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生物学实验教程(李颖,李明春主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节《真菌》参考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节《真菌》参考课件

蘑菇的繁殖——孢子生殖
二、真菌的生命活动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酵母菌在营养丰富、温度和
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进行出芽 生殖。即在酵母菌细胞上长出了一个或 几个小的酵母菌细胞。好像母细胞上生 出的芽,它和植物的茎上生出的芽不同, 我们叫它“芽体”。
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 1.酿造业离不开真菌; 2.有的真 菌可以产生抗生素;3.防治农林 害虫;4.食用、药用。
有害方面:1.有些真菌能使食品、纺织品发 霉变质;2.有些真菌能使人患病
中毒。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四种生物细胞结构,细菌 与其它生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归纳总结
蛋白质外壳 和内部遗传 物质
极小。球状、 寄生生活、 多数有害, 杆状、蝌蚪 自我复制 少数有益。 状
较小。球状、无成形细胞
方法步骤
(1)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的结构
通过观察实验可以知道:酵母菌的 细胞有细胞核,霉菌、蘑菇等真菌 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真菌和动植 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
(2)观察青霉
霉菌的结构
孢子
直立菌丝 营养菌丝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蘑菇的结构
蘑菇
蘑菇的结构
菌褶
孢子
菌盖 子 实 体
菌柄
菌丝
杆状、螺旋 核。有的有

鞭毛、荚膜
寄生、腐生 大多数有益, 生活、分裂 少数有害。 生殖
单细胞、多 有成形细胞 寄生、腐生 大多数有益,
细胞
核。
生活、大多 少数有害。
孢子生殖
第三节 真菌Leabharlann 各种各样的真菌图中的蘑菇有根、茎、叶吗?他们的 生长是否需要光?为什么说他们是真菌 而不是植物?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选修一可编辑)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选修一可编辑)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选修一可编辑)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品发酵过程及其原理和条件控制。

首先是果酒制作,需要挑选葡萄,冲洗后榨汁,再进行酒精发酵。

为避免葡萄破损和杂菌污染,应先冲洗后除去枝梗。

发酵过程中,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

装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以防止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条件控制温度在18~25℃,时间为10~12天左右。

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进入发酵液,导致果酒呈现深红色。

其次是果醋制作,需要挑选葡萄,冲洗后榨汁,然后进行醋酸发酵。

菌种为醋酸菌,需要氧气充足。

当糖原充足时,糖会转化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乙醇会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醋酸。

全程需要通气,温度控制在30~35℃,时间为7~8天左右。

发酵装置需要有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腐乳制作需要让豆腐长出毛霉,然后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后密封腌制。

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是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毛霉菌丝形成的。

这层“皮”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并抑制微生物生长。

盐用量需要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酒的用量约为12%,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防腐杀菌。

条件控制温度在前期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时间为6个月左右。

最后是泡菜制作,需要将蔬菜加盐腌制,然后加入调料进行发酵。

菌种为乳酸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腌制时需要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

条件控制温度在15~20℃,时间为3~5天左右。

以上是传统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通过控制不同的条件,可以制作出不同口感、不同风味的食品。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是制作食品的第一步。

在调味和装罐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发酵是制作某些食品的重要步骤,这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例如无氧和适宜的温度。

制作盐水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清水和盐。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第二节细菌1、发现细菌的是。

“微生物学之父”是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的方法。

2、细菌:(1)。

(2)(3(4(5(6(7(83、4、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种类 项目 细菌 真菌 细胞结构 单细胞,无成形细胞核, 原核生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成形细胞核, 真核生物个体大小 个体微小 有微小的,也有较大的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酵母菌多为出芽生殖) 营养方式 大多数为异养 全部为异养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

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 真菌 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3)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真菌和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的制作:2、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膨胀形成。

