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国演义读后感学习100字范文

合集下载

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通用12篇)

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通用12篇)

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通用12篇)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篇1最近我读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未年魏、蜀、吴三国争霸天下的故事,可精彩了啦!书中英雄人物众多,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能在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的张飞……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新鲜的形象,真是令人爱不释手。

相信今天的我讲述,一定会引起你们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篇2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从这个故事中看出关羽十分忠义,不忘旧主,是一个忠义之士。

在华容道上,关羽想起从前曹操,曾经也有恩于他,便放走了曹操,关羽这种知恩图报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读《三国演义》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名著,让我感悟很深。

每当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歌我不经想起了《三国演义》。

想起了那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历史人物……,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篇3《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很喜欢读。

我很喜欢看《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他的诚心真是感人,最后终于打动诸葛亮,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很好。

我还喜欢看《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不非一兵一卒从曹操那里借了十万支箭,这正说明了做事情要动我们的脑筋。

我太喜欢看《三国演义》了。

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篇4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八回《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关羽接到了刘备的书信后,决定去找刘备,在过程中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共过了五个关卡杀了六个大将。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关羽,我欣赏他的武功,赞赏他的义气,他身上的许多品质都是令我们学习的,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身上的好处.读三国演义的感想100字篇5在短短的暑假中,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3篇(一)《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人物情感和战争策略。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描绘。

小说中的三国英雄各具特色,刘备仁义宽厚,关羽忠义烈士,张飞勇猛直爽,诸葛亮智谋过人,曹操权谋算计。

他们的一生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一个人物都令人敬佩。

《三国演义》教会了我要有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学会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

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历史,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3篇(二)《三国演义》是一部广为流传的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故事。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颇有感慨。

首先,小说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处世哲学。

刘备仁义宽厚,关羽义气仁厚,张飞豪爽直率,而曹操则机智狡诈,孙权处事周密。

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曲折有趣,充满了悬疑和戏剧性。

各种阴谋诡计、兵戈斗智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

最后,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可以深刻领悟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历史规律。

三国时期的兵戈相见,最终导致了天下局势的逐渐分裂,各路英雄豪杰争夺天下的故事令人惋惜和感慨。

总的来说,读完《三国演义》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英雄人物的风采,让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启迪人心灵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3篇(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明朝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命运,展现了各种权谋、智慧和勇气的较量。

在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对这部小说产生了很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魅力。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精选10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精选10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精选10篇)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精选10篇)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字篇1一本本好书犹如一颗颗璀璨的钻石,而这些钻石中最耀眼的那颗就是《三国演义》。

我读了之后,深有启发。

伟大。

渺小《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了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

手捧书卷,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力大无比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风流倜傥的孙权……这些英雄豪杰在这动荡的年代会闯出一个怎样的天地呢?当我看到最后,三国一统,我不禁潸然泪下。

那首开篇词又一次回荡在耳畔“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啊,多少英雄,随历史长波的推移,也只能在人们的谈笑中隐没。

这些伟大的英雄,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那么渺小的我们呢?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一个自恋的男孩,每次取得一点点成绩,就会沾沾自喜,像个骄傲的大公鸡。

我却不以为然。

和这些英雄相比我简直是微不足道,弱如蚁芥,我还有什么资格骄傲呢?伏下头啦,虚心学习,效仿英雄,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战乱。

和平三国时期,群鹿争雄,豪杰并起。

这些豪杰富户过着奢侈豪华、挥霍无度的生活。

“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这就是统治阶级生活的写照。

而我们的百姓呢?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建安元年,是岁又大荒,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无可为食,百姓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

”这就是百姓生活的写照。

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伴着第一缕晨光,我们坐在教室里早读;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凛冽,我们不受暴晒又不受冻馁。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我们能够享受教育,学得知识。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时代,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让这个安宁的时代不断继续。

【2018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范文(5篇)word版本 (2页)

【2018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范文(5篇)word版本 (2页)

【2018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范文(5篇)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范文(5篇)三国演义算是一部兵法的书,记载了三个国派的战争战术,值得我们学习品读。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读后感 100字范文五篇,欢迎阅读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一《三国演义》是著名的历史小说,书中向我们说了许多英雄,比如刘备、关羽以及诸葛亮。

