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虑症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对治方法的思考
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及其对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及其对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1.外语学习焦虑的涵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焦虑(anxiety)又称心理异常,是变态情绪之一,指个体由于预感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不能克服某种障碍的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王银泉、万玉书,2001),在心理上的表现即为一种失败感、挫折感、负疚感或自我怀疑。
相较与态度、信念、动机、自信心等情感因素而言,焦虑被认为是外语学习活动中最为关键的情感变量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焦虑作为影响外语学习最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
美国心理学家Horwitz于1986年提出外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的概念,认为外语焦虑是一种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关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1986: 125-132),并指出外语学习焦虑主要有三种情形:交流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负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和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MacIntyre和Gardner对语言焦虑的定义是:与二语语境(包括听、说和学习)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觉,并把外语学习焦虑分为两类:一般焦虑和交际焦虑(1994: 283-305)。
Young指出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产生的负性情绪,外在典型反应可以是焦虑的一般症状,如学习者手掌心出汗;腹部疼痛;心跳和脉搏加快等等;进一步反应可能通过以下一些行为表现得到显示,即语音变调;不能正常地发出语言的语音和节奏;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冻僵的感觉;忘掉才学过不久的词汇;甚至根本说不出话,只是保持沉默不语等等(1992: 157-72)。
我国学者王银泉等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个体在需要使用外语,但是没有足够掌握的情况下所体验的一种疑惧。
李炯英则将其定义为:学习者用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感分析及对策

教材、 营造 良好 的课 堂气氛、 采取合 作学 习的方式 、 提 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 能感、 对 学生的学 习进行 恰 当的评 价 等策略 降
焦 虑 现 象呢?H. D . B r o w n认 为 : 学 习一 门新 的语 言会 在学 生心中筑起 保护 性 的
欢 主动参与讨 论、 不喜欢 回答 问题 、 怕出 错、 过于顾 忌别人对 自己的看 法。总的来 说, 外 向型 的学 生在课 堂 上 的表现 是 主
动的, 对学 习的焦虑 感较低 ; 而内向型的 学 生在课 堂上 的表 现是 被动 的 , 对 学 习 的焦虑感相对 较高。
对学 习者将 来 的学 习起 到消极 的作用 , 会使学习者 的自尊心和 自 信心不断受挫 ,
而性 格 内向的人 比较 沉 静 , 善 于思 考但
三个 方 面。 学 生 的焦 虑给英 语 学 习带 来
了一 系 列 不 良的 结 果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虑则 刚好 相反 , 学 习者 对于 学 习中所 遇
到 的困难 不是积极 主动地去 寻找 解决 的 办法 , 而是 退缩 、 逃避。 前者对于 学习者
焦虑 带来 的负 面影 响越 来越 小 ; 后者 则
过 来 导致 焦虑情 绪 的恶化 , 从 而进 一步 打击学 生学 习的积极 性 。这就 使学生 英 语 学习陷入 恶性循环之中。 要 消除这种恶
性循 环, 就要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在英语学 习中的焦虑情 绪。 那 么, 高职学生 出现英 语 学习焦虑情绪 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应采
的热点 。 在语言习得 中, 学 习焦 虑主要 是
低 学生的英语 学习焦虑感, 从 而提 高课 堂
谈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和缓解方法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研究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高等教育和科技进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了焦虑问题,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况,并分析了其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认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况。
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感到焦虑,其情况表现为身心压力大、担心考试失利、低自尊等。
他们可能感到英语学习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害怕掌握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甚至给自己带来生活上的压力,如担心升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此外,在考试前,学生容易过度紧张,失去考试信心,影响考试成绩。
其次,讨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况的成因。
首先,英语在高职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的地位,而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基础知识能力较低,即使他们可以掌握正确的语言,也容易出现不熟练的现象,以及复杂的句法和语法结构。
再者,学生们对他们英语学习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担心把握不全面,以至于在考试中表现不佳,从而影响到未来学习和生活,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
最后,分析解决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况的措施。
一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撰写语言记忆计划,提高英语基础知识和练习水平,使其能够把握主要考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考试中毫无用处的内容上。
另一方面,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一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强化学生对学习有信心,增加学习成绩的自信,并给予心理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焦虑问题,不断激发他们的
无限潜力,从而推动学习进步。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十分突出,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他们解决紧张情绪,增强对学习的自信,以便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及对策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及对策摘要:外语习得者的个人心理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并探索克服其负面影响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使外语学习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促进学习者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及语言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焦虑产生原因对策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习得者的个人心理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其中,语言焦虑被普遍认为是制约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任务诸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
