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型涡喷发动机滑油渗漏问题研究
某型涡轴发动机轴承腔漏油故障分析研究

532019年7月上 第13期 总第313期滑油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工作系统,它为发动机转动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是发动机长时间正常运转的保证[1][2]。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滑油系统流路设计逐步融入部件结构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滑油外部管路数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滑油系统的结构复杂性,滑油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排故难度将大大增加。
某型涡轴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滑油系统由供油子系统、回油子系统和通风子系统组成。
发动机滑油系统工作流程为:滑油箱→滑油泵(增压级)→滑油滤→各润滑部位(附件传动箱、前轴承腔(A 腔)、燃气涡轮轴承腔(B 腔)、动力涡轮轴承腔(C 腔))→滑油泵(回油级)→磁性屑末检测信号器→燃滑油散热器→空气散热器→滑油箱,如图1所示。
A 轴承腔有A 前、A 后两条回油路,回油管路均布置在机匣内部,机匣间通过两端带密封胶圈的套管连接。
其回油流程为:前机匣→涡流机匣→主机匣→附件机匣→滑油泵A 前、A 后回油级→总回油路→滑油箱。
本文以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出现A 轴承腔漏油故障为例,对内管路滑油系统的排故思路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可供其它发动机借鉴。
1 故障现象某型发动机在首次装配上台的科研试车过程中多台出现A 轴承腔漏油故障,故障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A 轴承腔滑油回油温升(回油温度与供油温度的温差,简称回油温升)首先快速升高,随后滑油供油温度(简称滑油温度)快速升高,滑油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A 轴承腔出现滑油泄漏,A 腔回油温升在2分钟内快速上升了约20℃以上,同时滑油温度快速上升至120℃以上;(2)故障多出现在发动机运行的低状态(地慢和空慢状态);(3)滑油回油至油箱时油液中一般含大量气泡。
2 故障分析和排查根据故障现象和滑油系统运行原理,建立A 腔漏油故障树,从发动机分解检查、设计复查和串装试验三个方面,对故障树的底事件进行逐项排查。
2.1 故障树以A 轴承腔漏油为顶事件,建立故障树(图2),从封严失效、供油过量、回油不畅三个方向查找故障原因。
某汽车漏油问题分析及改善技术研究

AUTO AFTERMARKET | 汽车后市场时代汽车 某汽车漏油问题分析及改善技术研究刘国权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76摘 要: 汽车油路系统中,油箱是汽油的存储容器,对汽车动力的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箱主要由油箱壳体、汽油泵、油管等零部件组成,它既是功能件,又是安全件,需要满足国家汽车零部件强制性认证要求。
特别是在汽车安全性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有汽油泄露问题发生。
中国各大整车厂对汽车油路系统的控制也特别关注,汽车销售市场上很少发生汽油泄露的重大事故,但也会有零星车辆发生漏油问题,导致汽车召回。
关键词:汽车油箱 漏油分析 改善技术研究1 引言在各个整车厂生产汽车过程中,由于汽车产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如果某一汽车车型在销售市场上需求突增,有时可能由于疏忽对油路系统零部件的控制等问题,零件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汽车漏油。
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奔驰公司生产的P5车型,在量产阶段,汽车油路系统出现漏油问题,通过实验分析,最后得出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组装汽车油箱管路过程中,生产装配工艺出现问题。
