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理念在超重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护理干预在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护理干预在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8T03:13:27.22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期作者:雷紫娟[导读] 本文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护理干预在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雷紫娟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 710001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护理干预在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纳入我院收治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依据配偶设计法将患者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知信行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知信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遵医嘱情况。
结果护理6个月后,知信行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知信行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各项评分、遵医嘱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知信行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之中,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遵医嘱行为,可推广。
关键词:知信行护理;2型糖尿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医嘱用药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为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抵抗等[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期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本文研究以70例(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采用知信行护理干预价值,以为此类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提供支持。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为研究观察主体,法将患者依据配偶设计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知信行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知信行护理干预)。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40±2.28)岁;知信行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28±2.2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行下一步对比(P>0.05)。
知信行模式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模式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知信行模式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28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知信行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干预,评估干预前后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情况,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本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自我管理行为大大加强,卡方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干预后本组患者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统计学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结论: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知信行模式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疾病认知,降低血压水平,建议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知信行护理模式;自我管理行为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高发性疾病,也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由于专业指导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一些社区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较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难以有效控制病情[1]。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知信行模式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28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44例,女142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2.4±2.5)岁;入组对象病情超过1年,可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排除脏器功能不全、精神疾患、意识不清、语言障碍以及文盲患者。
1.2 方法首先挑选专业人员成立知信行护理管理小组,每组包括社康护士5名,负责干预护理和后续随访,由医院专家以及护理学者负责指导小组工作,强化干预能力。
干预模式如下:(1)制订疾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结合评估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开展高血压知识宣教,宣教方法包括宣传手册、团体授课、知识讲座等等。
知信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知信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发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老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
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知信行护理模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就知信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阐述。
一、知信行护理模式的概念知信行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健康信念,并帮助患者将知识和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健康的目的。
知信行护理模式强调患者参与管理,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引导,培养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激发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知信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知信行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能够系统地向老年糖尿病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的知识,包括病因、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激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疾病的管理和控制中来。
2. 培养患者的健康信念通过知信行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能够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健康信念,让患者明白只有形成正确的健康信念,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疾病,避免出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3. 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将知识和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引导,激发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
4.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知信行护理模式,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疾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病痛,延长患者的寿命。
三、总结知信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知识的传授,信念的引导和行为的激发,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培养患者的健康信念,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需要了解“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什么。
所谓“知”指的是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了解,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信”指的是对健康问题的信念和态度,包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自我保健的信心等方面的信念;“行”指的是对健康问题的行为和实践,包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遵医嘱进行治疗等方面的行为。
