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父母胎教过程中常见心理误区

合集下载

胎教不当小心成胎害 准爸妈一定要避免这些错误胎教

胎教不当小心成胎害 准爸妈一定要避免这些错误胎教

胎教不当小心成胎害准爸妈一定要避免这些错误胎教胎教不当小心成胎害科学的胎教能够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这已被现代科学所公认。

然而,胎教不当也会带来胎害。

除不良情绪能影响胎儿健康外,不合理的语言教育、运动教育以及噪声等,都会给孕妇胎儿带来隐患,医生称之为“胎害”。

忌不良情绪: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孕妇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有利于胎儿出生后良好性情的形成。

而孕妇在麻将桌前往往精神紧张,大喜大悲,情绪不定,使母体内的激素分泌异常,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危害。

因此,孕妇要格外注意精神卫生,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

忌不合理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时,孕妇可用中度音量向腹内的胎儿亲切授话,或吟读诗歌,或哼唱小调,或计算数字。

如此都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切忌大声粗暴地训话,这样会造成胎儿烦躁不安。

等胎儿生下来以后,会变得十分神经质,以至对语言有一种反感和敌视态度。

忌不合理的运动教育:运动是很有效的一种胎教方式方法,但是不合理的运动就是胎教中的大忌了。

与胎儿做运动联络时,要轻轻抚摩胎儿,每天2~4次为宜,有时胎儿也会不遵母命,此时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

做运动胎教时,动作不宜过猛。

忌噪声:噪音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

噪音对胎儿有如此严重影响,因此,孕妇要警惕身边的噪音,不要受噪音影响,更不要收听震耳欲聋的刺激性音响。

准爸妈在实施胎教过程中,应该严格按胎教的方法去做,不要认为什么方法比规定的多做一些,就会更有效。

孕妇生活要有规律,这既是胎教的一项内容,也是对每位孕妇的起码要求。

每项胎教内容,需按一定规律去做方能成功。

胎教7大心理误区

胎教7大心理误区

注意:胎教常见7大心理误区误区一:胎教做好了,宝宝长大一定是神童每位爸爸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宝宝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

但是,准爸爸准妈妈一定要知道: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个胎宝宝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展。

如果胎教能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宝宝将会更加优秀。

误区二:胎教就是给胎儿听音乐许多准爸爸准妈妈认为胎教就是让孕妇和胎儿一起听音乐,有的听古典音乐,有的为使孩子个性开朗而选择听摇滚乐,有的甚至听流行歌曲、京剧。

其实孕期适当听音乐是正确的,但要讲究内容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音乐和听音乐的时间,注意音频的高低及音量的大小。

此外,胎教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运动胎教、精神胎教、手工美术胎教、语言胎教、灯光胎教、数量胎教、环境胎教等。

误区三:胎教就是教胎儿唱歌、说话、算算术胎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胎宝宝唱歌、识字、做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宝宝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实,凡是对胎宝宝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归入胎教的范畴。

大到怀孕前的准备、环境的改善、情绪的调节,小到听音乐、散步、和胎宝宝说悄悄话,这些都是胎教的内容。

误区四:胎儿没有意识,胎教也不会有作用有人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能力,认为胎儿没有意识,根本不可能接受教育,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研究证明,胎儿4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的感知觉能力,即具备了受教育的“能力”。

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而是主要根据胎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育,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为宝宝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误区五:胎教从怀孕后开始一旦得知怀孕,许多准爸爸准妈妈就会非常高兴地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加强营养、定期检查、适当运动等。

准妈妈胎教易进的三“误区”

准妈妈胎教易进的三“误区”

准妈妈胎教易进的三“误区”越来越多的准妈妈重视胎教,买来一大堆世界名曲,一有空就放给肚子里的宝宝听。

可是,日前专家提出说,并不是所有的世界名曲都适合胎教。

下面和小编来看看准妈妈胎教易进的三“误区”吧。

不少准妈妈走入了误区,以为只要是世界名曲,都可以作为胎教音乐,而且只要贴着肚子放给胎儿听就可以。

“其实不是所有的世界名曲都适合胎教,应该选择那些舒缓、欢快的乐曲;聆听的过程中,母亲要静下心来,跟胎儿一起去感受,这样才会有效果。

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长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听力就已经跟成人差不多了,所以,这时,爸爸妈妈多和孩子说话,多给宝宝听一些音乐,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帮助的。

