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直流规程

合集下载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第一节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1、直流系统的运行:1.1直流母线由浮充硅整流装置和蓄电池供电。

蓄电池组正常在浮充方式下运行。

直流母线装设绝缘监测装置和监控装置。

1.2充电装置为1用1备方式。

1.3正常运行时浮充装置电源取自厂用400V保安I段和W段,充电机输入开关1Q1在合,各充电模块交流输入插头插好、交流开关在合闸位、直流输出插头插好、均流控制插头插好,充电机输出开关1Q2 在合闸位供直流母线运行,直流母线联络开关1Q3、2Q3在合闸位,蓄电池与直流母线联络开关Q5在合闸位。

1.4直流母线上各路电源开关按需要投入。

1.5直流系统的一般规定:1.5.1直流母线电压保持在230-235V之间。

1.5.2直流系统对地绝缘电阻应用500V摇表测量,其值不小于1M Q,不允许测相间绝缘。

不能用摇表测充电机的绝缘。

1.5.3热工直流电源的停、送电由热工联系。

1.5.4蓄电池充、放电操作及维护。

1.6充电模块,具有均衡充电、浮充电两种充电功能。

1.6.1蓄电池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和易产生明火的地方。

1.6.2蓄电池可在环境温度为一15°C〜45°C范围内正常工作,适宜工作温度为5C〜45C,蓄电池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调温、通风设施,保持清洁、干燥。

1.6.3蓄电池组放充电由检修人员负责,电气运行人员负责操作和平时的巡视检查、试验及调整。

1.6.4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严禁明火靠近。

在蓄电池上工作,最好使用绝缘工具,如使用金属工具,要特别注意防止造成短路。

1.6.5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220V,浮充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可允许高于额定电压的3〜5%。

1.6.6当直流母线电压低于198±2V时,直流母线欠压报警。

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242 + 2V时,直流母线过压报警。

1.6.7当直流系统接地绝缘低于允许值时,绝缘控制装置发接地报警信号,读出接地极性,找到接地回路信号。

1.6.8正常充电时,采用恒压限流充电法,浮充作用的蓄电池充电电压为单体2.30〜2.35V。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一.概述直流系统即Direct Current system, 是为变电所中的高低压设备提供二次电源,因此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备。

为了保证直流负荷的可靠供电及接地故障迅速选择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各直流配出线分段运行。

1.装置特点:正常运行时两套直流系统并联运行,每套直流系统主要由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机(N+1备份)以及铅酸免维护电池组构成,每套直流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并联运行。

2.直流装置在运行时,可以进行以下的工作方式:2.1 1#直流系统⇨1#直流母线2.2 2#直流系统⇨2#直流母线2.3 1#2#直流母线并联运行⇨合闸母线、控制母线直流输出电源二.操作1.操作前检查1.1柜内所有空气断路器均设在“OFF”,即断开位置。

1.2交流输入设备,柜体前门上“1GP”或“2GP”(常用交流电源或备用交流电源)指示灯亮。

1.3将柜内“1K”(常用交流电源开关)或“11K”(备用交流电源开关)于“ON”位置。

2. 投入运行2.1将1#直流系统柜内“K4”(电池组隔离开关)于“ON”位置,V1电压表显示数值为1#蓄电池组电压,V2电压表显示数值为1段控制母线电压。

2.2将柜内“3K”(充电机开关)于“ON”位置,V1“充电机电压”显示数值即为充电机电压。

此时电池组处于浮充状态,电压为243V。

如果电池组在充电起始阶段处于限流充电状态,电压要低于以上数值。

A1充电机输出电流表应有电流显示,充电初始电流较大,然后逐渐减小,直至接近于零。

2.3将2#直流系统柜内“K4”(电池组隔离开关)于“ON”位置,V1电压表显示数值为2#直流系统的1#蓄电池组电压,V2电压表显示数值为2#直流系统的1段控制母线电压。

2.4将柜内“23K”(充电机开关)于“ON”位置,V1“充电机电压”显示数值即为2#直流系统充电机电压。

K8可以将一段和二段母线进行联络。

2.5将柜内K5(1段直流电源馈出总投开关)和K25(2段直流电源馈出总投开关)于“ON”位置。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概述直流系统是一种电力输送系统,其能够将大功率直流电能通过极远距离的传输,实现大范围能源互联互通。

