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伪满洲国时期的俄奸 较老实多充当东北警察

合集下载

【历史典故】伪满洲国军制:一切调动都得通过关东军司令部

【历史典故】伪满洲国军制:一切调动都得通过关东军司令部

【历史典故】伪满洲国军制:一切调动都得通过关东军司令部伪满“军事力量”由伪“满洲国家军队”、“后方警备”、“治安维持”三部分组成,由日本关东军控制,起初作战力量薄弱,主要军事任务由关东军实行,后来由于关东军主力南下,兵力不足,加之东北地区抗日武装遭到镇压而削弱,伪“满洲国军事力量”才更多地独立承担军事任务。

这其中有很多是日本从朝鲜半岛征召的朝鲜籍日本兵。

最早的军事训练机关,是1932年10月成立的军政部参谋司所属的中央陆军训练处,1940年改为陆军训练学校。

主要培训满人和日本人军官候补生和军官学生。

总共训练满人军官候补生1970人,日本人军官候补生1610人;军官学生数百人。

伪满中央陆军训练处,是对伪满系校级、尉级军官施行补修教育,又兼养成日满两系初级干部军官候补者(日)和军官候补生(满)的教育机关。

日系军官候补者经治安部军事顾问部向日本军募集日本国内的干部少尉候补生,然后再受伪满中央陆军训练处一年的军事教育,作为军队的基干。

伪满系军官候补生是中等学校毕业的学生,入队实习4个月,再受伪满中央陆军训练处一年的军事教育,在伪满洲国教育制度下培植的青年,作为军队中伪满系军官基层的组织。

东北全境分为十一个军管区,区首长称司令。

伪满军事权力为日本关东军所控制,其军队的调动、演习、装备更换、人事变动都要经过关东军司令部的批准。

伪满洲国军衔分为将、校、尉三等九级。

伪满军由军官学校毕业后初任少尉,满2年进中尉,中尉满2年进上尉,上尉满3年进少校。

少校满3年进中校,中校满3年进上校。

上校4年进少将,少将3年进中将,中将4年进上将。

最高军衔为上将,为终身职。

上将之上又设立将军,仿照日本的元帅,为荣誉军衔。

张景惠、张海鹏、于芷山、吉兴四人获得将军军衔。

1937年(“康德”四年),伪“满洲国家军队飞行队”成立。

太平洋战争后期,即1944年4月以后,隶属于日本“第二航空军”指挥,参与太平洋战争。

装备机种有“九七式战机”、“一式战机”、“二式单战机”等。

伪满洲国里鲜为人知的“俄奸”

伪满洲国里鲜为人知的“俄奸”

伪满洲国里鲜为人知的“俄奸”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7年第29期徐元宫众所周知,伪满洲国是在日本侵略者的一手策划和直接扶持下才得以建立的,并且建立之后也是由日本侵略者实际操控了其“内政外交”。

当时在伪满政权的羽翼下效力的不仅有中国的败类,还有俄国败类、蒙古败类、朝鲜败类,由于这些败类都是在其日本主子的指使、资助和支持下干着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敌的勾当,所以以“汉奸”“俄奸”“蒙奸”“朝奸”称呼他们是再恰当不过了。

本文主要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根据,向读者披露一些至今鲜为人知的替日伪政权效力的“俄奸”的真实历史材料。

伪满洲国里的“俄奸”由哪些人组成1897年,随着中东铁路开工修建,大批俄国人纷至沓来,既有筑路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家属,也有资本家、工厂主、商人、手工业者,还有医生、律师、新闻记者等,截至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在黑龙江地区居住的俄国居民总数已经达到了3万多人。

根据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相关协议,俄国商人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开办企业可以享受减税三分之一的优惠,因而俄国商人在中东铁路沿线兴办企业的积极性比较高,截至1911年俄国商人在中东铁路沿线和附属地开办的工厂达到63家,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1913年,在哈尔滨一地开办的企业就达100多家。

截至1912年,在哈尔滨一地居住的俄国居民就已经达到了43091人,占当时哈尔滨市人口总数的63.7%,也就是说大幅度超过了中国居民人口数。

1917年十月革命后,大批旧俄贵族、地主、企业家、银行家、白军将领等流亡到世界各地,其中不少人流亡到中国东北、上海、天津、新疆等地。

根据资料显示,1918年至1920年,大约有5万俄国人涌入哈尔滨,原沙俄阿穆尔总督关达基、骑兵大将普列什阔夫、道胜银行总经理普季罗夫、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交通部长乌斯托果夫、东正教海参崴大司祭米夫杰等相继来到哈尔滨。

最多的年份是1922年,这一年黑龙江省的俄国居民达到了20万人。

揭秘伪满洲国“夜皇帝”甘粕正彦

揭秘伪满洲国“夜皇帝”甘粕正彦

揭秘伪满洲国“夜皇帝”甘粕正彦作者:陈言《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9日12版)1929年秋,一个日本人的暗影出现在了满洲大地。