最后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最终解决了汽车漏油问题。
2 汽车漏油现象及原因分析奔驰P5汽车车型在道路试验后,检查汽车各系统过程中,发现一辆汽车的油管完全从油箱接口处脱出,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
而且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涉及汽车安全。
需要尽快展开调查研究,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彻底解决此问题。
由于发现问题车辆时,只有试验人员在现场,描述的情况是油管与油箱脱离。
当看到问题车时,油箱已经被拆卸掉,所以并不能得到一些有效的分析证据。
只能对油管和油箱接口进行简单的尺寸测量和拔出力测试。
经过测量发现尺寸都是合格的,拔出力也正常。
检查物流运输过程,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分析。
3 试验模拟分析依据以上条件,对油管与油箱漏油处进行试验分析,在实际发动机运转的正常工况状态下,经过计算汽油油泵压力是3.5bar-5.7bar。
发动机漏油原因及修理办法

发动机漏油原因及修理办法发动机漏油是指发动机内部的润滑油或冷却液从发动机部件中泄露出来。
发动机漏油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密封件老化、损坏,连接螺栓松动或损坏,缺乏维护保养等。
接下来我们将就发动机漏油的原因和修理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1.密封件老化或损坏:密封件是防止发动机内部液体泄露的关键部件。
随着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增加,密封件会逐渐老化、磨损或变硬,从而导致发动机漏油。
修理时,需要更换相关的密封件,如曲轴油封、气门室盖垫片等。
2.连接螺栓松动或损坏:发动机里有许多连接螺栓和螺母,它们用于固定各个部件。
如果螺栓松动或损坏,就会导致发动机漏油。
修理时,需要紧固螺栓,或更换损坏的螺栓和螺母。
3.缺乏维护保养:不定期进行发动机维护保养,如更换机油和机滤,清洁发动机等,会导致发动机漏油。
机油的品质和机滤的作用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润滑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更换机油和机滤,有助于减少发动机漏油的发生。
修理发动机漏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更换密封件:当发动机漏油的原因是密封件老化或损坏时,需要更换相关的密封件。
首先需要确定漏油的具体位置,然后拆卸相关部件,将损坏的密封件更换为新的密封件,最后进行组装。
2.紧固螺栓和螺母:当发动机漏油的原因是连接螺栓松动或损坏时,需要紧固螺栓和螺母,或更换损坏的螺栓和螺母。
首先需要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就需要使用扳手将其紧固。
如果螺栓损坏,需要将其拆卸并更换为新的螺栓。
3.定期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发动机维护保养是预防发动机漏油的重要措施。
维护保养包括更换机油和机滤、清洁发动机等。
更换机油和机滤可以保持机油的清洁度和润滑性能,清洁发动机可以减少尘埃和污垢的积累,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修理发动机漏油时,建议将车辆送至专业的汽车维修店进行维修。
由于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不正确的维修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同时,及时的发现和修理发动机漏油问题,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某型发动机尾喷管漏油故障分析

某型发动机尾喷管漏油故障分析作者:鄢骏王海勇郑益民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型发动机尾喷管漏油故障现象,根据滑油系统工作流程,建立漏油故障树,对尾喷管漏油故障原因进行逐层剖析,并结合相关检查和试验手段对尾喷管漏油故障展开详细的分析,最终查明漏油原因。