在直流系统运行中,为了保证其稳定而高效地运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运行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流系统的运行规程。

运行规程1. 直流线路运行规程1.1 直流电能输送的方向应符合现行规定。

并应根据系统容量、线路参数、送电距离及技术经济手段,确定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线路组成。

1.2 直流输电线路应按照现行电力标准进行设计,线路的选点、线路安装、装置与设备的架设和安装、电缆隧道等应满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3 直流线路电流、电压等技术经济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掌握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调节。

1.4 直流线路中采用的地面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公用事业基础设施设计规范,地下电缆敷设要求地质勘察和电缆通道设计符合设计要求。

1.5 直流孤岛将会招致稳定的故障,因此,必须确保系统连接到本地交流电网或其他电网,以使直流系统正常运行。

2. 直流换流站运行规程2.1 直流换流站的建设应符合现行电力规划和建设标准要求。

站内设备及设施应按现行电力设备安装验收管理条例进行验收。

2.2 直流换流站放置的场地应在距离中性采样开关小于2km的范围内选取平整、不易发生灾害等级的地点。

直流换流站场地应根据现行租赁地、征地、绿化及管理制度进行使用和管理。

2.3 直流换流站电气设备应遵守设计标准及现行电气设备安装验收管理条例。

并按照电气设备计划和验收计划进行检测。

2.4 负责直流换流站运行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及时排查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直流负荷运行规程3.1 直流负荷板需要符合设计规定、均衡电流分布,以保证负荷板的长期稳定运行。

3.2 直流负荷板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应进行准确监测,并及时报警或予以处理。

3.3 直流负荷板的运行应注意及时清洗、查漏,防止漏电、漏水、漏氢等情况的出现。

结论直流系统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力输送系统,但在运行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守一系列运行规程,以确保其正常、安全的运行,保障电力能源的稳定供给。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直流系统运行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及其有关人员。

第三条直流系统的运行应当在直流系统调度掌控中心统一调度下进行。

第四条直流系统的运行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规定。

第五条直流系统的运行,应当遵守安全第一、防备为主的原则。

若显现安全事故,应当对目标进行组织、处置及追溯分析,确保仿佛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第二章直流系统及装置的安全和稳定性评估第六条直流系统调度掌控中心应当定期进行直流系统、装置的安全、稳定性评估。

评估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相关管理部门。

第七条各级电力部门应当适时出台与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评估有关的技术规范及措施,以确保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八条直流系统调度掌控中心应当对直流输电线路、变电站、直流设备、直流终端设备的性能及运行进行监视和检测。

并对显现的异常情况适时订立应对措施,保证正常运行。

第三章直流系统日常运行第九条直流系统的调度掌控应当依照计划布置和调配电力资源,以时出电、保电、质电、稳电为原则,布置和调配电力资源以充足市场需求。

需要变更时,应当提前报告,并报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直流系统的电压、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应当监视,假如发觉某一参数显现异常,应当立刻对其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直流系统的输电线路及设备应当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如发觉绝缘情形不佳的设备应适时处理,确保直流系统的安全牢靠运行。

