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

合集下载

名著阅读《西游记》

名著阅读《西游记》

初三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班级:姓名:【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标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奇情幻想。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主题】:讽刺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歌颂孙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

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与成功。

【主要事件】:孙悟空的故事主要有:1.孙悟空大闹天宫;2.五庄观偷吃人参果;3.三打白骨精;4.车迟国斗法;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猪八戒的故事主要是:高老庄娶亲【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人物及性格特征】:孙悟空:疾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但又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有时也很英勇;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

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著,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沙和尚: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沙僧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读书感言示例】:1、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西游记》妖精排行榜

《西游记》妖精排行榜

《西游记》妖精排行榜小说中的妖精大大小小的也不少,给取经团造成的路程障碍也是千奇百怪。

我们现在好好盘点盘点这些妖精们。

看看他们的滑稽分类。

恐怖分子一家亲――牛魔王+铁扇公主+红孩儿这三口子都和悟空多少沾亲,但给取经团“出国留学进修”造成的麻烦也很多,而且是一家子齐上阵,谁也不用说谁。

应了那句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牛魔王的本领和悟空相比一般般,铁扇公主扇子天下无敌,儿子红孩儿据小说中交代本领也是大大的;“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

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

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悟空就怕这个小孩子的三昧真火,尤其是烟。

不过最后这三口子都被悟空及天界的各路执法干警们镇压、稳控起来。

对名誉看得最重的妖精――车迟国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

这三个妖精很好笑,放着好日子不过,就因为一句话,和悟空争强斗狠,万分珍惜自己的名誉,一分损失也受不得。

结果呢,虎力大仙和悟空比赛砍头,你想,有一句成语怎么说,虎头蛇尾,说明虎头最重要,怎么能说砍就砍?妖精真傻,砍完了可好,没长出来,死了。

鹿力大仙更笨,你以为你是谁呀,X光机呀?能穿透东西?还比赛猜枚、猜物,笨死了。

羊力大仙更是个废物蛋,你就不知道冬天的时候餐桌上经常有一道名菜“涮羊肉”么,你还要和悟空比赛在油锅里洗澡,这不是等于给悟空弄了一盘上好的“涮羊肉”么,结果呢,真被滚油涮掉了性命。

唉,可悲,为了口头之争送了性命。

其实这三个妖精也没做什么坏事,起码“杀人放火”这些妖精们“分内之事”他们并没有干过。

最难抓捕的妖精――青牛精。

这个是太上老君骑的青牛下凡成精的,本事很大,能和悟空单打独斗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多小时,厉害呀!不仅如此,这家伙来头大,还偷得老君的宝贝,为了抓捕他,悟空动员了全国的干警们参加。

首先参加的有“剿匪司令”、“反恐精英”托塔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第二批是消防官兵们,像什么火德星君、水德星君。

西游记032 第三十二回.pdf

西游记032 第三十二回.pdf

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憺漪子曰:前一回心猿既已复归,则四象、五行,依然和合,何忧乎妖邪,何畏乎魔难耶?然而魔与道恒相因,于是有莲花洞之毒魔狠怪出焉。

何以知其狠毒?曰:有五件宝贝故。

夫西方魔怪多矣,有宝者绝少,即间有宝者,如金刚琢、芭蕉扇、后天袋、犼项铃、阴阳瓶之类,不过一而已矣,未有多至五件者。

以金银角之两魔,而又加以葫芦、瓶、剑、扇、绳之五宝,其为狠毒,不言可知。

初意行者之过此山,不知当如何遣将借兵,求神拜佛,出死入生,而后乃几几得之。

孰知其竟不遣一将,不借一兵,亦不拜求一神佛,而止凭自己本来之神通变化,遂摧两魔如反掌。

所以然者,盖繇心猿为吾身真火,彼两魔虽一金一银,总皆金也,以金遇火,岂有不败之理!即其所号为五宝者,非不具有五行,然而从老君宫中偷来,世间有偷来之五行,而可以据为家珍命宝者哉?所以离披解散,不旋踵而化为乌有也。