针对故障原因,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经过试验验证排除了故障。
关键词:发动机;漏油;故障分析中图分类号:V2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0-0120-040 引言滑油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工作系统,为发现发动机转动部件提供必需的润滑和冷却,是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1],发动机的滑油泄漏在发动机外场故障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往往造成直升机停飞,影响出勤率。
某型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在某次试飞任务结束后,出现尾喷管漏油故障。
本文介绍了该发动机尾喷管滑油泄漏的故障现象,根据滑油系统工作流程,建立了滑油泄漏故障树,并结合相关检查和试验验证手段对漏油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最终确认了滑油泄漏的原因。
在采取了纠正措施后,故障得以排除。
1 故障现象某型发动机在某次飞行任务结束后,推入机库静置3h后,发现尾喷管处有大量滑油泄漏(如图1)。
查阅了发动机参数,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滑油压力、滑油温度等参数均正常,也未见滑油泄漏迹象。
问题发生后,通过孔探仪检查,未发现发动机流道存在滑油痕迹(如图2)。
2现场排查情况问题发生后进行了现场排查,主要是进行了发参数据分析、外观检查以及内部流道检查,情况如下:2.1发参数据分析查阅了发动机漏油当日及前一段时间的发参数据,并选取了近似状态点的滑油系统参数进行了对比(见表1),可见各项参数均正常,且随着试飞工作进行,未有明显变化。
2.2外观检查对发动机外观可视部分进行了详细检查:(1)外部管路、附件结合面及各个漏油口接头,未见异常;(2)所有滑油外部管路的接頭进行紧固检查,未见松动;(3)尾喷管主流道未见漏油痕迹;(4)尾喷管下方有明显滑油泄漏,轴承座下方有明显滑油挂滴,但未见滑油高温烧结的情况;(5)对发动机全部回油滤网以及磁性屑末检测信号器进行了检查,未见异物,发现C腔后回油滤密封胶圈目视存在明显变形;(6)拆掉C腔后封严盖板,目视检查密封胶圈未损坏,但存在明显变形,且C腔内积油明显偏多(外场条件所限无法收集)。
基于故障树的发动机滑油泄露故障分析

基于故障树的发动机滑油泄露故障分析作者:曾闻鼎王海勇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3期摘要:针对某型航空涡轮轴发动机科研阶段台架试车过程中出现的尾喷管漏油的故障,应用故障树法结合滑油系统原理对漏油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发动机尾喷管漏油的故障树。
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发动机分解检查结果得到了故障的最小割集,确定了故障原因。
通过试验验证,排除了故障,结果表明故障树法是简单有效的。
关键词:发动机;故障树分析;滑油泄漏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3-0049-020 引言某涡轴发动机地面台架试验过程中,发动机进行冷吹后,出现尾喷管滑油大量泄漏(呈线状流出)的故障,严重影响了发动机地面台架试验。
故障树分析法简称FTA,或称失效树分析法,是以故障树为工具分析故障发生的各种途径,对系统安全性或可靠性进行评价的图形演绎方法[1]。
FTA被认为是一种对复杂系统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的一种好方法[2]。
本文以某型涡轴发动机地面台架试验过程尾喷管滑油泄漏为例,应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分析排故。
1 故障树分析1.1 发动机漏油故障简介某型涡轴发动机地面台架试验时,冷吹后检查发现尾喷管有大量滑油呈线状流出;更换滑油泵后进行冷吹,尾喷管漏油故障仍然存在。
随后发动机下台分解进行漏油排故工作。
1.2 发动机滑油系统原理发动机滑油系统主要由滑油箱、滑油泵、滑油滤、各滑油腔(附件传动、A滑油腔、B滑油腔、C滑油腔)、回油泵、回油滤、喷嘴及外部管路组成,见图1。
