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一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一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何勇;马庆久;褚延奎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
【年(卷),期】2000(005)002
【摘要】@@ 病例:男,52岁,因“车祸致腹部间歇性疼痛不适15天”入院.患者15天前驾驶卡车时上腹部与方向盘相撞,其后渐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为间歇性、不剧烈,无恶心、呕吐、发热,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分,血压105/60 mm Hg(14/8 kPa),呼吸20次/分.神萎,贫血貌,右腹略膨隆,皮下有瘀血斑,右腹及右下腹可见2处手术疤痕,右中腹可触及一约15 cm×12 cm的包块,包块有压痛,界限清楚,不易推动,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包块上可闻及肠鸣音.
【总页数】1页(P76)
【作者】何勇;马庆久;褚延奎
【作者单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 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2.3
【相关文献】
1.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的超声诊断 [J], 钟小苹;陈苏兰;李新新
2.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师海亮;刘占峰
3.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1例 [J], 张春秋;彭晓晖;刘宏
4.国人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47例 [J], 顾国利;王石林;周晓武
5.特发性收缩性横结肠系膜炎误诊一例 [J], 刘志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系膜脂肪炎

疾病名:肠系膜脂肪炎英文名:mesenteric panni culitis缩写:别名:肠系膜脂肪肥厚症;肠系膜脂性肉芽肿;孤立性肠系膜脂营养不良症;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退缩性肠系膜炎;原发性肠系膜脂硬化症ICD号:K92.8分类:消化科概述:肠系膜脂肪炎(mesenteric panni culitis)是以腹部包块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肠系膜疾病,临床少见。
Crane(1955)首先报告于临床,Dgder(1960)对本病的临床及病理做了详细的描述,指出该病是因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系膜广泛增厚,继而纤维化,故又称肠系膜脂肪肥厚症、肠系膜脂性肉芽肿、原发性肠系膜脂硬化症、孤立性肠系膜脂营养不良症、退缩性肠系膜炎、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等。
本病大多数病人临床经过良好,有自限性趋势。
流行病学:1960年Ogden等最先报告1例本病,本病在欧美发生率较高,1975年Reske等,统计时共68例,1977年Durst等统计就上升达148例。
日本截止1992年底共报告28例。
国内牛军(1997)报告1例12岁男孩患有此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0:6。
4岁~86岁都可发病,平均年龄53岁,这与40岁以上患者腹部手术机会明显增加有关。
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腹部外伤、腹部手术、感染、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由于文献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既往都有外伤史和腹部手术史,所以推测外伤和手术与本病关系密切。
变态反应对本病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发病机制:本病的致病性缺陷包括脂肪组织过度生长以及随后的变性、脂肪坏死及黄色肉芽肿性炎症。
在增生的肠系膜脂肪组织变性后,可能是正C D D C D D C D D C DD常的脂类物质从变性的脂肪细胞中释放出来,而促进了肉芽肿性浸润,并最终纤维化。
病变主要侵袭小肠系膜,而且以肠系膜根部为多见,也可蔓延到肠壁处。
结肠系膜也可受累,但病变常较局限,外观酷似结肠恶性肿瘤。
病变极少侵及网膜或向腹膜后蔓延。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模板精编版