此番心猿去而复来,首遭此大魔,即首建此大功。

可见此心一放,虽遇小怪而必凶;此心一收,虽逢大魔而不惧:岂不彰明较著也耶?又曰:描画八戒说谎处,奇幻不可思议。

即使漆园为经,盲丘作传,恐亦无此神妙。

任他愁眉罗汉,怒目金刚,见此俱当鼓掌喷饭。

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此三语有旭日重光、振衣千仞气象。

离了宝象国,夜住晓行,却又值三春景候。

春。

正行之间,又见一山挡路。

唐僧道:“徒弟们仔细。

”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

你可记得那乌巢和尚《心经》云:‘心无挂碍,方无恐怖。

’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你莫生忧虑,都在老孙身上。

”长老勒住马道:“我当年奉旨出长安,只望西来拜佛颜。

历遍人间山共水,几时方得此身闲?”行者闻说,笑呵呵道:“师父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必要自然而然,方得身闲,真所谓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非是等闲人。

长老闻言,只得放开怀抱,上得山来,十分险峻。

正在难行之处,只见那绿莎坡上,伫立着一个樵夫,对长老厉声高叫道:“那西进的长老!暂停片时,我有一言奉告:此山有一伙毒魔狠怪,专吃那东来西去的人哩。

论《西游记》中的妖魔形象

论《西游记》中的妖魔形象

论《西游记》中的妖魔形象1215101-24 解云摘要:《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类小说,讲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这磨难中就有“遇到妖魔”这一项。

今天我就对他们遇到的妖魔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妖魔形象所为之事命运《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围绕神魔这两大形象构思小说,其中的人都是比较弱小和需要被保护的形象,这一点从唐僧身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西游记》塑造了众多的妖魔形象。

那么,到底什么是妖呢,妖,从女从芺(ao),芺,异草,亦称钩芺。

一曰女子笑貌。

从女芺声。

——《说文》观之欢然,览考经书,在德为祥,弃常为妖。

——《孔臧·鴞赋》妖,读作yāo,妖泛指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超出常识范围的异常行为,或能发挥出不可思议力量的个体(能量体),包含各种鬼怪变化之物,属于一种超自然的存在。

人们经常会把妖和西洋的怪物、妖精等传说生物联想在一起。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草木成精的说法“藤精树怪”,这个道理也出于道家的阳神可以“聚则成形,散则为零“。

而可以成精的甚至包括石头,有灵气的任何物都可以变化成形。

妖乃是自然生物在修行后成为一种精灵,与人一样可邪可正,历经天地人三劫化为人形者,经受考验或可成正果。

而在《西游记》中花鸟虫鱼、木石器皿皆可成妖。

而魔,乃是印度国的语音。

本来有二个字,所谓魔罗。

中国的译意,就是能夺命,因为夺去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使入魔道的子孙,永远不能成功佛道的期望。

又名杀者,因为杀灭一切众生的功德法财,永久不能证发微妙的性德。

又名障,因为障碍修道人的前程,永不能在道德中的精勤。

又名力,因为他化自在天中魔王的异名,有大大的神力,能和修出世法的人,为难的原故。

又名恶者,因为多情多欲好生恶死,并杀害一切出世间的善根。

又名恶极,因为依靠佛法,而得到的善利,非但没有饮水思源的报恩,反而忘恩负义的加毁。

又名华箭,因为好像一朵鲜花飞来,眼看是花,其实中了一箭。

又名五箭,因为五尘的染法,从五根入而破法的善根。

《西游记》中妖怪的形象

《西游记》中妖怪的形象

《西游记》中妖怪的形象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朝僧人玄奘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在小说中,妖怪的形象非常丰富和多样化,下面列举一些:
白骨精: 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最著名的妖怪之一,她是一位女妖,以美貌迷惑人,然后用毒药杀害行人。