他接受哈尔滨特务机关头子土肥原贤二的指示,作为特务先后潜入吉林、哈尔滨,密谋暴动,制造爆炸事件,反诬为中国人所为,以此为关东军侵略北满制造口实。

之后,他潜身天津,乘在天津制造暴动之机,让溥仪装扮成苦力硬是给塞到三等车厢,将其秘密挟持到长春,直到把他扶到伪满洲国皇帝的位置,这个人为了伪满洲国建国,在地下舞台暗中活跃着。

在伪满洲国筹建过程中,关东军采纳了他的主张,作为日本的附属国,伪满洲国实行帝制而非总统制。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他历任伪民政部警务司司长、协和会总务部长和“满映”理事。

与关东军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以及满铁的松冈洋右、岸信介等政治明星相比,他并不耀眼,但是他在伪满洲国扮演的角色之多面,就如同伪满洲国历史本身一样充满了谜团,而且他担当的每一个角色都发挥着对伪满洲国实际政治和文化情势的影响。

故此当时风行“满洲国夜皇帝”的说法——与此相对的,则是手握伪满洲国实权的“昼间皇帝”关东军。

这个与伪满洲国命运相始终的人,就是甘粕正彦(1891—1945年)。

上面提到的“满映”,是战时“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简称,成立于1937年7月,作为东洋最大的大陆文化生产工厂而荣耀一时。

但成立不久,即因贪腐和权力斗争而陷入半黑社会化状态。

当关东军当局下决心整顿“满映”时,铁腕人物甘粕正彦被认为是最佳人选,却同时引发了“满洲第一的非文化人统治满洲第一的文化机构”的争议。

“满映”职员担心公司有可能在宪兵监视下而成为军事监狱,在满的日本文化人也热议:满洲文化是否有可能实施宪兵式统制。

据说在日本战败之际,满洲流传着用白纸红墨水画的甘粕正彦自杀的漫画:他左手举着李香兰主演的电影的宣传海报,右手拿着一瓶氰化钾,对手下说:“我们一起去死吧!”漫画里的甘粕肥头大耳,他站在一只被层层波浪包围着的小船上,眼看着就要翻了。

中国东北日伪统治时期的俄奸

中国东北日伪统治时期的俄奸

中国东北日伪统治时期的“俄奸”1918年至1920年,大约有5万俄国人涌入哈尔滨,1922年黑龙江省的俄国居民达到了20万人。

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客居中国东北地区的俄国居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俄奸也由此产生。

沦为俄奸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俄侨居民:一是原俄国军人,二是出于对新生苏维埃政权不满和恐惧而逃离苏联的居民,三是遭受新生苏维埃政权镇压的宗教界人士,四是原在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企业和护路队效力的俄国居民及其子女。

这些人跟日本人勾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希望改变自身艰难窘迫的生活处境。

仅1931年就有8000名俄侨失业,其中纯粹以乞讨为生的达600人。

第二,指望日本人能帮助他们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俄国君主政体。

第三,日本人对他们进行欺骗,鼓吹在伪满境内各民族“共存共荣”,一律平等。

第四,张作霖势力覆亡之后,在哈尔滨及附近地区出现的混乱局面和盗匪活动,也成为困扰俄侨的重要因素。

日本侵略者对待俄侨的策略是“以俄制俄”。

在哈尔滨,日本人一手策划成立了“满洲国俄国侨民事务局”,该局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日本驻哈尔滨军事使团的拨款。

另一个效力于日满当局的俄侨组织是俄罗斯法西斯党,该党以推翻苏维埃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为己任,同样从日本人那里获取经费援助。

此外,还有协和会俄侨分会,1954年溥仪曾在其供词中称协和会是“日寇奴役统治人民的第二架主要工具”。

一些客居中国的俄神职人员也为日本人效力。

俄奸替日本人效力、效命的第一项活动,是积极从事反苏反共亲日宣传。

例如,俄罗斯法西斯党印制并广为散发的传单公开号召推翻苏联政权。

1937年该党的一份传单呼吁“与共产主义政权进行斗争”。

俄罗斯法西斯党领袖罗扎耶夫斯基后来在其1945年8月22日写给斯大林的忏悔信中也承认“我们不得不赞美德国人和日本人”。

俄奸们还渗透到苏联境内开展宣传活动。

俄奸效力于日本人的第二项活动,是帮助日本人控制、盘剥伪满境内的俄侨。

借助于“满洲国俄国侨民事务局”,日满统治者对于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的详细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有何专业技能和特长,何时抵达伪满等掌握得清清楚楚。

预言必被打破,用历史说话,亡俄罗斯者,必中国土匪也!