其中让我印象作深刻的是火烧赤壁,火烧赤壁讲的是,曹操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军。

因为曹操的军队不善水战,孙权、周瑜决定火攻。

庞统假装投靠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装打黄盖,后者假装向曹操投降;孙明推测出这次吹的风是东风。

黄盖假装带了数十条船向曹操投降,船里装满了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了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我在这本书里知道了许多传奇人物,在里面我最敬佩的是刘备。

因为他做人谦和、宽以待人。

我喜欢这本书!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二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已也变成了书中的其中一位人物。

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丞相,因为他满腹经纶,神机妙算,可厉害了。

还有姜維,他虽然没有诸葛亮的计谋多,但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

我最喜欢的是赵子龙,他勇于冲前,武艺高强。

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都知道刘备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被他们这种浓浓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我。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朋友会爱上这本书的。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字篇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题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知道这首词是明朝才子杨慎为哪本书写的吗?对,就是《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句,你可别小看它,就凭这句话,已经为整本书做足了铺垫。

比如说开始写一国分三国就有用到,后面写到司马炎一统三国也用了这段开头句。

所以说这句话在全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本书都在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本书主要刻画了这几个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刘表、周瑜和孔明,这些人物也是许多读者较为喜欢的。

这本书像一杯淡淡的龙井,刚入口时觉得无味,细细品尝过后却回味无穷。

而然其中也蕴含着最深的,对人类有巨大帮助的力量。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临危不惧,兢兢业业,大智大勇,自强不息。

更重要的是他的才智和胆量让我无法不佩服。

而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属“三顾茅庐”了,它给了我无限的启迪。

如果不是刘备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也就不会有日后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中我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上,这样即使是再大的难题我们都能一一解决。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我们都能成功。

千百年来,无数先驱无数名人都用他们的人生书写了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壮丽诗篇,李时珍潜心四十年涉远山,尝百草编撰《本草纲目》;大数学家陈景润花费毕生精力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歌德编写《浮士德》将近用了四十余年……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这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坚持才会成功!历史的钟声一次又一次的敲响,新世纪新的挑战也在向我们走来。

只要我们时刻铭记着前人用时间为我们演绎的教诲,坚持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坚持就可以胜利!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字篇2我爱看中国四大名作,其中又最爱看《三国演义》,这几天来,我把三国演义连环画册六十册,每册仔仔细细看完了,真是深深有感。

三国演义的心得100字(精品10篇)

三国演义的心得100字(精品10篇)

三国演义的心得100字(精品10篇)三国演义的心得100字篇1三国演义是一部出名的历史小说,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从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开始,描写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现。

勇武过人的吕布、霸气十足的孙策、忠心护主的曹洪、老当益壮的黄忠。

想象典韦拼死守寨门的悲壮、赵云血战长板桥的惨烈、周瑜纵火烧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无奈。

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我对以下几个重要人物说点感想:曹操。

自小就崇拜曹操,也许是他太有军事才能,也许他太有人格魅力,(也许在游戏中他总是超级全能角色太好用。

)曹操为统一乱世做出巨大的贡献,更通过屯田制度解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白手起家,讨董卓、攻陶谦、伐吕布、征张绣、击刘备、战袁术、抗袁绍,更把汉献帝从西凉铁军中解救出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曹操有不少缺点,他因为好女色害死了猛将典韦和长子爱侄,他因为报父仇屠杀了许多无辜的徐州百姓。

但是曹操毕竟是那么悲天悯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乱世的写照,他有着结束乱世的决心,有着天下太平的憧憬,这就足够了。

曹操善用权谋,深得人心,挟持天子以号天下,他的气质成就了他的霸业。

刘备。

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

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

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

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

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

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

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

三国演义读后感一百字(精选17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一百字(精选17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一百字(精选17篇)三国演义一百字篇1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小说。

为次我特别查资料想了解一下罗贯中是怎么把三国时代的历史写得这么好,看了资料我才知道,原来《三国演义》并不是罗贯中编的,而是根据魏、晋时代的史书与宋代的说三分、元代的三国戏和罗贯中自己的思想合并在一起的小说,我看的那本还被清朝初年的毛氏父子加工过了。