黄袍怪: 黄袍怪是一位黄色毛发的妖怪,他住在南山下,以吃人为生,后被孙悟空打败。

红孩儿: 红孩儿是孙悟空的儿子,他是由火药爆炸而生的妖怪,后来跟随唐僧西天取经。

黑熊精: 黑熊精是一位黑色的妖怪,他住在山中,以偷盗财物为生,后被孙悟空打败。

蜘蛛精: 蜘蛛精是一位女妖,以吸食人的鲜血为生,后被唐僧和他的徒弟合力消灭。

猪八戒: 猪八戒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他原本是天蓬元帅,因调皮捣蛋而被贬下凡间成为猪八戒。

沙悟净: 沙悟净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他原本
是卷帘大将,因误闯凡间而被降为沙悟净。

总之,在《西游记》中,妖怪的形象多种多样,有的邪恶残忍,有的聪明机智,有的则是形象可爱,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这些妖怪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西游记》主要情节与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西游记》主要情节与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九九八十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8、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

1.西游记里的女妖怪.wps《西游记》里的女妖怪,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出场任务,基本上都是为了破坏东土西化的革命事业。

他们所采取的方式,除个别有点创意之外,大部分都落入两个俗套: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食色性也,这话用在妖身上也合适。

想吃唐僧,是为食;想上唐僧,是为色。

但不管为食为色,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长生不老。

因为,唐僧身上的肉,还有身体深处的“元阳”(作者注:胶原蛋白古称),是三界中绝对无污染的绿色补品,藏有抗拒衰老和死亡的DNA密码。

直奔着肉唐僧去的,是妖精中的吃货;冲着胶原蛋白去的,那才是有品味有情操有追求的妖精。

1.1. 调情高手蝎子精上篇说过,西行路上,最饥渴最急色的女人是西梁女国的国王。

但紧接着她登场的蝎子精,显然比女王更懂调情。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唐僧好不容易摆脱了女国王的纠缠,立马又被那蝎子精抓到毒敌山琵琶洞里。

这蝎子精也不急,她先端出人肉馅荤馍馍和邓沙馅素馍馍给唐僧挑,唐僧当然说他只吃素馍馍了,于是,接下来,就有一段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描写:“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

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

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

’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

’行者在格子眼听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笔者愚钝,初读西游,再读西游,只知道这段话里面有玄机,却不知为何唐僧只是跟妖精深入探讨吃荤吃素的问题,悟空就“恐怕师父乱了真性”?经网上高人指点,才知道“吃水高”乃“吃水糕”谐音,水糕是一种面点,圆的,中间点有一樱桃红,形像女性乳房,所以,“吃水糕”在民间俚语里特有所指;而“邓沙馅”则是即豆沙馅,蝎子精将豆沙馍馍掰开给唐僧吃,性意味明显。

面对蝎子精的言语调戏,唐僧的回答也开始玩暧昧了,悟空才怕唐僧把持不住。

《西游记》中的妖怪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妖怪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妖怪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妖怪有哪些?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其中描述了大量的妖怪形象。

以下是《西游记》中出现的一些妖怪角色:
1. 白骨精: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最著名的妖怪之一,她是一
只以人类骨骼为食的妖怪,具有变幻形态的能力。

在故事中,她以
美貌和智慧迷惑人类,并与孙悟空等人发生一系列冲突和战斗。

2. 蝎子精:蝎子精是一只巨大的蝎子妖怪,拥有强大的毒液和
尖锐的钳子。

她经常出现在故事中作为恶人,试图阻止唐僧和他的
同伴前往西天取经。

3. 美猴王:美猴王是孙悟空的另一个形象,他原本是一只具有
智慧和变形能力的猴子,后来通过修炼成为了妖王。

他在《西游记》中是一个关键角色,帮助唐僧等人克服了许多妖怪和困难。

4. 巨灵神:巨灵神是一只巨大的妖怪,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战斗技巧。

他在故事中与孙悟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唐僧等人的帮助下被击败。

5. 黑熊精:黑熊精是一只具有熊形态的妖怪,她喜欢吃人肉,并在故事中以各种手段阻止唐僧的取经之旅。

这些只是《西游记》中出现的一些妖怪形象,故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妖怪角色,每个都各具特色,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
作者:曾颖
来源:《商周刊》2013年第06期
复旦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面试3月8日至10日举行。

