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唐诗鉴赏

合集下载

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4月)

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4月)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4月)古诗鉴赏一、南京市、盐城市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检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羌村三首①(其二)杜甫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②。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公元757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

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9.简要赏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的表达效果。

(5分)10.古人评点: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

请结合后八句诗,简要分析这样评说的原因。

(6分)二、南师附中扬子中学2020届高考4月月考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怀王道甫①陈亮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才怕暑,又伤秋。

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注】①王道甫是陈亮青少年时代的好友,两人志同道合。

登第后,王道甫长期屈居微职,性情志趣也大异于从前。

9.结合全词,词人对友人情意真挚的“怀”是如何体现出来的?(5分)10.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三、苏北七市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检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姜夔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

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

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欹雨。

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

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注】①石湖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的号。

②三高:代指古代隐逸、放达之土。

③鸱夷:春秋时期范蠡功成身退,变姓名为鸱夷子皮。

④卢沟:卢沟桥,金都(今北京)名胜。

乾道六年范成大曾出使金国。

⑤槐府:古代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9.上阕从哪些方面可看出范成大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益阳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益阳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益阳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池上(北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①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游子。

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明·范钦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

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

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

注释:画舸ɡě: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沂yí:超越极限。

野寺:野外庙宇。

菰蒲gū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

“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

洞壑:深谷。

(1)这首诗展现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________这篇课文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①(唐)杜甫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乙)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舍弟,指自己的弟弟。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阅读附答案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阅读附答案

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阅读附答案昼居池上亭独吟【唐】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①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②已息,几杖复何铭③。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

②机:心意,心愿。

③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含自警或劝诫意)。

6.这首诗抒发了刘禹锡________、______的心绪。

(2分)【参考答案】不被重用的失意不平,追求高尚人格和高雅志趣【试题解析】“心绪”即心思、心情。

其实是一个范围较大的词语,答题时要仔细推敲。

同时,要注意“独吟”“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清琴”“已息”等词的内涵,还要对刘禹锡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

《昼居池上亭独吟》应该抒写的是作者对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

7.诗人“闲想鹤仪形”,他心中鹤的形象与下面第(1)联还是第(2)联所描写的鹤形象相似?请结合本诗颈联或尾联,说说你的理解。

(4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2)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参考答案】与第(2)联鹤的形象相似。

“闲想鹤仪形”中的“鹤仪形”指君子的仪形,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尾联“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做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表明不失为君子风度。

白居易笔下的“池鹤”也是这样一个坚守君子风度的形象。

【试题解析】这一题是前一题的延伸。

首先我们要知道“闲想鹤仪形”中的“鹤”是怎样的形象:品德高尚、卓然不群、志趣高雅的君子形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而“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倦和无奈。

比照诗歌“独吟”“静”“闲”“息”“清琴”等词的语境,“闲想鹤仪形”应该与第(2)联所描写的鹤形象更接近、更相似。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郫都区2024-2025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中期考试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因此,臭氧层就像是爱护地球生物的重要“宇航服”。臭氧层只占大气总量的百万分之一,却不多不少,正好相宜生物生存。臭氧层形成这种微妙平衡的过程,可以说是偶然性累加,近乎奇迹。但是,假如臭氧层出现空洞或变得淡薄,地球上全部生命将面临灾难。
今日的臭氧层高悬在地面25千米上空的平流层,但臭氧层形成之初只存在于靠近地球表面的区域。因为22亿年前氧气浓度只有现在的特别之一,在这种状况下,紫外线能够到达地表旁边,因此可以想象氧气和紫外线的相遇发生在极靠近地表的地方。只有氧气浓度进一步增加才能在高空产生臭氧层。
所谓“求诸己”,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意味着主动而自觉地追求道德之善,这种追求不是外加的,更不是被迫或受利禄诱惑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是一种内在的须要。其次,“求诸己”意味着乐观进取,“为己”之学不在博取外在的名声或功利,而专注于“闻道”和“怀德”,寄意于“为圣成贤”,故洋溢着向上向善的追求,它是充溢而欢乐的。孔子曾生动地形容这种追求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见“求诸己”的迷人之处。再次,“求诸己”还意味着严于律己,时刻坚守君子的操守与德行,不会在外在虚荣的牵制下俯仰迎合、弄虚作假。因为,君子“求达”而学在“为己”,必定要求内在的真实和诚恳,即“吾日三省吾身”,在自我检视与反思中,严于律己。不论身处何种境况,“求达”的君子,会自觉为仁,并时时刻刻以此为信念,不在意浮名,不在意虚誉,恒久做个真诚、纯粹的人。