预言必被打破,用历史说话,亡俄罗斯者,必中国土匪也!

进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曾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语:“此(英国)易与耳,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当然,由于中国如今被没有遭受亡国的危险,所以,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到底会不会成真也成为未知之数,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却是不无几分道理,尤其,是在领土问题上,很多人都达成共识,认为能够灭亡中国的外国者必定是俄罗斯也!(蒋经国亦是赞同这个观点的人之一!)要说的是,其实,本人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角色之一,自然的,本人人微言轻乃是属于无名小卒的范畴之一,可是,在此,我也要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基于认为俄罗斯是中国心腹大患的同时,我也要说的是一句话就是“亡俄罗斯者,必中国土匪也!”当然了,笔者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所说的话语要让人信服只能用大量的史料来证明,今天,笔者就让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来证明鄙人的观点。

这是一篇转自铁血社区的一篇帖子——《17世纪沙俄和满清交锋情况——靠着关内汉人土匪在初期遏制沙俄南下》(其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从清史稿里面转来的):十七世纪中期的俄罗斯虽然摆脱"混乱时代"已三十年,但是在总体上仍然萎靡不振,隐患四伏。

四面的邻居没有一个好惹的,瑞典也好,波兰也罢,都是当时的俄罗斯所惹不起的强国。

另外还有一些名义臣服,实际独立的哥萨克骑兵,他们也喜欢有事没事去俄罗斯搞点副业,收割点人头,借点钱花花。

如此一个外部环境,再加上俄国内政松弛,盗贼横行,国库空虚,民情疲惫……对于俄军在精奇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大胆放心的建造堡垒,而清军与其小规模交火后,康熙并非便不闻不问。

康熙已经知道八旗兵战斗力根本不行了,而绿营兵还要对付三藩和郑经,所以就让关内北方尤其是山东河北的汉人土匪帮忙来遏制沙俄的南下。

直接证据就是清史稿上有这样一句记述:那就是康熙曾派人以小偷小摸的方式偷取俄国人的粮食,并且切断了俄国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贸易通道,以此作为一个遏制手段。

也正是因为这样,俄军给养困难,所以进攻步伐也就至于黑龙江了。

伪满洲国汉奸王替夫 二战中拯救了最多犹太人

伪满洲国汉奸王替夫 二战中拯救了最多犹太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伪满洲国汉奸王替夫二战中拯救了最多犹太人
导语:王替夫,相信很多人不熟悉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可能有资深的历史迷知道,他曾经是“汉奸”,因为他曾经担任过伪满洲国的外交官。

王替夫,相信很多人不熟悉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可能有资深的历史迷知道,他曾经是“汉奸”,因为他曾经担任过伪满洲国的外交官。

王替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位哈尔滨东省法政大学的优秀大学生;
他是一位语言和外交天才;
他是为日本、伪满洲国效力的公职人员,一些人称他为“汉奸”;
他是唯一面见希特勒,并与之共进晚餐的中国人;
以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世界上拯救犹太人生命最多的人!
1911年6月29日,王替夫出生在吉林市永吉县。

1920年,9岁的王替夫进入吉林市新开门里高等小学。

1929年他进入哈尔滨法政大学。

1931年他考进满洲国外交部。

任满洲国雇员。

由于出色的德语水平和外交才能,他很快被派往日本的盟国德国,成为伪满洲国驻德公使馆领事兼书记官。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王替夫通过和希特勒的亲密接触,初步了解了德国的政策和独裁者的思想。

他同情犹太人,亲眼见到了他们的境遇,因此他想为犹太人做点事情。

刚想睡觉,就有人来送枕头,机会来了,1935年,美国的犹太人机构计划接收部分犹太人,而德国希望让这些犹太人经前苏联到伪满洲国,然后再去美国。

具体办理这件事情的任务,恰好落在刚刚获悉德国消灭犹太人计划的王替夫身上。

在他和美国犹太人共济会会长托马
生活常识分享。

伪满洲国:日本特务统治下的“歹土”——著名间谍万斯白眼中的中

伪满洲国:日本特务统治下的“歹土”——著名间谍万斯白眼中的中

伪满洲国:日本特务统治下的“歹土”——著名间谍万斯白眼中的中国东北(十)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4年第22期万斯白著文缘社康狄译镇定的义勇军代表在得知四号助手逃走的两天后,我又去见了处长。