”某医院院长介绍说,许多孕妈妈存在不少的音乐胎教误区,比如错误地认为胎教音乐就是古典音乐。

她说,音乐胎教远非弹奏乐器、培养兴趣那么简单,是通过塑造宝宝的情感来促进他们的智力。

误区1 听胎教音乐时可“一心二用”怀上宝宝后,每天按时听音乐成了肖女士的“必修课”,但由于本身对音乐不感兴趣,她听音乐时总喜欢做点别的,或看杂志、看电视,或在厨房里忙活,纯粹将胎教音乐作为日常活动的背景音乐。

对此,育儿专家表示,孕妇这样听音乐并不能很好地起到胎教的作用。

“真正的胎教音乐是给肚子里的宝宝听的,你的感知就是宝宝的感知,这才是胎教音乐会的真谛”。

听胎教音乐时,“一心二用”是没有效果的,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听,用心感知才能传递给肚中宝宝。

误区2 所有古典音乐都适合胎教怀孕3个月的吕女士,各种世界名曲都被她列入胎教音乐之列,从贝多芬到莫扎特,从蓝色多瑙河到梁祝,只要她认为好听的古典音乐,她就觉得对宝宝是好的,一有时间就反复听。

专家说,吕女士这种做法是目前比较普遍的误区,胎教音乐选择合适的乐曲很重要。

研究表明,经过医学、声学测度,在频率、节奏、力度和频响范围等方面,符合听觉生理要求的音乐才能起到作用。

对于孕妇和宝宝来说,主要以听轻柔舒缓的音乐为佳。

误区3 胎教音乐听得越多越好像不少孕妇一样,郑女士以为胎教音乐宝宝听得越多越好,声音越大越好,她经常将音乐播放器直接贴在肚皮上,让宝宝自己听音乐,有时也会将自家的电脑、IPAD、手机打开调高音量播放音乐,整个房间都是“音律”,每天反复5、6次。

亲子教育心得:父母容易忽视的10个心理误区

亲子教育心得:父母容易忽视的10个心理误区

亲子教育心得:父母容易忽视的10个心理误区1.过分表扬或批判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念,但有些父母总是不停地过分表扬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做一点小事都盼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

过分批判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只要指出错在哪里就可以了,这样可关心他们吸取教训。

2.过分民主幼儿缺乏阅历和推断力,需要父母指导,对其过分民主,会把孩子宠坏,变得为所欲为。

当然,当孩子长大一些以后可以晓之以理,并给他们更多的选择。

3.对孩子发脾气父母向孩子大发雷霆可以震住孩子,但威信却降低了;父母应在孩子面前少发脾气。

假如掌握不住,可以先安静一下,然后再回来对孩子严厉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这样效果更好。

4.总是根据一成不变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总让孩子在墙角罚站是不会有多大作用的。

如孩子犯了错误,可依据孩子的年龄和爱好限制他的某些活动,如看电视、玩嬉戏机或参与室外活动等。

有时只要不理睬他的行为,他就会自动放弃。

5.从来不惩处孩子假如孩子对他的错误行为毫无印象的话,他是不会记住去改正的。

孩子真的犯了错误,惩处是必不行少的。

惩处有很多方法,如可以让他做家务,打扫卫生等。

这里的惩处并不是指打孩子,常常挨打的孩子得到的是恐惊,而不是自制。

6.对正在做错事的孩子讲话过于温柔有时,父母应实行强制措施,让孩子懂得调皮应当有限度,任何时候都不能有过分行为,在不良行为一开头就制止他,然后再解释为什么。

7.滥用嘉奖“假如你不再往地上泼水,吃过饭我给你吃冰淇淋”。

这种方法只能纵容他下次再犯,用嘉奖的方法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实际上是贿赂孩子。