入 院 记 录姓名: 病区: 内科病区 性别: 男 出生地: 年龄: 2岁 住址:民族: 汉族 入院日期: 2014-03-10 16:00 婚姻: 已婚 记录日期:2014-03-10 20:17职业: 农民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主 诉:腹痛1天。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吐,无腹泻。
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
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
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 格 检 查T 36.1 ℃,P 90 次/分,R20 次/分,BP/ mmHg,体重14 Kg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
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
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 ,调节对光反射灵敏。
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通气差 ,有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
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出血、 无溢脓。
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
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
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
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
胸骨及胸壁无明显压痛,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
两肺叩诊音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性啰音。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触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
肠系膜脂膜炎一例报道

因此,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X线钡剂灌肠检查。
一般X线钡剂灌肠提示结肠冗长的病人不少,但常没有症状,因而不需要治疗。
对结肠冗长症所致的顽固性便秘,首先应行保守治疗,约40%~50%的病人症状可得到明显的改善。
手术的适应证为: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长期的顽固性便秘及服用刺激性泻剂史。
②病人有强烈的手术要求。
③X线钡剂灌肠提示:结肠弯延、迂曲或盘曲冗长超过正常长度的35%~40%。
④经积极保守治疗1~2年以上而无效或疗效较差。
⑤排除结肠慢性传输障碍性疾病。
符合上述条件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由于冗长的结肠与正常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结肠切除的范围尚无统一的标准。
国外的资料显示,以结肠次全切除为多。
国内资料显示,大多集中在乙状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和左半结肠切除[3]。
手术切除的主要顾虑在于担心术后出现严重腹泻并发症。
本组病例虽然X线钡剂灌肠提示以乙状结肠、横结肠冗长为主,但我们共行横结肠大部分切除+左半结肠切除6例,并完全消除结肠肝曲的锐角弯曲。
术后随访6个月~8年,顽固性便秘症状基本消失,无复发,并且未出现严重腹泻并发症。
单纯乙状结肠切除或横结肠切除随访的结果显示有较高的复发率。
袁景伦[2]认为,在结肠次全切除的基础上保留少部分的横结肠,对预防术后排稀便或腹泻大有益处。
而病理检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结肠冗长症是一种神经病理异常性疾病的说法[4]。
因此,亦要求扩大切除病变的结肠。