滑油箱中的滑油通过滑油泵进入供油管路,随后增压后的滑油经过滑油滤过滤后,分别供给附件传动机匣腔、A轴承腔、B轴承腔及C轴承腔的喷嘴,对各个轴承和齿轮进行润滑和冷却,并带走轴承腔中的磨粒,使它们不再进入下一个循环。
之后滑油经过回油滤过滤后,通过回油泵进入附件机匣总回油管路,经过磁性屑末检测信号器的检测和燃滑油散热器、空气散热器散热后,回到滑油箱。
现代汽车发动机渗漏故障分析

现代汽车发动机渗漏故障分析
现代汽车发动机渗漏故障是指发动机内部的液体或气体逸出或渗漏至车辆外部的现象。
发动机渗漏故障会导致发动机燃油、冷却液、机油或压缩气体等流失,严重影响发动机的
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现代汽车发动机渗漏故障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
发动机燃油渗漏是一种常见的故障,主要原因包括燃油管路破裂、喷油器密封件老化
或损坏、燃油泵密封不良等。
如果发现燃油渗漏故障,应首先检查燃油管路和连接件是否
有裂纹或松动现象。
如果燃油喷油器发生渗漏,必须更换喷油器密封件。
如果是燃油泵密
封不良,建议更换新的燃油泵组件。
发动机机油渗漏是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原因包括曲轴箱密封件老化或损坏、阀盖密
封垫片老化或损坏、油底壳密封不良等。
如果机油渗漏是由曲轴箱密封件导致的,一般需
要更换密封件。
如果是阀盖密封件老化导致机油渗漏,需更换新的垫片。
如果油底壳密封
不良,建议检查密封垫片是否老化或损坏,若有需要可更换。
发动机压缩气体渗漏是一种严重的故障,主要原因包括气缸垫片破裂、气缸壁磨损过大、活塞环磨损等。
如果发现发动机有压缩气体渗漏的情况,首先需要检查气缸垫片是否
损坏,如出现损坏需更换。
同时也需要检查气缸壁和活塞环是否磨损,如有需要可进行磨
削或更换。
现代汽车发动机渗漏故障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可能涉及燃油、冷却液、机油和压缩气
体等多个方面。
在发现渗漏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和延
长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渗油、漏油8种原因及分析与解决办法

机械设备渗油、漏油8种原因及分析与解决办法设备渗油、漏油不仅浪费,也是造成环境卫生难以彻底清理干净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的话会影响正常生产。
本文针对设备渗油、漏油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1.设计选型不合理造成油封失效造成漏油各种设备使用的环境不同,采用的润滑油质也不尽相同,油品中所含化学成分也不相同。
设计制造时未考虑所使用的油品化学成份,采用了普通材料制造的油封。
安装使用后该油封在化学腐蚀下很快失效,造成漏油,更换一次非常费时、费力。
在设备检修时要充分考虑设备使用的环境和润滑油,选择适合的油封予以更换,以延长使用寿命。
2.制造精度低或维修不当造成的漏油在轴类零件加工或维修时,对轴承安装部位一般都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油封安装位置的加工,此位置加工粗糙或维修不当形成局部损伤。
设备运转时,本体问题使得油封唇口很快损坏失效造成漏油。
所以在加工或维修时应对油封工作处的精度和粗糙度严加控制,确保此处的加工质量,才能保持油封的长期有效运行。
3.排气帽配置不合理,油池或设备箱体内存在正压气体此问题主要是设计制造不合理所致,设备在运转中由于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润滑油中的分子气化。
如果不及时合理的将气体排出油池或箱体,就会在形成正压,造成从密封薄弱处渗油。
一般来说,在设备顶部安装有排气帽。
但由于设计时对温度的选择和计算不合理,排气帽没有将产生的气体全部及时排出箱体,造成箱体内存在正压。
解决的办法是加大排气帽上的排气孔,使得正压气体及时合理排出。
还有一种情况是润滑油随着气体一起从排气帽中漏出。
这种情况下就要将排气帽的导管加长,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充分冷却后将润滑油回到箱体中,而不要与气体一起排出。
4.轴承通盖回油孔设计不合理对于自带油润滑的设备,为了充分润滑轴承,设计者都考虑了怎样向轴承供给足够的润滑油,但对润滑油怎样回到油箱壳体内考虑的不够全面。
润滑轴承后的油不能及时回流到油箱壳体中,在轴承与通盖之间的空间集聚,随着轴的旋转而突破密封渗出。
51 浅析涡轴-8A型发动机滑油通气管渗油故障-郑国平(4)