切记,不能滥用这种嘉奖。

8.在孩子面前争吵父母因教育方法不全都而公开争吵,会使孩子感到担心全和不知所措,因孩子经常会仿照父母。

故在孩子面前,父母保持全都。

假如有不同意见,要避开孩子进行争论,不要让他感到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不起作用。

9.总认为孩子有错误假如你总是认为孩子是错误的,会使他感觉自己很无能。

【胎教知识】胎教常见的六大误区

【胎教知识】胎教常见的六大误区

【胎教知识】胎教常见的六大误区
对待胎教不能太过殷切的,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那么,什么样的胎教心态才是有益的呢?在进行胎教时要避开哪些误区呢?下面就为您详细讲解。

一、端正产前教育观念
1、科学的态度、正确的目的
产前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通过培训,身心发展得更健康、更聪明,提高他
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它不应该像一些宣传误导那样培养人才和天才。

毕竟,天才是人群中
的少数。

产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和各种感觉和运动功能更加完善,为接受各种刺激和出生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孩子对未来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更强
的适应能力。

2、必要的知识、冷静的头脑
现在准备抚养孩子的父母经常感到困惑——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项目”不断地描述以
这种方式培养的孩子是如何“非凡”和“早期智慧”,以至于年轻的父母不忍让他们的孩
子落后,此外,他们还必须放弃资金参加培训或购买“项目”。

事实上,其中一些“项目”打着“科学”和“专家”的旗号误导家长。

有些是由基因决定论指导的,有些显然与儿童
发展的自然过程相反,有些只是出于经济目的。

因此,建议家长在准备怀孕前,从正规的
专业单位和渠道学习一些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包括孕期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产前和早期教育的一般知识。

这可以让你自己了解情况,保持冷静的头脑,并善于识别和
选择适合你的方法。

4点切忌教您做好情绪胎教 - 胎教知识

4点切忌教您做好情绪胎教 - 胎教知识

4点切忌教您做好情绪胎教 - 胎教知识切忌一、保持好心态,在怀孕期间的母亲不能过度抑郁、忧伤,抑郁伤脾胃,脾胃一伤,血就不足;肺主忧,忧伤过度则伤肺和皮毛。

而且人一抑郁气机就会被憋,大人被憋,孩子的气机也会被憋住。

中医讲究气血,气血是人正常活着的根本,一旦孩子气机被憋,就容易对肺造成损害,孩子出生后就有可能患结核一类的病症;切忌二、处在怀孕期间的母亲,请记住咯!一定不要生大气,要知道怒则气上,气血全在头上,下焦气血就不足,孩子就得不到供给。

说实话,一点气不生是没人能做到的,但要学会调整自己,没什么过不去的,女人跟丈夫一生气,就容易把过去那些成芝麻烂谷子的事全勾出来,一瞎想,就想不开,结果越气越大。

如果有什么想不开的,先出去转一圈,回来基本就没事了。

这时丈夫也要多体谅妻子才是;切忌三、要知道在十月怀胎的过程中,惊吓对胎儿的影响最大,因为五脏里肝主惊,惊恐就会伤到肝,而肝所对应的神明为魂,魂属于阳神,阳神主动,所以孕妇一旦受到惊吓,伤了魂的话,小孩子就有可能患先天癫痫。

所以这里我们要提醒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情你们一定要注意,尽可能避免在孕期吵架,并且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不仅仅是为了家庭的和睦,也是为了将来降生的孩子能够健康长寿。

这也是中国文化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所在。

所以家长朋友们情一定要注意!切忌四、孕妇们不要说谎话,不要骂人,不要说挑拨离间、两面三刀的话,更不要说淫秽的或不符合礼仪的话。

因为孩子就像袋鼠一样,天天跟着妈妈,孩子最熟悉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声音。

妈妈怎么说话,说话的样子是什么,都会影响到孩子。

所以作为母亲,说事说正事,别说闲事、恶事。

勿妄语的思想根源在于不要有妄念。

不要小瞧了念头的作用,一个念头可能就是一个恶的因,最后就能结出恶的果。

所以妈妈朋友们要避免以上问题,孕妈妈最好每天都保持微笑,因为微笑也是一种胎教方法。

孕妇愉悦的情绪可促使大脑皮层兴奋,使孕妇血压、脉搏、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均处于相互平稳、相互协调状态,有利于孕妇身心健康,改善胎盘供血量,促进腹中胎儿健康发育。

