度的遥感测量原理
(2)海水盐度遥感的理论模型
c. 亮温与极化发射率之间的关系:
TB(f,,Sss,T ss)
1.概述
(2)海冰的一般分类
• 新成冰(new ice)【新冰】 • 初期冰(young ice)【幼年冰】 • 头年冰(first year ice) • 多年冰(old ice)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其它影响海表微波辐射测量误差的因素
• 大气干空气和水蒸气的影响
1.4GHz频段上,最主要的贡献来自干空气,需要考虑大气透 过率、上行辐射和下行辐射的影响。
• 云的影响
1.4GHz频段上,云的辐射和散射可利用瑞利散射模式解释。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 盐浓度越低,亮温 与海表温度之间的 线性关系越强。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盐度遥感使用的频率
TB(f,,Sss,T ss)
由上式可知,在给定辐射计相关参数的条件下,亮温是海表 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在适用于盐度遥感的频率上,亮温随 盐度的变化应该比其随温度的变化要显著得多。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2.海洋盐度的测量方法
有关学者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进行盐度遥感的研究和实验, 从海水介电常数的测定到微波辐射计的改进,从陆基的盐水池实 验到航空飞行实验,甚至进行了卫星遥感的简单尝试。
• 现场船测
-使用盐度测量仪器(物理法和化学法)
• 航空/卫星测量
-使用被动微波辐射计进行测量,具有大范围、快速、 定量测量的特点。但目前尚无专门的测量仪器(工作在L波 段,1.4GHz左右),SMOS卫星等在计划中。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3.海洋盐度的遥感测量原理
(1)简单描述
卫星测量海表盐度的原理是基于在微波频率上, 盐度对海表亮温的敏感度进行的。海水盐度的增加会 使海水导电能力上升,从而使海水的介电常数增大, 最终使得海表发射率的亮温降低。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3.海洋盐度的遥感测量原理
(2)海水盐度遥感的理论模型
若其它参量已知, 则可由亮温得到盐度:
Sss s 1(f, ,TB,Ts)
可使用Klein-Swift(K-S)模型或Ellison模式求解复介 电常数,进而得到盐度参量。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3.海洋盐度的遥感测量原理
(2)海水盐度遥感的理论模型 TB(f,,Sss,T ss)
• 当海表温度增加时, 亮温对盐度的敏感 度增大;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其它影响海表微波辐射测量误差的因素
•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可利用雷达和辐射计的组合数据,降低其影响。
• 电离层的影响
可利用基于微波被动偏振测定法的技术估计法拉第旋转。
• 太阳系和宇宙辐射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太阳辐射的影响。要精心设计天线,使进入天线 侧部.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极化方式和入射角
极化和入射角也影响亮温对盐度的敏感性。其 规律为:
• 垂直极化时均优于水平极化时; • 在垂直极化方式下,入射角越大越好; • 在水平极化方式下,入射角越小越好。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a. 无风浪的平静海面上,海水的亮度温度可以表
示为:
T B (,,i) e i(,,T s,S s) sT ss
为入射角;
i 为极化方式;
Ts 为海表真实温度; Ssss为海水盐度;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3.海洋盐度的遥感测量原理
(2)海水盐度遥感的理论模型
b. 极化发射率与复介电常数关系如下:
Ellison模型得 到的海表亮温 对盐度的敏感 度随入射角的 变化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盐度反演精度与亮温的关系
在相对高温和高盐的条件下,亮温对盐度更为敏感, 盐度的反演效果较好(见图)。
• 较大的亮温误差造成较大的盐度反演误差;
• 同样的盐度反演精度下,低温时需要更高的亮温精度; • 在同样的亮温精度条件下,盐度越高则反演精度越高, 但超过一定的盐度时,其影响不显著。
研究表明:频率在1.4GHz的L波段是测量海水表面盐度 的最佳波段,该波段对海表温度和风速的敏感度较低。同时 可以采用S波段和C波段来修正海表盐度测量时海表温度和风 速的影响。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4.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 极化 方式 和入 射角
Ellison模 型得到的 入射角40 度时,海 表亮温对 盐度的敏 感度
8.1 卫星海洋盐度测量
5.海洋盐度遥感测量的发展目标
在利用微波辐射计亮温反演海面浓度时,需要其它 资料的辅助,特别是与辐射计测量的时间和空间接近的 风速或有效波高、海洋表面温度的信息。
海洋盐度遥感的三大主要科学目标为:(1)提高季度 至年度的气象预报能力;(2)提高海洋降雨估计和全球水文 预算能力;(3)监测大范围的海水盐浓度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