第十二条直流系统的输电线路、变电站、直流设备、直流终端设备的运行维护应当适时进行。

应当定期进行巡察和维护,如发觉线路、设备显现故障和不安全现象时,应当立刻进行维护和修理和处理。

第四章直流系统应急处理第十三条直流系统调度掌控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定期演练。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气力调配程序、应急交接程序、应急信息报告程序等内容。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小西滩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规范、运行方式、设备检查和运行及事故处理面的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小西滩水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铁道部发布了《蓄电池操作规程》、《电力安全规程》和《生产厂家说明书》《rsd3000高频开关电源产品说明书》《mc-6000智能微机监控装置使用说明书》3设备规范3.1电池规格见表1:表1蓄电池规范名称型号容量运行电压蓄电池使用部位a412、180a1801218小溪滩电站中控继保室直流系统表2充电装置规范名称和型号交流输入电压交流输入电流输入交流频率功率因数效率输出直流电压输出直流电流负载调整率323~437≤ 7.5,满载50±10%≥ 0.94≥ 93%198~286<10<±0.5%技术参数gzdw36-180/220v-m-kvahzvas机组技术参数AHV机组3.2充电装置规格见表2:开机输出电压上升时间2~5秒表2(续)名称稳流精度纹波系数稳压器精度温度系数(1/℃)工作温度应用部件3.3mc-6000智能型微机监控装置见表3:表3mc-6000智能微机监测装置名称型号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电压等级工作功耗组支路号继电器容量3.4硅链调压装置规范见表4:表4硅链调压器手动调压器齿轮型号电源母线电压(V)控制母线电压(V)4正常运行模式4.1小溪滩直流系统由一套标准电力操作电源直流系统gzdw36-180/220v-m-k组成,设有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组。

4.2小西滩水电站直流系统采用非分段运行方式,分为合闸小母线和控制小母线。

工作母线电压为220V,合闸母线电压应保持在250V。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一、前言为加强直流系统的安全管理,提高直流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及维护工作。

二、直流系统运行管理职责2.1 直流系统的运行操作职责1.直流系统的值班操作和监控;2.直流系统的开关控制;3.直流电源系统的监督与管理;4.直流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上报;5.直流系统的故障管理与处理。

2.2 直流系统的质量安全职责1.全面负责直流系统的安全设备的维护;2.按照规定,贯彻执行主管部门的要求;3.纠正直流系统出现的问题,对其他同仁进行例行考核;4.直流系统防护措施的完善与督促;2.3 直流系统的检查管理职责1.直流系统的管理体系与作业流程的评审、改进;2.定期对直流系统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3.对周边环境及工程设备进行风险评估;4.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

2.4 直流系统的维护职责1.直流系统设备的定期巡检和维护;2.定期对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测试;3.编制各种设备的维护手册;4.针对设备故障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直流系统运行规程3.1 系统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2.操作前应进行备电切换及相应验电操作;3.操作前需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安全;4.操作时应按照操作流程准确操作,不得随意改变;5.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干涉系统操作。

3.2 质量安全规程1.例如火灾、意外爆炸等情况,操作人员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2.系统设备使用前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3.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系统安全;4.对于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安排易发生的事故场景模拟训练。

3.3 系统检查规程1.检查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2.检查前需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安全;3.依据检查计划进行检查;4.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上报。

3.4 系统维护规程1.维护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2.操作前应进行备电切换及相应验电操作;3.定期对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测试;4.维护操作前需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安全;5.对于大型设备的维修,需有专业人员参与。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1 正常运行方式1.1 直流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正常运行时联络刀闸合入运行。

1.2 直流系统电源由充电硅整流器KGCFA—100/198-360,浮充电硅整流器KGCFA—50/198-360,蓄电池组GF—600组成。

1.3 主合闸电源运行方式:1.3.1 接至Ⅰ段母线的有:a.浮充电硅整流器;b.蓄电池;c.#1机直流润滑油泵;d.#1机出线间;e.6KV配电装置;f.110KV配电装置;g.380V配电装置;h.主控直流试验电源;i.炉控室事故照明;j.输煤380V中央盘;k.主控室事故照明;l.主控室事故照明;m.备用;1.3.2 接至Ⅱ段母线的有:a.充电硅整流器;b.蓄电池;c.#2、3机直流润滑油泵;d.#2机出线间;e.6KV配电装置;f.110KV配电装置;g.380V配电装置;h.事故照明切换屏;i.远动电源;j.净水站380V中央盘;k.#3机603开关合闸电源;l.备用。

1.4 380V配电装置控制电源与合闸合并,其余控制电源可在Ⅰ、Ⅱ段母线上倒换。

1.5 为了尾部端电池不硫化,需要整流器KGV A—5/60向它们定期充电。

1.6 当向蓄电池大充电时,充电硅整流器刀闸打向下,由于尾端电池比前面的蓄电池多通过一项负荷电流,所以在充电过程中应移动充电抽头逐步甩掉尾端电池。

1.7 绝缘电压监查装置:a. 转换开关XK打在“Ⅰ”位置时,可检查Ⅰ段母线绝缘和电压;打在“Ⅱ”位置时,可检查Ⅱ段母线绝缘和电压。

b. 转换开关1XK正常运行时,投在信号位置,当一段母线接地时,切换1XK至“Ⅰ”位置时,测出正母线对地绝缘值,至“Ⅱ”位置,测出负母线对地绝缘值;c. 转换开关CK正常运行时打在“母线”位置。