那《三国演义》到底写的主题是什么呢?我想了一会儿,得出了:《三国演义》写的主题是三国时代的群雄争霸。

在这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有很多英雄,黄老师不是让我们写读后感吗,我可以写看了这些英雄故事后的感受呀。

于是,我拿来纸、笔,刷刷地写下了刚才的事。

然后想了一会儿,写下了读后感:《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英雄,就是刘备。

罗贯中将他写得十分仁义,还携民渡江。

依我看,就算他的携民渡江是真的,他也不一定仁义,因为他可能是为了得民心做的,这样他就好不到哪儿去。

刘备太喜欢哭了,在《三国演义》中,他不知灰心丧气哭过多少回了,就算大部分的哭都是罗贯中编的,他也好不到哪儿去。

而且《三国演义》里,刘备全依靠诸葛亮。

他在诸葛亮未当军师时没有地盘,诸葛亮当军师后地盘马上就变大。

世人评价刘备三顾茅庐是重视人才,我看只是想找个人替自己出谋划策、管理军队而已。

世人认为曹操是奸雄,我认为曹操是三国时代最有名的英雄。

他十分注重人才,在《三国演义》中本来还想不杀吕布,许攸来投时他连觉都不睡。

刘备有了人才就只靠人才,而曹操是用自己的智谋和人才的智谋合在一起,把军队管理好,怪不得他能取得擒吕布、败袁术、灭袁绍、击乌恒的巨大成就。

在三国历史上的曹操可能没有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罗贯中可能夸张了,但如果这样孙权和刘备也不可能在赤壁大战中灭曹操的兵马87万,最多灭50万,曹操兵马越少,孙权、刘备灭的曹兵也越少,所以要么曹、刘、孙都差,要么曹、刘、孙都好。

江东孙权基本上只是守业,没攻打别的地方,他只靠手下,手下让他打仗,他就打仗,很一般。

读《三国演义》有感100字(精选6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100字(精选6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读《三国演义》有感100字(精选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100字(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三国演义》有感1《三国演义》是一部很精彩的小说,它丑化了曹操、美化了刘备、神化了诸葛亮、提高了赵云,贬低了周瑜……尽管如此,这仍然是我最爱的小说,常言道:“不读三国非男儿。

”我想三国演义中展现的忠、义、智慧以及勇敢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通读全书,最让我佩服的是,这部书虽然涵盖了大小战事四百多次,但每次不一样,即使同是水或火;好有不同;其次桃园三结义,永世不相忘,这种情谊值得推广。

读《三国演义》有感2读《三国演义》,我首先觉得非常震撼:打仗建立了无数战功,如:单骑救阿斗,华容道,赤壁。

三国有悲也有欢,三位英雄结义在桃园,最后三位英雄中的关羽命丧孙权,张飞也让手下的'士兵刺杀。

刘备讨伐吴国,没成功也病死了。

这说明他们在结义的时候已经心相连啦!读《三国演义》有感3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我国古代有位政治家,军事家,天文家等,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伏龙,因居住在卧龙岗,所以自称卧龙先生。

他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诸葛亮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真是一表人才啊。

诸葛亮妙计胜东吴,堂堂八阵图,一道出师表,可叹古今无。

读《三国演义》有感4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

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

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读《三国演义》有感5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很好看,书名叫《三国演义》。

我感兴趣的是《三英战吕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一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里面记载了一代英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

“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

书中记载:“曹操素爱云长武艺人才,欲得以为己用,所以待之甚厚”,既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

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我们也要想书中的关羽所学:我们的忠,是忠于师长、忠于工作;我们的义,是守道义、讲信誉;我们的勇,是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见义勇为;我们的气,是做人要有骨气。

这,就是我读此书的最大感想。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虽然也有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是,还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信弃义,伤及无辜。

当你为了一己私利而立场不坚定时,多想想关羽吧,或许你就会迷途知返,悬崖勒马。

三国演义读后感二
《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而以其后约九十年的晋渡江灭吴为终,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

而三国演义一书,由宋朝开始有书艺人用之作题材,只不过都总是没有连贯性,不过何以我会言及书艺人?其实书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国演义中,最为所熟悉的都算是关羽了,关羽是书中最忠之人,而当代因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论任何读书人,都会追求忠君爱国的境界,「忠臣是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