准妈妈要避开胎教误区,正确胎教

准妈妈要避开胎教误区,正确胎教

准妈妈要避开胎教误区,正确胎教
为了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准父母们早早就准备对宝宝进行胎教,然而却不知道在胎教的同时,你可能不知不觉走入了误区,而让胎教适得其反了。

胎教并非随时随地进行,胎儿绝大部分在睡眠中度过,因此为了尽可能不打搅宝宝的睡眠,胎教的实施要遵循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随意进行。

(一)环境胎教——给胎儿一个无害的成长环境
胎教的基础是营养,其次是良好的环境,不能在有毒有害的环境内生活。

要注意营养均衡,按照医生的嘱咐添加各种营养,咖啡、可乐这些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

(二)情绪胎教——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胎儿
怀孕时,千万不要把不良的心情传给肚子里的孩子。

因为身体会分泌不好的激素,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和营养吸收。

多想怀孕的好处,经常和丈夫一起分享怀孕的快乐。

如果准妈妈会失眠,在睡觉前可以泡个温水脚,喝一杯热牛奶,听听轻音乐,效果相当好。

欣赏电视剧和电影时要避免看血腥暴力的影片。

(三)音乐胎教——不重音乐重时间
孩子在肚子里,睡眠的时间多,清醒的时间少。

要找抒情的歌曲,古典的比如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抒情的可以找大自然的音乐,最好不要找摇滚曲子。

(四)抚摸胎教——别吓到宝宝
做抚摸胎教,要知道孩子的每个部位在哪个地方。

准妈妈可以躺在床上,把两只脚曲起来,就可以在腹部慢慢抚摸。

如果摸到圆圆的、硬硬的部位,就是胎儿的头部,如果摸到一块大大块的部位,就是胎儿的背部,如果摸到凹凸不平的,就是手和脚。

孕妇须知的常见胎教误区有哪些

孕妇须知的常见胎教误区有哪些

孕妇须知的常见胎教误区有哪些孕妇在进行胎教的时候,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误区,才能更好的做好胎儿的教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孕妇须知的常见胎教误区,分享给大家!常见的胎教误区误区一:胎教实施越早越好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生理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着胎儿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脑电科学研究表明,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才能具备,到胎儿8个月时才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大脑皮层区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挥胎儿听、嗅、发音等器官的活动,并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使得对胎儿实施相应的有规律的教育成为可能。

据胎儿研究工作者研究证实,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

所以,胎教的最好时间应选在胎儿8个月(孕32周)以后。

误区二:依赖音像资料就可以做好胎教如上所述,胎儿在妊娠末期只会有一定的听觉记忆,且此时胎儿的检测、辨别和定位等基本听觉能力还极为有限,只能对语言和音乐两种听觉刺激进行初步的感知和信息加工;语言胎教方面: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由于胎儿早期特殊接触经验的影响,胎儿对言语的偏好甚于非言语,对母亲声音的偏好甚于陌生人的声音,对母语的偏好甚于另一种语言,对某种熟悉的言语刺激的偏好甚于不熟悉的言语刺激。

误区三:胎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胎教的实施要遵循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随意进行。

孕妇胎教的注意事项第一,胎教要适时适量。

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第二,胎教要有规律性。

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再认,为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施教过程中,母亲应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达到与胎儿的身心共振共鸣,不仅利于胎儿的也利于母亲自身身心的健康,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总之,胎教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胎儿对母亲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

孕妇做好胎教的方法胎儿的接受能力取决于母亲的用心程度,胎教的最大障碍是母亲心情杂乱、不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怀孕后,朵朵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给朵朵姥姥打电话,朵朵姥姥劝她说:“要当妈妈了,就和以前没宝宝的时候不一样,得为孩子着想,不能只想着自己了,更不能由着性子来,一切要以胎儿为先。