可测出直流母线电压,打在“+”对地位置,可测出正母线电压,打在“-”对地位置,可测出负母线电压。

1.8 当手动调整蓄电池抽头时,必须将抽头调至相应正确位置,以防直流母线电压中断。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220V直流系统运行操作规程一、系统简介1、本电站220V直流系统为全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旳直流电源。

为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机组事故油泵及起励提供可靠旳操作电源。

2、本电站220V直流系统经改造后重要由一块微机监控高频开关电源充电屏(如下简称开关电源屏)、一块相控直流电源充电屏(如下简称相控电源屏)、两块直流馈屏、一组蓄电池组构成。

2.1、开关电源屏重要由整流模块(20A,5个)、监控模块、手自动调压装置、防雷装置、绝缘监测装置、检测及信号装置、交流输入及保护回路、直流输出及保护回路等构成。

2.2、相控电源屏重要由变压隔离装置、可控硅功率单元、可控硅整流控制单元、手自动调压装置、绝缘监测装置、测量保护装置等构成。

2.3、两块直流馈电屏采用母线分段接线,控制电源母线与合闸电源母线通过调压硅链相连,两台充电屏输出分别通过开关1ZKⅠ、1ZKⅠ’和1ZKⅡ、2ZKⅡ’送至Ⅰ段、Ⅱ段合闸母线和硅链调压母线。

2.4、蓄电池组由108个单体电压为2V、容量为300AH旳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构成。

二、运行参数及方式规定1、合闸母线电压应控制在220V±10%;2、控制母线电压应控制在220V±2%;3、在25℃旳温度条件下,蓄电池单体浮充电压值为2.25V,蓄电池单体均充电压值为2.35V,如在其他温度条件,充电电压应据厂家有关规定进行校正。

4、蓄电池旳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35℃,相对湿度控制在90%如下,充电屏旳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40℃;相对湿度控制在90%如下。

5、蓄电池旳充电(均充、浮流)电流应限制在45A如下;6、蓄电池放电时旳单体电压不得低于1.8V;7、蓄电池容许最大放电电流为900A,放电时间≤1min;8、两块充电屏互为备用,正常状况下开关电源屏采用浮充运行方式主用,相控电源屏采用浮充运行方式备用;9、正常状况下两段母线并列运行,即应使母联开关1MK、2MK同步处在合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新直规)条文宣讲2.1 条文4.1 节直流电源本节条文主要明确:1.发电厂和变电所内应有独立于其它电源之外的直流电源系统;2.直流电源应是蓄电池组;3.供电距离较远的辅助车间,可以另设直流电源系统;4.允许短时间停电的直流负荷,可直接采用整流设备供电;5.蓄电池组应以浮充电方式运行;6.铅酸蓄电池组不要设置端电池。

7.48V及以下的直流系统,可采用蓄电池组,也可采用由220V或110V蓄电池组供电的电力用直流电源变换器(DC/DC变换器)。

为什么发电厂和变电所内应有独立于其它电源之外的直流电源系统?因为,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越来越高,发电厂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先进和复杂,致使直流系统在发电厂、变电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它也更加重视了。

的确,直流系统是否能安全可靠地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或整个发电厂、变电所,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不但正常情况下有如此要求,在事故情况下也是一样,否则断路器就不能跳闸,发动机组也不可能安全停机,设备都会受到损坏,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发电厂和变电所内必需有高度可靠的、不依附于其他交流电源的、独立的直流电源系统。

直流电源除有蓄电池组外,还有复式整流装置和电容储能装置等方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两种方式也得到过广泛的应用,但是,通过多年运行实践证明,只有蓄电池组是独立于交流电源系统的电源,是最能保证发电厂和变电所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具有其它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加之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故规定只采用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电源。