昼居池上亭独吟

昼居池上亭独吟

昼居池上亭独吟范文1:关于昼居池上亭独吟的感受昼居池上亭独吟,这是我来到这里的首要目的,凭着好奇心走过一路的绿树掩映,终于看到了这个养心的景色。

亭子西侧是一座大水池,水清澈见底。

站在池上亭中央,不远处的沙滩上是一个俊秀的年轻人,此时正吟咏低声吟唱了起来。

独立山巅,听波潮韵,拆开心扉,倾诉一声,那时的心境是何等的悠逸与自然。

我听到了这首诗,也沉浸在了这样的境地之中,仿佛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个留声机,一切聚焦在他的声音和歌曲之上。

在这个亭子里,记者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白天到晚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的释放和喜悦。

我们穿过浓重披荆而难以入目的树木,却意外地找到了一些富有情感、有思想深度的景观,它们升华了这个声音和空气环境,这是记录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特别是在微风轻拂中,把枯叶话尽的银杏树,也多了份心灵的美和舒适之感。

写作重点:景色描绘和人物刻画,营造氛围,自然和人文的良好结合。

用词分析:用词贴近自然环境,既准确又优美,字眼间透着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晕染出一幅难以言状、让人向往的美好画面。

范文2:昼居池上亭独吟引发的思考昼居池上亭独吟,不同于那些普普通通的旅游场所,它除了提供美好的风景和宁静的环境,更是一个可以学习的场所。

昼居池上亭独吟这个景点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人文深度,对于古人的言语和思想要求很高,在这里可以听到许多古人的诗词歌赋。

这里放松身心,融入自然,同时又不失文化底蕴,对我们青年人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不仅可以品味到古代诗词的情趣,更可以领悟到古人思想的深度和高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有助于加深对文化的了解和感悟。

在观赏自然和学习人文的交错中,昼居池上亭独吟让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美景,更是让自己心情舒畅,思想开阔。

这种既有美态,又有魅力的景观,是人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惊艳的自然艺术作品。

写作重点:强调美好景色背后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质,全面思考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的关系。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古诗简介《登池上楼》是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的作品。

此诗抒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可爱,抒发了自己官场失意的颓丧心情和进退失据的无奈情绪,最终表示了归隐的愿望。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八句为第一层,抒发作者官场失意的牢骚;中八句为第二层,描绘作者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后六句为第三层,表达了作者怀人思归的情绪。

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显示出生意盎然的景象,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翻译/译文沉潜的龙,姿态是多么幽闲多么美妙啊!高飞的鸿鸟,声音是多么响亮多么传远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却愧对天上的飞鸿;我想要栖息川谷,却惭对深渊的潜龙。

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无法胜任。

为了追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兼又卧病在床,面对著光秃秃的树林。

每天蒙著被子,睡著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

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

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

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

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想起《采繁祁祁》这首豳诗,真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更是让我感慨。

唉!独居的生活真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捱、特别长久,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

坚持节操那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谓的“遯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

注释1.池:谢灵运居所的园池。

2.潜虬(qiú):潜龙。

千家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原文译文赏析

千家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原文译文赏析

千家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原文译文赏析《昼居池上亭独吟》唐/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白话译文】在一个夏季的午后,独自一人来到池中的一个亭子上吟诗。

通过对池亭中蜂巢上的蜂子如何进行“教诲”的观察,退想仙鹤们为何有如此美好的仪形。

文明的饮酒之风可以使人调适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调养人们的性灵。

心胸开阔澹荡,毫无意义,当今为几杖作铭文,又有什么用呢?【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

②机:心意,心愿。

③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含自警或劝诫意)。

【赏析】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

长期遭贬,备受打击,却仍然抗厉不屈。

这首诗正是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可贵品格。

唯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但定于公元836年(开成元年)分司东都以后,当无大误。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韵。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颔联写诗人的两个动作:看和想。