第二十八届(2012)全国直升机年会论文浅析涡轴-8A型发动机滑油通气管渗油故障郑国平徐宁罗明(61330部队,河南新乡,453000)摘要:本文针对一起涡轴-8A型发动机滑油通气管渗油的故障现象,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较全面分析,推断出故障根源,并阐述了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提出几点建议,为今后对该型发动机的维护和展开深度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动机;滑油通气管;渗油1 引言陆航某团首架直九武直升机在我厂进行“C”检工作的后期,地面开车时检查发现该机左发滑油通气管有滑油渗出的故障现象,此故障若得不到及时排除,将直接影响直九武“C”检工作的顺利完成。
涡轴-8A型发动机是是原阿赫耶-1型发动机的改进型。
目前涡轴-8A型发动机已大量装备在直-九武系列直升机上,作为该系列直升机的动力装置。
涡轴-8A型发动机经改进后,不但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功率,而且有着较好的技术性能,近年来随着该型发动机的大量投产,在使用过程中也引发出一些新的故障现象,如滑油通气管渗油的故障就曾出现过多起,因此,全面,准确地分析该故障的现象,找出产生故障的根源,无论是对该型发动机维护还是对零配件生产改进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经过认真分析和实践证明,左发滑油通气管在开车时渗出滑油的原因是:离心通风器装置的离心齿轮后轴承磁性密封圈故障所致,以下将着重围绕该发出现滑油通气管渗滑油故障的前因后果进行论述,与维护工作者共勉。
2 离心通风装置的结构组成和功用2.1 结构:离心通风器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第一号单元体的附件传动齿轮机匣内,从外观看,在发动机轴流压气机的右下方,离心通风器装置的前壳体通过传动套齿与起动电机输出轴相连,离心通风器装置壳体的上侧有通气口接头与滑油通气管相连。
2.2 组成:由起动发电机传动齿轮,两个磁性密封圈,如图1图1 离心通风齿轮附件齿轮机匣组成图2.3 功用:离心通风齿轮通过高速旋转,采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的方式把传动机匣内滑油蒸气中的滑油与空气脱离,确保滑油系统的工作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a . 不 受 工作 压 力时 的 密封 状 态 b . 受 工作 压 力后 的 密封 状 态 图 2 密封 圈状 态 由 于 常 闭活 门与 支 座安 装 时 , 未 明 确 装配 安装 力矩 要 求 , 装 配 时 采 用 2个扳 手 安 装 , 往往安装力矩过大 , 造 成 常 闭 活 门 内孑 L 有 不 同程 度 的变 形 , 变形( 圆度 ) 主要发生在距 常闭活门外端面约 5 a r m 处( 该处的厚度为 1 . 4 5 a r m, 容易 变 形 ) ; 内孔 变 形 将 导 致其 表 面粗 糙 度增加 , 配合 间 隙发 生 变 化 , O型 密 封 圈在 挤 入 时 , 受力不均 、 局 部 磨损加剧 , 造成 密 封 圈 破 损 或切 圈 ; 内孔 严 重 变 形 时 会 导 致 磁 堵 都 无 法 安装 。 综上 所 述 ,造 成滑 油 口渗油 的 原 因为 O型密 封 圈 破损 或 切 圈 , 造 成 该现 象 的 原 因有 两个 : ( 1 ) 磁堵 安 装 时 , 用 力快 速 推人 使 O 型密 封 圈挤入 配 合 间 隙 内 的部 分所 受 摩 擦 力加 剧 ; ( 2 )常 闭活 门装 配 时 图 1滑 油加 注 口装 配 图 未控 制 装配 力 矩 , 常 闭活 门 内孑 L 变形 使 装配 间隙 发生 变化 。 滑油加注 口零部件装配流程为 : ( 1 )将垫片放在常闭活 门支座 4改 进 措施 中心位置 , 将常闭活门通过外螺纹拧入常闭活门支座 ; ( 2 ) 将滑油加 针 对 以 上 分析 结 果 , 改 善 滑 油 渗 漏 问题 需 从 两 方 面 着 手 : 一是 注 管 与 发 动机 滑 油 箱 底 部 出 口连接 ; ( 3 )将 两 个 0型 圈装 入 磁 堵 ; 尽量减少 0型密封圈在推入时 , 其挤人部分所受的摩擦力 ; 二是采 ( 4 ) 将 磁堵 推 入 常 闭活 门 , 顺 时 针 旋转 到位 。 取措 施 避 免在 装 配 时 出现常 闭 活 门 内孑 L 变形 状况 。 2 . 2滑 油 加注 工 艺 4 . 