对于供电距离较远的辅助车间,如江岸水泵房、灰渣系统泵房等,对控制、保护电源的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要采用直流电源,但是,它距离主厂房较远,由电厂控制室内的直流系统供电时,则电缆很长、投资较大,而且将影响整个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故宜设独立的直流系统。

但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减少维护工作,该系统可采用直流电源成套装置。

蓄电池组应以浮充电方式运行。

这种运行方式,在我国已是一种传统的运行方式,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当然,它首先是安全可靠,因为,在运行中,直流系统相当于有两个电源,一个是浮充装置,另一个是蓄电池组,相对于其它运行方式要安全可靠些;其次是这种运行方式对蓄电池本身寿命有好处。

铅酸蓄电池不设端电池是合理的,因为,只要设计中选取适当的电池个数,均衡充电时设定合适的电压值时,直流母线电压是不会超过最高允许值,事故放电末期也不会低于最低允许值。

当然,如果只有一组蓄电池,又要进行核对性放电,则只能采用一组临时的蓄电池代替。

碱性镉镍蓄电池,由于单体电池电压为1.20V,正常浮充电电压较高,而放电时电压下降幅度较大,终止电压又低,如果没有降压装置,是不能保证直流母线电压在允许范围之内,所以,碱性镉镍蓄电池应端电池和降压装置是合理的。

2.2 条文4.2节系统电压本节条文主要明确:1. 控制负荷的直流系统宜采用110V电压。

动力负荷的直流系统宜采用220V电压。

二者合并供电的直流系统采用220V或110V。

当采用弱电控制或弱电信号接线时,可采用48V及以下电压。

2.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直流母线电压应为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105%。

3.在均衡充电运行情况下,直流母线电压应满足如下要求:a.专供控制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高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110%;b.专供动力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高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112.5%;c.对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的直流系统,应不高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110%。

4. 在事故放电情况下,蓄电池组出口端电压应满足如下要求:a.专供控制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5%;b.专供动力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7.5%;c.对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的直流系统,宜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7.5%。

为什么?因为,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确定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1.对于控制负荷,一般电流较小,宜采用110V。

特别是中、小型变电所,无电动机负荷,目前断路器均采用液压或弹簧操动机构,合闸电流只有2~5A,且供电距离较短,主要是控制负荷,更有条件采用110V。

2.动力负荷的功率一般较大,供电距离较长,采用110V电压时,要求电缆截面较大,投资增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220V电压较好。

3.有些工程的配电装置规模较大,距离控制室又远,控制负荷如采用110V电压,控制电缆的截面虽然选择很大,往往还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可以采用220V电压,同时向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供电;反之,可采用110V电压,。

4.弱电控制和弱电信号接线系统,如微机监控系统和微机保护装置等,一般都是功率小,电流也小,所以,宜采用48V及以下电压。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直流母线电压允许高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5%,这样在向直流负荷供电时,可以有5%的电缆电压降,以保证供电的电压水平。

在均衡充电运行情况下,直流母线电压主要是保证用电设备对电压水平的要求:1控制负荷主要是控制、信号和继电保护装置等,它们正常允许的最高电压,一般都不能超过设备额定电压的110%。

2动力负荷主要是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和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等,在电厂正常运行时,它们本身一般均不投入使用,但是,当它们投入运行后,则负荷电流很大,为保证电缆电压降,所以,允许将最高电压提高到112.5%,同时也不会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

3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时,允许最高电压不能超过110%,而不是112.5%,显然,这是首先要满足控制负荷的要求。

在事故放电情况下,蓄电池组出口端电压应满足的要求。

此处特别指定“蓄电池组出口端电压”,而不是“直流母线电压”,主要是为了计算方便,如果用“直流母线电压”,则需要减去从蓄电池组出口端至直流柜上直流母线间的电缆电压降,计算比较麻烦。

此外,当不注意时,这段电压降容易被忽略,造成设计中不安全隐患。

另外,在事故放电情况下应满足的要求:a.控制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5%;b.动力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7.5%;c.二者合并供电的直流系统,宜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7.5%。