这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在疾病预防方面,“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及时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交行为规范,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链,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非传染病防控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于慢性病的认知和了解,引导大家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态度,更好地控制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在疾病预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在健康护理方面,“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和护理要求,提高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在术后护理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加强对手术后护理的信任和配合,规范饮食和用药,加快术后康复过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特点和病情的变化,加强对疾病康复过程的信任和依从,规范护理行为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健康自理能力和家庭护理水平。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在健康护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和信念,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一、“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基于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和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等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从“知”着手,即通过传播科学知识,使受众了解到患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通过“着信”,即增强社会宣传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提高受众接受信息的信任度。
通过“行”来加强实践指导,鼓励受众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1. 激发人们的健康意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向社会宣传传播科学知识,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状况,从而有效激发人们的健康意识。
人们在了解到相关健康知识后更容易产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
2. 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着重在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即通过信息传播和实践指导,提高受众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的能力,使受众在面临健康问题时能够自我护理,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
3. 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播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养成。
通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均衡饮食,不吸烟,少酗酒等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实现健康生活。
4. 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推广科学健康知识,可以提高人们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使人们更积极地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
而且,通过宣传健康知识,可以使患者更主动地参与治疗过程,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5. 降低医疗成本随着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健康行为得到养成,患病的风险相应也得到降低。
这样一来,医疗机构和个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也会相应降低,从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在疾病预防和保健方面,健康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正是一种在疾病预防和保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就“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提出,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增强公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塑造正确的健康信念,促使个体改变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该模式以“知”、“信”、“行”三个关键环节为核心,通过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信息、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促使行为改变,达到了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知”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对于公众的健康保健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权威的健康教育信息,公众可以了解到各种疾病的预防方法、健康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疾病防控工作中,广泛普及和宣传健康知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非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二个关键环节。
健康信念是个体对健康问题的态度和信仰,它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健康行为。
正确的健康信念能够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健康意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大力宣传正确的健康观念,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对于促进易感人群主动采取行动,自我保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行”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三个关键环节。
健康行为是健康教育的落实和实践,它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健康态度和生活方式。
只有当个体将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付诸于实际行动时,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通过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健康行为,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公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对提高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

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对提高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中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药物依从性低、饮食控制不当、缺乏运动等问题,导致疾病难以控制和恶化。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注重知识传授、信念塑造和行为引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已在许多慢性病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中,有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本研究旨在探讨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对提高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为老年慢性病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侧重于药物治疗,忽视了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对提高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种有效的干预模式。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2)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其现状;3)评估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在提高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效果;4)分析知信行教育干预模式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改善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身体机能减退等因素,疾病管理相对困难,容易出现病情控制不佳或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往往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内容单一、互动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而“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强调将知识、信仰与行为相结合,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干预方式,帮助患者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疾病管理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通过引入新型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有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促进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干预内容、干预对象、干预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这种干预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探讨该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临床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干预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患者健康水平的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2. 正文2.1 干预内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知识教育:通过教授患者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并发症等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2.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病人如果突然出现发作增多或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来我院就诊。
术后1个月电话随访,本组4例病人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但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减轻。