1减 小挤 入部 分 摩 擦力 针 对 减 小 摩擦 力 所 采 取 的措施 : 安 装 磁堵 时 , 需 将 O型 密 封 圈 WP发 动 机 滑 油 加 注有 以下 步 骤 : ( 1 ) 适 当用力 推压 磁 堵 , 逆 时 浸泡 滑 油 后 , 缓 慢平 推 磁 堵 , 使 其 顶 到 常 闭活 门端 面 , 针 旋 转后 卸 下 磁堵 ; ( 2 )将滑 油 加 注 装置 的注 油塞 插 入 滑油 常闭 活 装 在 磁堵 上 , 门, 顺 时 针旋 转 到 位 、 锁紧 ; ( 3 ) 推动 滑 油 加 注装 置 活 塞 , 将 滑油 全 部 顺 时针 旋 转 到位 。 磁 堵 O型 圈 和常 闭 活 门 内孔 无 足 够 的润 滑是 导致 浸泡 滑 油后 再 进行 后 续 注入 发 动机 滑 油箱 中 ; ( 4 ) 逆 时 针旋 转 注 油 塞 , 拔 出滑 油 加 注装 置 的 安 装过 程 中密 封 圈破 损 或切 圈的 主要 原 因 。 注 油 塞 完 成 滑 油加 注 ; ( 5 ) 将磁 堵 插 入 常 闭活 门 , 顺 时针 旋 转 到位 、 操作 可 避 免密 封 圈 干磨 破损 现 象 。 锁 紧。 4 . 2新 的 密封 方 式 2 . 3 密封 原 理 针 对 常 闭 活 门内孑 L 变形 的措 施 : 常 闭 活 门安 装 时 , 保 持 垫 片 处 使 用 力 矩 扳 手进 行 拧 紧操 作 , 拧 紧 力 矩 从滑 油 加 注 口的 装 配方 法 以及 滑 油 加 注方 式 可 知 , 常 闭 活 门与 在 常 闭 活 门 支座 中心 位 置 , 常 闭 活 门支 座 之 间 安装 垫 片 后 , 二者 通 过 内外 螺 纹 连 接 到 位 , 磁 堵 为 2 5 N ・ n l 。使 用力 矩 扳 手控 制 装配 力 度 , 可 避 免装 配 时 用 力过 大 导 未安装时 , 常闭活 门保持闭合状 态 , 由垫片保证 常闭活 门与常 闭活 致 常 闭活 门 内孑 L 变形。
科技 创新 与应 用 l 2 0 1 4 年 第2 1 期
科 技 创 新
某小型涡喷发动机滑油渗漏 问题研 究
万 俊丹 何 遗 非
( 洪都航 空工业集团 , 江西 南昌 3 3 0 0 2 4 )
摘 要: 某 小型 涡 喷发 动 机加 注滑 油 后 , 出现 滑油 渗 漏现 象 , 影 响 发 动机 轴 承 的 正 常工 作 , 可能会 导 致发 动 机 工 作 异 常 。本 文通 过 对滑 油加 注部 件 的装 配 关 系、 装 配 工艺及 密封 原理 进 行 分析研 究 , 对 如何 防止 滑 油渗 漏提 出 了改进措 施 , 并 进行 了试 验验 证 。 关 键词 : 涡 喷发 动机 ; 滑 油加 注 ; 密封 原理
摩擦 中受 力过 大 时 会 出现 磨擦 破 损 问 题 。 因此 , 与 密 封 圈接 触 的常 闭活门内表面的粗糙度 、 磁堵与内孑 L 的配合 间隙及磁堵槽边缘的加 工情 况 都 是影 响 密封 圈 使用 寿 命 和密 封结 构 摩擦 力 的主要 因 素 。 密 封 圈破 损 或切 圈原 因可从 这 些 方 面考 虑 。 磁 堵 装入 常 闭活 门内孔 时 , 磁 堵上 的 0型密 封 圈 部分 地 被 挤入 磁 堵与 常 闭活 门的配 合 问 隙 内 , 如图 2 所 示 。在 m点 上 密封 圈 应力 最 大 ,严 重 时 将 发 生 破 坏 , 当 用 力 快 速推 人 磁 堵 时 , 密封 圈被 挤 入 部 分 的磨 损加 剧 , 摩 擦 力增 大 , 在 变 动 压力 作 用 下将 更 为 严 重 , 挤 入 量 随 工作 压 力 的增 大 而 增 大 , 橡 胶 材 料 的 密封 圈材 质 较 软 , 在 此情 况 下 易 出现破 损 或切 WP发动机 ) 是一种单轴涡轮喷 气式发动机 , 其润滑系统包括供油装置 、 滑油箱 、 喷嘴、 油气分离器 及供油 、 回油管路等。 发动机工作时 , 滑油系统连续不断地将足够数 量的清洁滑油输送到发动机各转动机件 的轴 承和传动齿轮 的啮合 处进行润滑 , 以减少机械结合面得摩擦和磨损 , 防止它们腐蚀和表 面硬化 ,同时传走摩擦所产生 的热量 和高温零件传给滑油 的热量 , 并带 走结合面之间形成的硬夹杂物 。滑 油不 断渗漏致使滑油量不 足, 发动机轴承等部件在无充分 润滑 的条件下磨损 , 导致发动机工 作异 常 。 文章通过对某型发动机滑油加注部件的装配关系、 装配工艺及 密封 原 理进 行 分 析研 究 ,对 如 何 防 止滑 油 渗漏 提 出 了改进 措 施 , 并 进行 了试 验验 证 。 2 滑油 加 注部 件 简介 2 . 1组 成及 装 配工 艺 滑 油 加 注 口由磁 堵 、 常闭活 门、 O型 密 封 圈 、 垫片、 常 闭 活 门支 座组 成 。各 部 件具 体 装配 方 式见 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