参考文献1John M,Ed g ar U,W illia m K.C o lon ic s p as m and p seudo-obstructioni n an e lon g ated co lon secondar y to p h y s ical exertion:D ia g nos is b ystress bari u m ene m a.Am J G astroentero l,1999,94:3360.2袁景伦,赵中辛.原发性结肠冗长引起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腹部外科,1996,9:173-175.3王正康.结肠冗长症的外科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710-711.4张俭省,朱荣,马晶跃.原发性结肠冗长的结肠形态病理学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18-119.(收稿日期:2004-07-07)·短篇报道·肠系膜脂膜炎一例报道金秋艳舒建厂张明病人:女性,66岁。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报告_贺立敏

片 75 mg / d, 随访 1 年, 未复发。
2 讨论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起病缓慢, 常有数天至数周腹部不
适, 厌食, 大便习惯改变等先驱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而腹痛加 剧, 腹胀, 呕吐, 血便, 呕咖啡样物, 腹膜刺激征甚至循环衰 竭。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红细胞浓缩。腹平片可见 肠管扩张、肠壁水肿增厚和肠袢之间分离。腹腔穿刺如抽到 腹水, 提示肠管已坏死。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 术前诊断困 难, 常因急性肠梗死合并腹膜炎在剖腹探查中确诊, 病死率 高。治疗可行血栓切除术, 如有肠坏死者, 需同时行肠切除 术。由于病变有复发性, 故常规予抗凝治疗。该患者既往有肺 栓塞病史, 早期有腹胀、腹痛症状, 随后出现血便、腹膜刺激 征, 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行肠切除术及抗凝治疗, 预 后良好。由于该病早期诊断困难, 故对伴有高凝状态( 如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和癌症) 、肠系膜上静脉损伤 ( 外伤、手术、放 疗、门- 腔静脉分流术后) 、腹腔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有 周围静脉血栓性炎症病史者, 出现上述症状应想到本病。力 争早期诊断, 从而降低病死率 [1 ]。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
2001. 1805
实用内科学
第 1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_04_14 收稿)
作者单位: 300280 天津市大港油田职工总医院
417
and moss y fib er sp routing. Ep ilepsia, 1993, 34( 6) : 985- 995 5 Dube C , Boyet S, M arescau x C, et al. Relatio nship betw een
POEMS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POEMS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张科技;杨丽;杨长青【摘要】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有关的多系统病变,临床上以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P)、脏器(肝脾)肿大(O)、内分泌紊乱(E)、M蛋白增高(M)和皮肤改变(S)为特征,常伴有全身凹陷性水肿、胸腹水、杵状指(趾)和心力衰竭等症状。
我们报道1例男性38岁患者,因“腹胀、双下肢水肿2年,四肢远端麻木2月”入院,经临床各种检查被诊断为该病。
我们复习了有关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进展。
【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2页(P563-564)【关键词】POEMS综合征;病例报道;文献复习【作者】张科技;杨丽;杨长青【作者单位】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有关的多系统病变,临床上以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脏器(肝脾)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紊乱(Endocrinopathy)、M 蛋白增高(M-protein)和皮肤改变(Skin-Changes)为特征,常伴有全身凹陷性水肿、胸腹水、杵状指(趾)和心力衰竭等症状。
1956年由Crow等首次报道,1968年Fukase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征提出,因此,亦称Crow-Fukase综合征。
1980年Bardwick取本病的五大临床特征的英文首字母将其命名为POEMS综合征[1]。
本病在日本报道较多[2],我国近年也有多例报道。