浙江、江苏和上海三地的上千名考生接受了复旦考官的面试“轰炸”。

因为有去年“如来和玉帝谁大”的风波,故而,很多媒体早早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考试现场上。

但据考生们反映,也许是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的“奇葩题”明显减少,考官们基本围绕个人材料和所报的专业来提问,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有何兴趣爱好,参加过哪些志愿活动等。

也有不少学生被问到了时事热点,比如最近牵动百万人的“长春婴儿事件”,以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空气污染治理、房价上涨、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记者们还是等到了雷题——终于还是有考官耐不住寂寞,提出了:“《西游记》里一共有多少个妖怪?”有人深度怀疑,这位仁兄说不定就是去年提“如来和玉帝谁大?”的那位《西游记》发烧友教授。

这个提问,顿时改变了本条稿件的“重要度”,原本也许是一条边栏稿的考试简讯,因一道“雷题”而彻底改变命运,不变成头条,也会变成个倒头条。

这就如同某个选美舞台上,一个个平静美丽的女子中,突然钻出个头戴红花腰插枕头的雷神娘娘,顿时将眼球、话题和关注度,彻底改变了方向。

有关自主招生的深度思考,以及其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教授们的理念和学生们的思维状态,都不再受到关注。

大家的报道方向,都冲妖怪去了。

这让我想起一件亲眼所见的事情:N年前,西南最大的一家权威医疗机构新楼落成,搬家,这是条决定成千上万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新闻,当值记者沿着民生角度详细采访了新医院的种种新设施和由此而发生变化的种种管理制度,以及此种状态对患者的就医有如何的影响,新医院地图标识及各种挂号窍门等。

但拿回报社,被当值的领导一通狂批,认为没有鲜活的新闻点,要求记者按照好看的原则,重新再写一篇。

于是,后派去的记者,专找奇事采访,抓回诸如“医院搬家,美女护士抱着骷髅走”、“打开车门,里面全是人器官”再配上各种光怪陆离的图片,生生整出一版惊险刺激的报道,气得医院的医生和专家们打电话强烈抗议,场面好不尴尬。

这两条新闻的报道方式,恰是当下某些媒体选择新闻的趣味。

“狗咬人不叫新闻,人咬狗才叫新闻”,而这种新闻观念的缘起,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被长期以来狭隘的新闻眼界框得越来越窄。

媒体以为公众喜爱八卦,而无休止无底线地往此方向靠。

于是,“八卦味”十足的各种报道,就纷纷出笼。

这种带有强烈猎奇色彩,将支流作为主流,喧宾夺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报道方式,在网络的发酵下,正在将新闻的浮躁,往更高的境界推送。

媒体界的这种关注新闻的方式,正在被某些喜欢热闹和炒作的人利用着。

于是,各种雷语,成为“话题营销”吸引关注度的猛料;各种绯闻,就成为影视的推销利器;各种极端的事
件,在媒体的镜头前半真半假地表演。

人们离热闹越近,离真相却越远。

这种本末倒置的处理新闻方式,最终将使新闻变成使人思维方式和眼界钝化的一种腐蚀剂,这种信息,看得越多,就变得越傻,并对其产生麻醉剂一样的依赖感。

这是媒体人应该警惕和远离的!
当然,把“《西游记》里一共有多少个妖怪?”这类适合用于《一站到底》式综艺节目的题目用来决定考生的命运,的确也不是件严肃的事情,也决非不是不可以批评和指责的。

也许我们更应该借由“妖怪”吸引来的眼球,顺便认真热闹地探讨自主招生的意义和“自主”程度如何把握、甚至教授治校和要做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等深远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