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现出诗人美好的心灵。

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

他静静看去,感到很受教益。

蜜蜂“繁布金房,垒构玉室。

咀嚼华滋,酿以为蜜”(郭璞《蜜蜂赋》),一生不曾偷闲;对于敌害,它们群起而攻,万死不辞,临战从不退却。

这就引起诗人深沉的思考。

诗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并写了大量讽刺权贵的诗篇,这一切都是问心无愧的。

但历遭打击,也曾产生过消极退隐的念头。

这里“蜂教诲”三字,说明诗人从蜂的勤奋勇敢受到启示。

我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

师蜂自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一联出句从“看”字引出,是实写;对句“闲想鹤仪形”则从“想”字着笔,是虚写。

相传鹤是君子所化(见《抱朴子》),所以“鹤仪形”也就是君子的仪形。

在他另一首《鹤叹》诗里有:“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两句,就可以想象出“鹤仪形”的神态,及诗人曲折表达的高尚人格。

这里以“鹤仪形”为尚,修德至勤,表现了“身闲志不闲”的高尚情操。

刘禹锡最著名的五律诗

刘禹锡最著名的五律诗

刘禹锡最著名的五律诗金陵怀古【作者】刘禹锡【朝代】唐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海阳十咏·双溪【作者】刘禹锡【朝代】唐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

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

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沉。

蘋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

昼居池上亭独吟【作者】刘禹锡【朝代】唐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蜀先主庙【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秋风引【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庭竹【作者】刘禹锡【朝代】唐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晚泊牛渚【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岁夜咏怀【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罢郡归洛阳闲居【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团扇歌【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

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学阮公体【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唐诗鉴赏
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刘禹锡诗鉴赏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

长期遭贬,备受打击,却仍然坚毅不屈。

这首诗正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可贵品格。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恬静安闲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怀。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颔联写诗人的两个动作:看和想。

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露出诗人美好的心灵。

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

他静静看去,感到很受教益。

蜜蜂繁布金房,垒构玉室。

咀嚼华滋酿以为蜜(郭璞《蜜蜂赋》),一生何尝偷闲?对于敌害,它们群起而攻,万死不辞,临战何尝退却?这就引起诗人深沉的思考。

诗人积极参与政治革新,并写了大量讽刺权贵的诗篇,这一切都是问心无愧的。

但历遭打击,也曾产生过消极退隐的念头。

这里蜂教诲三字,表明诗人从蜂的勤奋勇敢受到启示。

我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

师蜂自励,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一联出句从看字引出,是实写;对句闲想鹤仪形则从想字着笔,是虚写。

相传鹤是君子所化(见《抱朴子》),所以鹤仪形也就是君子的仪形。

在他另一首《鹤叹》诗里有: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两句,就可以想象出鹤仪形的神态,及诗人曲折表达的高尚人格。

这里以鹤仪形为尚,修德至勤,表现了身闲志不闲的高尚情操。

总之,这两句诗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构成了鲜明独特的感性形象,寄寓诗人的情怀,显得生动形象。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联进一步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

法酒是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

古人饮酒,有的纯系纵情享乐,有的是为了消忧解愁,诗人饮酒则是为了调神气,即调节精神。

这与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说的暂凭杯酒长精神是一致的。

下句借清琴以陶冶性灵,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

紧承上联仍从静、闲两字着笔。

表面上写得恬淡闲雅,而感情的潜流并不平静。

接受蜂教诲,应该勤奋工作,勇于为人;取法鹤仪形,应该进德修身,心存社稷。

但诗人当时已被排挤出朝,无政可从。

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使诗人深感痛苦。

饮酒、抚琴,既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奋的精神,又是诗人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一种方式。

显然,渴望用世与琴酒自娱,从写形的角度来看,是相反的,矛盾的;而从写神的角度来看,又是相成的,统一的。

颔联和颈联正是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诗人的品格情操。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尾联作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不失为君子风度。

但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

浩然是形容心胸的开阔和坦荡。

机是机心。

世人为了争权夺利,机心百出,刘禹锡无意于此,所以说机已息。

给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

几杖在这里是偏义词,主要是说杖。

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仗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本诗末句暗用刘向《杖铭》之意,讽刺朝廷有士不用,而又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当今为几杖作铭,毫无意义。

内心的不平,仅以反语微露而不使泻出,因而诗意就显得更为含蓄不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