Gardner(1993)等学者认为,语言焦虑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焦虑,它是学习者因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
中国的外语学习者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出的结果都表明,语言焦虑对语言学习者有着不利的影响。
因此,研究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并探索有效地克服其不利影响,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使外语学习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助其提高其成绩及语言能力。
1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焦虑产生的原因引起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于两个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
1.1 个人内在因素1.1.1 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在自己所处环境下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它是一种与环境的有效互动过程。
当学习者暴露于生疏的外语学习时,自然地与母语的熟知度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会时刻维护传承的“面子”,从而使自己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害怕自己说错、写错或读错而被取笑。
这种妨碍性焦虑会直接影响学习者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成绩下降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
1.1.2 学习竞争压力学习者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期望值都很高,达不到理想境界时,就会产生高期望值和不尽人意的现实之间的反差。
由于高中英语基础不同,同学之间的语言能力差别很大,基础好的同学会踊跃参加课堂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些积极表现的同学不仅抢走了表现的机会,而且会加深其他同学已有的自卑心理,产生语言焦虑,从而压抑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调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调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赵娟来源:《新一代》2020年第16期摘要: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差的外语基础,因此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外语学习焦虑的问题,在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他们的外语学习效果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存在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外语学习焦虑问题进行了具体分类,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调查;英语教学;启示现阶段,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生要想更好的在社会中立足,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是一个基本条件。
但是,由于高职学生这一群体自身有其特殊性,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发生概率整体较高。
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存在,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还会因此对外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生活和职业的发展。
文章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
一、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常见类型通过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外语学习焦虑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交流畏惧型焦虑,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比最高的一种类型的外语学习焦虑。
有研究显示,高职院校中,无论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普遍存在畏惧型外语学习焦虑的问题,其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焦虑值更高,部分学生属于重度焦虑[1]。
研究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此类问题,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扎实的英语基础。
尤其是面对听力、语法、语音、口语等基础项目的学习,学生的焦虑值更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佳,同时,听说水平也有待提升,进而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焦虑感增加。
第二类,负评价畏惧型焦虑,相比于第一种焦虑程度,此类焦虑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属于中等焦虑。
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外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
文章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及研究背景,主要研究了焦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焦虑;写作;高职;对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Eliss(1994:483)指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解释外语学习者学习效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焦虑是最影响学习者二语习得的一个情感因素。
Horwitz(1986)发现3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外语课上比在其他课堂上更为焦虑。
Gardner(1989)也发现外语学习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比在其他课上大得多。
因此,进行焦虑问题的研究以及如何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而根据教学实践显示,学生面对写作任务时常常同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和压力,继而影响其写作水平。
本文拟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研究焦虑对其英语写作技能的影响及其相应对策。
一理论依据及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是其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五大假说之一。
该假说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就等于学生可以学好目的语了,许多情感因素都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情感因素对输入起着过滤作用。