我院消化科最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患者男,38岁,山西省晋城市人,中学教师。
因“腹胀、双下肢水肿2年,四肢远端麻木2月”于2010年5月14日收住我院。
于2008年5月起出现中上腹胀、双下肢轻度水肿,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给予左甲状腺激素钠(优甲乐)100μg/d替代治疗,水肿症状稍好转。
肠系膜脂膜炎病例分享

感谢各位专家指导!!
5 影像学表现 肠系膜脂膜炎术前最有用的
检查方法是影像诊断,其中最重 要的是腹部CT和MRI。超声和普 通X线检查能直接或间接显示病 变,但敏感性低。
1.5.1 普通X线检查
对MP 的放射学诊断最早用普通腹部透视或摄影,胃肠 钡餐和/ 或钡灌肠检查。50 %病人显示正常。异常征 象包括肿块推挤小肠攀向四周移位、分离、横向延长, 小肠纽结和成角(由于系膜纤维化收缩所致) 、锯齿状 狭窄、扩张、肠梗阻。若累及结肠系膜,则有特殊表现, 结肠呈“拇指纹”样狭窄、僵硬,易误诊为结肠癌。
读片会病例 腹痛腹泻4天来院门诊 • 查体:腹部平软,脐周压痛,
无反跳痛
辅助检查
• 2019.5.1 Cr 150umol/L,CKMB 33U/L
• WBC 8.8×10^9/L,N60.1%,嗜酸 性粒细胞1.25×10^9/L,CRP1mg/L
1.5. 3 MRI 表现
MRI表现虽无特异性,但显示脂肪、软组织成份和血管 受累与否优于CT,是诊断肠系膜脂膜炎最有价值的影像 学检查方法之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显示不同组 织的信号特点,如以纤维组织为主的肿物,T2WI 呈 低信号。②显示主要血管(SMA、SMV) 及其分支是否 受累,血管正常表现为“流空效应”。因此MR 对显 示病变纤维组织和评价血管是否受累方面是非常有帮 助的方法。 其它表现基本与CT类似。
• PT11.1sec,D-二聚体 1880ug/L
5.1腹部CT(CT1174027): 左侧腹中部脂膜炎伴多发淋巴 结肿大。
3.3 实验室检查
大多数患者生化检查,血液、尿液和大便常规检查皆正常。部分表现白细 胞升高、血沉加快、缺铁性小红细胞性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和C 反应蛋 白( CRP) 升高。
26464952_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Chin J Gastroenterol,2021,Vol.26,No.4·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郭 蕊 吴 静 缪应雷#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650032)DOI:10.3969/j.issn.1008⁃7125.2021.04.0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100,81670501)#本文通信作者,Email:myldu@ 关键词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 中草药; 诊断; 治疗Idiopathic Mesenteric Phlebosclerotic Coliti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GUO Rui ,WU Jing ,MIAOYinglei.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32)Correspondence to :MIAO Yinglei,Email:myldu@Key words Idiopathic Mesenteric Phlebosclerotic Colitis; Drugs,Chinese Herbal; Diagnosis; Therapy病例:患者男,65岁,因“腹痛2个月”于2019年12月29日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断性剑突下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每日解黄色稀便3~4次。
当地医院腹部B 超、腹部立位片显示肠梗阻征象、腹腔少量积液征象;腹部CT 示升结肠壁水肿增厚并多发钙化,周边系膜模糊增厚;胃镜检查示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检查示回盲瓣至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多发小溃疡,血管网消失,肠腔狭窄,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厚呈束带样 , 右盆腔内见散在数枚小淋巴结影。注
入造影剂 扫描 : 回肠 下方系膜 纠集 、 缩 、 部形成 漩 挛 局
涡征 , 所见肠 管未见 明显充盈 缺损 , 肠扩 张积 液 , 小 盆
最高 , 症状轻重不一, 缺乏特异性 ,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为腹 痛 、 腹部包块 和肠梗阻 , 伴有发 热 、 J还可 贫血 和