随访术后6个月,1例病人在口服1种抗癫痫药物的情况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例病人在口服1种抗癫痫药物的情况下,偶尔出现发作前兆,在应急磁铁的辅助下可完全控制发作;1例病人在口服1种抗癫痫药物的情况下,发作次数由术前平均每天发作1次或2次,减少至1周~2周发作1次。
4例病人癫痫发作次数较术前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随访8个月~1 6个月,4例病人治疗效果均较稳定。
3 讨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副反应少的辅助治疗方法,是近年来外科优先选择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但由于调试时间相对较长,病人对该方法的了解不够充分,病人的心理往往具有潜在的压力,且易焦虑。
因此从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观察和出院指导等多方面入手,实行有目的、有计划、连续性的护理,能够打消病人及其家属的疑虑,帮助病人走出心理阴影,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关莹.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314-315.[2] 刘献增,梁冶矢.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对策[J].山东医药,2012,52(8):2-5.[3] 傅友雯,邵翙.5例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1):35-36.[4] 孟凡刚,张建国,马延山,等.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初步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6):497-499.[5] Morris GL,Gloss D,Buchhalter D,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update: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re-port of the guideline develop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Epilepsy Curr,2013,13(6):297-303.[6] 刘强强,徐纪文.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970-972.[7] Ryvlin P,Gilliam FG,Nguyen DK,et al.The long-term effect ofvagus nerve stimul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harma-coresistant focal epilepsy:the pulse(open prospective randomizedlongterm effectiveness)trial[J].Epilepsia,2014,55(6):893-900.[8] 崔继芳,刘绍明,史有才,等.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54-55.[9] 孙康健,王汉东,杭春华,等.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J].江苏医药,2012,38(10):1235-1236.[10] 刘爱华,宋璐,王玉平.迷走神经刺激术在难治性癫痫领域的临床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96-99.(收稿日期:2015-09-15;修回日期:2016-06-20)(本文编辑苏琳)知信行理念在超重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赵月玲关键词:超重;知信行理念;生活方式;干预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4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674-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日趋普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展中国家肥胖病的发生情况日益严重,上升迅速,大多数人们认识到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有明显的关系,但在接受健康管理组织的干预过程中经常减重失败。
知信行模式认为,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传统的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健康教育模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病人的认知,但单一的信息支持对行为的改变作用有限[1-3]。
我院针对这一问题,在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过程中应用知信行模式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全市城镇职工超重人群受益,体检中心也成功转型为健康管理科,取得满意作者简介 赵月玲,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
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日—2013年8月20日,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科对我市15 917名城镇参保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年龄22岁~83岁。
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肝胆脾胰双肾B超、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肺功能。
其中男8 518人,女7 399人。
在体重超标的5 855人中随机抽取386人进行干预,其中男169人,女217人;20岁~29岁9人,30岁~39岁27人,40岁~49岁117人,50岁~59岁117人,60岁~69岁75人,≥70岁41人;体重指数(BMI)为24.0kg/m2~27.9kg/m2208人,28.0kg/m2~29.9kg/m2 178人。
1.2 方法1.2.1 知信行理念 据北京市城区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相关行为因素分析:肥胖者在饮食结构、饮食习·4762·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uly,2016Vol.30No.7C惯、饮食喜好及体力活动、交通方式、坐姿活动时间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我市为北方地区,饮食普遍存在盐多、油多、油温高等缺点。
另外,年龄、受教育程度、高危饮食喜好、食欲好、无锻炼或水平低、睡眠质量好、每天看电视2h以上、中重度吸烟、常饮酒等因素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
知信行模式认为行为改变是目标,但要以相关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
1.2.2 干预方式 ①信息多样化使人们得到健康知识的途径很多,但要将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上升为信念,产生行为动机,必须保证知识来源的可信度高。
我院健康管理科利用三级甲等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优势,采用多种方便、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健康管理的知识,针对干预对象所在各个社区,与社区联合开展行动,进行专家指导,并充分利用社区、单位保健网络,多部门合作,形成有利于个体减重的社区环境及单位氛围。
②我院与市内多家社区医院是医疗共同体关系,有远程共享网络用于各种知识共享活动。
每个月播放一期健康大讲堂,由内分泌科专家进行肥胖干预知识讲座,一年共举办系列讲座12次。
③在干预对象所在社区或单位设立体重测量点,并教会个体BMI值的计算方法。
④随体检报告赠送院内编制的肥胖人群减重指南,内容包括合理膳食、科学锻炼身体、高危饮食习惯等,人手一册,并建立飞信群,定期督促其遵照指南提到的要求改善不良饮食习惯,采用科学生活方式。
⑤饮食结构干预:根据2014年2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精神,采用正确、专业、科学的营养建议,给予个体指导。
日常饮食中限制脂肪摄入量;三餐饮食分配比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改变主食摄入不足、用餐不定时定量、睡眠不足、抽烟、饮酒过量、奶类摄入不足、水果蔬菜摄入不足、油脂类摄入过量的饮食习惯。
纠正一些易忽视的饮食习惯,如蹲食、快食、烫食、暴食、零食、咸食、甜食等,辅以体力活动。
⑥每个单位或社区选派1名健康管理专业人员负责小组成员指导及监督工作。
每小组每个月进行1次集中健康管理,其余时间以飞信、微信QQ群等方式联系。
每个月进行1次BMI、腰围测定及饮食结构、习惯等调查,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在饮食结构、习惯等方面的本月质量评价情况,对于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共同探讨。
4个月为1个周期,第4个月集中健康管理时间进行最终BMI的测定与调查,使每个成员充分认识自身的影响因素,发挥健康教育知信行作用,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使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每个成员心中。
1.2.3 评价方法 ①干预4个月后进行健康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知晓成人理想BMI值、知晓体重与慢性病关系、每周锻炼5次以上、知晓饮食习惯与体重的关系。
②干预4个月后进行BMI测定与腰围测定。
2 结果(见表1、表2)表1 干预前后健康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比较人(%)时间人数知晓成人理想BMI值知晓体重与慢性病关系每周锻炼5次以上知晓饮食习惯与体重的关系干预前386 62(16.1)111(28.8)103(26.7)60(15.5)干预后386 193(50.0)224(58.0)222(57.5)155(40.2)χ2值100.49 67.34 75.25 58.18P 0.0000.0000.0000.000表2 干预前后BMI和腰围比较人时间BMI≥28.0kg/m2女性腰围≥80cm男性腰围≥90cm干预前178 106 86干预后123 89 66P<0.05>0.05>0.053 讨论 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情况。
知而不信的原因在于所传播信息的可信度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
本研究健康知识的宣传中注重了所传播信息的可信度,由三级甲等医院资深专家进行健康大讲堂讲座,提高了可信度。
信而不行的原因在于人们在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超重人群在减重的过程中安逸的生活方式和美味饮食的诱惑抵消了减重带来的益处,因此无法坚持减重行为。
所以,本研究建立了飞信群,并利用社区、单位营造良好的氛围,督促检查个体行为,使其逐步将知识上升为信念并付诸行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超重人群对合理膳食、科学锻炼的认知有显著提高,并且能够坚持良好的生活行为,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1] 王晓媛,武惠萍,孟晓敏,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觉测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3-265.[2] Juha HA,Niinikoski MD.Clinical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woundperfusion and transcutaneous oximetry[J].World Surg,2004,28:307-311.[3] Lou QQ,Wu LF,Dai X,et al.Diabetes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atient Education andCounseling,2011(85):336-347.(收稿日期:2016-03-03;修回日期:2016-06-28)(本文编辑苏琳)·5762·护理研究2016年7月第30卷第7期下旬版(总第5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