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input)必须经过情感过滤的作用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
作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情感过滤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吸收语言。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语言习得的进程会受到阻碍或被加速。
即如果在强情感过滤作用下,语言输入就会被大脑过滤掉,从而使得学习者无法完好进入语言习得机制。
反之,如果是弱情感过滤作用,语言输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变成语言吸入,学习者就可以顺利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进而完成语言习得。
浅析如何有效解除高职学生英语课堂上学习的焦虑感

浅析如何有效解除高职学生英语课堂上学习的焦虑感摘要在高职英语学习过程中,除去认知因素之外的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容小觑。
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
焦虑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
本文从对英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一角度出发,系统分析焦虑这一情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而针对性提出减轻乃至克服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可行性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目的。
关键字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因素焦虑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有别于高等学科教育的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是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学生已占到我国大学生总数的50%以上。
高职学生虽然具有普通高校学生的共性,但是他们又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性。
比如,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自农村,普遍具有入学成绩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对前途迷茫等现象。
在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英语学习更是不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存在焦虑感现象以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难如人意。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英语学习焦虑是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英语焦虑程度整体偏高。
本文系统分析高职学生英语焦虑感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减轻乃至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的可行性教学对策,以期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目的。
一、英语课堂上学生焦虑感的情感因素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渗透到外语教学的研究和发展中来,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逐渐受到关注。
进入70年代,H.D.Brown(1973)、Curran(1976)和Krashen(1982)等语言学家开始探索如何把情感发展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焦虑症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以
及对治方法的思考
【摘要】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被动和沉闷是高职教学的一大难题,人们往往习惯用基础差来敷衍这一现象,忽略了其后的实质。
本文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入手,去思考这一现象后面的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治方法的初探。
【关键词】高职;英语学习;焦虑症;对治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
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而产生的失败感、内疚感所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焦虑是学习者,尤其是语言学习者的流行病。
显然,焦虑不仅是健康的杀手,还是学习者的沉重负担。
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是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教学中,观察、了解发现英语学习障碍者普遍存在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而学习良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普遍能够轻松,愉悦地进行教学互动,尤其是高职学生,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因此,了解英语学习焦虑症的形成,以及找到解决的方法对提高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状况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学校的性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得这门课程的教与学成为教学难题。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方面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基础差,底子薄。
高职学生很多来自英语教学落后的农村地区,或者相对不受重视的职高,基础差,不会说,听不懂是普遍的学习现状。
当他们进入高职阶段学习之后,英语学习有了明确的要求,以及能力测试标准,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压力。
(2)学习方法落后。
高职生大多数英语成绩都很差,学习深感吃力,很多学生沿袭中学时的英语学习方法,认为学英语就只是背单词、背语法、读课文,花的时间不少,但效果却差强人意。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学习的介入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学习英语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学习行为,而是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和习惯。
不少学生虽然意识到互联网的作用,却缺乏参与的经验和缺乏学习动力。
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对前途深感渺茫,尤其是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所以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即或有热情很容易被情绪左右,不能持之以恒。
(3)被动学习成为常态。
依靠老师个人魅力的带动往往成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动力。
鉴于以上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往往被意愿和现状左右,当他们情绪高昂的时候,积极投入,在发现自己诸多问题而焦虑不安时,他们涌动的激情在挫败感中慢慢熄灭。
很多学生对自身的基础感到无奈,甚至无助,当兴趣不再的时候,学习英语的依托和理由也荡然无存。
既然兴趣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左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效率,那么,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高职学生的兴趣很容易夭折?有没有办法将短期兴趣转换成长期的自觉的学习习惯?
