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能干的小嘴巴范文

合集下载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嘴巴》教学目标:1. 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及其各个部位的作用;2. 学习嘴巴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嚼食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嘴巴的作用和重要性;2.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消化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入程度;2. 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消化系统模型、营养饼干、口香糖、干面包、凉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老师问学生都有哪些好习惯,有哪些坏习惯?2. 引出话题:我们在吃饭时有哪些规矩必须要遵守?3.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出新话题:我们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呢?二、学习环节(15分钟)1. PPT展示:消化系统中的嘴巴部位及其作用。

2. 老师拿出消化系统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摸索来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参与嚼食食物来了解嘴巴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老师准备营养饼干、口香糖、干面包等食物,让学生通过咀嚼食物的形式来体验消化系统中的嘴巴的作用。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出这些食物咀嚼的难度不同的原因。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 老师提问: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要吃东西?2. 让学生总结嘴巴的作用和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咀嚼后的食物进入胃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小班科学公开课,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出发,引出了人体消化系统和嘴巴的作用这一话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探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 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环节需要更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2. 在实践环节中,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学生没有等到老师的指导就已经开动了口。

总体来说,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课堂组织与管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嘴巴科学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记录等方式来研究自然现象、建立和发展知识体系的一门学科。

在小班科学教育中,培养小朋友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而科学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小班科学教育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那么,小班科学教案能够为小嘴巴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作为小班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因此,通过科学教案来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科学教案能够帮助小嘴巴建立科学观念。

在科学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有趣的实物,让孩子们亲自触摸和感受,从而引发他们对这些实物产生的好奇心。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实物的感受和观察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观念,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其次,科学教案能够帮助小嘴巴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观察是科学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让孩子们参与简单的科学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科学教案的引导,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型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亲手进行操作和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此外,科学教案还能帮助小嘴巴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在科学教案的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科学教案还能够帮助小嘴巴培养科学用语和科学知识的学习。

通过科学教案的引导,我们可以逐步引入一些科学用语和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实践和游戏中学习、运用。

例如,在教授关于植物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究植物的不同部分,引导孩子们学习和运用植物的相关术语,如根、茎、叶等。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2篇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2篇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精选2篇(一)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教学目标:1. 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学会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教学重点:1. 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2. 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材料或教材相关内容的复印件。

3. 一套牙刷、牙膏和漱口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出示一张展示嘴巴结构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猜测嘴巴的功能。

2. 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回答嘴巴的作用和功能。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以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详细讲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a. 嘴唇、舌头、牙齿、牙龈、颚骨等部位的功能和重要性。

b. 咀嚼食物、发出语言、感受味觉等功能。

示范口腔卫生(10分钟):1. 展示一套牙刷、牙膏和漱口水,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2. 步骤一:挤适量牙膏在牙刷上,沾水后用刷头与牙齿外侧45度角靠近牙龈轻轻刷动,来回刷动2分钟。

3. 步骤二:刷牙时要注意上下左右均匀刷动,刷到牙齿的每一个角落。

4. 步骤三:用同样的方法刷牙的内侧和咀嚼面,确保每颗牙齿都被刷到。

5. 步骤四:用凉开水漱口去除残留物,再用少量漱口水漱口。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总结口腔卫生的好处。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提供改进建议。

3. 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口腔卫生计划,如每天刷牙两次、定期就医等。

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口腔卫生计划表,让学生填写自己的口腔卫生计划。

2. 鼓励学生向家人宣传口腔健康知识,并把自己制定的口腔卫生计划贴在家中可见的地方。

3. 邀请学生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口腔卫生计划的执行情况。

结束活动(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将口腔卫生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 能干的小嘴巴》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 能干的小嘴巴》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能干的小嘴巴》教案一、教案背景1.1 教育教学背景幼儿园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2 教学内容简介《活动能干的小嘴巴》是一项通过观察和体验,引导幼儿探索嘴的功能和作用的科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嘴模型2.镜子3.小面包4.水杯5.纸巾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唱《小嘴巴说话的乐趣》,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嘴巴。

4.2 活动1:观察嘴的结构教师展示嘴的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嘴唇、牙齿、舌头等部位,让幼儿摸一摸自己的嘴巴,感受嘴巴的不同部位。

4.3 活动2:小嘴巴的味觉实验教师准备小面包、水杯和纸巾,让幼儿品尝面包的味道,用水漱口,然后用纸巾检查口中是否还有味道,引导幼儿认识味觉在嘴巴中的作用。

4.4 活动3:小嘴巴的表达能力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语言游戏,通过模仿各种不同的口型,让幼儿感受嘴巴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增强表达能力。

4.5 活动4:嘴的运动教师引导幼儿做嘴部肌肉锻炼操,如嘴巴张合、吐舌头等,让幼儿感受嘴部肌肉的运动和力量。

4.6 活动5:总结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嘴的认识和体会,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在观察、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认识了嘴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类似的科学活动继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简介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是一份针对3-4岁幼儿的健康教育教案,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该教案以小班幼儿为基础,以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简单易懂、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口腔清洁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卫生习惯等。