结合文献对 本病进行综 合复 习。
患者 , 女性 ,6岁 。 因 “ 歇性 腹 痛 、 4 间 腹胀 l 0余 年, 加重 2天 ” 以“ 完 全 性 肠梗 阻 ” 住 入 院 。既 , 不 收 往 症状 呈 间歇 性 发 作 。入 院 查 体 : 温 3 . , 压 体 67 血 10 7m H , 0/0 m g心率 8 4次/ , 分 营养 及 一 般 状 况差 , 精 神欠 佳 。皮 肤 、 膜 无 黄染 , 表 淋 巴结 未触 及 。右 巩 浅 中腹 可触及 一包 块 (c × c 6m 5m×5m) 位置 固定 , c , 压
师海亮 刘 占峰 ( 青海省 西宁市第 一人 民医院外科 )
中图分类号 R 1. 561 文 献标识 码 B
特 发性 收缩性肠 系膜炎是 一种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特发性 、 非 肿瘤性 、 肠 系膜 炎 性疾 病 , 瘤样 以肠 系膜 增厚 、 短 、 缩
脂肪组织非 特异性炎症 和坏死 为主要 病变 。其病 因 、
脂性 坏死 。16 9 5年 O d n等 以肠 系膜脂 膜 性炎 详 ge
病原 、 自然病 程 均不 清 楚 , 献 多 为个 案报 告 _ 。临 文 l J 床上常误诊 为其他 疾 病而 致误 诊 。我 院于 20 06年 7 月收治一例 , 曾误诊 为 “ 不完全 性 肠梗 阻 ” 后经 剖腹 , 探查及病理 学检 查 明确 诊断 , 现将 病 例 报告 如 下 , 并
应肠 管切除 , 端端 吻 合 , 后 病人 恢 复 良好 。切除 包 术 块送 病检 , 病理诊 断为特发性 收缩 f肠 系膜 炎 。 生 特发性 收缩性肠 系膜炎是肠 系膜疾病 中的一 种 , 临床 少见 。有人根 据其 病 理变 化 推测 其为 自身免 疫 性疾 病 , 尚缺乏证据 。在 有些情 况下 , 但 自身免 疫 、 感 染、 手术 、 伤可能是 其诱 因 , 合并其 他疾 病 。15 创 常 95 年 Cae rn 等 首次报 告 了 5例 特 发性 肠 系膜 肿 瘤性
痛 明显 , 鸣音 亢进 , 可 闻及 气 过水 声 。实 验 室检 肠 偶
细描述 了本 病 的临床 表现 及其 病 理变 化 。在 以后 的 报告 中本 病有很 多 命名 , 括硬 化 性肠 系膜 炎 、 窄 包 缩 性 肠 系膜炎 、 灶性 肠 系膜 炎和 腹 膜后 硬 化 、 质硬 多 脂
于小肠系膜 和结 肠 系膜 , 常伴 有 肠 系膜 淋 巴结 肿大 。 组织 学特点是 显著纤 维组织增生 , 生 的纤 维束 取代 增 正 常 的脂 肪组 织 , 留脂肪 组 织 内可见 噬 脂 细胞 浸 残 润。最初认 为是肠 系膜脂膜炎 发展 的最后 阶段 , 是 但 在长期 随诊 肠 系膜脂 膜 炎患 者 中并 未观察 到 直接 转 变 为特发性 收缩 性肠 系 膜炎 的病例 。本 病 多见 于 J 中老年患者 , 性多 于女 性 ,0— 9岁年 龄段 发病 率 男 5 6
术探查 。术 中见 : 回盲 部及 回肠 粘 连成 团 , 相应 回肠
系膜变短 、 变厚 、 变硬, 形成约 5m× c 4m大小 c 4m× c
之包块 , 中诊 断为 : 系膜 肿 瘤。行 增 厚 系膜 及 相 术 肠
师海亮 (97一)男 , 15 , 汉族 , 山西籍 , 主治医师
向肠系膜根部, 可伴有肠管狭 窄和扩张, 形成梗 阻。
实验 室检查均 为非 特异性表 现 , 常见 的有血沉增快 、 C
1 4l
维普资讯
反应蛋 白 增高和免疫补体 c 、4 3C 增高。c T检查可显 示包 块 为肠 系膜 脂 肪 肿块 并有 钙 化 和结 肠壁 增 厚 。 本病极少能术前确诊 , 常误诊为肠系膜炎症性疾病、 结核或肿瘤 , 剖腹探查 和包块 活检 是 明确 诊断 的惟 一
化性肠系膜炎 、 系膜脂性营养障碍等 , 肠 J 目前较多 学者用“ 特发f收缩性肠系膜炎” 生 命名。 特发性 收缩性肠 系膜炎 是肠 系膜脂 肪 组织 的一
种 非化脓性 炎症 , 导致肠 系膜纤 维增生 、 增厚 , 可发生
查: 血常规 、 血生化 、 尿常规等无 明显 异 常。影像 学检 查: 腹部 x线片示 : 中上腹部肠 管充气扩 张 , 右 局部可 见数个 不典型小 液平 。腹部 C T示 : 中腹 有 一包 块 右 (.c 4 1m ×38r) 部分 回肠 扩 张积 液 , 部 52mx .c .e , a 局 肠 系膜 增粗 , 聚拢 。约平骶 1 缩短 椎体 层 面见局 部 系 膜纠集 , 部见少许 游离气泡影 。右 下腹局 部肠 系膜 局
体重 下降等表 现 。特 发性 收缩 性肠 系膜 炎 并发 不 完
全性 或完全 l肠 梗 阻 的病 因为 肠 系膜极 度 纤维 化 显 生
著增 厚 、 缩短 , 地 坚 硬 , 质 常与腹 膜 粘 连 , 肠 被牵 拉 小
腔 内可见肿 大淋 巴结 。入院后给 予 胃肠减压 、 低压 灌
肠、 解痉 、 液 等对 症 治 疗 , 补 2天后 症 状 不 缓 解 , 手 行
维普资讯
第2 9卷
2 8 00
第 2期
青 海 医 学 院 学 报
J R A I HA D C OL E E OU N L OF Q NG IME I A C L G L
V0 _ 9 No 2 I2 . 2 8 00
特发性 收缩 性肠 系膜炎 1 例 报告 及 文献 复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