我们聊了几句,他叫我等一会儿。

过了半小时,一名日本人和一名中国人走了进来,这两人我都不认识。

那名日本人和处长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而中国人留了下来。

他是一个相貌平常、年纪四十左右的壮汉。

处长向我们俩点点头,示意我们俩坐下。

处长向我介绍说:“这位先生就是横行北满的盗匪的代表。

”这时,我想起前几天处长跟我说的要我去谈判的事。

我不由得更加仔细地观察起那位中国人来。

他似乎能感觉到我在观察他,侧过脸朝我微微一笑。

他看上去倒是很和善的样子。

处长接着说,“他们俘虏了两个日本军官和三十四个日本兵土,他们要想以这些俘虏来交换几个被我们关起来的囚犯。

他准备留在这里当人质,以他的生命担保你个人的安全。

”听到这里,虽然才见面几分钟,我还是对那位中国盗匪代表起了一点敬意,到日本人手下做人质,要冒多大风险?我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他神色依旧平常。

处长说:“明天,你和他的一个手下出发到海伦去,你在对方指定的车站下车,不论对方把你带到哪里你只管跟着他走。

你的任务我在前几天的谈话中已经和你交待过了,希望你还记得。

”我点点头。

“到了他们的营地后,你要确认他们手下到底有几个日本军官和日本士兵。

如果营地里真有日本俘虏,请你写下他们的名字和军衔告诉我。

如果我们双方交换俘虏,有关事宜还要请你安排,要注意细节问题。

”处长说道。

那位盗匪代表一直保持沉默,等处长把话讲完了他才开口,他说希望这次谈判顺利。

灭换日军俘虏第二天上午7点,我由这位中国盗匪代表的一个手下陪着,乘车到海伦去。

我的向导比那位代表更加沉默寡言,一路上并不说话,只以点头或摇头回答我的问题。

直到离哈尔滨50千米远的一个叫李家窝堡的地方,他才恭恭敬敬地请我下车。

我们离开车站,走进一个乡村,穿过几条街道,走到一所中式小屋面前,我看到小屋前有两匹配好鞍缰的蒙古马。

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研究

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研究

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研究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是伪满洲国政府为了促进其统制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警察制度。

该制度确立于1939年,到1941年是经济警察制度的创立及初步发展时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是经济警察制度的快速发展时期,到1945年随着日本的败降,该制度随即被废止。

在日本对伪满洲国实行统制经济的过程中,经济警察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日本统制经济的有效实施。

同时也应该看到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以牺牲东北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是一种反东北人民利益的制度,是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

随着经济警察制度的不断发展,越有利于日本对伪满洲国物资、粮食等的掠夺,却越不利于东北人民正常生产、生活权益的实现,留给东北人民的是痛苦的、不堪回首的记忆。

本文主要以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为研究对象,对经济警察的设立背景、组织管理体系以及经济警察职能的执行力进行梳理和勾勒,论述经济警察的培养监督机制,并对这一制度的影响进行评述。

本篇论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来论述。

第一部分,对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的确立进行论述,展开论述了经济警察创设前伪满洲国警察对经济领域的管制概况,以及伪满洲国统制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经济警察制度的确立。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实际运作。

随着统制经济的深入实施,伪满洲国逐步确立了系统化的经济警察组织管理体系,扩大并加强了经济警察职能的执行力。

为了提高经济警察的业务素养,伪满洲国实施了专门的经济警察的培训及监督机制。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的作用以及后果。

指出经济警察制度是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保障了日本战时统制经济政策及时有效地贯彻实施。

但是经济警察在执法操作过程中运用暴力、强制高压手段,严重损害了东北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伪满洲国时期的俄奸较老实多充当东北警察
导语: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后,替伪满政权效力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俄国、蒙古和朝鲜人。

本文主要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根据,披露一些至今鲜为人知的
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后,替伪满政权效力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俄国、蒙古和朝鲜人。

本文主要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根据,披露一些至今鲜为人知的替日满政权效力的“俄奸”的真实历史。

伪满洲国的“俄奸”从何而来
俄罗斯人怎么会跑到中国的领土上定居,并效力于日本侵略者?
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就已有俄罗斯人来华定居了。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大批旧俄贵族、地主、白军将领等流亡到世界各地,其中不少人来到中国东北。

1922年黑龙江省的俄国居民达到了20万人。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俄奸也由此产生。

沦为俄奸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俄侨居民:其一是出于对新生苏维埃政权不满和恐惧而逃离苏联的居民,如俄国法西斯党领袖康·弗·罗扎耶夫斯基。

其二是遭受新生苏维埃政权镇压的宗教界人士。

其三是原在中东铁路效力的俄国居民及其子女。

这些俄侨和日本人勾结,很多人是希望改变自身艰难窘迫的生活处境。

据资料统计,仅在1931年客居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俄国居民就有8000人失业。

此外,指望日本人能帮助他们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俄国君主政体也是“俄奸”产生的原因。

俄奸如何为日军效命
俄奸替日本人效力的第一项活动,是在伪满洲国和苏联境内积极从事反苏反共亲日宣传。

从俄罗斯解密档案文件看,日本情报机关策划的反苏宣传异常狡诈。

比如,苏联反间谍机关截获的日军文件就规定: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