3、酿造甜酒的过程是洗米、淘米→蒸米→冷却接种→保温发酵。

其中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灭菌,用凉开水冲淋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菌的种类发酵原理 应用 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酿酒、制馒头、面包, 乳酸菌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酸奶、泡菜 醋酸菌把葡萄糖分解为醋酸 制醋 霉菌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制酱、腐乳(1)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2.3.3 真菌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2.3.3 真菌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 有些真菌可以发酵制作食品。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 被称为抗生素。
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 体分解成二氧化碳 、 水 和 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能被 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有机物。
真菌 (真核生物)
_单__细__胞__或__多___细胞,__有_ 成形细胞核
个体_微__小___ 分裂生殖 大多异养
有_微_ 小_的,也有_较__大__的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异养
课堂练习:
Education And Teaching
1.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杀死某些细菌,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可以抑制这些
• 有些真菌会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致使人患病。
毛癣菌 (真菌)
手癣
足癣
(脚气)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 有些真菌使植物患病。
Education And Teaching
棉花枯萎病
水稻稻瘟病 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有些真菌可以食用。
第三节
真菌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多种多样的真菌
Education And Teaching
真菌
单细胞:如酵母菌
多细胞
霉菌:如青霉、曲霉等 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灵芝等
真菌的结构和生殖
Education And Teaching
蘑菇、木耳、银耳、酵母菌和霉菌。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它们在结构、生活和生殖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
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3
4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
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
(2
(3
(4
(5
(6
(7)
(8
3、
4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1(2)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
(3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1、食品的制作:
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
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清晰、可修改版)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清晰、可修改版)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专题一科学探究'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专题三、生物与环境1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作者:中涓害作品编号:8002GN621401526429853 创作日期:2020.12.14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花种子 果实结构 功能 双子叶植物种子 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成新植物体 种子萌发的条件 胚是活的 外界条件探究活动作者:自身条件不处于休眠期 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结构花梗 花托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花药 花丝 柱头 花柱胚 珠珠 被 卵细胞受精卵 珠 被 种皮 胚种子精子 传粉 受精发育作者:中涓害作品编号:8002GN621401526429853 创作日期:2020.12.14茎根 发育结构功能芽的结构 芽的发育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形成层年轮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结构功能根尖以上部位根尖成熟区 伸长区分生区 根 冠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伸长最快的地方,也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水分和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1作者:中涓害作品编号:8002GN621401526429853 创作日期:2020.12.142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4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外界环境专题六关节囊内面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减少摩擦1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八生物的多样性Array1、生物的分类23专题九生物技术专题十健康的生活流行感冒、肝炎、肺结核、结膜炎等吸毒。

初中生物《细菌和真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细菌和真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适用年级五四制八年级上所需时间4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细菌的形态及繁殖,真菌的形态及繁殖等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了解的又一类生物。

在学习中应重点把握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及细菌与真菌的结构,难点是理解细菌与真菌的繁殖及营养方式。

专题一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的特点,课的前半部通过概念的介绍、图片简单的讲解、菌落观察引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熟悉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过程;专题二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学生通过制作细菌模型深刻理解细菌的结构;专题三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从而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由于教材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密切结合,所以,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细菌的形态及繁殖,真菌的形态及繁殖等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了解的又一类生物。

在学习中应重点把握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及细菌与真菌的结构,难点是理解细菌与真菌的繁殖及营养方式。

专题一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的特点,课的前半部通过概念的介绍、图片简单的讲解、菌落观察引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熟悉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过程;专题培养二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学生通过制作细菌模型深刻理解细菌的结构;专题三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从而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由于教材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密切结合,所以,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2)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繁殖方式(3)说明青霉和曲霉的区别(4)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尝试通过培养细菌和真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通过比较细菌和植物细胞,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观察并认识常见的霉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培养细菌和真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初中生物《细菌和真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8

初中生物《细菌和真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8

4.人类对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利用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子白板
常规资源 挂图、显微镜、实物等
教 学 支 撑 环 生物实验室
境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问题引领:细菌、真菌的菌落特点分别是什么? 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按教师要求各组明确分工并 按顺序进行观察。 2.小组选派代表运用实物投影台前展讲,其他组可质疑补充,并交流 实验心得。 3.尝试列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进一步明确对照试验的要 求。 4.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评价和教师评价。 【活动二】分组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问题引领:怎样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提出问题(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作出假设(根据你们的生活常识作出假设。) 3.制订探究方案(根据教材中的提示)。 4.讨论交流方案,并对自书的方案进行修改。 5.实施探究方案。 6.在实验的基础上完成讨论题。并在班内交流讨论的结果。 讨论: 1.为什么培养用的 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 么要用无菌棉棒? 2.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后并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相 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3.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4.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为什么? 【活动三】
教材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能够看得见的细 菌和真菌的菌落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和真菌可以生活在各种 环境之中。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的图片和真菌的模式图,能够一到学生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教学内容的层层展现,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学 习和操作,为学习生物技术奠定基础。 本章教材内容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认识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 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总计能力。 本章提供了多种学生活动素材,如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讲述细菌 的发现过程,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制作孢子印,计算细菌的数目 的技能训练及食用菌的培养等。目的有两个:一是要让学生发挥主体 作用,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并获得知识;二是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团结 协作,培养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 况。 3.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简单区别细菌和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