”可是,朵朵妈总觉得对肚子里的孩子无从着手,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好。

说是要胎教,却又怕自己做得不对。

她只能从朵朵爸那里找安慰,好在朵朵爸还是比较有主见的,慢慢地安抚朵朵妈,帮她调整心态。

误区一:胎教做好了,宝宝长大一定是神童
每位爸爸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宝宝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

但是,准爸爸准妈妈一定要知道: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个胎宝宝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展。

如果胎教能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宝宝将会更加优秀。

误区二:胎教就是给胎儿听音乐
许多准爸爸准妈妈认为胎教就是让孕妇和胎儿一起听音乐,有的听古典音乐,有的为使孩子个性开朗而选择听摇滚乐,有的甚至听流行歌曲、京剧。

其实孕期适当听音乐是正确的,但要讲究内容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音乐和听音乐的时间,注意音频的高低及音量的大小。

此外,胎教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运动胎教、精神胎教、手工美术胎教、语言胎教、灯光胎教、数量胎教、环境胎教等。

误区三:胎教就是教胎儿唱歌、说话、算算术
胎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胎宝宝唱歌、识字、做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宝宝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实,凡是对胎宝宝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归入胎教的范畴。

大到怀孕前的准备、环境的改善、情绪的调节,小到听音乐、散步、和胎宝宝说悄悄话,这些都是胎教的内容。

误区四:胎儿没有意识,胎教也不会有作用
有人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能力,认为胎儿没有意识,根本不可能接受教育,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研究证明,胎儿4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的感知觉能力,即具备了受教育的“能力”。

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而是主要根据胎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育,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为宝宝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胎教百味屋
胎教实施过程中的三大注意事项
第一,胎教要适时适量。

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二,胎教要有规律性。

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实施胎教的过程中,准妈妈应集中注意力,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达到与胎儿的身心共振共鸣,这样有助于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胎儿和准妈妈自身的身心健康。

误区五:胎教从怀孕后开始
一旦得知怀孕,许多准爸爸准妈妈就会非常高兴地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加强营养、定期检查、适当运动等。

应该说这些都是有益的,但准爸爸准妈妈们更应该知道:真正的胎教应该从怀孕前甚至是婚前开始,如进行婚前检查,了解生理功能;婚后在计划怀孕前选择理想的受孕季节和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考虑职业、工作环境对受
孕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等。

误区六:胎教不需要有计划
准妈妈和胎宝宝是“一心同体”的,如果准妈妈的生活不规律,胎宝宝也不会有很自然的生活节奏,因此,制订一个妊娠期间胎教的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准妈妈应该每天合理、有规律地对胎宝宝进行胎教,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规律。

误区七:胎教只有准妈妈可以做
胎教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要靠家庭全体成员共同进行。

特别是准爸爸,首先应帮助准妈妈稳定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能和准妈妈吵架,多关心体贴准妈妈。

此外胎宝宝更容易接收低频声音,他们更喜欢听爸爸的声音,因此,准爸爸最好能每天定时,特别是睡觉前和准妈妈一起给胎宝宝抚摸、对话、唱歌、呼唤他的名字,以尽母育父爱的义务。

在胎教过程中,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很重要,因为胎教是为了让准妈妈有个好心情,而情绪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之关系亲密的人的态度。

除了准爸爸,婆婆是和准妈妈关系最亲近的人,她对准妈妈的态度直接影响准妈妈的情绪。

比如说,婆婆天天喊着要孙子不要孙女,不用说听听胎教音乐,就是把最好的乐队请到家里去演奏,准妈妈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温馨提示
胎儿喜欢准爸爸
美国的优生学家认为:胎儿最喜欢爸爸的声音、爸爸的爱抚。

当妻子怀孕后,丈夫可隔着肚皮经常轻轻抚摸胎儿,或与胎儿对话,胎儿能作出积极反应。

也许是因为男性特有的低沉、宽厚、粗犷的声音更适合胎儿的听觉功能,也许是因为胎儿天生就爱听父亲的声音,总之,胎儿对爸爸声音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反应,这一点是母亲无法取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