在学习本教案的过程中,幼儿将感受到卫生和健康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活动活动一:认识嘴巴教育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嘴巴的基本结构,了解其重要性。

活动内容:1.给幼儿讲解嘴巴构造:嘴唇、牙齿、舌头、颚、腭等部位。

2.给幼儿展示嘴巴造型模型,并请幼儿模仿模型操作,模拟张嘴、闭嘴、张口吐舌等动作,帮助幼儿认识嘴巴的形态和作用。

3.进行口头问答,询问幼儿嘴巴的作用和重要性。

活动成果:通过本活动,幼儿将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嘴巴的构造和功能,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二:口腔清洁知识教育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口腔清洁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口腔清洁方法。

活动内容:1.给幼儿展示多张牙齿的正常和异常照片,并询问幼儿牙齿容易腐烂的原因。

2.问答环节,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嘴巴经常需要清洁、保持口腔清洁的好处和必要性。

3.请老师现场展示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漱口、刷牙、清洁舌苔等,并让幼儿模仿执行。

活动成果:通过本活动,幼儿将了解口腔清洁对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掌握基本的口腔清洁方法,为日常生活中口腔清洁的实施打下基础。

活动三:卫生习惯形成教育目标: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内容:1.通过图片和场景化的教学形式,教授幼儿居家卫生的方法,如清洗手和脸、穿衣服和鞋子等。

2.通过教师示范和幼儿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餐前便后洗手、饮食不过度等良好卫生习惯。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嘴巴》教学目标1.让小班学生认识到嘴巴的重要性和功能。

2.培养小班学生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帮助小班学生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包含嘴巴的结构和功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食物消化的过程。

2.知识卡片:包含与本节课相关的科学知识点。

3.实物模型:嘴巴模型、消化系统模型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嘴巴的轮廓,向学生询问嘴巴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吃东西、说话和呼吸”。

然后简单介绍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20分钟)1.将嘴巴模型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自己观察和摸索,通过与同学交流,了解嘴巴的不同部分的名称。

2.通过幻灯片展示,向学生详细介绍嘴巴的结构和功能,并帮助他们理解咀嚼食物的重要性。

3.引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吃东西时感受到的口腔卫生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实践(30分钟)1.分发知识卡片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合作,研究卡片上给出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

2.通过实物模型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包括咀嚼、混合唾液、咽下食物等。

3.给每个学生发放小镜子和牙刷,让他们在教室里模拟刷牙,并督促他们正确使用牙刷。

总结(10分钟)1.小组讨论,让学生回答导入部分的问题:“嘴巴的作用是什么?”2.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归纳到笔记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探究、实践和总结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嘴巴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刷牙时的纪律性不够好,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另外,在知识卡片的使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学生对嘴巴的结构、功能和口腔卫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食物消化的过程也有了初步认识。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教学目标:1. 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学会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教学重点:1. 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2. 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材料或教材相关内容的复印件。

3. 一套牙刷、牙膏和漱口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出示一张展示嘴巴结构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猜测嘴巴的功能。

2. 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回答嘴巴的作用和功能。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以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详细讲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a. 嘴唇、舌头、牙齿、牙龈、颚骨等部位的功能和重要性。

b. 咀嚼食物、发出语言、感受味觉等功能。

示范口腔卫生(10分钟):1. 展示一套牙刷、牙膏和漱口水,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2. 步骤一:挤适量牙膏在牙刷上,沾水后用刷头与牙齿外侧45度角靠近牙龈轻轻刷动,来回刷动2分钟。

3. 步骤二:刷牙时要注意上下左右均匀刷动,刷到牙齿的每一个角落。

4. 步骤三:用同样的方法刷牙的内侧和咀嚼面,确保每颗牙齿都被刷到。

5. 步骤四:用凉开水漱口去除残留物,再用少量漱口水漱口。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总结口腔卫生的好处。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提供改进建议。

3. 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口腔卫生计划,如每天刷牙两次、定期就医等。

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口腔卫生计划表,让学生填写自己的口腔卫生计划。

2. 鼓励学生向家人宣传口腔健康知识,并把自己制定的口腔卫生计划贴在家中可见的地方。

3. 邀请学生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口腔卫生计划的执行情况。

结束活动(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将口腔卫生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嘴巴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培养了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四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一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脸上的朋友二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脸上的表情三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自己吃饭真能干四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嘴巴一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

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

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五、小结: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能干的小嘴巴范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对自己的五官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成人要给孩子们一个
正确的概念,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的五官。

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准备了各种味道的水让一对夫妻喝,另一对看他们喝水后的表情猜出一种味道,通过此节目,我想到了以
这种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用舌头来尝味道从而对小嘴巴的用途有进一
步的了解,因此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我们的嘴巴有更好的了解。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
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
盘三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

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

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五、小结: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

我们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

开始一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一起游戏。

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

在幼儿尝味道这一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

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一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最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