我们知道兴趣的本质就是情感因素,兴趣是一种正面,积极的情绪,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助推器,而作为与之形成对照、对立的就是焦虑。
这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往往喜欢从兴趣入手,试图去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却忽略了反作用力焦虑对学生的影响。
事实上,学习焦虑症正是高职学生的一种普遍症结,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英语焦虑和解决对策做一些探讨,从而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以及表现形式。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还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前面我们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陈述,不难看出,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实质性的达标要求,对很大一部分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
老师们一定对这一幕记忆犹新,因为几乎年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
事:学生初到时候,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望和激情,但很快,倦怠情绪占据上风,昨日重现。
很多老师对此都深感回春乏力。
沉默是课堂的常态,沉默的背后就是焦虑情绪。
焦虑是学习者的一种常见的状态,高职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尤其突出,主要表现为:
(1)考试焦虑。
学生担心学校的考试挂科,担心不能通过全国实用英语的A、B级考试。
英语成绩是这部分学生从中学,职高到现在的一个重负。
这块石头压得他们抬不起头,觉得无颜面对家长、老师、周围同学,对家长和老师的责难虽已经习以为常,但并没有解除心理上的不安,悔恨和抵触。
高职学生80%都存在考试的焦虑情绪,他们最关注的不是学习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通过老师的考试,通过考试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因,也是一个重大障碍,这部分学生很少体验过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所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快乐。
(2)课堂焦虑。
这部分学生表现为:担心读音不好被人耻笑;害怕出错,自信心受伤;不会提问,因为问题一大堆,不知道从何入手;不参与课堂活动,因为没有参与的能力。
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丧失自信。
(3)评价恐惧。
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已经被家长和老师定性为差生,不被认同所产的距离和隔阂,使得沟通的渠
道被截断。
在他们眼里,交流成了多余,沉默成了他们无声的抗拒和对内心的安抚。
(4)交流焦虑。
交流焦虑指的指不愿与人沟通,或当迫不得已与人沟通时,所经历的焦虑情感。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文字交流,语音交流。
英语焦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
因此,作为外语学习者,出现交流障碍或焦虑要完全表达和理解语言信息是不可能的。
交际焦虑使得个体在学习外语时产生极大的障碍,干扰学习者在课堂上作正常、连贯的语言表达,影响他们短时组织语言应变能力,从而对英语课堂训练产生抑制情绪,最终影响外语学习成效。
二、排忧解压,对治英语学习焦虑症
在教学中,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和老师喜欢交流的学生,课堂上积极互动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
这部分学生的共性是自信,对老师也存在信任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呈现负面的抵触情绪呢?有一件事对我深有启发。
每逢学期末,我的班级都有一次口语测试,英语交流往往因为交流障碍自然过渡到中文谈心。
这种名不副实的交流方式,之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是因为学生们会在交流中向老师吐露他们的真实想法,让我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才是课堂沉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不少学生有如释重负之感,随之而
来的是课堂的情绪变化,解压后,不少学生重拾信心。
排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针对学生们的焦虑情绪的不同表现,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排解。
(1)考试焦虑的直接原因就是学习焦虑,因此,作为高职的外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焦虑对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了解高职学生外语学习中焦虑现状,具体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适当调节学生外语学习的焦虑程度,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外语学习成效。
基础差,对科目缺乏系统了解,所学知识凌乱,不准确,加上缺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日积月累,英语学习就成为繁重的包袱,这是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望而生畏,望而却步的主因,这是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
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解惑答疑,对基础知识进行打包,分类,梳理,让他们甩掉包袱走出学习的迷雾。
对于学习者来说,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知识更新快,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去适应新的要求和变化。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在学习上自力,就从根本上解除了困扰他们的忧虑,学习不再是过去狭隘的为考试而学,他们会发现英语学习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美好前程,和奇妙风景的门户。
(2)交际恐惧是高职学生最大的焦虑问题,是造成
课堂沉闷的主因。
建立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显得非常迫切。
外语教师需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选择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材料,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建立起平等良好的人际关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创建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这是降低外语课堂交际畏惧,促进外语运用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3)把考试焦虑和评价恐惧化为积极的,鞭策学习者的动力。
有句成语叫做“因噎废食”。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恐惧考试,恐惧被评价而将考试和评价废除。
考试的方法和难度以及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让他们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各种测试中得到应证。
再者就是通过信心之路,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俗话说,病去如抽丝。
解决学生学习焦虑问题需要长期耐心引导。
需要爱心去护持、技能和知识去教化、还需要宽容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