这里主要是指一般直流负荷本身允许的最低电压所要求的,当允许更低数值时,也可相应降低。

但是,当直流负荷本身允许的最低电压要求更高时,则也需要相应提高。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如果计算中仍是采用直流母线电压,则应将蓄电池组出口端至直流柜上直流母线间的电缆电压降加进去,一般可取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1.0%,也就是说:a.控制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6%;b.动力负荷的直流系统,应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8.5%;c.二者合并供电的直流系统,宜不低于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88.5%。

2.3条文4.3节蓄电池组本节条文主要明确:1.蓄电池型式a. 大型和中型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所和直流输电换流站宜采用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b. 小型发电厂及110kV变电所宜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防酸式铅酸蓄电池,也可采用中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

c. 35kV及以下变电所和发电厂辅助车间宜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也可采用高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

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推荐采用的蓄电池型式都是:防酸式铅酸蓄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中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或高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

但是,排列的顺序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铅酸蓄电池具有可靠性高、容量大和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等优点,故发电厂和变电所广泛采用。

铅酸蓄电池主要分防酸式和阀控式两类。

防酸式铅酸蓄电池国内外使用历史长,比较成熟,运行中可以加液及便于监视,寿命较长,价格较低,但它存在体积大,运行中产生氢气,伴随着酸雾,对环境带来污染,维护复杂等缺点。

考虑到在大、中型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所和直流输电换流站内,一般运行和维护管理人员较多,安装场地没有问题,所以推荐采用。

近十年来,国内外制造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克服了一般防酸式铅酸蓄电池的缺点,它的放电性能好、技术指标先进、少维护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如果在变电所和中、小型发电厂中应用,优点更显突出。

多年运行经验证明,它能保证直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碱性镉镍蓄电池,具有放电倍率高、安装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故推荐在小型发电厂和110kV变电所使用。

但是,它的单体电池电压低,使电池数量增加,需要设调压装置以及有爬碱等缺点。

2.蓄电池组数发电厂和变电所内应装设蓄电池的组数,条文中做了细化工作,共列出了12种类型:1有主控制室的发电厂,当机组总容量为100MW及以上,宜装设2组蓄电池。

其它情况下可装设1组蓄电池。

这里仅指机组总容量达到100MW及以上时,即可装设2组蓄电池,没有限制机组台数。

一般情况下,有主控制室的发电厂,只装设一台100MW机组的情况应该是非常小的,实际上是两台(2×50MW)或更多台数较小容量机组,在这种情况下,对直流系统而言,供电负荷和供电范围都有了一定规模,如果只有1组蓄电池,运行和维护管理等都有很多问题,如1台机组运行,另1台检修时,则相互干扰,很不安全,所以,装设2组蓄电池是比较合理的。

2容量为200MW以下机组的发电厂,当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时,每台机组可装设1组蓄电池。

由于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时,一般在一个单元控制室内,多为2台机组,这样,2组蓄电池可以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正常运行时,为分段运行,当1组出问题或检修时,可以合上分段开关,互相支援,以保证安全、可靠供电。

3容量为200MW级机组的发电厂,且升高电压为220kV及以下时,每台机组可装设1组蓄电池(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或2组蓄电池(控制负荷、动力负荷分别供电)。

当每台机组只装设1组蓄电池时,仍如上述,直流系统可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以提高可靠性。

4容量为300MW级机组的发电厂,每台机组宜装设3组蓄电池,其中2组对控制负荷供电,另1组对动力负荷供电,或装设2组蓄电池(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

5容量为600MW级及以上机组的发电厂,每台机组应装设3组蓄电池,其中2组对控制负荷供电,另1组对动力负荷供电。

6小型供热发电厂和垃圾发电厂根据工艺要求可装设1组或2组蓄电池。

近年来,小型热电厂和垃圾电厂等逐步增多,据调查,装机容量虽然较小,但其重要性及企业管理和自动化水平很高,装设的蓄电池组数不尽相同,故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艺系统的要求确定。

7发电厂网络控制系统中包括有220kV及以上电气设备时,应独立设置不少于2组蓄电池对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供电。

当配电装置内设有继电保护装置小室时,可将蓄电池组分散装设。

其它情况的网络控制系统可装设1组蓄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